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公務員的工資收入究竟怎樣?小編抽樣選取不同區域縣市的基層單位,“起底”基層公務員的真實工資。
【福建省】沿海某發達縣區入職4年的一名科員級公務員告訴記者,2011年2月入職時基本工資3200元,電話和伙食補貼300元,扣掉五險一金和食堂伙食費等,一個月到手約2960元。一年后轉正,如今一個月到手約3100元,年底雙薪。
【廣東省】某市政府一名正科級工作人員說,10月份()除去五險一金后實發工資2751元,其中級別工資455元,工作津貼1179元,扣除住房公積金581元。“年底有雙薪,四大節有過節費1千,其他什么都沒有了,工作五年來工資幾乎都沒漲。我們是地級市,縣里更少。”
【江蘇省】金湖縣戴樓鎮一名工作了14年的司法科員表示,現在每月工資為4020元,其中職務工資380元,級別工資464元,工作津貼940元,生活津貼1900元,車貼7元,司法特崗150元,住房補貼179元。
另一名工作了3年的政府普通辦事員,職務工資380元,級別工資408元,工作津貼820元,生活補助1900元,車貼7元,住房補貼169元,合計3684元。“過節費都不發了,‘秸稈禁燒下村’考核每年約7000元,年終獎2013年就停發了。”
【山東省】某地級市入職不足5年的張某,展示了他10月份的工資條,上面寫著:實發工資2949.76元。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金家鎮24名公務員的工資表顯示,年齡最大的59歲,最小的26歲,工資標準按2009年國家制定的公務員工資套改政策,由基礎工資加津補貼構成。基本工資最高為1509元,最低760元;60%的津貼或績效工資,最高為1533元,最低1104元;扣除公積金,實發合計,最高3007元,最低1726元,大部分在2000元到2400元間。
【陜西省】西安公檢法系統普通科員工資表顯示,他們的月工資為3715.5元,其中職務(崗位)工資為380元,級別(技術等級工資)446元,生活補貼1380元,行業補貼224.5元。此外,相關人士透露,“每月有飯補200元,警銜補貼每月175元,住房公積金每月扣除165元,再無其他福利了。”
【寧夏回族自治區】某區工作2年的統計局科員表示,“一個月稅后到手2300元。每年比其他地方多兩個獎,一個是民族團結進步獎,在古爾邦節左右發;一個年終績效考核,都是5000元。”
拍磚:意料中的漲薪,難和的心態
從上文看,相比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務員的工資算不得高。
這些年來,公務員漲薪一直都是個十分敏感的話題,意見分歧明顯。根據前不久公布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方案,今后公務員都要自繳養老保險,如果要從公務員工資單里扣出這些錢來,提高其基本工資水這件事就無法繞過,這也是減少養老金并軌阻力最現實的辦法。因此,此次公務員漲薪可謂是在意料之中。
而當公務員工資調整方案“靴子”落地之時,互聯網輿論場上對此爭議依然熱烈,支持的不少,但吐槽的聲音居多。
“憑什么公務員就漲工資?”“嫌工資低別當公務員啊!”“公務員工資是不高,可福利好,分房子,灰色收入也不少”……
評論員“燕農”在媒體上發表的評論中說,基層以及低級別公務員過去十年工資偏低,而其中一部分人的現實生活消費水卻遠超出其工資收入水,二者之間的差距令人浮想聯翩。隨著反腐持續發力,公眾一次次看到某些公職人員濫用職權大肆斂財,至于灰色收入更是往往超乎想象。這起碼說明,一些灰色收入或違規兼職、違規經商等收入,支撐了一些公務員在“低工資時代”的高消費。
據了解,由于公務員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實行全國統一標準,由中央財政支付,而津補貼由地方財政安排,具有一定的浮動區間和靈活性,這被認為是導致各地公務員工資差異的“罪魁禍首”。
