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汽車節能補貼政策,2017年汽車節能補貼政策領取方法
變化1▶▷對補貼實施總量控制
按照新標準,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客車和專用車補貼方法,提高技術門檻,鼓勵技術進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防止出現地方配套補貼標準過高現象。
而現有政策僅對新能源汽車具體車型的補貼有明確標準,并沒有一個總量限制和要求。譬如,純電動專用車去年的補貼按照電池容量每千瓦時補貼1800元,僅要求每輛車的補貼總額不超過13.5萬元。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開始對新能源汽車啟動補貼,截至底,中央財政已經累計發放了補貼資金334.35億元。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表示,按照國際經驗,扶持產業政策更多依靠稅收優惠等手段推動,但國內則是直接補貼現金,但市場發展變化較快,要實時進行動態調整。
事實上,我國現在已經執行了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退坡政策,2017年至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較下降20%,2019年至2020年下降40%,2020年以后補貼政策將全面退出。
變化2▶▷按季預撥年終清算
除了設置中央與地方的補貼上限之外,在新的補貼標準方案中,也改變了補貼資金撥付的方式。也就是從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資金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后清算,加強對各地資金申請報告審核和推廣情況核查。
按照之前的管理辦法,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年度清算。生產企業在產品銷售后,每季度末向企業注冊所在地的財政、科技部門提交補貼資金預撥申請,當地財政、科技部門審核后逐級上報至財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組織審核后向有關企業預撥補貼資金。年度終了后根據核查結果進行補貼資金清算。
“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就是為了不讓作弊企業很快拿到資金,減少騙補狀況出現!背寺摃貢L崔東樹表示,不過,最為關鍵的是,要設立合理的補貼額度,以及補貼制度是否合理,才能從根本上防止騙補。
去年1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與上牌量存在巨大差額,被曝出部分車企存在騙取財政補貼的行為。今年1月四部委展開全面的調查后,在已經曝光的騙補汽車中,便涉及中央補貼資金10.1億元。其中,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涉及金額最為巨大,在其申報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19億元。
變化3▶▷申請補貼門檻大幅提升
據悉,新能源汽車新的補貼標準中,對車型技術要求將有大幅提升,也就是提高了相關補貼標準門檻。
其中,工信部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強化安全要求,提高準入門檻,遏制行業散亂發展局面。該規定將于期對外正式發布,將從企業設計開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售后服務能力和產品技術性能、質量保證能力等方面提高了準入門檻,并強化了安全監管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水。
有消息透露,新規定不再以單一技術標準作為參照。在乘用車領域,將會多出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標準要求,不再單純按照續航里程劃分。而新能源客車則是摒棄了按照車身長度與續航里程的指標,加入了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同時對快充與非快充進行有效區分等。
“新標準提高準入門檻,目的就是讓低端企業退出去,減少騙補的風險。”崔東樹坦言,更為關鍵的是,提高門檻能讓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加速成長,進行優勝劣汰。從中長期來看,這將會有利于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將為2020年達到產銷量達200萬輛打下堅實基礎。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42.7萬輛和4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9.0%和60.4%,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工信部也表示,為了嚴防“騙補”事件再次發生,將建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時調整機制,增加車輛行駛里程與補貼掛鉤的考核條件,根據技術進步和市場情況,提高補貼車型技術條件、適當降低補貼額度;同時建立新能源汽車運行實時監測機制,完善中央、地方、企業三級監測臺;并實施動力電池統一編碼制度,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市場抽樣核查。
延伸閱讀:
新能源汽車發展不能只靠政策補貼
