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橋森林體育城:
森林體育和總部基地、高端休閑區,規劃范圍在鐵路閔吳線以北,閔行區界和沙港之間,有必要調整歸并工業用地,合理布局農民動遷基地,大規模建設低密度住宅區和培訓、研發綜合基地。
2,上海化工區:
包括漕涇主區、柘林新市鎮和奉賢、金山兩區的配套園,注意與海灣大學城的協調和隔離
3,松江新城:
包 括以大學城、泰晤士小鎮、新城樞紐、行政文化景觀區為四個節點的36方公里新城區,和二期廣富林、永豐高鐵樞紐地區的后續開發,以及10方 公里舊城區的整頓;注重與東片的新橋總部園區和車墩鎮松江保稅區的協調,并逐漸調整石湖蕩地區建設,以及預留24、25、26和1號線等軌道交通進一步實 施的空間。規劃面積100方公里。
4,羅店新市鎮:
是寶山區滬太路發展軸的樞紐,以水鄉古鎮和北歐風情結合,發展杜市工業,保護生態,疏散城市人口提供合理成本的居住,實現農民生活城市化,注重組團和傳統市街商業形態的結合,與軌道交通7號線及四條快速路緊密聯系。
5,臨港新城,
西 起五尺溝和南匯區界,北起大治河,同時還包括奉賢四團聯動基地和大小洋山港區,面積為340方公里。他是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 地的主戰場,規劃了自由港區、滴水湖主城區(包括文教、居住、文化休閑和商務功能)、裝備產業園區、臨港海洋產業區、老港地區的生態科技居住綜合區、四團 后方物流樞紐、萬祥等四個鎮級綜合現代社區。規劃了軌道交通、快速公交廊道等為骨干的公交系統,以及貫穿全城的生態體系,著力發展貿易、物流、會展和裝 備、汽車、環保、光電子、航空等制造業,也是上海今后發展先進制造業最主要的基地。他是上海乃至全國最大的完全新建的城市,建設的規模達到了江浙地級市的 主城區水。滴水湖主城區按照還滬天際線和十個組團功能分區的要求,在21號線樞紐站、觀海公園北側的“上海之門”商務區和三個湖中心島嶼上布置全城的標 志性建筑。老港地區建設標準看齊東灘生態城。
6,上海國際汽車城:
規劃面積50方公里(遠 期68方公里),是嘉定組合新城的專業副中心,也是區域交通樞紐區,與昆山花橋、青浦白鶴聯動發展。在已有的大眾汽車 城的基礎上,力圖形成全國最主要的汽車研發、文化、貿易、展示基地。規劃主要有德國風情新鎮區、老鎮區、制造區、研發區、黃渡居住區、商務聯動區、北區樞 紐區、賽車區、配套區和方泰、婁塘社區及配套產業區,以及望新后備區。曹安路南側的商務區建設,要注重地下空間的綜合開發和天際線的保持,力爭在開發 品位上超過花橋商務城。
7, 嘉定組合新城:
規劃面積(除安亭外)250方公里。主城區在老城區和 菊園社區、嘉定工業區、馬陸鎮區基礎上,建設標志性建筑集聚的紫湖、遠香湖主軸區和白銀 路、馬陸、南門三個輔助地區中心,并在11號線基礎上預留24、25、26號線實施空間,特別注重核心區地下空間的開發建設,達到超過江浙所有縣級市中區 的水準;南翔則規劃建設總部基地、文化旅游和都市工業、休閑居住區;朱家橋地區建設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和工業設計核心區;江橋地區以承接中心城人口擴散為 主,以西郊蘇州河濱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曹安商貿區為支撐點,整合金寶工業、物流園區等輔助產業。華亭、徐行、馬陸鎮東區為備用區。
8,寶山西城區:
