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中裝著全體人民,我們的奮斗精神就會永遠保持。新形勢下,我們黨和國家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也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各項改革也到了關鍵時期和攻堅階段。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同志和干部往往因困難、挫折而氣餒,或者因職位、待遇而心情不暢,或者因年齡“到點”、“天花板”現象或自滿而干勁不足,說到底,也是宗旨意識不牢的表現。
蘭考縣和林縣的重災與貧困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甚至都不是一個朝代兩個朝代的事情。如果只想當個“太官”,甚至只當一個“稱職”的干部,滿足于有一點變化和進步。焦裕祿、楊貴同志也可以不用這樣拼搏、這樣苦掙、這樣奮斗。就是因為心里想著自己的責任,心里想著群眾的疾苦,他們才在困難當前“逞英雄”,才“敢叫日月換新天”。
一位省領導看到蘭考災情實在太重,提出不如一分為四,劃給周邊四個縣。而新上任的焦裕祿同志堅定地說:“情愿累脫三層皮,也不能把困難推給兄弟縣。”共產黨人都能像他們一樣,有什么樣的困難克服不了,有什么樣的目標實現不了?我們學習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就要像他們一樣,不斷保持干事創業的精氣神,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人民的事業甘于奉獻,敢于奮斗。
只要心中裝著全體人民,我們的擔當意識就會無比堅定。xx同志在中央黨校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強調,敢于擔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敢于擔當是領導干部的時代責任。還指出,敢于擔當的本質要求是堅持原則、認真負責。焦裕祿同志是這樣的典范,楊貴同志同樣也是這樣的典范
。在三年嚴重自然災害時期,到沙荒、內澇、鹽堿、風害嚴重和六十萬畝莊稼絕收、三十萬人民生存受到極大威脅的重災區蘭考縣任職,不敢擔當是不敢來的。林縣嚴重缺水、交通不便、地方病肆虐、人民生活艱難,不能擔當也是不能來的。可焦裕祿同志義無反顧地來到蘭考,楊貴同志義無反顧地來到林縣,因為他們具有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牢記自己做為一個領導干部的時代責任。蘭考風沙不知吹了多少代,代代無功而棄。
為什么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工作一年多,就找到了多少輩沒有找到的治災辦法,就是因為他“父老生死系”、擔當意識強。楊貴同志在“大躍進”的年代,敢于向毛*進言,糾正了本地“左”的做法。特別是面對中央領導嚴厲批評、可能受到處分甚至撤職的壓力,楊貴同志堅持原則,據理力爭,保證了紅旗渠工程的繼續進行。這更是認真負責、敢于擔當的典型事例。焦裕祿同志還說:“干革命就得敢闖!成功了,有經驗;失敗了,有教訓。只要敢闖,就能從困難中殺出一條路來”。學習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就要像他們一樣,不斷增強攻堅克難的責任擔當,實事求是,敢作敢為,履行好共產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
只要心中裝著全體人民,我們的人生價值就會得到充分體現。焦裕祿精神和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兩面鮮艷的旗幟,焦裕祿同志、楊貴同志是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優秀代表。焦裕祿同志和楊貴同志創造偉業、成為榜樣時官并不大,都只是個縣委書記。焦裕祿同志在蘭考多數時間還只是個主持工作的縣委第二書記。可是,他們的事跡卻彪炳千秋、代代稱頌,實現了做為一個中華兒女、做為一個共產黨員、做為一個領導干部的人生價值。綠色美麗的蘭考大地就是給焦裕祿同志擺在黃河邊上的勛章;蜿蜒歡暢的紅旗渠就是給楊貴同志貼在太行山側的豐碑。蘭考百姓思念的淚水和林縣人民歡迎的掌聲更是對焦裕祿同志、楊貴同志創造偉業、實現價值的最好詮釋。
當我們乘車向紅旗渠進發的時候,看到周圍的太行山脈連綿起伏、巍峨聳立,蜿蜒曲折的雙向環山公路像一條看不到首尾的白色絲帶,靜臥于群山峻嶺之間,引導著我們找尋和探索群山之中的神秘。汽車順著盤山的彎道不停的扭轉,我們坐在車就感覺到左搖右晃得厲害,有的同志開始暈車、嘔吐,這讓我更加想到林縣人民開山修路和當年修建紅旗渠時的事何等的艱辛。
當我們跟隨導游,登上了紅旗渠石墻,頓時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和莊嚴的神秘感涌上心頭。石渠依山勢蜿蜒于太行山腰,頭上是陡峭的石崖,渠外側是高高的山坡,渠內流淌著紅旗渠引來的漳河水。
960年,是整個中國人民的痛,那是“三年自然災害”最嚴重的時刻。三年災害究竟奪走多少條性命,至今沒有確切的數字,但肯定以千萬計,就是說全國有千萬人因為饑餓而死去。就在這個時候,規模空前、聲勢浩大、被后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引“漳入林工程”??紅旗渠正式開工了。是什么迫使林縣人民不畏艱辛、客服重重困難,堅持用十年時間修建這一浩大的水利工程呢?
