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省民政、住建、文化、旅游、文物等五部門于2015年4月正式發文,在全省開展千年古鎮(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并于去年派出一支由15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全省各地上報的140多個地名文化遺產進行鑒別、考證。
杭州余杭街道、紹興楓橋鎮、衢江盈川村、慶元大濟村……最,我省首批認定的20個最具代表意義的千年古鎮與古村落名單正式公布。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去向何方?答案,早已蘊藏在了這些千姿百態的古老地名之中。
一個老地名,告訴我們從何而來
“我們生活著的這片土地,究竟從何而來,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有時候,當家住余杭街道南門頭的“老余杭”人錢峰,沿著家門口的那條古街一路前行,看到威嚴的大禹塑像高高屹立于中心廣場,又或是繞過街邊的一口古井,踏著斑駁的青石板走上飛跨于京杭大運河之上的通濟橋時,心中便會涌起這樣一串問題。
但相比“街道”,這位30歲的年輕人更慣于把家鄉稱之為一個“古鎮”。在長達2000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盡管這里的行政區劃及其管轄地經歷了數次變動,但“余杭”二字卻始終留存,成為許許多多余杭人永難忘懷的故鄉名稱。
“余杭是水運文化的標志,‘余’便是由大禹的‘禹’字演化而來。”參與此次評審的專家委員會成員、省區劃地名學會副會長張躍西在實地考察中發現,地處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余杭街道是一個雙千年古鎮,自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建縣時起,即為余杭縣縣城。
后來,民間雖有“夏禹東去舍舟航登陸”、故以“禹杭”為名的說法,但《二十五史》等各類正史沿用余杭縣名始終不變。公元四五百年時,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里寫下的一句??“北過余杭,東入于海”便是明證。
在張躍西看來,歷代以來,無論是整個水系的保護、堤防工程的建設,還是港口、碼頭文化的保存,余杭都較為完好。特別是其境內的東苕溪經改造后流入太湖,對于杭州城區的防洪具有重要意義,是浙江水文化歷史上不可忽視的區域。在這里,地名與文化之間得到融合,“千年古鎮”可謂名符其實。
人依地棲,地以人傳。在以農耕文明的中國傳統社會中,人與地之間總是裹夾著紛繁復雜的情感因素。漸漸地,地名文化也不僅成為了“鄉愁”的重要載體,更是人們尋找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座標。
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衢州市衢江區高家鎮盈川村的“楊炯出巡”祭祀,是全村一年中最為重大的文化活動之一。活動現場,出巡隊伍人人身著古裝,沿著楊炯當年出巡路線而行,從早上7時一直持續到晚上19時。在齊鳴的鞭炮和浩蕩的巡游隊伍中,盈川人虔誠悼念著那位相傳為百姓祈雨而投井身亡的縣令楊炯,也讓村莊的名字隨之熠熠生輝。
據《舊唐書》記載:“盈川如意元年(692)分龍丘置縣,西有刑溪,陳時土人留異惡刑字,改名盈川因以為縣名。”意為盈滿,并一直沿用至今。盈川在唐時為縣治,是當時的經濟政治中心,初唐四杰之一的楊炯以及楊萬里等人在留下眾多詩文著述。時至今日,村中的古石橋、古碼頭、古井、楊炯祠、古墓葬等歷史遺跡仍保存完好,是一處民風純樸、古意悠長的傳統村落。
一個個地名,就這樣化作分布在歷史長河里的集體記憶,共同建構起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與文明脈絡。
翻開浙江省千年古鎮(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認定評價標準一覽表,只見每一個地名的評審,按照時間性、珍稀度、紀念性、親和力、吸引力等分為六大評分項,總分為110分。其中,最為重要的兩項標準,就是每個地名產生的時間以及其集鎮或聚落形成的時間,必須在1000年以上。
“整個評審過程中,我們都嚴格按照‘雙千年’的標準把關。可以說,首批入選的這10個千年古鎮名和10個千年古村落名,含金量都很高。”省民政廳副廳長羅衛紅說,有人或許會問,為何像烏鎮、廿八都這些有名的古鎮,為何沒能入選。其原因就在于它們現今的這個專名,并沒有達到雙千年標準。