在 顧村、月浦、楊行地區88方公里范圍內布置。是中心城人口疏散、服務寶鋼的物流和貿易研發產業基地、配套產業區;在外環線北側和主要河 道、顧村電臺附布置大型綠地,以寶楊路為城市發展功能布局軸,并結合軌道交通建設若干進入中心城的換乘樞紐;以楊行、月浦、顧村形成三個大型居住組團; 在楊行布置鐵路貨運樞紐。
9,浦江鎮,
規劃東起林海公路,南至大葉公路,北起外環線,西至黃浦江,面 積120方公里。該區域是中心城人口疏散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總部經濟的布置區,有 世博、四高、經適等專項基地;在江月湖、陳行等地結合航天園區和高新區配套區,形成城鎮中心商務節點和標志建筑群,注重貫徹居住區建設的意大利風情。注意 談家港、魯匯、召稼樓的風貌保護和舊有集鎮改造整合;在黃浦江濱預留將來的濱江商務水門標志性區域,在閘港附布置休閑度假區和低密度居住區。
10,紫竹科學園區,
地處黃浦江急轉彎突出部鄒家嘴,結合閔行大學城擴建和研發基地建設、公共配套區的布置,重點建設浦江森林半島區域。注重與軌道交通和快速干道的分層聯系。
11,羅涇地區,
是浦鋼項目和雜貨港、電力能源基地,重點發展直接與鋼鐵配套的聯動產業和都市工業,并布置為專業人員和離土農民居住用的新市鎮,配齊公建設施,建設軌道交通樞紐,建設生態專項工程。
12, 長興橫沙地區,
以隧橋與外界聯系,并建設公路與軌道交通長橫支線。長興島建設水源基地、造船和裝備產業基地;橫沙島建設生態環保基地和度假設施。建設鳳凰、新民兩個新市鎮。
13,青浦新城及青浦工業園區,
青 浦新城建設東部公共活動中心區,西部休閑居住區和調整后的中部商貿區,為綠色水都新城;朱家角古鎮和新鎮以及大淀湖附為居住和總部、研發 基地;青浦工業園區主要發展支撐地方經濟的先進制造業。規劃注重與重固、白鶴、淀山湖、黃浦江上游區域的遠期聯動,注重軌道交通和城際客運的貫通換乘。東 起油墩港,北至北青路,南起滬青高速公路,面積82方公里。工業園區公共活動中心布置在松澤大道兩側。
14,金山新城,
是在上海石化和上海化工區之間的海濱新城,規劃建設衛青路、城鐵樞紐城市沙灘兩個商業和商務副中心,以及金山大道行政中心、市民廣場商務和公共活動中心、公共碼頭、山陽配套都市工業園區等;并逐步改造金山衛老城地區。規劃面積60方公里。
15,南橋新城,
是 杭州灣北岸集聚浙江中小企業進入上海和落地產業的橋頭堡。主城區規劃東起金匯港,西至竹港,南至大亭高速公路,北至大葉專用快速路。新建的北部 區域為奉浦都市工業園區,東部區域主體為商務和公共活動、高級居住區,西部為一般居住和文教區。在其外圍布置以生態農業和游艇港為主的金匯組團和以低 密度居住和生態農業為主的莊行組團,以濱江居住和游覽為的西渡組團。規劃面積達124方公里。
16,周浦中心鎮,
北起外環線,東起羅南高速公路,南起東塔高速公路,西起林海快速路。以整頓后的老鎮區和秀沿路、周浦東站軌道交通樞紐為節點,以醫藥產業園區、電信產業園區為支撐,吸引中心城的人口搬遷,注重與浦江鎮、航頭新場鎮、六灶鎮的有機組合。規劃面積為50方公里。
17,唐鎮新市鎮,
東 起華東路,北起張家浜,南起川楊河,西到外環線,另外包括王港社區,面積20方公里。以香華山娛樂城、高科東路總部基地和天主堂附的軌道交 通樞紐為三個支撐點,以高級居住和農民動遷、市區人口遷移為依托,以張江銀行卡產業園區和金融信息后臺園區等為中點,建設張江功能區域的副中心。
18,曹路新市鎮,
西起外環線,東至海濱,南起張家浜和浦東運河、合慶鎮界,北至五洲大道,面積45方公里。以大學城、總部基地和市區人口外遷為依托,結合交通樞紐和濱海生態產業地帶的建設,規劃為金橋功能區域的東片主體。
19,虹橋樞紐地區,