歷史上的林縣十年九旱,水是這里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東西。在林縣,走幾里甚至幾十里去取水,是每個家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當車拉、肩挑、馬馱的取水隊伍,浩浩蕩蕩往返于農家和水源之間的時候,沒有人感到驚訝,林縣人早已熟悉了這樣的場景。為一擔水,有的要耗費一個勞動力半天、乃至大半天時間。曾經為爭奪河水、井水而引發的械斗在這里并不罕見。
1960年,面對林縣山多地少、石厚土薄、鑿井無泉、引水無源的惡劣自然條件,以楊貴、李貴“二貴”為首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用林縣人民勤勞的雙手,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誓言,他們帶領林縣人民,在太行山開鑿一條引水渠,從山西省順縣把漳河水引入林縣,當年叫“引漳入林”工程,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紅旗渠”。
據導游講,當年建設紅旗渠時,全民總動員,年輕的姑娘們也不示弱,她們拋開陳舊的女人不能搞建設的,拿起鐵錘上山打釬,鑿山挖渠,手磨爛了也依然堅持。她們以少有的耐力和柔弱之軀,為自己塑造了女性的自尊、自信和自強。她們用自己的出色表現,讓太行山上堅硬的巖石低下頭來。紅旗渠工地上的姑娘們以她們的所作所為贏得了“鐵姑娘”的稱號。
提起紅旗渠,不能不說青年洞。紅旗渠要從陡峭如切的狼牙山懸崖絕壁上穿過,必須鑿通一條六百多米長的隧洞。太行山堅硬如鋼的石英砂石,一錘下去,只能留下一個斑點,這使得青年洞成為紅旗渠建設最艱巨的人物。青年洞是紅旗渠咽喉工程,于1960年2月開始動工,當年10月因自然災害和國家經濟困難,上級決定農民生產自救,總干渠被迫停工。為早日將漳河水引入林縣,林縣人民提出“寧愿苦戰,不愿苦熬”,并挑選了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背著領導堅持繼續施工。
當時每人每天只有六兩糧食,為了填飽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撈河草充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終日挖山不止。他們創造了“連環炮”、“瓦缸窯炮”等方法,使挖山進度由每日0.3米提高到2.8米,終于在1961年7月15日,將總長度616米,高5米,寬6.2米的隧道鑿通,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出來的優秀青年,故將此隧洞取名“青年洞”,洞名由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
參觀學習紅旗渠過程中,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不斷地被那些年輕的生命和感人事跡所震撼,這使我更加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在“青年洞”旁,我默默的發誓、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中,深刻反省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增強自己的黨性修養,密切聯系群眾,深入到教師中去,深入到教學一線,了解師生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結合本職工作實際,發揮一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發揚光大。
通過學習紅旗渠將神使我體會到: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越是艱苦的地方,越是復雜的環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