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在上級統計部門和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展開,現將主要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情況報告
1、成立機構,落實人員。為做好我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底,金安區政府印發了《關于認真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通知》(金政秘【2015】77號),要求各鄉鎮街、園區和區直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充分認識農業普查的重要意義,切實做好我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為加強對普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區政府成立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士銀為組長,區政府副區長汪家勝為副組長,區直有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金安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要求各部門按照職能,各負其責,積極做好普查相關工作,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統計局,領導組辦公室內設綜合業務、數據處理和后期保障三個小組,具體負責全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日常工作,六安市金安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印章同步啟用。
各鄉鎮、涉農街道也相應的成立了普查領導組和普查辦公室,鄉鎮街普查領導組一般有鄉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組長,鄉鎮有關站所負責人為成員,普查辦公室主任由首席統計員擔任,配備3-5名工作人員。
2、落實普查經費、場地。區級普查工作經費初步安排約200萬元,其中60萬元工作經費,分三年撥付,20萬元PDA增購經費,120萬兩員補貼,目前PDA增購經費和20萬元的工作經費已經撥付到位,兩員補貼已作為2017年預算報財政部門審批,各鄉鎮街農業普查經費按實報實銷的方法給予解決,初步預算每個鄉鎮街需要安排農普工作經費約10萬元。同時為保障普查正常開展,區統計局在區政府四樓安排兩間約40方米的辦公室作為普查辦公用房,基本能滿足需求,各鄉鎮街也依托鄉鎮統計站,均落實了普查用房。
3、擬定工作制度和計劃,穩步推進普查。按照省市普查辦的要去,區普查辦擬定的區農普領導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區普查辦各工作組工作職責等工作制度,做到明確職責分工,工作責任到人,避免推諉扯皮。同時根據省市農普工作時間安排,制定普查工作計劃,按計劃有序推進普查工作。
4、積極做好普查宣傳工作。利用農普簡報、一封信、宣傳車等宣傳載體,積極做好農普宣傳工作,截止目前為區普查辦已印發《農普簡報》5期,同時在農普試點期間,發放農普一封信1200份,農普宣傳扇1000個,印制宣傳橫幅60條,出動農普宣傳車2輛,同時還充分利用各種會議,以及各鄉鎮街黨員微信群、工作群宣傳農業普查,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5、做好普查試點工作。6月下旬,全省農業普查綜合試點工作在我區三十鋪鎮鳳凰村、棗樹回民村進行,全省各市及我市各縣區、我區部分鄉鎮普查辦主任、業務骨干共計170多人參加試點,試點期間,省普查辦對普查方案、流程以及普查表的填報說明進行了詳細的講解,6月25日-7月10日,我區組織18名普查員和4名普查指導員對兩村范圍內所有的農業生產經營戶、規模戶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以及村、鎮表進行了調查,經過清查摸底、入戶登記、數據審核、錄入上報等階段工作,共調查普通農戶1333戶,規模戶11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9家。7月26日省普查辦對我區普查試點數據質量進行質量抽查,對在我區舉辦的全省農業普查綜合試點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此次試點非常成功。
二、存在問題
通過農普試點和前期的工作發現,以下問題將成為制約我區農業普查順利開展的瓶頸制約因素:
1、經費籌措難。此次農業普查不同于以往的經濟普查、人口普查,按照省農普辦要求,縣區財政除了要承擔本級工作經費外,還有全額承擔“兩員”補貼以及增購的PDA費用,初步估算我區財政需要拿出200余萬元用于農業普查,其中“兩員”補貼占到支出的大部分,當前我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改造步伐較快,經費支出大,財政吃緊,經費爭取難度較大。
2、普查員選聘難。此次農業普查采用PDA調查方式采集數據,對普查員的素質要求較高,普查員一般要文化程度較高、能熟練操作電子產品,而目前農村年輕人普遍在外務工、求學,留在家中的基本都是老人、孩子和婦女,不能勝任普查員工作,在本次試點,兩個試點村就無法選到足夠數量的普查員,最后還是由鎮普查辦協調從該鎮其他村選聘,在正式登記時,由于全區各村均要承擔普查任務,普查員選聘將成為一個難題。
