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代文閱讀
能閱讀分析、鑒賞評價中外實用類、論述類文本和中外文學作品。
(一)實用類、論述類文本閱讀
1.文中重要概念含義、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篩選和整合
3.語言的分析,文章結構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評價
6.對文本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的評價
7.對文本某種的深度思考和判斷
8.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對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的發掘
9.對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的探討
10.對文本中某些問題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1.作品結構的分析,作品主題的概括
2.作品體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的分析
3.重要語句豐富含意的體會,精彩語言表達藝術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賞,作品內涵的賞析,作品魅力的領悟
5.對作品所表現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評價
6.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對作品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發掘
7.對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探討
8.對作品的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三、古代詩文閱讀
能閱讀理解、分析鑒賞淺易的古代詩文,正確解讀傳統文化經典,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1.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
2.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理解
常見文言虛詞(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3.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譯
5.文中信息的篩選
6.文章內容要點的歸納。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分析概括
8.文學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鑒賞
9.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
10.傳統文化經典(如《論語》)的理解和評價
11.常見古詩文名篇名句的默寫(背誦推薦篇目見附錄1)
四、寫作
能寫實用類、論述類和文學類文章。
寫作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和發展兩個階段
(一)基礎等級
1.符合題意
2.符合文體要求
3.感情真摯,健康
4.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5.語言通順,結構完整
6.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
(二)發展等級
1.深刻
通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性。
2.豐富
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3.有文采
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
4.有創新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Ⅳ.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限時150分鐘。
二、試題類型
選擇題、填空題、古文斷句題、古文翻譯題、簡答題、論述題、寫作題等。
三、試卷結構
1.語言文字運用
6題左右,約20分。
2.現代文閱讀
閱讀材料2則(組),7題左右,約30分。
3.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材料3則(組),10題左右,約40分。
4.寫作
1題,60分。
附錄1
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
(一)古文
1.論語(《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語文》中規定的篇章)《論語》
2.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3.勸學(節選)《荀子》
4.逍遙游(節選)(從“北冥有魚”到“而后乃今將圖南”) 《莊子》
5.報任安書(節選)(從“古者富貴而名摩滅”到“難為俗人言也”)司馬遷
6.陳情表 李密
7.滕王閣序并詩(從“時維九月”到“豈效窮途之哭”)王勃
8.師說 韓愈
9.阿房宮賦 杜牧
10.六國論(從“齊人未嘗賂秦”到“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
11.赤壁賦 蘇軾
12.五人墓碑記(從“嗟乎”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張溥
(二)古詩詞曲
1.氓 《詩經》
2.漁夫 《楚辭》
3.蜀道難 李白
4.登高 杜甫
5.琵琶行 白居易
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7.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
8.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9.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
10.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11.長亭送別(【端正好】【滾繡球】【一煞】【收尾】)王實甫
考試說明的新變化
與去年相較,2017年的考試說明有了一些實質性的變化。
1、“語言文字運用”板塊由8條增加為9條,增加的1條是:“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
2、“古代詩文閱讀”板塊第10條表述有變化,由原來的“傳統文化經典的理解、分析和評價”變為“傳統文化經典(如《論語》)的理解和評價”。
3、古詩文背誦篇目有調整。
“古文”部分:
刪去3篇:《季氏將伐顓臾》、《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從“廉頗曰”到“為刎頸之交”)、《秋聲賦》(節選:從“余曰”到“物過盛而當殺”)。
補入3篇(組):《論語》(《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語文》中規定的篇章)、《陳情表》、《五人墓碑記》(從“嗟乎”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古詩詞曲”部分:
刪去2首:《錦瑟》、《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補入1首:《氓》。
4、整份卷的題量將減少,由前幾年的26題改為24題。其中,“語言文字運用”部分由7題減為6題,賦分由24分減少到20分;“現代文閱讀”部分由8題減為7題,賦分由29分增加到30分;“古代詩文閱讀”部分題量不變,賦分增加,由37分增加到40分。“寫作”部分不變。
2017年備考策略
1、“標點符號”考點淡出浙江卷已多年,今年重新寫進考綱,應該會出題。由于多年未考,時下的復用書大多缺這部分內容,需要高三語文老師自行收集一些資料,幫助同學重點復。
2、“傳統文化經典閱讀”部分,隨著考綱“(如《論語》)”這幾個字的補入,其考查重點今年將重新回到《論語》。前幾年,考查“傳統文化經典”,諸子百家無所不包,太泛,學生望洋興嘆,無所適從,因為高中三年他們只學過一本《論語選讀》。今年把范圍縮小,重點考查《論語》,這樣“考”和“學”就取得了統一,復也由云端重新回到了大地。
3、“古詩文背誦”部分,表面上看少了1篇,實際上背誦的量增加了不少,《論語》的背誦內容重新得到了強化。
4、由于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至今未出參考卷,整份卷題量減少的背后意圖現在還不清楚。可能是要減輕考生的負擔,因為這幾年26題的考試卷,量其實是很大的,大部分考生匆匆寫完就差不多要交卷了,基本沒有“復查”的時間。但也有可能是通過減題量來增加試卷的難度。眾所周知,7選3的考試模式對尖端的學生來說,3門選考的區分度并不大,語數外(特別是語數)承載著比以往更重的“區分”任務,而增加區分度的最好辦法就是增加難度。
5、7選3的考試模式帶來了學情的巨大變化。選考結束后,學生由原來的對付6門功課變成現在的對付3門,自修時間大大增加,于是一些學校給語文老師“加課”,于是一些語文老師給學生“加作業”(試題性作業)。這種做法值得商榷。到了高三,學生的情況呈現出多樣性,有的同學數學不好,有的同學語文不好,有的同學英語不好。同樣是語文不好,有的同學是作文不好,有的同學是現代文閱讀不好,有的同學是語文基礎知識不好。這樣,學習要有針對性,學生就得多做“自己需要的作業”,少做“老師布置的作業”。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保證學生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時間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