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教育改革創新發展論壇日前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舉行。圖為與會嘉賓合影。
中國網消息年來,中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的大國。國務院頒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總體建設方案,實際上這是吹響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號角。在互聯網環境下,我們該怎么樣培養創新性的人才?課程、教育模式如何改變,才能夠適應新的時代?6月7日,2017大學教育改革創新發展論壇在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盛大召開,眾多權威教育專家、知名高校領導相聚一堂,共同探討大學改革、創新發展的現實、機遇與挑戰。
邵文杰:高等教育改革需微觀中觀宏觀三層面并進
北京市教委高教處處長邵文杰先生在致辭中介紹,北京市教委年來按照*、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出臺了若干舉措,著力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他認為,在當前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簡政放權、優化服務、放管結合的背景下,應當堅持上下聯動、內外兼顧、多管齊下、綜合施策的原則,著力理順好三個關系,分別從人才培養模式、大學治理體系和教育管理體制由微觀、中觀到宏觀的三個層面推進大學教育的改革創新發展。一是要理順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關系,進一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二是要理順大學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關系,進一步推進大學現代治理體系改革。三是理順大學管、辦、評的關系,進一步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顧明遠:把“求真育人”放在改革首位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顧明遠先生在大會上一再強調:大學的本質應是求真育人。大學的根本任務在于立德樹人、培養人才。他認為大學的改革首先要扭轉“重學術輕教學”的文化氛圍。既要把育人放在首位,又要營造濃厚的校園學術氛圍。他還對當前商業文化、娛樂文化浸入到大學文化表示擔憂。
顧明遠先生認為,一切的改革都應建立在社會誠信的基礎上,要把突破傳統學習局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重點。同時要更加深刻地認識互聯網教育,更好地發揮互聯網教育的優勢,更好地實現教育與技術的融合。
余勝泉:互聯網+高校課程變革需要關注深度學習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先生認為當前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知識獲取方式,當今教育應該適應學生喜歡主動學習并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的特性與特征。MOOC是互聯網革新課程的重要形式,但MOOC雖有大規模的網絡訪問卻無大規模的網絡學習發生,存在淺層學習明顯、輟學率高、學習保持率低等普遍問題。他認為互聯網變革課程,不僅僅是要關注內容建設,更需要關注促進學習認知投入的學習活動設計,課程開放不僅僅是內容讓外部訪問,更重要是課程內容的生成與進化,多種教學模式的開放。
余勝泉以他講授的《教育技術新發展》課程進行了互聯網促進深度學習案例的分享,向大家詮釋了未來網絡教學的發展方向:通過知識網絡和社會網絡組成“雙螺旋”教學結構,設計“接受中學”“做中學”“聯系中學”“重構中學”“同題異解,在比較中學”“反思中學”“交流中學”“情境中學”“教中學”“創造中學”等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促進學習者從接受到參與,再到貢獻,實現深層次的學習投入。
該課程基于學習元臺(LearningCell),通過語義技術,實現從資源組織到知識組織,將內容與活動深度結合,促進學習交互,拓展教學的深度;通過線上線下無縫切換、O2O深度融合保持學生學習動力,通過社會知識網絡,來促進認知網絡聯接與共享。
余教授認為,未來的網絡教學將從內容呈現設計到通過學習活動設計來促進知識建構的方向轉變,互聯網變革課程的核心是增加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投入,而不是花哨的多媒體內容設計或淺層次的行為與反饋。
王曉陽:文化傳承是國際競爭力的根本來源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曉陽先生從教育改革的目標、組織文化的作用、組織文化變革階段、變革之不易這4方面闡述大學教育改革與組織文化變革。改革目標應從知識、能力、價值三方面全面立德樹人。他認為,文化傳承是國際競爭力的根本來源,因此我們要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國際與本土教育的均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相互滲透。他還引用馬克斯?韋伯的“人是懸掛在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解讀大學組織文化變革,并且指出真正的變革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互結合,不能光靠上層,要靠基層的創造力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去完成。
尚俊杰:MOOC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技術系主任尚俊杰先生談到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意義。他在會上連著進行了2個反問:在互聯網時代課堂上到底能否使用電腦?老師講得多好才可以抵擋電腦對學生的誘惑?隨后他指出這兩個問題都是傳統教育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與挑戰,而MOOC給教育帶來新的機遇,它致力于將世界上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傳播到地球最偏遠的角落。因此互聯網+的模式打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時代的變化勢必影響教育結構的變化。而MOOC如一縷曙光,給新世紀的高等教育變革帶來了嶄新的希望。
龐海芍:加強“通識教育”意識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書記、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龐海芍女士講到教育應有多彩的概念、豐富的內涵,強調通過通識教育讓知識融會貫通,使學生具備“擇其善而識之”的能力。她認為素質教育以及時代和國家為兩大命題是教育改革的方向,要構建“通專”相結合的課程設計理論,實現通識選修課精品化,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和組織結構的變革。她表示,素質教育就是讓教育回歸本心,啟發心智,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本次論壇由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互聯網教育商會主辦,是第三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新教學新范式”主題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次論壇由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創新學堂創始人蔡劍先生主持,參會主要嘉賓有: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顧明遠,北京市教委高教處處長邵文杰,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書記、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龐海芍,北京語言大學網絡教育學院院長李煒,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技術系主任尚俊杰,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王曉陽,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董事長劉洋。
據悉,第三屆“互聯網+教育”創新周從2017年6月1日至6月15日持續15天,設有7大主題、11場分論壇以及為期3天的教育產品創新展,引領教育行業人士共同探討教育的變革與發展趨勢,展示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化創新產品,助力教育的創新發展,構建“互聯網+教育”創新生態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