3、入戶調查難。在此次試點中我們發現,農村有相當部分農戶在附的工廠上班,白天家中無人,雖然我們的普查員采用電話提前預約、晚上上門等手段,仍然有很多農戶需要普查員多次上門才能完成調查任務,給普查工作造成大量的額外工作,還有部分農戶家中青壯年外出務工,家中留守老人和孩子,對普查員詢問的問題因理解困難或不了解情況而不能答復,也給普查工作造成困難。
4、普查指標多,上門登記時間長。此次普查試點各類表中設計的指標均較多,例如普查中最常用到的農戶普查試點表,共有十一個大類約90個指標,而且部分指標的專業性較強,普查員需要花費時間向農戶解釋,如嚴格按照方案要求,普查員完成一戶調查任務大約需要40分鐘,去除在路上的時間,每天大約只能調查5-6戶,調查時間過長,按250戶一個小區,正式調查時,普查員需要約50個工作日才能完成調查任務。
三、幾點建議
一是由于此次普查對普查員素質要求比以往要高,普查占用的時間長、任務量大,因此要加大普查經費投入,提高“兩員”補貼標準,特別是目前縣區財政困難,“兩員”補貼費用需要各級共同分擔,不能簡單地將經費推給縣區,要縣區自行解決。二是農業普查點多面廣,涉及到全區20萬農戶和部分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同時對于基層普查員來時PDA是個新鮮事物,需要花時間去熟悉使用方法,耗費精力,建議在正式普查時同時使用PDA調查和紙質表調查兩種方式,便于基層靈活操作。三是針對此次普查要求普查員素質高、普查員數量大,選聘難的問題,建議市農普辦能夠以市農普領導組名義,發文鼓勵基層政府將年來新招錄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三支一扶”、公益性崗位以及大學生村官參與到普查中來,充實普查員隊伍。
根據市人民政府分管領導工作要求,為促進全市第三次農業普查工作扎實有序推進,按照《關于開展全市農業普查“四落實”督查工作的通知》(沅農普組[2016]4號)安排,日,市政府督查室聯合市農普辦組成督查組,對全市各鎮、街道、蘆葦場、高新區第三次農業普查“四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現將督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普查機構全部成立。在全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動員大會以后,各鎮、街道、蘆葦場、高新區積極行動,精心部署,至目前,全市15個相關單位均已成立第三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并已文件形式下發。由鎮長擔任農業普查領導小組組長,經發辦主任或統計站長兼任農普辦主任。泗湖山鎮、南大膳鎮、黃茅洲鎮、瓊湖街道專題下發了《關于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通知》,對農業普查工作進行了明確的部署和要求。黃茅洲鎮農普辦下設了五個工作小組,陽羅洲鎮與各社區、村委會簽訂了《農業普查工作目標管理責任狀》。胭脂湖街道、黃茅洲鎮、陽羅洲鎮、南大膳鎮、漉湖蘆葦場均成立了村級農普工作小組。
2、辦公場所都已落實。全市15個鄉級農普辦均已正式掛牌,已雕刻三農普專用印章,并配備了辦公桌椅、電腦、電話、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專用于農業普查集中辦公需要。黃茅洲鎮、陽羅洲鎮、南大膳鎮、漉湖蘆葦場、胭脂湖街道農普辦將農業普查組織機構進行上墻張貼。黃茅洲鎮農普辦還將普查區劃分圖、工作流程圖進行了張貼。
3、普查人員基本到位。全市各鄉級農普辦一般都由2-5人組成,南大膳鎮、陽羅洲鎮、胭脂湖街道、黃茅洲鎮、南嘴鎮等農普辦人員充足,人員素質較高,年齡結構較為合理。至目前,各鎮、街道、蘆葦場、高新區都已完成村級“兩員”選聘工作,全市共選聘“兩員” 747人,其中普查指導員275人,普查員472人。
4、普查經費基本保證。全市各鄉級農普辦按照上級要求,本著厲行節約的原則,大部分編制了本級的農業普查工作預算并積極落實,切實保障普查工作需要。目前各鄉級農普辦的經費落實主要采取預撥經費和實報實銷兩種方式。黃茅洲鎮、南嘴鎮預拔經費已經到位,其它單位都實行實報實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督查發現,農業普查前期準備工作中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個別單位工作遲緩。鄉鎮之間差異較大,有的鄉鎮領導重視不夠,在人員抽調、經費落實等工作上行動緩慢,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
2、工作經費落實困難。部分鄉鎮普查經費未作出預算安排,農普經費沒有落實。有的單位數額不足,普查經費僅能保證基本工作經費,“兩員”報酬補貼一塊更是難以到位。
3、工作人員配備不夠。第三次農業普查工作量大、信息化程度高,需要年輕懂業務的普查員才能勝任普查工作,但仍有個別鄉鎮普查辦人員配備不足,村級“兩員”年齡老化,“兩員”中50歲以上普查員居多,難以達到普查工作信息化的要求。
三、下步工作要求
各單位要統一,充分認識到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整改,確保普查工作的正常開展。
1、足額保障資金。各單位要按要求足額預算農普經費,不足的要追加經費,并按年度工作量和工作進度及時撥付,確保農普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2、配足專職人員。認真搞好“兩員”的完善和調整工作,對于選定的“兩員”中,人員力量不足的要盡快進行充實,年齡老化的、結構不合理的必須盡快進行調整和完善。
