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知識競賽活動目的及意義在于通過活動提高我校同學們政治素質,以及黨性的修養。下面高考知識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黨史知識競賽培訓試題(簡述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簡述題:
1、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是什么?
答: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從此,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第一,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人民有了可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保證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發展。第二,使中國革命有了科學的指導??馬克思列寧主義。第三,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向,在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的出現讓在絕望中的中國人民看到了希望??*。
2、八七會議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答:八七會議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它給正處在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起點,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逐步轉向農村。
3、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是什么?
答: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第一,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處于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挽救了中國革命。第二,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第三,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
4、請簡述抗日戰爭三個階段的劃分?
答:第一階段: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御階段。第二階段: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戰略相持階段。第三階段:從1944年1月解放區戰場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戰略反攻階段。
5、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什么?
答: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以反對主觀主義為中心內容。
6、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提出的“兩個務必”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答:全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7、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是什么?
答:黨的“三大作風”,是黨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
8、毛澤東的科學含義是什么?
答: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毛澤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100多年來帝國主義勾結封建統治者剝削壓迫中國各族人民和內外戰亂頻繁、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它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在約占世界人口1/4、領土面積位于世界第三的中國,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大大加強了世界和民主和*陣營的力量,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10、新中國成立到*改造基本完成,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包括哪些內容?
答:黨在這個時期的總路線,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工業化,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
11、我國外交政策上的和共處五項原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和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等互利、和共處。半個世紀以來,五項原則不僅成為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外交政策的基礎,而且也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范國際關系的重要準則。
12、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論述了哪十大關系?
答:十大關系包括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系;黨和非黨的關系;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是非關系;中國和外國的關系。
13、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這次大會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實質上就是先進的*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14、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對農業、資本主義工商業和手工業進行了*改造。請問,*改造的勝利完成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公有制成為我國的經濟基礎,使工人階級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初步奠定了*工業化的基礎,標志著*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宣布中國進入了*社會。
15、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在國防尖端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請簡要列舉幾項。
答: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成功進行了導彈核武器的發射試驗;1970年,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74年,第一艘核潛艇建成,并試航成功。
16、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國相繼實現了哪三次歷史性轉變?
答:我國相繼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17、請問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有什么意義?
答: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粉碎“四人幫”后在全黨、全國人民中進行的一次深刻的馬克思主義自我教育運動,它沖破了長期以來左傾的禁錮,解放了人們的,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進行了準備。
18、中國共產黨同各國政黨交往中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中國共產黨在同各國政黨交往中,遵循“獨立自主、完全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四項基本原則。
19、鄧小理論的科學含義是什么?
答: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有*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鞏固和發展*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理論。鄧小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事業不斷前進。
20、“三個有利于”的內容是什么?
答:我們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于發展*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準。
21、“三個代表”重要的內容是什么?
答:2000年2月20日至25日,江澤民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提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在《*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23、十七大的主題是什么?
答:*,以鄧小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24、簡述*的內容。
答: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就是包括鄧小理論、“三個代表”重要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25、*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答:*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科學命題。*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以愛國主義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這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貫通,共同構成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
26、如何提高黨*和諧社會的能力?
答: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歷史任務的必然要求。為此,一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二要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三要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四要健全工作機制,維護社會穩定。五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27、十六屆三中全會制定的完善*的目標是什么?
答:完善*,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完善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28、*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答:*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說我國社會的性質是*,其二是說我們的*還不發達,還處于初級階段。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