地處桐鄉北端的烏鎮,年來因其獨特的江南水鄉環境,備受游客青睞。而它的名字,卻因在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多次發生改變,最終未能入選。據載,烏鎮最早叫做“烏墩”,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至唐咸通年間始稱烏鎮。明朝嘉靖年間,該鎮又以市河車溪為界分為二鎮,河西稱烏鎮屬湖州,河東稱青鎮屬秀州。直到1950年,市河以西的烏鎮從吳興劃尋桐鄉后,才又統稱烏鎮。
另一個遺憾落選的古地名,則是長興泗安鎮。“泗安”原為“四安”,歷史上鎮區四周筑有城墻,置長安、吉安、廣安、宜安四門,故而得名。相傳朱元璋稱帝時期,軍師劉伯溫一路巡察至此,將這座荷葉形狀的小鎮視為風水寶地,為了使當地更加風調雨順,解除當時的水災之患,方才在“四”字加上了三點水為偏旁,“泗安”一名從此沿用,至今僅有約800年歷史。
“不同于這些因歷史原因而有所變動的古地名,更讓人惋惜的是現在地名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大、洋、怪、重’四大怪相。”羅衛紅說,地名中蘊涵著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彰顯著中華兒女的“情”和“夢”,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浙江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地名文化遺產眾多。一個個聞名遐邇、底蘊深厚的地名,記錄了浙江的發展歷程,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價值。
然而,年來,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一些地方在城鎮開發建設、鄉鎮區劃調整或村規模調整過程中,隨意更改古鎮名、古村名或古街名的現象時有發生。此次評審就是為了保護這些寶貴的地名文化,喚起全社會的關注與重視,留住這些體現中華文化“根”與“魂”的美好地名。
有一種自信,指引鄉村前進方向
冬日午后,暖陽高照。浦江嵩溪村,一個始于宋代的古樸村落,就這樣安穩坐于浙中盆地的一處狹長山谷中,聽溪水潺潺,看萬物萌生。
唯一的喧囂處,當屬村里的文化禮堂。這一天,分管文化的村委邵陸甫,專程請來浦江剪紙的“非遺”傳承人、80多歲的吳善增老人,給放寒假在家的孩子們傳授浦江古老的剪紙藝術。一抬手,一落剪,一個極具風骨的“春”字,便出現于眾人眼前,引來掌聲一片。
“每月定期給村民們進行書畫或剪紙藝術培訓,春節組織會員給村民寫春聯,這是村里嵩溪學社的傳統,這么多年來從未間斷。” 邵陸甫說,自古以來,嵩溪村便有著耕讀傳家的傳統,清康熙年間更創立了嵩溪詩社,組織村民揮毫潑墨,吟詩作對,如此風雅流韻長達300年,直至上世紀80年代,村里重建嵩溪學社,進一步強化了其文化教育功能。
2006年6月,經省政府批準公布,嵩溪村成為浦江縣第一個省級歷史文化村;2014年3月,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嵩溪也名列其中;如今,嵩溪村順利入選我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名錄……這一切,在村主任徐小侃看來,既是莫大的鼓舞,也讓他更加堅定了未來村莊未來的發展路徑向。
“現在的嵩溪村沒有工業企業,加之人多地少,發展農業也缺少基礎,它的最大優勢,就是這綿延千年的古樸氣質與歷史建筑。”徐小侃說,兩年來,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前來嵩溪觀光的游人總是絡繹不絕,僅今年春節期間,村里的日均游客人數就已達到1萬人次。
為此,村里于去年上半年,引進了一家文創公司,對村莊進行保護性開發,今年還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接待能力。“不僅要讓古村留得住鄉愁,更要讓村民掙得到錢,得到實惠。”從他自信的聲音里,我們仿佛聽到的,是一個千年古村大步奔跑的腳步聲。
保護并傳承地名文化遺產,最終是為了推動它們所代表的古村鎮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為此,針對每個入選古村鎮的實際情況,來自旅游、文保等各領域的專家還為它們提出了一套系統的發展思路及建議方案。
例如,金華金東區孝順鎮,擁有城隍廟、嚴氏宗祠等歷史建筑,孝順公園、節孝牌坊等孝文化載體和迎花樹文化遺產,可加強歷史文物古跡的保護和修繕,明確孝文化主題定位,深入挖掘孝文化內涵,依托現有的旅游區發展親子旅游。
而對于有著1600年歷史的江山清漾村來說,其現存的清漾塔、毛氏宗祠、清漾祖居等歷史遺跡、跳花鼓、舞龍等民俗風情以及屬于文獻“非遺”的毛氏族譜,都是村莊所獨有的文化資源,可整合江郎山世界自然遺產全域發展旅游,并依托毛澤東,做足地名文化大文章,大力開發旅游紀念品,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