據研究中國公務員薪酬問題的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系副教授孫琳統計,各地擅自發放的津補貼名目達到300多項。全國各地的津補貼很不衡。因此,公務員工資水各地差別較大,北上廣、江浙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公務員,其收入在未按照中央關于公務員工資政策規定執行的情況下確實不低,以廣州為例,根據廣州公布的2012年度財政決算表和三公決算報告,廣州公務員當年人均工資和補助達17.51萬,是普通市民均收入的2.79倍。
此外,公務員基本工資十年未漲,并不代表一些地方和部門的各類津貼、補貼未漲。在八項規定出臺之前,“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就一直飽受詬病,某些公權力長袖善舞,為部門以及個人牟利并不鮮見。還有一些地方公職人員在住房、醫療以及子女上學等方面,都享有令普通民眾艷羨的便利甚至福利,這為“低工資時代”的公務員整體福利增色甚多。進一步講,公務員分類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小到“門難進、臉難看”,大到依法究責、引咎辭職,都尚未完全關進制度的籠子,公務員依法退出機制尚不健全。
八項規定出臺后,公務員收入有所降低,這是事實,但公務員的待遇水仍然遠遠高于普通人。有些基層公務員說,有錢的都是有一定級別的官員,基層公務員待遇一般。問題是,基層公務員也有大批人搶著干。
上述種種,都可以看作是此次公務員漲薪背后的輿情反饋。而那些反對的聲音里,或許牽扯了太多其他因素。如果公務員收入透明、禁止任何貪腐和灰色收入,如果權力被曬在陽光下,給低工資的公務員漲工資就沒有太多爭議。從這個意義上講,反對公務員漲薪的聲音,可以看作是對從嚴治吏和規范權力運行的期望表達。因此,在對公務員工資進行調整之后,各項法律規章的完善、執行力度的提升,都需要進一步改觀。
建言:公務員漲工資應是系統改革前奏
社會對于公務員漲工資的高度敏感,包含著對公務員制度和事業單位深化改革的巨大冀望。只有將這種系統性改革與為配合老保險制度改革而實施的工資調整步驟協調起來,公務員漲工資才能具有最大的法理性。政策面需發出更鮮明的信號:公務員漲工資,不是對這個群體的“安撫”,而是進一步改革的前奏。
公務員漲薪之后的首要任務,便是規范公務員的收入來源,重中之重是斬除一切形式的灰色收入,讓工資成為公務員的主要收入來源。斬除灰色收入的良劑是權力公開透明,讓社會公眾監督公務員行為,消除尋租空間,并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嚴格法辦,使之不敢也不想獲得灰色收入。同時,要消除部門間的收入差距,適當縮小地區間的收入差距,并適當向基層和老少邊窮地區公務員傾斜,讓那些在艱苦地區奉獻的公務員能夠安下心,扎下根。
第二是要破除公務員的制度性福利,與公眾站在一個等比較的基準線上。評論員曹林指出,老百姓確實知道一些公務員收入不高,但公務員在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享受著不少特別福利。從嚴治官下,公務員雖然“越來越難當”,但之所以離職的人很少,就是舍不得這些制度性福利。去除各種雙軌制,跟老百姓一起靠工資過日子,“比較工資”才有正當性。
第三是建立財產公開制度。一些公務員總抱怨自己工資低,但總得拿證據來證明吧?也就是通過向社會公開收入和財產來自證“低收入”,而不是一邊捂著財產不公開卻一邊抱怨收入太低,缺乏說服力。公開了收入情況,確實很低的話,甚至不用自己說加薪,老百姓會主動要求給公務員加薪。當然,公開之后會有區別,低的窮的,要加薪,而高的肥的,必須減薪。
最后,考評體系也有必要改革,要讓發工資的納稅人體驗到來自公務員的尊重。要改進公務員的服務態度,提高行政效率。為此,要列出權力清單,減少審批項目,規范公務員行為,真正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