3、抓實后續工作。扎實做好農業普查后期各項工作,特別是抓好鄉鎮“兩員”業務培訓、宣傳發動等工作的落實。要加大統籌協調力度,加大與各行業部門的協調和配合。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是國務院部署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為此,國務院專門成立了以汪洋副總理為組長的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山西省也成立以郭迎光副省長為組長的山西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分別負責組織和領導全國和全省農業普查工作。市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在12月成立以董仙桃副市長為組長的陽泉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同時,市政府將農業普查列入重點工作,并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下面我就本次農業普查的總體要求及我市普查工作準備情況和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向大家匯報如下:
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總體要求
(一)農業普查的目的
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目的是查清農業、農村、農民基本情況,掌握農村土地流轉、農業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等新情況,反映農村發展新面貌和農民生活新變化,為科學制定“三農”政策、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決策依據。
(二)農業普查的對象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的對象包括所有的農村住戶(農村農業生產經營戶和其他住戶)、城鎮農業生產經營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村民委員會和鄉鎮人民政府。就我市來看,此次普查涉及我市行政區域內30多萬農村住戶、8萬多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960個村民委員會和32個鄉鎮人民政府。
(三)農業普查的內容
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針對各類普查對象設計了6種普查表,共計700多個指標。以普通農村住戶普查表為例,調查一戶需登記72個指標,包括家庭成員基本情況、耕地及種植業、農機使用、施肥用藥、畜牧養殖、住房、飲用水源、家庭生活條件等多個方面。達到一定生產規模的農村住戶、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村民委員會和鄉鎮人民政府需登記填報的內容更豐富,指標更多。
(四)農業普查的時間和總體安排
普查的標準時點為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度資料。
從6月國務院發文布置開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到2018年普查工作基本結束,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大約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整個普查工作分四個階段來進行:
第一階段是普查準備階段,到底結束。主要工作包括:組建普查機構、落實普查經費、配置普查設備、制定普查方案、培訓普查人員、開展宣傳動員、確定普查小區、組織清查摸底等。
第二階段是現場登記階段,2017年1月到5月。主要工作是:組織現場調查、完成鄉鎮表和行政村聯網直報、復查驗收普查數據等。
第三階段是數據質量抽查和數據處理階段,2017年6月到12月。主要工作是:數據質量抽查、普查數據的審核匯總、質量評估、主要數據的發布和普查資料的編印。
第四階段是工作總結及資料開發階段, 2018年全年。主要工作是:普查總結和表彰、普查資料的深度開發、普查成果的發布、農村統計調查基礎信息系統的建立、普查文件匯編和歸檔。
(五)農業普查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農業普查規模大、涉及范圍廣、協調難度大、工作環節多,任務十分艱巨。特別是當前農業農村改革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普查也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
一是普查員選聘難度更大。按照普查方案規定,并結合第二次農業普查情況看,此次普查全市需要劃分960個普查區、5000多個普查小區。按照每個普查區配備1名普查指導員、每個普查小區配備1名普查員測算,全市需要5000多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隨著城鎮化發展和農民外出務工常態化,在一部分農村招聘如此規模的合格的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難度比10年前更大。
二是入戶登記難度更大。目前,農村素質較高的青壯年大量外出,空心村、空殼村現象突出,土地經營狀況也更為復雜;農民職業多樣化、收入多元化,狀況差異大,也更加注重隱私保護。調查登記中需要能進得了門,找得見人,需要根據居住和農業生產經營情況逐一分類登記,還需要通過一定的訪問技巧獲取真實的調查數據,與以往相比難度更大。