東 起外環線,南起滬青高速公路,西起嘉金高速公路,北起蘇州河,面積為70方公里。以虹橋樞紐及鐵路地下化、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集合 站前綜合區、新虹橋生態商務區為商務骨干和中心城與西部城市帶的結合點,建設諸光路換乘樞紐;以閔北商務區、華新農副產品批發城集聚中低端產業;保留紀王 地區部分都市工業。除了農民動遷基地外,僅安排諸翟、徐涇東區低級密度住宅區和華新經濟適用房基地。注意主要河道沿線的生態系統和50米限高,以及交通流 的停駐與流向。
20,趙巷商貿中心及居住區,
南起淀浦河,北起徐橋路,東至嘉金高速,西至油墩港 和北竿山,以滬青公路為軸線。另外包括徐涇鎮規劃西北區域。該區域以趙巷超級商貿區, 建設大型休閑商務區;注重軌道交通的連通;注重徐涇和趙巷新市鎮的中等密度綜合區和滬青公路以南、徐涇鎮西北區的高級低密度別墅區的建設,并在北青公路 北側留下城鐵通道;聯動蘇州河沿岸的生態湖沼、低密度研發區等;和重固老鎮附較高密度的居住區。其目的是不過分增加虹橋樞紐的壓力,以及滬青、蘇虹高 速的壓力;又能與白鶴重固附地區的高能級規劃相銜接。規劃滬青公路局部地下化。
21,惠南中心鎮,
北起下鹽公路, 東至遠東大道,南起大治河,西沿滬蘆高速公路。規劃定位是兩港之間的陸上交通樞紐,上海市東南部的商貿和教育重鎮。規劃深化對老鎮 區的改造,和東部科教居住混合區的發展;利用浦東鐵路過境段地下化,結合軌道交通,建設浦東鐵路客運樞紐,并在其周邊發展商貿區;結合民俗園區和野生動物 園,布置三灶低密度居住區;大力發展服務當地經濟的南匯工業園區。
22,城橋新城,
以陳海公路和鴿龍 港形成十字形發展軸線,向北一直延伸到東森林公園。主城區抓好改造;西城區抓好軌道交通和越江隧道登陸后配套商貿樞紐區建設; 東城區則建設城市的公共活動中心,并向北跨過南橫引河;規劃崇明南線高速路過境段地下化,形成濱江景觀帶;中部區域規劃會議、生態休閑用地。與明珠湖、東 公園形成漸進間隔式發展布局。
23, 川沙地區一體化:
規劃北起川楊河,東至凌空路,南至周祝公 路,西至外環線和滬蘆高速公路;以浦東運河和迎賓大道形成分區,浦東運河以東,形成依托軌道交通的總部經 濟和居住區;以西,除保留妙境路以西、三灶港以南的奧運會預留地和環東村聯動預留地外,根據現在建成區布局實施充實調整,開發體育場和川楊河濱,置換城南 工業園區為功能區公共活動中心;迎賓大道以南區域,除了保留六團和黃樓、六灶三個社區的動遷綜合預留用地外,均作為迪斯尼樂園的用地及其聯動開發項目;并 注重與軌道交通和機場的道路聯系。南匯中北部的羅南高速公路以東、周祝公路以南區域,除了橫沔地區布置依托周浦中心鎮的部分經濟適用房用地外,其余地區作 為發展備用地暫保持現狀。
24,東灘生態城,
規劃西起滬啟高速公路,面積為150方公里,以濕地生態為底蘊,布置瀉湖、河網,形成低能耗、高標準居住和娛樂服務業、體育及論壇等為的國際性示范生態城。
25,金澤新市鎮,
以金澤鎮的古鎮改造和水鄉新鎮開發為主,建設好商塌社區和若干個中心村,形成都市新農業和少量配適性的無污染工業為一體的示范性水鄉新農村。
26, 楓涇新鎮:
以楓涇的傳統文化和商貿旅游業為依托,以金山工業園區西部分區的汽車、服裝、燈飾等制造業為支柱,建設交通樞紐型北美風情新鎮,發展興塔分區;合理布局居住、商貿、交通、產業、生態、農業用地,形成滬浙交界的一個活力亮點鎮。
27, 祝橋及臨空地區:
北 起華夏東路,南起大治河,西起遠東大道、下鹽路、南六路和凌空路。這個區域依托浦東國際機場這個世界最大的樞紐型航空港,結合磁懸浮和軌道交 通,發展物流業,合理布局江鎮、施灣、鹽倉、黃路社區和祝橋新市鎮,形成面向川沙、惠南的門戶景觀和迪斯尼樂園、江浙地區轉運的前臺服務業布局。地區規劃 特別注意在機場跑道的南北兩側布置農業保留帶,并注意合理的建筑限高。