1月8日,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在京舉行2017年度“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對外發布《‘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能源經濟形勢展望》、《2017年石油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2016回顧與2017展望》、《我國共享出行節能減排現狀及潛力展望》、《我國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現狀及發展趨勢展望》、《2017年我國碳市場預測與展望》六份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能源經濟格局將得到進一步的優化與完善;國際原油供需情況得到改善,預測2017年Brent、WTI原油價格波動區間為55-65美元/桶;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騙補事件后,仍將是在政策主導下穩發展,但行業企業需加緊提升核心技術、增強產品吸引力。
報告還發布了共享出行、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碳排放交易市場等領域研究預測!爸袊鞘泄蚕沓鲂泄澞軠p排排行榜”在此次發布會上出爐,其中順風車直接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北京位居節能減排榜榜首;我國電子廢棄物專業回收處置起步較晚,“簡政定準”是未來電子廢棄物管理的發展方向;計劃于2017年正式啟動的全國碳市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第一個履約期碳排放配額現貨交易量約為2-5億噸,交易額約為60-100億元,未來數年可能增加到千億元規模。
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所長戴彥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潘家華所長、中國石油(601857)勘探開發研究院油氣開發戰略規劃研究所常毓文所長、美國能源基金會工業節能項目何主任對報告及相關能源問題做了評論。魏一鳴教授介紹了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的形成背景,并分享了他對2017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能源經濟格局將進一步完善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能源經濟形勢展望》報告執筆人郝宇副教授對中國煤炭消費量和能源消費總量進行預測。結果顯示,在基準情景、低能耗情景、高能耗情景下中國2020年的能源消費總量將分別達到48.13億噸、46.09億噸、48.88億噸。
能源消費結構將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進程持續優化。在供給側改革穩步推行、政策切實推進的進程中,我國產業結構有望得到進一步優化,工業部門能效將顯著提高,特別是鋼鐵、水泥等高耗能產業能效有望持續提升,有色金屬與化工行業的總體增速將放緩,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重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預計各行業能源需求將有所下降、增速將有所放緩。同時,供給側改革有望優化電力等行業生產布局,促進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國際原油供需差縮小,油價預計在55-65美元區間波動
《2017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報告執筆人呂鑫副教授認為,2017年,全球石油供需差縮小,需求增長超過供給增長,供需形勢出現扭轉持續可期。
報告指出,從基本面因素來看,2017年,受益于美、印經濟穩步發展,全球經濟在低迷中小幅企穩;OPEC國家達成一致減產協議,世界原油供需關系的好轉或將促使油價進一步小幅上漲。
從需求方面看,世界石油需求總體上呈現小幅上漲態勢;從供給方面看,OPEC國家及以俄羅斯為首的非OPEC國家達成的減產協議能否順利實行,成為影響世界原油供給的關鍵因素,若減產成功,2017年全球原油供給增幅將顯著縮小;考慮到其他OECD國家的影響,全球原油庫存將出現穩中有升局面。
2017年非基本面因素一方面形成了油價小幅上漲的一致預期;另一方面,也增強了石油市場風險,增大了國際油價大幅波動的可能性。
基于原油基本面與非基本面的分析,呂鑫副教授認為: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2017年Brent、WTI兩市明顯價差減小,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加劇,呈小幅上揚的態勢。預計Brent、WTI原油均價格為60和62美元/桶,價格波動區間為55-65美元/桶。
騙補風波之后,新能源汽車需增強產品吸引力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繼續快速增長,同時還進行了騙補核查,密集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并在年末對補貼政策進行了大幅調整。