三是技術手段要求更高。此次普查全面推行遙感測量、手持智能數據采集終端(PDA)、鄉村普查數據聯網直報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和數據質量。同時,對普查的技術環境和普查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全市農業普查準備工作情況
在市農普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山西省農普辦的總體要求,我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準備工作積極推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政府印發專門文件全面部署
市政府于12月印發了《關于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的通知》(陽政發[2015]25號),全面部署了我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通知》從普查目的和意義、普查對象和范圍、普查內容和時間、普查組織和實施等方面對做好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并要求各縣(區)人民政府將農業普查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二)組建各級普查機構
市政府成立了董仙桃副市長任組長、市直20個部門單位組成的陽泉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統計局,市統計局有關人員組成,內設5個工作組,負責普查的日常組織和協調。
各級普查機構也在積極組建中。截至目前,全市3個農業縣區及開發區的普查領導機構和辦公室已全部組建完成,各鄉鎮、村級機構由于換屆的原因,正在積極籌備和組建中。
(三)編制預算、落實普查經費
今年以來,市農普辦按照市政府《通知》中對普查經費、設備保障和“兩員”勞動報酬等提出的要求,結合我市財政實際狀況,多次與財政部門進行溝通,認真編制市級普查經費預算,并向市政府領導就預算情況作了報告和說明。目前我們還在對市級普查經費預算做最后審核工作,先期下達部分經費用于農普試點及各項工作的啟動。
(四)制定了《農業普查行動計劃》
根據全省總體部署要求,市農普辦印發了《陽泉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行動計劃》,詳細分解了農業普查工作的目標任務、措施要求、時間安排和責任單位。各縣(區)相繼出臺本縣(區)的《農普行動計劃》,制定推進任務落實的具體方案和時間表,細化任務、明確路徑、倒排工期、壓實責任,合力推進農普各項工作。
(五)構建和完善工作機制
市統計局黨組定期聽取普查工作匯報,對各階段工作及時梳理、指導、督查。積極構建普查工作機制,建立內設機構例會制度,明確各內設工作組職責,制定農普辦工作規則,創辦《農普動態》,及時將全市普查工作進展情況向山西省農普辦、市農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縣(區)主要領導和普查機構進行通報。建立縣(區)、鄉工作進展定期報告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及時掌握、指導各縣(區)、鄉工作。
(六)宣傳工作初步展開
研究制定農業普查宣傳工作初步方案。在辦公區開展農業普查廣告宣傳。在統計內部信息網首頁顯著位置設置農業普查宣傳滾動標語欄,及時宣傳各級普查動態,宣傳外市先進做法和經驗。啟動農普綜合試點宣傳,聯合試點地區利用廣播電視媒體和鄉村宣傳陣地,采取貼群眾的方式,宣傳普查的意義和實施方式,為普查試點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七)市級試點工作有序開展
按照省農普辦的統一部署和《陽泉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行動計劃》(陽農普辦字[2016]1號)要求,陽泉市農普辦精心組織、周密籌劃,縣鄉農普辦積極配合,順利開展了第三次農業普查綜合試點工作。
在此次農普試點工作中,我們成立了以陽泉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市統計局潘維新局長為組長,陽泉市、盂縣、路家村鎮農普辦為成員的試點領導小組,下設三個小組:綜合后勤小組、業務指導小組、數據處理小組,并下發了《關于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綜合試點的通知》(陽農普辦字[2016]3號)、《關于成立陽泉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市級綜合試點領導組的通知》(陽農普辦字[2016]4號)、《關于舉辦陽泉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綜合試點現場登記及培訓會的通知》(陽農普辦字[2016]5號)文件,對試點工作做了詳細的安排部署。
試點工作于7月20日?7月25日在路家村鎮進行,對閆家溝村的3個普查小區300多戶農戶進行了入戶訪問登記。內容包括業務培訓、清查摸底、入戶登記、數據審核、數據匯總、工作總結等流程,小范圍內進行了全程試點,對于發現的問題,大家認真分析研究,找出解決辦法,為第三次農業普查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下階段工作計劃
在各縣(區)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農業普查準備工作總體進展順利。當前,普查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全面鋪開階段,按照山西省農普辦的統一部署,下一階段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繼續推進各縣(區)機構、人員、經費“三落實”
