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發展,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不斷出現,造成一些中小學生沉迷游戲、行為失范、價值觀混亂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現人身傷亡、違法犯罪等惡性事件。為切實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有關要求緊急通知如下:
一是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當前,網絡環境日益復雜多變,各類信息充斥網絡,中小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教育引導中小學生綠色上網、文明上網,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將教育引導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健全制度機制,強化日常監管,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抓緊抓實抓好這項工作,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健康快樂成長。
二是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中小學校迅速開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學生使用網絡基本情況,重點排查學生沉迷游戲等問題。對排查中發現的涉及中小學生的網絡違法違規行為,以及宣揚賭博、暴力、色情等內容的網絡文化產品,要及時向當地文旅、公安、網信等部門報告,會同相關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整治。對發現的學生沉迷網絡等問題,要結合學生實際,及時給予教育和引導,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
三是集中組織開展專題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會同當地宣傳部門以及新聞媒體,集中在開學后、放假前等重點時段播放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提醒,及時向家長推送防范知識。各校要通過課堂教學、主題班會、板報廣播、校園網站、案例教學、專家講座、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專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絡,了解預防沉迷網絡知識和方式,提高對網絡黃賭毒信息、不良網絡游戲等危害性的認識,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和不法行為。教育部將研制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教師、家長和學生手冊,制作專題警示片,上傳教育部門戶網站供各地下載使用。
四是嚴格規范學校日常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研究制定預防學生沉迷網絡工作制度,重點加強農村學校、寄宿制學校等管理工作,并指導學校加強對校園網內容管理,建設校園綠色網絡。各校要明確學校各崗位教職工的育人責任,將預防沉迷網絡工作責任落實到每個管理環節,加強午間、課后等時段管理,規范學生使用手機。教師要及時掌握學生情緒和同學關系狀況,積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各地中小學責任督學要將預防中小學生網絡沉迷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將督導結果作為評價地方教育工作和學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
五是推動家長履行監護職責。各地各校要通過開展家訪、召開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多種方式,一個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長承擔起對孩子的監管職責,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網絡素養,掌握沉迷網絡早期識別和干預的知識。要提醒家長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特別要安排好孩子放學后和節假日生活,引導孩子綠色上網,及時發現、制止和矯正孩子網絡游戲沉迷和不當消費行為。要認真做好預防沉迷網絡的《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復印發放工作,確保傳達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家長,并做好回執回收保管。
請各地將貫徹落實情況及時報我部。
隨著網民向低齡化不斷發展,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性問題。由于成癮性網絡游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互聯網賭博等網絡毒瘤的侵入,一些中小學生出現了沉迷游戲、行為失范、價值觀混亂等問題。
為此,教育部日前發布了《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并致信全國家長。從通知里的“緊急”二字,足見當前中小學生沉迷網絡問題的緊迫性。
沉迷更隱蔽
“本來學習第一的學生,自從打游戲以后,成績下降得可厲害了!”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世紀小學六年級的彤彤告訴記者,班里男同學用手機打游戲的“可多了!”
“手機”“游戲”,現在已然成為不少家長和老師眼里的敏感詞。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當下,手機成為不少中小學生的“標配”。據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有96.76%的學生在家上網,上網所用工具為手機的占71.14%。顯然,這與21世紀初學生沉迷網絡主要是在網吧的情況已大不相同。
“當年電腦游戲上癮的問題現已被手機無盡的功能攻破,隨之而來的,便是手機時刻不離手的‘伴隨行為’!北本┙逃茖W研究院耿申研究員指出,“使用固定終端時的‘沉迷’狀態比較容易被發現,而使用移動終端時的‘沉迷’狀態卻變得更為隱蔽!
正是這種更隱蔽的沉迷,以及在新技術面前“孩子成為父母的老師”這一普遍現象,讓學校和家長失去了對孩子使用網絡的掌控能力。長時間沉浸在網絡之中,勢必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業成就、道德發展、人際交往和家庭關系等產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教師裴濤認為:“對青少年而言,其認知發展并不完善、行為自控能力也較為薄弱,不加引導地讓他們縱身于紛繁復雜的網絡世界,必然會出現難以甄別是非善惡、無法有效趨利避害的結果!
家庭是根基
“互聯網,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迷網絡,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此次教育部發布《通知》的同時,配發了“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特附“防迷網”三字文,意在引起家長對子女沉迷網絡行為的重視,配合學校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顯然,預防和治理中小學生網絡沉迷不應只是學校的任務,更不是學校能獨立完成的。“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的起點和根基,是比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更為重要的教育!北本┦械谑酥袑W校長管杰指出。
據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馮建軍介紹,有研究表明,網絡成癮與親子依戀、態度及教養之間存在顯著關系。通常專制家庭的親子關系不和睦,家長缺乏與孩子的有效溝通,在缺少現實交往的情況下,孩子為找尋寄托而迷戀網絡,最終沉迷其中。
作為最接孩子的人,父母才能進行最有效、最直接的監管與保護。那么,家長該如何做呢?“防迷網”三字文明確提出了“五個要”:要指引、要身教、要陪伴、要疏導、要協同。
“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了學習、人際、家庭等壓力得不到及時支持和化解時,網絡虛擬世界就會提供一個可以逃離壓力、回避困難的世外桃源!迸釢忉尩,“家長要對孩子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識別與解決,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等專業幫助!
此外,不少專家提到,對青少年沉迷網絡的行為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堵”和“高壓”方式,應以“疏”代“堵”。史家小學分校校長高滿洪建議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的藝術和技巧,簡單粗暴的直接干預容易導致孩子的叛逆心理,以身示范和柔性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防治需合力
網絡是開放的,每個人都可能參與,不僅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界線模糊了,學校與社會之間的“圍墻”更不復存在。因此,政府、社會和個人都有維護網絡安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責任。
據了解,為有效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自2001年至2017年,共制定頒布了47項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包括對網吧進行管理、限制游戲時間、網絡游戲實名化、網絡游戲分級化、網絡游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工程等。
但是,“正如很多快速發展的事物一樣,我們對互聯網和手機使用的監管,無論從規則上、技術上或是內心建設方面都遠未能夠與其發展速度相匹配適應!迸釢赋。
針對防治中小學生沉迷網絡這項復雜、艱巨的工作,武漢大學中國教育家研究中心教授程斯輝提出,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和經驗具有借鑒意義。
比如,美國相繼出臺了《兒童在線保護法案》《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案》《兒童互聯網保護法案》三部專門法案保障未成年人的權益。
德國將防治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納入公共福利范圍,形成了以網絡成癮行業協會為主體、以防治項目為基點、以相關網站為媒介的網絡成癮幫助系統。
韓國作為世界上最早通過頒布法律和政策來應對中小學生網絡成癮問題的國家,形成了多部門立法與全過程干預網絡成癮的防治方式,相繼制定了“第一個防治中小學生網絡成癮總體規劃”和“第二個防治網絡成癮總體規劃”,采取從前期預防到中期篩查、咨詢與治療再到后期回訪的全過程網絡成癮防治模式。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