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有三種會議形式:大會全體會議、代表團全體會議、代表團小組會議。下面是高考知識網小編收集整理的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全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及工作回顧
過去的五年,是濟南發展歷程中不凡的五年,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的五年。五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務實求進、迎難而上,圓滿完成了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五年來,綜合實力大幅增強,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536.1億元,年均增長8.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41.2億元,年均增長14.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764.8億元,年均增長12.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974.3億元,年均增長15.5%。與2011年相比,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達到77.7%,提高4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8.9%,提高5.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達到43.7%,提高5.1個百分點。
五年來,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發展活力持續增強。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行政審批、商事制度、國企國資、城鄉統籌等多項改革深入推進,全面實施了責任清單、權力清單,制約和阻礙發展的藩籬進一步突破,五年累計新增市場主體43.2萬戶。深入實施對外開放戰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全面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工作,累計實現進出口490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72.7億美元,外貿進出口保持穩增長。
五年來,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功能品質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建成區面積由363方公里拓展到403方公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基礎設施日趨完善,“高快一體”路網基本形成,城鄉水、電、氣、熱、寬帶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濟南地鐵時代正式開啟。宜居品質不斷提高,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建成全國首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天下第一泉景區榮獲5A級景區,泉城更加彰顯。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覆蓋率達到42%,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
五年來,民生保障日益完善,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3052元和15346元,年均增長9.4%和10.6%。積極拓寬就業渠道,新增就業99.2萬人。教育均衡發展水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險。累計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5.7萬套,一大批住房困難家庭告別棚戶區。大力實施脫貧攻堅,累計24.5萬人實現了脫貧。法治濟南、安濟南建設深入推進,營造了和諧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
是本屆政府的收官之年,是我市“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全面破題起勢之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全力推進“433”工作體系,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四個中心”建設實現了“一年有勢頭”的階段性目標。
(一)著力推進創新轉型,促進經濟提速增效。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制造2025濟南行動計劃等政策措施,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全市生產總值增長7.8%,高于全省0.2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9%,高于全省1.4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7%,高于全省3.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與全省持;進出口增長13%,高于全省9.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3%,高于全省0.5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全部達到或超過全省均水。
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進“四個中心”建設。金融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中央商務區建設全面啟動,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等44家金融機構落戶濟南。新增主板、新三板上市掛牌企業59家,金融業增加值、稅收占全市比重分別達到11%和13.6%。物流業增勢強勁。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13萬億元,增長12%。傳化公路港等一批項目加速推進,濟新歐專列開通工作啟動,我市被評為度中國物流業十大最具創新力城市。新經濟發展迅速。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46%,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均增長15%以上。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產值達到2351.6億元,規模居全省首位。創新創業步伐加快。山東工研院科研孵化基地首期建成啟用,浪潮思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運營。新增眾創空間、科技孵化器4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68家,入選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城市。著力擴大有效投資。卓有成效開展“投資促進年”和重點項目建設督查評議活動,簽約落地萬達文旅城等一批大項目,引進市外投資1176.6億元,增長23.9%;實際到賬外資112.3億元,增長14.7%;新增省外簽約項目合同投資額1994億元,位列全省第一。
(二)著力強化載體功能,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城市發展框架進一步拉開。城市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復,章丘實現撤市設區,科學確定了多中心、網絡型城市空間格局。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軌道交通3條R線全部開工,濟青高鐵、二環快速路等重要交通設施建設有序推進,新增普通公交、社區公交、通勤快巴等線路17條。完成水、氣、熱等管網建設改造380公里,新增集中供熱面積800萬方米。農業農村工作不斷加強。糧食總產達到51.45億斤,實現“十四連豐”。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建成省、市級示范村117個。高標準推進農村“七改”工程,改造農村公路370公里,完成農廁改造14.9萬戶,基本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縣域經濟有了新發展。一大批引領型項目在縣域開工建設,園區經濟、產業、小城鎮建設成為縣域發展的重要支撐,章丘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29位。
(三)著力改善環境質量,提高生態建設水。堅持標本兼治,推進治霾、治水、治山、增綠工作。治霾攻堅力度加大。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關停騰退工業企業40家,提前完成鋼鐵、煤炭產能化解任務。集中開展渣土運輸、工地揚塵治理,淘汰改造建成區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27萬余戶居民實現清潔能源和清潔燃煤替代。開展“啄木鳥在行動”,加大對大氣污染違法違規行為的曝光力度。全年環境空氣良好以上天數增加29天,從去年11月開始連續5個月退出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10位。治水力度加大。五庫連通工程竣工,完成龍脊河等7處河道景觀提升,13處黑臭水體整治完工,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6%以上。劃定保泉“四線”,泉水博物館建成使用,大明湖景區全部免費開放。造綠增綠力度加大。全年造林5.2萬畝,建設綠地260公頃,綠化裸露土地476萬方米。26處山體公園建成開放,泉城公園改造提升項目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大。實施渣土運輸、燒烤經營、戶外廣告、城區管線、垃圾收運、施工噪音集中整治,啟動鐵路沿線綜合治理,一大批群眾反映突出的城市頑疾得以解決。
(四)著力破解發展難題,不斷擴大改革開放。深化放管服改革。削減市級行政權力81項,完成簡化優化公共服務流程試點,“五證合一”、事中事后監管等改革順利推進,3258項市級行政權力下放高新區。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組建財金控股集團、產業發展投資集團,設立各類產業投資基金30支。深化國企國資改革。44戶困難企業幫扶解困基本完成,清理僵尸企業29戶。深化農業農村改革。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完成,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擔保三大臺基本建成,小麥、玉米、棉花政策性農業保險實現全覆蓋。開放發展邁向更高水。支持和服務企業走出去,在全國率先構建4個海外企業聯盟,德國斯圖加特中德中小企業協同創新中心、美國硅谷浪潮海外孵化器正式啟用,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營業額分別完成54億和35億美元,居全省第一和第二位。