按照《農業普查行動計劃》時間要求,盡快完成鄉級機構組建,啟動村普查機構組建并按時完成。繼續加強各級普查機構人員力量,選調組織協調能力強、業務精、作風硬的業務骨干充實到各級普查辦公室,為高質量完成普查工作提供人力和智力保障。
按照省農普辦《山西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綜合試點方案》要求,1個普查小區(村民小組)配備一名普查員,一個普查區(村)配備一名普查指導員,全市約有4407個普查小區,960個普查區,共計約5367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簡稱“兩員”)參加農業普查工作。按我市最低日工資為74.5元(陽泉最低月工資1620元/21.75),每人工作30天計算,每個調查員應得到2235元的勞動報酬,全市共計兩員報酬費用1199.5萬元。按照以往各項普查的貫例,這筆費用由省、市、縣共同負擔,分攤比例為3:4:3,按照山西省農普辦和山西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山西省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晉農普辦字[2016]5號)規定,省級“兩員”補貼經費已明確不能到位的情況,鑒于當前我市財政壓力很大,各級普查經費落實都面臨較大的困難,希望各縣區財政部門能加大支持力度,為保證普查工作順利開展提供資金保障。
(二)組織開展市級試點,完善普查方案和實施細則
試點工作是整個普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市農業普查綜合試點擬于7月中下旬正式開始,7月底前結束。通過試點,驗證普查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探索符合我市實際的普查組織模式,同時對各縣(區)試點工作統一部署,達到熟悉業務、鍛煉隊伍、獲取經驗的目的。
(三)逐步推進宣傳工作
按照山西省農普查辦的統一要求,市農普辦將會同宣傳、廣電部門,印發《關于做好我市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宣傳工作的通知》,對全市農業普查宣傳工作做出總體安排和部署。結合當前農普綜合試點及下階段的任務和特點,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大力宣傳農業普查的目的意義、主要內容及實施方式,報道普查重大活動,宣傳各級政府普查機構在普查中的作用、普查人員在普查工作中的責任、普查對象應履行的義務等。12月份將開展農業普查宣傳月活動,逐步將社會宣傳動員工作推向高潮。
(四)抓好普查指導員、普查員的選聘和培訓
此次普查最大的特點就是全面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和電子設備,對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的選聘工作中,采取綜合性措施,將熟悉農村工作、溝通能力強、能夠操作PDA的人員選聘到普查隊伍中來。同時結合普查特點和我市實際,進一步探索上下聯動、信息傳遞直接、現代化手段運用豐富的新型培訓模式,突出分類培訓,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培訓質量。
(五)做好數據處理環境建設
重點做好移動智能終端設備采購、數據采集系統研發、報送臺搭建等前期準備工作。按照國家農普辦的統一要求,本次農業普查將采用手持智能數據采集終端(PDA)進行現場登記,要求每200戶農戶配備一臺,我市共需1500臺,從目前情況看,國家和省給我市配備496臺,其余部分要由市、縣兩級解決,希望各縣(區)予以高度重視,并及時配置這些設備。督促縣(區)對所屬鄉鎮計算機設備、打印設備和網絡環境情況進行摸底,及時調配有關設備,做好數據錄入現場環境建設,為普查順利開展提供技術保障。
(六)加強督查,落實責任
加強督導檢查,督促縣、鄉兩級普查機構切實擔負起組織本縣區、鄉鎮農業普查工作的責任,確保組織領導到位。在關鍵階段及時組織督查指導,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制定普查工作應急預案,充分預估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風險。加強對《農業普查行動計劃》的督促檢查,統籌安排、科學調度、分步推進,將全省和全市的統一安排部署落實到位。
四、關于各部門職責分工
農業普查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按照山西省和陽泉市政府有關文件要求,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和協調固定資產投資保障方面的事項;宣傳部、廣播電視臺負責和協調普查宣傳動員方面的事項;財政局負責和協調普查經費保障方面的事項;農委、林業、編辦、扶貧辦、民政、國土、水利、地稅、國稅、工商等部門負責提供與普查有關的行政記錄和資料;發展研究中心、負責相關政策咨詢、資料開發和課題研究工作;調查隊負責農作物面積遙感測量。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濰坊職業學院海洋化工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8:30:03桂林醫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考)
時間:2025-05-21 10: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