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教育部網站發布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認定結果,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處長龍永紅、理工學科建設處處長杜小勇、信息學院院長文繼榮分別主持的三個項目獲得教育部認定。此次項目的認定是學校在新工科建設工作中的良好開端,為后續的專業改革發展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教育部設立新工科建設項目,旨在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一帶一路”“互聯網+”等重大戰略,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創新,把新工科建設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催化劑,推動全局性改革,助力我國高等教育達到世界一流水。
教育部要求,新工科研究和實踐,以探索學科專業的新結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教育教學的新質量、分類發展的新體系為主要內容;要求結合工科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國內外工科教育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內涵、特征、規律和發展趨勢,提出工科教育改革創新的理念和思路。
中國人民大學推薦申報的3個項目,經教育部層層篩選,專家組嚴格審議獲得了首批立項,說明學校新工科改革理念和建設思路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認可和支持。下一步,學校將以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為抓手,以改革人才培養方案為切入點,不斷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促進工程教育、人文教育的有機融合,切實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
龍永紅主持的《信息化時代多學科交叉綜合決策型社會治理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項目,屬新興工科探索項目群。該項目探索信息化時代,多學科交叉綜合決策型社會治理工程人才的培養模式,力圖打破固有學科領域界限,形成體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擬從跨學科組織機構設立與機制設計、跨學科教學模式與課程體系建設、跨學科評價標準與考核辦法、跨學科專業集群建設等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杜小勇主持的《大類培養模式下新工科個性化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機制的深化與完善》項目,屬個性化培養模式改革項目群。該項目以“中國人民大學理科試驗班(信息與數學)”模式下新工科人才個性化培養體系為研究對象,探索實現新工科人才培養第二課堂活動內容的計劃化,拓寬人才綜合素質培養覆蓋面與參與度;建立有效的學生培養與管理體制,為新工科人才培養保駕護航。
文繼榮教授主持的《以數據為中心的計算機專業教育改革與實踐》項目,屬計算機和軟件工程類項目群。該項目擬面向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新技術和新經濟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探索一套新的以數據為中心的計算機專業教育體系。項目擬在課程建設中全面更新教學內容,并在學校計算機專業新課程體系進行驗證的基礎上,向兄弟院校進行推廣。
附:中國人民大學獲批三項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一覽表
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