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教育產業基金,涉及規模達133億元;10次出手投資教育標的,出資金額基本都在億元以上。
不到1年時間,首控集團便在教育行業刮起了一陣旋風。5月31日,首控集團再發公告,擬9.18億元收購成實外教育5.84%股權,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持有約3.08億股成實外教育股份,占其已發行總數約9.97%。但公告發出后,首控集團股價下跌,6月2日收盤價為2.55元,與5月31日相比,下跌約11.8%。
從到目前為止,上市公司跨界入局教育的公司共有40家,首控集團作為其中一個闖入者與新兵,投資頻率之高、規模之大、范圍之廣非其他公司所能比擬。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首控集團布局教育過于快速與急躁,顯得激進。
目前,它也許正面臨著考驗與質疑:作為教育領域的闖入者與新兵,首控集團如此激進的教育布局底氣何在?后續到底是否能夠協調發展?它又將面臨哪些風險?
激進者的風險:短期資金VS長期投資
“首控有香港金融牌照,部分解決了融資的問題,但這種快節奏搶項目的方式在資金方面是非常緊張的。”一位A股上市公司投資負責人對首控集團可能面臨的風險一針見血,“由于證券化渠道不是很通暢,現有的教育資產短期證券化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它最大的問題是短期資金和長期投資方面的矛盾。”
的確,目前首控集團激進的投資背后是其不斷地成立教育產業基金、并在香港市場上完成融資。
據藍鯨教育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首控集團旗下共參與成立了5家教育產業基金,包括首中教育基金、首控黑馬教育產業基金、珠海首控教育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協同首控教育產業美元并購投資基金與首控偉東云教育產業基金,其中最大基金規模為協同首控教育產業美元并購投資基金,達到10億美元。其旗下首控國際投資還通過向GSV基金出資2000萬美元,入伙了GSV基金。
此外,首控集團于12月完成了一次配股籌資,籌資金額達9.94億港元,其中約7.5億港元用于透過投資及收購發展集團的教育投資業務。
而首控集團方面則以此為優勢,展開了大規模的教育產業投資并購。藍鯨教育問首控布局教育優勢時,呂國文就曾表示,基金每年的投資規模力度比較大,首控的資金量及資金結構可以支撐首控進行教育全產業的布局,一般上市公司做不到這個規模。
他說:“我們致力于在1-2年成為教育產業鏈條的資源整合者。目前首控基金投資教育還處于一個初級階段和擴張階段,這樣的擴張速度3至5年后會達到一定規模和影響力。”
但是,正如上述投資負責人所說,目前教育資產短期內證券化的可能性比較小,教育產業投資周期長、回報慢,而資金并非取之不盡,首控集團則面臨著短期資金和長期投資方面的矛盾。
大手筆買買買:1年10次億元投資
首控投資教育之路究竟有多“激進”?
據不完全統計,自4月以來,首控集團共10次出手投資教育標的,出資金額基本都在億元以上。這在40家跨界教育的上市公司中較為罕見。
上述A股上市公司投資負責人解釋說,相比目前的A股教育公司來說,首控由于擁有香港金融牌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金來源問題,所以相對而言做得比較激進一些、快一些,而A股上市公司大部分受制于資金問題,在教育領域的布局則相對會謹慎一些,慢一些。
4月,首控集團宣布收購錦豐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進軍教育投資領域,重點投資教育產業及二級市場并購。此后,便走上了一條“激進”的投資收購之路。
截至目前,不過一年多光景,首控集團便投資了10家教育企業。其中6家為首控集團直接投資,包括成實外教育、昆明藝術職業學院、濟南世紀英華實驗學校、西山學校、G8教育和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4家為其通過旗下附屬首控基金與其他機構設立基金投資的教育項目,包括百樹教育、博駿教育、美聯英語及北京市實驗外國語學校,投資金額分別為人民幣5.8億、2.5億、5000萬及1.5億。
這種投資節奏步伐是否過于急速與激進?首控方面負責人對藍鯨教育表示,“不能說快慢,每個公司情況不同,都會有自己的規劃,首控是按照自身的規劃、邏輯與流程進行投資的。”但他也表示,首控需要加強投后工作管理與風險把控。
觀察首控集團投資標的,范圍廣,賽道多,非一般公司所能比擬。從幼兒園、小學、高中、大學、國際學校、職業教育到互聯網教育,首控集團都會涉足,且國內外均有。
據了解,為了國際化教育布局,首控集團于7月委任前新東方國際合作部總監賀慶榮為集團副行政總裁,負責品牌的全球推廣與應用、海外教育產業的并購、國際及國內教育資源整合及國際高端教育管理人才的引進。
首控基金合伙人呂國文曾告訴藍鯨教育,首控儲備(教育)項目比較多,“大概300多家,其中比較看好的就有100家。”
而快速的投資并購項目背后是首控基金的合伙人制度。它具有管理扁化,效率高等優點,但同時也面臨一定的風險:合伙人分別作業,能否完成好內部的協調與融合發展?此外,如何應對合伙人離開的風險?