28,九亭新橋一體化:
整 合滬松路南側居住區,結合南新鐵路地下化,打通前往顓橋、莘莊、七寶的直接道路,減輕滬杭高速公路等干道的壓力;與4條過境的軌道交通緊密結合 開發商業;推進久富、新橋都市工業園區向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轉化;完善新橋地區的高端郊區型配套設施布局。注意建筑限高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注意原農民動遷 點的整合提升。
29, 松泖九峰地區:
重點推進國家植物園、華僑城、月湖、紫園、天坑酒店等項目及其周邊的高端居住、配套會所及論壇等設施建設;合理調整小昆山、佘山集鎮的功能;完善過境軌道交通和旅游樞紐的布局;適度增強廊道性的綠化。
30,淀山湖地區,
整合水上運動中心、大觀園、東方綠舟和一系列度假村資源,完善配套設施,合理布局用地,特別是調整淀浦河的定位。
31,航頭新場新市鎮,
西 起林海快速路,東至羅南高速公路及宣橋社區,南至大治河,北至東塔高速公路。在航頭形成商貿集聚區,和軌道交通樞紐區;在新場形成古鎮旅游區和 畫家村等;開發和利用境內干河沿岸,建設低密度居住區;建設航頭四高社區;依托宣橋社區,加強產業和環保導向管理,提升完善大麥灣工業園區。
32,奉賢海灣地區,
在上海化工區和海灣大學城與臨港新城保稅港區之間,利用28公里岸線,和原有星火工業區、海灣度假區以及海灣森林公園資源,整合滬甬跨海大橋交通用地,合理布局生態農業、奉城商貿新市鎮、頭橋工業園區、青村社區、泰日社區等的開發,形成民化的上海的南郊后花園。
33,七寶莘莊顓橋地區,
依 托中心城和滬杭發展軸的帶動機能和虹橋樞紐的輻射效應,在閔吳鐵路以北、沙港以東、滬青高速公路以南、外環線和4號高速公路以西的區域之間, 建設和整合現有居住用地、莘莊工業區和上海航天城;建設七寶商貿旅游、體育休閑區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莘莊交通換乘型商業區和閔行區的公共活動中心 以及以水景結合布置為的東吳商務區(注意地下空間開發);建設顓橋元江路總部區,調整提升北橋常青工業園區,重點整合七莘滬閔路軸線城市設計。注重對 顓橋、北橋鎮老街等地塊的改造,注意合理的建筑限高,注意生態綜合效應。形成上海中心城西南的亮點集聚帶。
34,白鶴重固地區,
白 鶴地區包括北青公路以北、市界以東、嘉金高速和徐涇鎮西北邊界以西、嘉定區界以南;重固地區包括嘉松中路與松澤大道交叉口附地區和趙巷鎮東部 邊界以西、徐橋路和盈港路以北、油墩港以東、北青公路以南區域。白鶴地區定位為輻射長三角地區的總部經濟和生態居住區,規劃在蘇虹高速公路以南、郊環線兩 側直到油墩港附區域建設中高密度的總部經濟園區;沿滬寧高速公路南側和吳淞江濱,建設后現代風情的新市鎮,并注意調整整合白鶴鎮工業園區和保護開發白鶴 鎮老區,使之融為一體。白鶴地區油墩港以東到華新鎮境內,其蘇虹高速以北區域規劃為以金沙江西路和申隆大道為軸線的中等居住區和生態隔離地帶、滬西地區體 育中心等;其蘇虹高速以南區域,規劃為交通綜合用地和生態用地。重固地區定位為西部城市發展帶的核心區域,以申隆大道和松澤大道為軸線,通過一系列地下道 路和對老通波塘水系湖泊的塑造,形成文化公建設施的集聚和與軌道交通的緊密結合;精耕細作地下空間的開發,注重與嘉定組合新城、青浦新城和松江新城,江浙 兩省和虹橋樞紐區的直達聯系,構成類似武漢王家墩、天津于家堡那樣的地標式天際線,合理配組商業金融、商務辦公和綜合居住用地;在地塊內安排地下化的青浦 城鐵客站換乘樞紐。同時在松澤大道與嘉松中路交叉口附安排次要換乘樞紐和與趙巷華新地區規劃緊密銜接的城市景觀設計群落。