(五)著力做好民生實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民生投入繼續增加,占預算支出的比重提高到75.2%。著力解決群眾關注的難點問題,全面完成15件民生實事。堅持就業為民生之本,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大賽電視總決賽在濟南舉行,新材料產業園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8.9萬人,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5.1萬人。社會保障更加完善,全面啟動全民參保登記計劃,提高了職工和居民七大類社會保險待遇標準,建立了職工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棚改舊改步伐加快,54個省級棚改項目4.9萬套安置房全面開工。多措并舉開展精準扶貧,6.4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努力辦人民滿意教育,開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90所、竣工55所,有效解決了大班額問題。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全市90%的村建成農村文化大院。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新建標準化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5處、農村幸福院117處。加強安濟南建設。深入開展“法治六進”活動,市民法治意識普遍增強。強化雙擁共建,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通過省級檢查驗收,食藥監管、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健康城市創建正式啟動,群眾體育蓬勃發展。持續提升為民服務臺,12345熱線服務規范正式成為國家標準。人防、史志、氣象、地震、慈善、紅十字、民族宗教以及援藏援疆等工作都取得新的進步。
去年以來,政府系統堅持不懈加強自身建設,按照市委統一部署,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著力反對“自以為是”,圍繞“快干實干”,堅持科學決策,強化責任擔當,加強作風建設,狠抓督查落實,有力推動了各項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決議,主動接受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全年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71件、政協提案665件。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持續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126起,維護了政府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
通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共同努力,當前,我市已經形成了百舸爭流、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心聚力謀發展,卯足干勁抓落實,展示出蓄勢待發、生機勃勃的發展前景。這是我市推進省會現代化建設步伐、率先高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優勢、最強的底氣。濟南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要在新一輪發展中實現彎道超車、變道換向,必須順應泉城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新期待,堅持“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奮斗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扭住目標持續用力;必須解放,樹立敢為人先的膽識,不斷自我加壓,爭創一流,從更高維度更大格局謀劃推動濟南發展,努力在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上挑大梁、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上勇攻堅、在解決重大民生問題上做表率,力爭有更多工作實現趕超,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必須強化責任擔當,大干、快干、苦干、實干,勇于在改革發展各項工作中敢啃硬骨頭,尋找新出路,干出新天地。“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只要我們發揚“釘釘子”精神,匯聚眾智、勇于開拓,擼起袖子加油干,“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奮斗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各位代表!
濟南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市上下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的結果,是市委統攬全局、科學決策和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各界人士、駐濟部隊、武警官兵和中央、省駐濟單位,向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濟南正處在經濟社會深刻轉型、創新驅動發展的攻堅階段,實體經濟發展動力不足,新產業支撐力不強,產業結構還不夠優;重點領域改革還不深入,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政策環境仍不完善;城鄉區域發展還不均衡,縣域經濟實力不強,空間布局不合理,城市功能仍需進一步提升;霧霾、交通擁堵、城鄉臟亂差問題還比較嚴重,民生保障、社會治理、安全生產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下決心予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及2017年目標任務
剛剛閉幕的中共濟南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全面謀劃了我市未來五年全面小康美好藍圖。把黨代會確立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是政府的職責所在,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是政府的使命擔當。今后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鄧小理論、“三個代表”重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十九大精神,深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新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努力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發揮省會優勢,擔當省會使命,率先高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確立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基本建成與山東經濟文化強省相適應的現代泉城。
??經濟更加繁榮。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經濟增速高于全省均水,主要經濟指標在副省級城市位次前移。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產業邁向中高端,質量效益顯著提升,發展活力競相迸發,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金融配置功能、物流樞紐作用、創新轉化能力大幅增強,成為引領區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推進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建設發展,加快提升首位度和輻射帶動力。切實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努力建成創新型城市。
??城鄉更加協調。全面展開城市發展框架,構筑“一主一副、五個次中心、十二個地區中心、兩個衛星城”組團發展格局。推進濟南新區建設,打破東西帶狀格局,解濟南發展之困,讓泉城擁抱黃河,實現兩岸互動、北跨攜河發展,推進濟南發展由“大明湖時代”走向“黃河時代”。城市功能品質顯著提升,現代化國際化水大幅提高。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8%,縣域經濟實現跨越提升,城鄉發展更趨均衡。
??生態更加優美。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打造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品質泉城”。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安全屏障加快形成,山水泉城進一步彰顯。大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農村面貌顯著改觀。扎實創建國家生態城市和生態園林城市,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泉涌的綠色泉城和生態家園。
??生活更加幸福。讓人民群眾有更滿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城鎮社區形成商業、醫療、文化、健身、養老等15分鐘生活服務圈,新型農村社區配套更加完善,城鄉居民逐步享受到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享受到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會更加進步。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市民文明道德建設得到加強,人民素質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繼續增強,政務服務高效清廉,法治環境更加完善,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明顯提升,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現代泉城日益煥發自信與風采,公正義得到保障,社會既保持和諧穩定又充滿旺盛活力。
面對未來五年美好藍圖,我們信心滿懷、枕戈待旦。只要我們緊緊圍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凝心聚力,砥礪奮進,就一定能鑄造濟南發展的新輝煌,人民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美好!
各位代表!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深入推進之年。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左右,實際到賬外資增長6%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6%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左右和 8.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節能減排完成省定指標。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濰坊職業學院海洋化工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8:30:03桂林醫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考)
時間:2025-05-21 10: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