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現在是五線城市,是陜西省轄地級市,地處西北地區東部、陜西中部、關中盆地和陜北高原的接交地帶,屬溫帶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3882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銅川市轄3區1縣。截至2022末,銅川市常住人口70.5萬人。
由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23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榜單,銅川現在是五線城市。
截至2022年末,陜西省常住人口3956萬人,常住人口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排名第16名。其中,西安市常住人口達到1299.59萬人,是陜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陜西唯一一個人口超千萬的地級市。
陜西省總面積20.56萬方公里,居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排名第11名。目前陜西省下轄10個地級市,分別是:西安市(副省級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
陜西省各市2023年上半年GDP
根據陜西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陜西省實現GDP總量15503.20億元,與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加了250.86億元,GDP名義增長1.64%。
按不變價格計算,陜西省2023年上半年GDP實際增長3.7%,低于全國增速(5.5%)1.8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54.27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7496.61億元,同比增長1.0%;第三產業增加值7252.32億元,同比增長6.2%。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陜西省各市2023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
各市GDP總量和增速
備注:根據官方公布數據,咸陽市數據不含楊凌示范區。
西安市是陜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2023年上半年GDP總量為5604.98億元,為陜西省最高,占陜西省全省經濟總量的36.15%。
榆林市2023年上半年GDP總量為3058.21億元,排名第二。榆林市是陜北資源大市,擁有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
咸陽市、寶雞市、延安市、渭南市四市2023年上半年GDP總量介于1000億至1400億元之間,分別排名全省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漢中市、安康市兩市2023年上半年GDP總量介于500億至1000億元之間,分列陜西省第七、第八。
商洛市、銅川市、楊凌示范區GDP總量低于500億元,分列陜西省第九、第十、第十一。
從2023年上半年GDP名義增速來看,銅川市名義增速10.69%排名全省第一;西安市名義增速4.58%排名全省第二;安康市名義增速下降6.39%排名全省最末。
各市人均GDP
備注:根據官方公布數據,咸陽市數據不含楊凌示范區。
榆林市2023年上半年人均GDP8.46萬元排名全省第一,幾乎是第二名延安市人均GDP4.46萬元的2倍。榆林市礦產資源非常豐富,使得人均GDP也非常高。
省會西安市2023年上半年人均GDP為4.31萬元,排名全省第三。
寶雞市、銅川市、楊凌示范區、咸陽市、漢中市、安康市、渭南市、商洛市2023年上半年人均GDP均低于全省均水,分別排名全省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
【地質 地貌】銅川市地處鄂爾多斯臺地與渭河斷陷盆地的過渡地帶,屬黃土高原的殘原區,橫跨兩個地質構造單元。地貌復雜多樣,山、川、原、梁、峁、臺塬、溝谷、河川均有分布,境內山巒縱橫,峽谷相間,臺塬廣布,梁峁交錯,均坡度16.7°,其中3°以下面積318.6方千米,3°—8°面積565.7方千米,8°—15°面積883.9方千米,15°—25°面積1280.4方千米,25°以上面積832.5方千米。縱觀全境,大致可分為五個地貌類型區:
西部子午嶺山區。該區以子午嶺南部的喬山山脊以淳化、旬邑縣為界。山勢北高南低,海拔1300—1700米。包括照金、瑤曲、金鎖關、玉華、哭泉云夢等鄉鎮的部分地區。面積1545方千米,占銅川市總面積的39.8%。河谷梁峁、懸崖絕壁、瀑布溪流多有分布。主脊發地帶梢林灌叢茂密,表面侵蝕較微;支梁地帶植被覆蓋率低;中山地區多為荒山禿嶺,流水侵蝕、剝蝕嚴重。
