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海省職稱評定條件及標準新規定
各市、自治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直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6〕77號),充分發揮職稱評審的“指揮棒”作用,現就做好2017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確有關政策
(一)進一步擴大職稱管理服務范圍
在非公經濟組織人員、中央駐青單位人員、援青人員、軍隊自主擇業人員、參加基層服務項目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納入職稱評審范圍的基礎上,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系和體制內外等限制,鼓勵企事業單位臨聘專業技術人員、民辦機構專業技術人員、來青投資創辦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我省頒發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在我省就業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員,均可按規定在我省申報評審職稱。以考代評的專業,須按照國家現行規定參加考試。
民辦機構、非公經濟組織、企事業單位臨聘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外籍人員、港澳臺專業技術人員,享有我省公立機構、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同等待遇。
(二)進一步拓寬職稱申報綠色通道
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企事業單位中經批準離崗創業或兼職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批準的年限內,可在原單位按規定正常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其任職年限可連續計算,創業或兼職期間工作業績可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
我省引進的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由其在站單位推薦申報職稱,職稱申報不受崗位數額限制,并享受關于在青工作高學歷人才職稱評審有關政策,其在站期間取得的工作業績、論文、研究成果等均可作為職稱認定、評審的依據。
(三)調整外語、計算機政策
1.職稱外語(漢語言、民族語文、醫古文)、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確實需要評價的,由行業主管部門或用人單位,根據職業屬性和崗位需求,自主確定評價條件。
2.行業主管部門或用人單位,確需通過考試方式評價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漢語言、民族語文、醫古文)水的,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后,可自行組織實施考試。
3.行業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確需通過考試方式評價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后,可自行組織實施考試,也可依托省(市州)人事考試中心實施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
4.自行組織實施考試的行業主管部門和用人單位,可自行確定外語、計算機免試范圍、合格標準、證書使用期限,亦可參照《關于進一步完善職稱外語考試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政策的通知》(青人社廳函〔2015〕553號)和《關于補充明確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政策的通知》(青人社廳函〔2016〕98號)執行。
5.及以前參加人社部門組織實施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取得合格證書、且證書在有效期內的人員和2017年當年參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組織實施的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并取得合格證書人員,用人單位可為其折算繼續教育專業科目學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達到國家統一標準的,各折算40學時;達到省級合格標準的,各折算30學時。自2017年起,專業技術人員在申報上一等級職稱時,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折算學時一次性同時使用。
(四)進一步改進職稱管理方式
支持青海大學人才高地建設,在下放高教系列職稱評審權的基礎上,對青海大學下放自然科學研究系列正高級職稱評審權。
鼓勵用人主體發揮主導作用,對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下放高教系列正高級職稱評審權。
積極推動企業自主評審,對西部礦業集團公司、青海省投資集團公司下放綜合工程系列副高級職稱評審權,對青海省公路橋梁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放交通工程系列中級職稱評審權。
以上單位須按照《關于增設職稱評委會的通知》(青人社廳函〔2017〕143號)要求,做好方案報備、申報、評審等各項工作。評審結果經公示無異議后,方可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核準審批。
(五)進一步加大對基層的傾斜
1.對在扶貧地區任職、掛職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時,同等條件下,單位應予以優先推薦申報。其受表彰情況,可作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的參考條件。
2.對在鄉鎮工作的應用型、技術型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評審,要注重實踐性、長期性、服務能力、履行崗位職責能力,其論文、科研只作為職稱評審的參考條件,不做硬性規定。
3.各系列職稱評審辦事機構組織實施職稱評審工作時,應按照分層分類的原則,結合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實際,可單獨設立基層評審組、非公經濟組織評審組進行評審,不斷提高基層、非公經濟組織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六)健全完善失信懲戒制度
繼續執行我省職稱申報誠信承諾制度,堅持把品德放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的首位。對學術成果、業績、資歷、學歷、工作經歷等造假的申報人員,一經查實,實行“一票否決”,三年內不得申報評審職稱。已通過評審的,其取得專業技術資格不予認可,一律予以撤銷。
對違反誠信承諾規定的申報人員,列入我省職稱申報失信人員名單,在全省范圍通報。有主管部門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通報;無主管部門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職稱評審辦事機構通報。
建立倒查追責機制,對為申報人員提供虛假證明的經辦人及單位,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依據有關規定在全省范圍通報并按相關規定追究責任。
二、明確有關事項