35,郊區中心村,
主 要在崇明北區、嘉定與太倉和寶山與太倉交界處、金澤和練塘鎮、金山區西部、奉賢區海灣地區中北部、寶山區羅店鎮東北部等處安排,形成200到 1000戶不等的,生活設施現代、公共配套城市化、生態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農村社區。在規劃布局上向香港新界鄉郊和深圳郊區看齊。
36,
浦 江地區濱江,即黃浦江中游南段區域,立足于吳涇煤炭化工企業的搬遷,在浦西一側釋放出虹梅南路以東、銀都路以南、劍川路和紫竹園區邊界線以北的 40方公里區域的規劃能級,并建設銀都??蘆恒、金都??友誼越江快速路和虹梅快速路、濱江大道以及龍吳路雙層道路等工程,加強與浦江鎮沿浦路以西濱江 的聯系;利用濱江輕軌和16號線越江等規劃優勢,在金都路和濱江大道及與之隔江相對的浦江鎮意大利水門(江月湖軸線)、陳行路及車溝橋水門相對處,形成兩 個江岸景觀的構筑物組合,在浦東一側以中低密度總部經濟和居住用地為主;在浦西一側以中高密度居住和商務商業用地為主,并在櫻桃河到虹梅南路之間規劃中低 密度的居住區和生態屏障。吳涇地區原有工人新村社區通過部分拆遷和部分保留整頓,改建為蘇維埃風情的市井化社區和動遷安置基地。
37,閔行老衛星城地區,
包 括閔吳鐵路以南、女兒涇以東、紫竹園區以西區域。這一區域定位為機電工業和都市工業基地,以及中等居住和文教為載體的綜合社區。規劃搬遷閔行發 電廠和熱電企業,整頓機電工業區的污染源,推進技術創新,發展工業歷史博覽功能,整頓經濟技術開發區,推進彭渡附和昆陽路越江工程節點的生態項目和換乘 樞紐建設,擴建閔行鐵路貨場,充實整頓東川路和江川路社區商業,整合劍川路和滬閔路附用地發展總部經濟;調整濱江功能,合理分區,實現景觀的一體化,并 整頓滬閔路以東路網和區域內老住宅區。
38,黃浦江上游地區,
包括松江區和青浦區境內,東塔高速以南 和新浜鎮、練塘鎮等區域內的黃浦江兩岸。這一區域內,將實施低密度旅游居住區、生態隔離區、生態農業區、新 農村社區四位一體的規劃方針。注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保護黃浦江上游的水源質量,大力壓縮境內制造業項目,實施最嚴格的環保衡量標準。
39, 浦東金橋南區及華夏旅游區,
包 括龍東大道以南、華東路以東、浦東運河以西、川楊河以北,以及華夏東路以北、成山路延長線以南到三甲港附區域。金橋南區西北片通過部分劣勢企 業的用地置換,轉為經濟適用房用地;在上川路以東的地塊則整合為科研和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高科東路以南作為都市工業和園區配套用地以及交通擁地。三甲港 地區和川楊河東段兩岸則著力生態工程建設,完善海濱旅游休閑居住等功能,保留漁港功能。
40, 合慶新市鎮,
規 劃分為市鎮中心區、張江東區產業區(軟件園區)、配套商品住宅用地、都市工業區、白龍港向陽圩公用建設及特定產業用地,遠東大道以東的生態農業 區。市鎮中心區結合快速公交和有軌電車、14號線的換乘,建設商業和中小企業辦公區,并整合蔡路社區,形成都市新貌;張江東區服從整體規劃促進產業升級; 配套商品住宅用地規劃在浦東運河到凌空路之間;都市工業區規劃在合慶港以北到東川路沿線,促進本土生產力的發展。由于浦東運河具有航運功能,規劃適度開闊 并留出河岸隔音用的生態綠地。白龍港特定.
