新高考與老高考的區別有考試科目不同、考試分值不同、考試試卷不同、選科組合更多,老高考語數英為必考科目,文理綜二選一,文綜固定政史地,理綜固定物化生;新高考語數英必考科目不變,物化生政史地取消固定搭配,副科采用“3+3”或“3+1+2”的模式計入總成績,可自由組合,以下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以供參考。
新高考和舊高考區別有:1、考試科目不同。2、考試分值不同。3、考試試卷不同。4、選科組合更多。舊高考語數英為必考科目,文理綜二選一,文綜固定政史地,理綜固定物化生;新高考語數英必考科目不變,物化生政史地取消固定搭配,副科采用“3+3”或“3+1+2”的模式計入總成績,可自由組合。
1、考試科目不同
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為語文、數學、外語,“1”為在物理、歷史中選擇一門,“2”為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再選擇兩門。
2、考試分值不同
新高考方案中六門學科均以分數形式呈現,均計入總分,語文、數學、外語各150分,選一在物理或歷史中選一門分值為100分,選二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再選兩門,每門分值100分?偡750分。
3、考試試卷不同
原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語文、數學、外語三門不分文理。
4、選科組合更多
選科組合更多,有利于高復考生揚長避短,選擇優勢科目。在降低語文、數學計分份額的同時,實現取長補短、提升總分。
1、為什么選考科目要采取等級賦分?
由于選考科目中不同學科試題難度差異和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不同,不同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選考政治,考生乙選考化學,兩人都考了80 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選考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選考化學考生的第1000位。若簡單將他們各科成績相加計入考生總成績并進行比較,既不科學也不公。因此,需要將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規則通過轉換得到等級分,以解決不同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問題。
2、選考科目如何進行等級賦分?
不同省份采取的賦分模式有細微區別,下面以第三批改革并采取3+1+2模式的湖北省為例講解:
再選科目每科原始分滿分為100分。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的賦分起點,滿分100分。將每門選擇考再選科目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 和2 %。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原則,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 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分。等級分計算結果按“四舍五入”進行處理,以整數呈現。
(1)分數轉換參數表
等級 | A | B | C | D | E |
比例 | 約15% | 約35% | 約35% | 約13% | 約2% |
賦分區間 | 100~86 | 85~71 | 70~56 | 55~41 | 40~30 |
截至2023年,已有29省市分5批分別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單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海南、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黑龍江、甘肅、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云南、寧夏、青海。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啟動,2017年首屆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個3為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為3門選考科目。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4省市,2017年啟動,2020年首屆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個3為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為3門選考科目。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2018年啟動,2021年首屆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龍江、甘肅、吉林、安徽、江西、貴州、廣西等7省份,2021年啟動,2024年首屆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四川、云南、寧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啟動,2025年首屆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