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日前表示,到2020年,全市中小學創新實驗室將實現全覆蓋。這意味著,上海將創新能力的培養直接提早到中小學階段,從政策層面讓“開啟科技創新的探索之路”鋪設到人才培養的前期。
參與科創項目究竟可以給中小學生帶來什么?這種基于問題、項目的學習方式與傳統的課堂教育有何不同?有研究表明,參與科技項目探究能顯著提升學生跨學科學習和知識整合能力;參與科技項目探究的學生們不僅創造力明顯優于其他學生,其樂群性、興奮性、敢為性、敏感性等人格特性也呈現明顯優勢。
科技創新項目探究培養的是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周五下午,上海七寶中學所有高二學生都要開展課題研究,這所中學的“研究型課題”探索已有20余年。在科技指導教師周國亮看來,參與科創課題的學習與傳統的課堂學習完全不同,在課題研究中,沒有人知道問題的答案,甚至不知道探究之路是否能夠行得通。老師和學生都要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師生成為了“學習共同體”。
教育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成員郭海駿博士借用英國社會學家邁克?吉本斯的知識生產模式概念分析道,第一種知識生產模式是在單一學科的基礎上不斷地深挖探究,側重個人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傳統的教育學習和參與奧林匹克競賽的學生用的就是這種知識生產模式;第二種知識生產模式則涉及多個領域的跨學科知識生產,注重發現和解決問題,這種學習并沒有給定具體的知識范圍和知識點。科技創新項目探究培養的便是青少年們第二種知識生產的能力。
一項在上海交大附中、華東師大二附中和七寶中學開展的針對青少年科技創新對比調研,選取了參與學科類奧林匹克競賽的學生、參與科技創新項目研究的學生以及普通的資優生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奧賽人才與科創人才的創造力明顯高于普通資優生;從個性來看,奧賽人才的獨立性更高,實驗能力更強,而科創人才的樂群性、興奮性、敢為性、敏感性顯著高于奧賽人才和普通學生,恃強性顯著低于奧賽人才和普通學生。
目前就讀于美國紐約大學的交大附中畢業生張宇曾獲得上海市科技創新市長獎。眼下,張宇除了計算機科學的專業學習外,還選修了教育學院《科學課教育法》一課;課余時間,他還在曼哈頓的一所高中里講授科技知識并旁聽課程。“雖然看上去這些都超乎規則,其實都是因為我善于與教育學院的老師和這所高中的校長溝通,也為自己開辟了許多新的機會。”張宇說。他還經常借助在線大學等臺快速學習新知識,在他看來,互聯網時代知識的獲取非常便捷,但怎樣從海量知識中選取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識是一種能力,這些能力都源于中學時期參與科技創新項目的積累。
對未來影響深遠,將科創“紅利”釋放給更多孩子
從2000年開始,郭海駿開始跟蹤上海所有在“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SEF)中獲得獎項的40多名獲獎者。他告訴記者,這些選手在現在的工作中展現出了良好的科研素養和創造能力???75%的獲獎者表現出對科研的持續興趣,80%的獲獎者表示今后將走上科研之路。
而一項針對美國獲獎者的研究表明,60多年來,從這項大獎賽中走出來的諾貝爾獲獎者有6人,還有50多名獲獎者已經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曾經我也有過懷疑,在中小學階段就談創新能力,是不是為時過早?”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文軍告訴記者,在擔任了幾次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評委后,他的疑問打消了。在一次評審過程中,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地鐵口發放調查問卷。“能讓步履匆匆的乘客停下腳步填寫她的問卷,說明這名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都很不錯。”
文軍認為,從青少年成長的規律來看,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他們未來的人生會產生積極影響。真正做出科技創新的成果并不容易,那些在ISEF中獲獎的高中生們做出的科研成果不僅可以應用于實際,其含金量要超過很多研究生的科研水。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中小學階段,就播下了“科創文化”的種子。文軍建議,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不要過于看重“創新”了什么項目,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參與其中的點滴收獲和感悟都對未來的人生發展影響巨大。
第56屆ISEF比賽計算機學科二等獎獲得者、原控江中學學生張逸中這樣描述參與科創研究對他的影響:“你會發現世界是有趣的,并用不一樣的思考方式來看待世界的變化。但你又不懼怕未知世界,因為你掌握了解決各種問題的辦法。”如今,張逸中已經成為華東師范大學的一名教師,并與上海市科協合作創建了上海STEM云中心,目的就是將科創的“紅利”釋放給更多的孩子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