41,華涇鎮,
包括梅隴鎮銀都路以北、老滬閔路以東區域,計11方公里。 規劃外環線以北為長橋物流基地和綜合居住用地;淀浦河口到徐浦大橋兩側規劃水上運動俱 樂部和會館用地;中部規劃鎮行政和商業中心;華涇港和黃浦江沿岸規劃為生態屏障。整合現有居住區,以及關港、建華園區,發展小而強的科技產業和商貿服務 業。推進宅基地改造。合理布局建筑限高,與黃浦江沿岸和吳涇地區開發相銜接;置換碼頭用地,改建為中低密度居住區。注意不過多增加龍吳路沿線的交通壓力, 注重與15號線和濱江輕軌的對接,建設換乘樞紐用地。
42,寶山城市工業園區,
為溫藻浜以南、外環線以西的寶山區用地范圍,開發機械、環保、裝備等行業。規劃形成河道沿線的景觀軸線和工業區自身的服務體系,特別注意與規劃貨運快速通道的聯系,不將交通壓力轉入中心城范圍內。
43,黃浦江世博南延伸段,
其 南界為浦西關港銀都路、浦東蘆恒路,北界為南浦大橋。浦西一側規劃范圍為內環線??宛南路??龍華港??龍吳路;浦東一側為浦東南路??耀華 路??濟陽路。這一區域,以世博建設為契機,以快速路網絡和軌道交通的有機結合為骨架,推進沿江企業搬遷,發展為綜合的商務、外事、會展、居住及公共建 設、生態專項用地,以疏解市中心區功能,有利于城市技能提升。規劃在浦東以南碼頭到盧浦大橋之間,結合世博會主體建筑布置,合理推進會展和商業商務居住項 目后續開發,整合地下空間,形成上海國際會展業的核心區;規劃在盧浦大橋到川楊河之間的區域,建設以領事機構集聚為的,集合標志性商業辦公設施的浦江 耀華國際商務區;在川楊河到蘆恒路之間,規劃建設東方體育中心、交通換乘樞紐和世界民居博物園等以及大片的生態專項綠地;在徐浦大橋南側的生態專項工程用 地內,布置部分總部研發區域和公共建設用地。浦西一側,則重點放在北段黃浦、盧灣區境內的南園世博地區,通過對工業遺產的置換更新,擴展公共綠地,發展換 乘設施,布置生命科學研發基地和會展博覽商務用地,呈現小組團分布,與軌道交通密切結合。在徐匯區境內的中環線以北岸線,結合濱江公共開放空間建設,調整 龍華機場用地為航空及電信產業研發區,并布置龍華地區中心和龍耀路附的濱江商辦居住混合用地,與浦江耀華和東方體育中心隔江呼應;南段則結合淀浦河口節 點,規劃水上運動和會所、旅游、高尚居住用地。注意譜系一側與上海南站、徐家匯副中心開發的聯動和與吳涇地區規劃的持續性,增加互聯通道,整頓區塊內已經 建成的部分舊小區。
44,黃浦江復興島北延伸段,
浦西一側起自長江西路越江隧道,到楊樹浦港;浦東一 側起自長江西路越江隧道,到洋涇港。浦西一側規劃邊界在白城路和楊浦貨場邊界、黎路、楊樹浦 路;浦東一側的邊界,在浦東北路、浦東大道。該區域規劃實現兩個“主??副”濱江組團的結合,并開發兩個結點的城市景觀,利用整合區域內的工業遺產。第一 個主副組團,為復興島國際政治交流用地主體區和居家橋到東溝港的對應居住、總部基地和生態用地。第二個主副組團為高橋化工區置換用地的國際居住、研發和生 態專項區與軍工路、共青森林公園到虬江碼頭之間的生態旅游研發區。同時注重開發楊浦大橋、虬江口和高橋港口的城市居住和商務、公共空間節點。區域內的海軍 工廠、楊樹浦發電廠、國棉十七廠、滬東造船廠、浦東煤氣廠、高橋化工廠、上海煉油廠、上海柴油機廠、閘北水電廠等節點,通過保留改造、功能置換、適度留 念、嫁接規劃等手段,提高與中環線、北橫快速路、五洲大道等集散體系和軌道交通的連接性,增加公共開發空間,利用好連帶用地和鐵路搬遷用地改建為創意、動 遷安置、社區建設和水產農產批發集散和交通用地等,將共青森林公園改建為開放式綠地,實施綜合衡布局。