磐石基金投資(亞洲)有限公司合伙人黃永忠就曾指出,在幾個合伙人組成的管理團隊中,如果有兩三位離開,將對以后的投融資造成很大困擾。所以,需要加強團隊建設,不能因為個別合伙人的離開而影響整個機構的運作。
資金涌入后,能如期獲得回報嗎?
首控集團攜雄厚資金而來,自然希望能獲得一定回報,但這并不容易。
據其年報,首控集團收益同比增長35.5%至14.74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其中,汽車零部件業務收益同比增加27.5%至13.79億元,金融服務業務收益同比增加922.8%至5830萬元,而教育投資業務僅為集團貢獻了3660萬元的收益。
上市公司在并購教育標的時,會考慮設定一定的業績目標來激勵管理層和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對賭協議可以說是標的企業在吸引投資者時的一種業績承諾形式。然而年來出現了業績對賭頻頻爽約的現象。
A股公司早有前車之鑒。比如勤上股份1月擬用20億元收購龍文教育100%股權,后者承諾2015-2018年累計實現的稅后凈利潤不低于5.638億元,但龍文教育度扣非后凈利潤的實際數為6642.46萬元,完成率僅為六成多,這便使得勤上股份需對龍文教育計提商譽減值準備4.64億元,直接導致勤上股份暴虧4.27億元。
首控集團與投資標的之間當然也存在業績對賭。比如首控集團擬收購西山教育58.3%的股權時,西山學校承諾,2017年、2018年、2018年,其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分別不少于人民幣5000萬元、6500萬元、8500萬元。然而,截止12月31日,西山教育除稅后溢利為2980萬元,其業績面臨壓力也不小。
也許,如何做好投后管理,幫助企業協調發展成為首控集團面臨的一個迫切問題。
可以看到,首控試圖打造教育的全產業鏈,盤子大而分散,后期整合也許會面臨比其他公司更多的困難。
移動互聯網教育產業基金創始合伙人尉遲道坤向藍鯨教育指出,由于首控采用是全賽道模式,每個賽道有不同的特點,比如連鎖幼兒教育需要輸出的是標準化的服務和內容;K12階段需要需符合國家與地方相關政策;國際化教育需要提供高質量的本地化落地服務;職業教育需要打通學歷與非學歷的學習成果認定與轉換;民辦高校則應該是新型校企合作的資源效率與外延增值能力。
所以,首控集團需要培育臺化的服務支撐能力和集團化的投后管理能力。
結語
誠然,首控集團抓住了民辦教育的政策紅利,進入了教育這個錯綜復雜的深水區,快速出擊,進行全賽道布局,并且最大化運用金融杠桿,盡量把風險降到最低。
但是,它也面臨著后續到底能否協調發展,短期內教育資產證券化可能性比較小等風險。
目前來看,首控基金投資教育還處于一個初級擴張階段,它能否在這種擴張速度下,穩定健康地成長,在3至5年后達到一定規模和影響力?這也許需要畫一個問號。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