北部黃土高原丘陵區。該區地處陜北高原南部,與黃陵、洛川、白水等縣相連,海拔多在1000—1200米,地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包括太安、彭鎮、五里鎮等鄉鎮的全部或大部,以及哭泉、棋盤、堯生等鄉鎮的部分地區。南北狹窄,東西較長,面積1025方千米,占銅川市總面積的26.4%。黃土高原為該區的地貌主體,天然植被破壞嚴重,黃土裸露,溝谷松散物豐富,泥石流、泄流、滑坡比較普遍。
中部黃土高原溝壑區。該區處在渭北北山以北、喬山東南的山間盆地之中,呈東北西南向展布,海拔900—250米。包括廣陽、阿莊、紅土、印臺、王益、王家河、關莊、石柱、小丘等鄉鎮(街道)的全部或部分地區。面積855方千米,占銅川市總面積的22%。地勢中部高,兩端低,地形波狀起伏,溝谷密布,地面支離破碎,塬梁和溝壑面積比例為6∶4,溝谷相切割深度為100—200米,谷坡陡峻,溝谷較寬,普遍發育有三階地。
東南部渭北北山地區。該區在渭北北山主脊北部,地質構造屬鄂爾多斯臺地南緣翹起地帶,海拔高度900~1500米。包括孫原、黃堡、陳爐、紅土、廣陽等鄉鎮的全部或部分地區。面積221.5方千米,占銅川市總面積的5.7%。地貌由一系列起伏較微的黃土覆蓋的中低山與丘陵組合而成,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天然植被破壞嚴重。
南部川原區。該區主要在耀州區南部和新區,黃土臺塬廣布,河谷原鑲嵌。地質構造為渭河斷隔盆地的一部分,堆積有巨厚的松散沉積層,表為黃土所覆蓋。包括耀州區孫原鎮、錦陽路街道、董家河鎮和新區的全部或部分地區。面積235.5方千米,占銅川市總面積的6.1%。海拔650—850米。地貌以坦寬廣的黃土高原和寬闊的河谷原為主。
【氣候】銅川市地處渭北旱塬,系關中原與陜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冬長夏短,雨熱同季,雨量較多,溫度偏低,地區差異明顯,災害比較頻繁。氣候區可分為三個:南部臺塬溫暖半干旱氣候區;中東部殘原溫和半濕潤氣候區;西北部山地溫涼濕潤氣候區。
銅川光能源豐富,多年均太陽輻射量為125.8—127.6千卡∕方厘米。年日照時數2203.2—2431.8小時,9月、10月日照最弱,5月最強。
銅川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秋升溫較快,秋季降溫迅速,氣溫日差較大,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10.0—13.0℃。
銅川三十年均降水在521.1—678.9毫米,北部宜君為678.9毫米,中部王益印臺為575.6毫米。南部耀州為521.1毫米。
銅川白天多西南風,夜間多東北風,年均風速2.2—2.6米∕秒,殘原區風速較小,臺塬區和山區風速較大;春季風速最大,夏冬季次之,秋季最小。
銅川30年均無霜期為199—227天,中部最小,北部略多于中部,南部無霜期最長。
2022年全市總體氣候年景偏差。氣溫偏高,降水北部偏多,中南部偏少,日照偏少,出現階段性低溫寡照。全市年均氣溫10.9~13.5℃,較常年偏高0.5~0.9℃;年降水量 491.2~692.5毫米,較常年北部偏多2.0%,中南部偏少5.8%~10%;年日照時數2142.2~2298.1 小時,較常年偏少40.2~256.2小時,北部偏少明顯;年極端最高氣溫宜君32.8℃(7月8日),王益區36.2℃(6月24日),耀州區38.5℃(6月24日);年極端最低氣溫宜君縣-16.6℃(12月18日),王益區-14.0℃(12月18日),耀州區-10.7℃(12月17日)。
1月下旬遭遇歷史同期最強雨雪冰凍天氣。1月20-28日,全市出現大范圍雨雪降溫天氣,過程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下旬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過程持續9天,為2000年以來最長雨雪過程。累計降水量17.0~20.6毫米,為建站以來1月下旬首位,最大積雪深度15厘米。大范圍雨雪冰凍天氣造成農業低溫寡照災害嚴重,給設施農業、安全生產、春節前安全返鄉等造成不利影響。
3月氣溫偏高,各地入春早,林果生育進程加快。全市均氣溫10.9℃,較常年同期偏高6.6℃,較去年同期偏高4.0℃,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與歷年同期比較,宜君縣偏高7.3℃,王益區偏高6.2℃,耀州區偏高6.0℃。耀州區3月4日,宜君縣、王益區3月8日開始均氣溫大于10℃,陸續入春,較常年偏早18~22天。由于入春偏早,作物生育進程加快。
4月氣溫偏高,溫度起伏較大,果樹花期凍害偏輕。4月均氣溫12.9~15.1℃,較歷年同期偏高0.6~1.2℃,其中上旬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3.6~5.8℃,旬均氣溫各地均為歷史同期最高值。溫度偏高,起伏較大,果樹花期凍害為輕度。
春季大風天氣多,強度大,范圍廣,對果樹開花授粉不利。3月1日、4-5日、25日,4月8-9日、11-12日、17-18日、27-28日,5月12-13日相繼出現7級以上大風,極大風速最大25.5m/s (10級),出現在印臺區袁家山(4月27日20:06),大風天氣多,強度大,范圍廣,對果樹開花授粉不利。
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