(一)關于繼續教育要求
申報職稱時,繼續教育培訓要求仍按照國家和我省現行相關政策規定執行,并對以下事項予以明確:
1.分段計算學時。2008年?,專業技術人員均每年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時間累積不少于72學時,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學時;、2017年,專業技術人員均每年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時間累積不少于90學時,其中公需科目不少于30學時。
2.培訓年限要求。認定、評審初級職稱人員,至少具備1年的繼續教育培訓學時要求;評審中級職稱人員,至少具備2年的繼續教育培訓學時要求(、2017年);評審高級職稱人員,至少具備3年的繼續教育培訓學時要求(、、2017年)。轉換職稱系列人員,需具備、2017年繼續教育培訓學時要求。
取得碩士、博士學位,且符合我省現行中級、副高級職稱認定政策的人員,須具備認定當年或上一年的繼續教育培訓學時要求。取得博士學位,且已取得副高職稱人員,在申報正高職稱時,至少具備2年的繼續教育培訓學時要求。
3. 專業科目審核要求。2017年,參加并完成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組織實施的網絡專業科目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向所在單位提交由培訓機構頒發的培訓合格證明。由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核實無誤后報同級人社部門審驗。
(二)關于暢通申報渠道
1.非公經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按照現行職稱申報流程和相關規定進行申報。民辦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參照非公經濟組織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方式逐級申報。
2.企事業單位臨聘專業技術人員,檔案由我省各級人才交流機構代理的,報各級人才交流機構審核后,向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薦申報。
檔案不在我省或無主管部門的,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工作單位持勞動合同、聘用合同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向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薦申報,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職稱工作管理權限向各級各專業系列職稱評審辦事機構推薦申報。
3.來青投資創辦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持營業執照向單位(公司)相應登記注冊所在地的工商行政部門(個體私協)提交申請,由個體私協報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職稱工作管理權限向各級各專業系列職稱評審辦事機構推薦申報。
4.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我省頒發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在我省就業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員,在省直單位工作的,由單位直接向各級、各專業系列職稱評審辦事機構推薦申報;在市州工作的,由單位直接向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報,由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職稱工作管理權限向各級各專業系列職稱評審辦事機構推薦申報。
(三)其他有關事項
1.各用人單位要嚴格把關,通過綜合考核、民主測評等多種方式對申報人員的職業道德、學術成果、表彰獎勵、工作業績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根據考核結果擇優推薦,經公示無異議的人選方可申報。
2.今年,申報職稱人員提交的載有論文的期刊(專著)以及業績材料、科研成果證書、獲獎證書、畢業證書取得時間最晚截止日期為2017年12月30日。
3.申報人員所需評審表、考核表以及職稱評審辦事機構填報各類表格均從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網站
4.時間安排:11月,安排部署;12月上旬,組織申報和推薦工作;12月中下旬,組織開展復審、職稱評審工作。2018年1月起,開展審批、備案及總結工作。
5.嚴格執行《關于印發2012年度全省職稱工作安排意見的通知》(青人社廳函〔2012〕620號)關于職稱評審結果審批的有關規定。全省各系列、各級別職稱評審結果,須按照職稱工作管理權限,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批。自行審批的,一律不予認可。
6.未盡事宜,繼續執行國家和我省職稱工作有關政策規定。
三、明確工作要求
(一)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各系列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要按照本通知規定和要求,對本地區、本系列的職稱工作進行安排,制定2017年度職稱評審工作方案,報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審核同意后組織實施;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單位要制定職稱申報推薦方案,切實做好申報推薦工作。
(二)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省直各有關部門,各系列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要切實加強職稱政策的宣傳及解釋工作,注重部門內外工作協調與溝通,及時掌握輿情和社會反映,穩妥處理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確保今年職稱評審工作穩推進。
(三)各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各級、各系列職稱評審辦事機構根據申報評審各階段工作進度,按要求調整補充評委庫,按時報送評委會推薦人員名單、職稱評審結果、評審情況統計表、職稱評審工作問卷等。
(四)為確保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知曉職稱評審工作政策,本通知同步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網站和青海省專業技術人員微信公眾臺公布,各市州、各部門和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互聯網+人社服務推廣,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
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
時間:2025-05-22 09:10:51金山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附分..
時間:2025-05-22 09:08:12成都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在重慶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05:01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