45,張華浜與三岔港地區濱江
,浦西一側為溫藻浜到長江西路之間,浦東一側為港城路到外環線之間;后腳邊界分別在軍工路和。這一區域利用可以進入10萬噸巨輪的水深和寬度優勢,著眼于保留一定的碼頭物流區和軍事用地功能,注重與周圍區域的綜合衡和穩過渡,
46, 陸家嘴金融城地區和兩橋之間濱江一體化:
立 足于建設有國家級、輻射全世界能力的金融產業核心區和浦東新區的標志性區域,貫徹“一道三區金鑲邊”的規劃原則,調整提升擴展整合現有用地布 局。整個區域需要配適和增強越江交通、地下空間、軌道交通和過境快速道路體系的布局;其中,對東昌路以北、浦東南路以西的陸家嘴中心區,擴張東昌路沿線地 塊為摩天大樓后備區,并結合中心綠地的二次開發和上海中心、高寶大廈的用地布局,結合軌道交通樞紐,建設連通外灘和北外灘的人行交通傳送系統。整頓早期部 分樓宇的外立面,整頓步行體系和公交換乘設施,在世紀大道南北兩側各自形成一個地下環路停車網絡;樓宇之間增加連廊,提高綠化和道路斷面的布置品位。改造 濱江大道,使之形成休閑、停車、防汛、綠化的一體功能。針對金融城發展的后備用地,將福山路以西的梅園、嶗山、乳山新村地塊拆除,對少量高層實施整頓整 合,結合16號線和2號線、9號線、14號線等軌道交通車站,以及上海船廠地塊沿江開發,增強東方醫院功能,建設金融機構總部和公共廣場、財經傳媒集聚 區,沿世紀大道、浦東大道、東方路形成建筑立面的一體化,合理布局建筑高度和商業配套,綜合開發先進的地下空間體系。針對金融交易臺和企業總部用地需 求,在開發東方路世紀大都會結點以外,拆除竹南和燕喬用地,補強陸家嘴軟件園區和竹園地區的地下空間體系,建設中國金融交易廣場和國家金融監管駐滬機構項 目。在浦東行政中心地塊,結合9號線、18號線、16號線的布局,建設塘東總部園區,以及10號地塊的上海國際藝術文化中心,完善世紀廣場區域的地下環路 和商業、創意休閑、張家浜水岸步行體系,開發外圍三個站點的地下空間一體化體系。針對東方路到洋涇港和張楊路到南浦大橋之間的沿江用地布局,建設敞開、有 效的高尚居住和部分商業休閑用地,并與保留建筑形成有效過渡;保留民生路糧庫用地和北洋涇碼頭倉庫,改建為歷史博覽和創意休閑區域。注重與浦東南路、浦東 大道沿線的協調定位。在洋涇地區開發涇南、海事大學、東鎮和楊浦大橋匝道地塊,開發匝道和海事大學地塊的地下空間體系,形成與陸家嘴定位互補的總部和商 業、居住綜合區;在塘橋地區完善寧陽路到浦建路的地區中心規劃,開發寧陽路到塘橋站的地下空間。在花木地區,結合龍陽路大型換乘樞紐、國際博覽中心的建 設,改造龍溝和滬南路王家浜沿線地塊,補強居住和商務綜合功能,形成服務業集聚區,并開發地下空間。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
時間:2025-05-22 09: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