速度相對前兩年超過300%的高速增長而言,新能源汽車發展開始進入一個相對穩的增長區間。調整后的大部分車型的中央與地方單車補貼額,相對水綜合下降幅度超出20%。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情況2016回顧與2017展望》報告從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整車、電池及充電設施等方面,分析了主要影響因素及存在的問題,并對2017年的政策影響、市場運行機制、電池與充電設施、以及技術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認為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仍將在政策主導下穩發展,但行業企業需加緊提升核心技術、增強產品吸引力,并準備迎接未來政策與市場相結合的運行機制。
中國城市共享出行:順風車減排效果最佳、專快車潛力巨大
《我國共享出行節能減排現狀及潛力展望》報告執筆人余碧瑩副教授指出,交通“新常態”下,“互聯網+”時代的新型共享交通出行模式發展迅速,對既有的傳統交通方式格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順風車直接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全國各城市累計能耗直接節約量達10.2萬噸標準煤,CO2直接減排量達17.4萬噸,約為11萬輛小汽車行駛一年的排放量。北京位居節能減排榜榜首,深圳、杭州、大連、廣州、武漢等城市貢獻突出;專快車(含拼車)共享出行節能減排潛力巨大,結合當前國家和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考慮共享出行所涉及三類主體的行為(政府管理、企業運營、居民行為改變),?燔(含拼車)共享出行節能減排潛力巨大。
余碧瑩副教授認為,當政府企業居民三個主體通力合作,提高共享出行服務車輛中電動車占比、在各城市推廣拼車服務、鼓勵用戶共乘、縮短接單時間、鼓勵小汽車用戶和潛在小汽車用戶轉向共享出行,將帶來45%~74%的能耗節約,和45%~100%的CO2排放下降。全國各城市專快車(含拼車)共享出行節能減排潛力差異較大,長春、哈爾濱、廊坊、石家莊、上海、鄭州、貴陽等地最大減排量均可達8成以上。
“簡政定準”是未來電子廢棄物管理的發展方向
《我國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現狀及發展趨勢展望》報告執筆人王兆華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認為,全球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的區域不公性顯著,發達國家是主要的電子廢棄物輸出源,但卻沒有履行對等的電子廢棄物處置責任,大量的電子廢棄物流入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但我國電子廢棄物專業回收處置起步較晚,很多電子廢棄物被違規拆解處置,并形成了囊括回收、運輸、分類、拆解和加工提煉多個環節、輻射全國的灰色產業鏈。這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國電子廢棄物回收管理方面的問題:回收環節監管力度不足,政府多部門管理、責任界定不清;財政補貼集中在終端處置環節,缺乏對消費者的直接補貼;電子廢棄物專業處置市場缺乏有效競爭,沒有長效的考核和退出機制。
針對上述研究,王兆華教授認為應當充分發揮市場和消費者的選擇作用,簡化行政體系,注重電子廢棄物回收處置規制和標準的制定:理順政府在電子廢棄物產生、處置和循環利用各環節中的職能,簡化行政審批流程,避免職能的重復設置和多頭管理,真正發揮政府監管作用;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確電子廢棄物回收管理過程中,電子電器產品的生產者、消費者、回收處置商的責任和義務,逐步建立以延伸生產者責任為主體,消費者廣泛參與、回收處置商合規合法處置的電子廢棄物管理制度體系;完善電子廢棄物回收商和處置商的資格認證制度,完善資格認證的標準和體系。
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
《2017年我國碳市場預測與展望》報告執筆人王科副教授指出,根據目前的規劃,2017年全國碳市場將全面啟動,參考試點碳市場的交易情況,全國碳市場啟動初期的價格年均水在30-40元/噸,第一個履約期內碳排放配額現貨交易量約為2-5億噸,交易額約為60-100億元,樂觀情況下能接200億元。之后,如果碳市場覆蓋行業擴展到八大行業之外,同時降低納入企業的能耗門檻值(例如納入年能源消耗在5000噸標煤以上的企業),同時將多種碳金融產品逐漸引入市場,預計全國碳市場交易額可能增加到千億元規模。
報告同時指出,30-40元/噸的碳價較企業的減碳成本相對低,這樣的價格水帶來的減碳壓力較小,帶來的減排效果不會很明顯,根據估算,按照2010年不變價計,只有碳價高于240元/噸時,碳市場覆蓋的大部分企業才能夠真正感受到減碳的壓力。全國碳市場的均價格只有高于該水,碳市場對減排的促進作用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碳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降低減排成本的優勢才能真正顯現。
2017-2020年全國碳市場的主要目標將是市場機制建設,先讓全國市場運轉起來,然后在運行中學習、規范、提升、完善。但全國碳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資源配置功能、節能降碳以及降低減排成本等功能的發揮仍需時日。
據悉,該系列報告是由*、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魏一鳴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上一年度國際和國內能源經濟與氣候政策形勢的變化,選擇特定主題開展的針對性研究,取得的原創性成果。自2011年以來,中心連續六年發布報告。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