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領導干部的家風連著黨風政風。“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基點。*同志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良好的家風是整個社會風清氣正的基礎。
家風也叫門風,是調整維系家庭成員之間情感關系和利益關系的道德行為規范。良好的家風是社會美德的一種表現形式。家風的形成主要依托家教,也就是通過家庭里長輩們的言傳身教,對晚輩們產生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從而把道德規范、原則傳遞給家庭成員,使家庭成員的行為合乎道德要求。家教可以說是一個社會最基礎、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中國傳統社會高度重視家風家教,“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的故事廣為流傳,《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溫公家訓》《袁氏世范》等備受推崇。可以說,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家風家教中有著充分體現。
中國傳統社會歷來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天下。可以說,中國傳統家風家教的理念并不僅限于個體人格的養成,更為重要的旨趣在于治國天下。儒家認為,治國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齊家,而修身齊家的起點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因而,中國傳統社會的家風與中國傳統文化是同生共體的,與政治文化是休戚相關的。許多政治文化理念原本是家風家教中對個人美德的贊譽,經過歷代統治者的倡導,通過各種制度化、規范化的教育,逐漸演化而成的。它們潤物無聲地內化為人們的集體意識,成為人們普遍追求的社會政治理念,構成中國獨具的政治文化教育資源。這也使中國傳統社會家風培育的影響遠遠超出家庭范圍。對個人而言,良好家風家教具有使人安身立命、被社會所接納的意義;對家族而言,良好家風家教具有蔭澤后代、光宗耀祖的意義;對社會而言,良好家風家教具有使社會和諧穩定、有序發展的作用;對國家而言,良好家風家教具有禮治天下、約束為政者行為的功能。中國傳統家風家教對于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最單位組織閱讀了由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絡中心編寫的《中國家規》一書,全書講述了從春秋時期孔子到晚清梁啟超等50個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規家風故事,讀后深有感觸。
書中人物之一楊震是東漢時期杰出的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為官清廉,不謀私利。歷史上廣為流傳的就是他“四知拒金”的故事,講的是他在由荊州刺史調任東萊太守赴任途中,路經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為答謝楊震知遇推薦之恩,特備黃金十斤,趁深夜無人之機,打算送給楊震。楊震不但不接受,還嚴厲批評了王密。王密辯解說:“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更不會影響到老師的人品。”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說無人知道呢?”從此“四知拒金”的故事,就傳為千古佳話。楊震在廉潔自律的同時,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響著家里的每一個人,他不肯為子孫置辦產業,在他看來,始終保持清白廉潔的形象和節操,就是他留給后世子孫最好的遺產和禮物。在楊震的直接要求和影響下,其子孫為官清廉,世代楊氏后裔也以楊震為榜樣,以“清白傳家”作為家規祖訓不斷傳承。
如今,雖然歷史和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楊震為后人留下的“清白家風”,依然散發著無窮的魅力。楊震的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今天的領導干部鏡鑒。廉官清白,大多能蔭澤后代;貪官斂財,從來都禍及子孫!
今年的“5.10”思廉日活動中,單位組織全體人員觀看了警示教育片“小官巨貪”,片中原秦皇島市北戴河供水總公司總經理馬超群因涉嫌受賄、貪污、挪用公款,被帶走調查,在馬超群的家中和辦公室里,辦案人員搜出了1.2億元的現金,還有37公斤黃金,68套房產手續。渭南市住建局建筑業管理科原科長侯福才,通過各種方式向找他審批建筑施工許可證的建筑企業索取錢財,在6年之內斂財5000多萬。撫順市國土資源局順城分局原局長羅亞,利用為開發商拿地、辦理規劃審批手續等機會搞權錢交易,甚至直接造假套取土地補償金,斂財上億元,被中紀委領導批示為“級別最低、數額最大、手段最惡劣”。
從這些小官巨貪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一些領導干部一人當官,全家腐敗,首先從自己爛起,上梁不正下梁歪,父子兵、夫妻檔、兄弟幫,屢見不鮮,把公權力私有化,最終一起走上不歸路。無數腐敗案例警醒、告誡我們,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繃緊家風建設這根弦,始終守好優良家風這道拒腐防變的屏障,把紀律和規矩挺在想事干事前面,從8小時之內延伸到8小時之外,從工作圈延伸到社交圈、生活圈、家庭圈。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一個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有什么樣的家風家規,就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價值追求。家風體現了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精神風貌,實質上是一個家庭的內生精神動力,更是生在其中每個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而黨員干部的家風家規,更關系到整個國家的民風和社風。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下功夫培養良好的家風,使家庭成為自己拒腐防變,永葆本色的最堅實、最可靠的后方陣地。
我作為一名基層行政執法單位的領導干部,雖然沒有什么大的權力,但一直從上警醒,以反面典型為鏡,心中常記楊震的“四知”,把正方向、守住底線。在行政執法工作中,堅持原則,依法辦案,切實用好手中權力。我常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基層領導干部,就要注重家風建設,不能把家風看成是小事、私事。要管好身邊家人親屬,管好家人親屬就是愛護他們,就是維護家庭的和諧。要時刻約束家人親屬,在小是小非面前也應該講規矩守底線,教育好家人親屬正確看待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嚴格約束家人親屬,不做干預職權范圍內的事,不吹枕邊風,不說三道四。經常在家人面前開展警示教育,教育激勵家人勤儉持家、清廉做人、謹慎處事、寬厚待人,形成家風正、家人廉的濃厚氛圍。做到家人之間相互提示,相互警醒,當個人感情同黨性原則、私人關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必須毫不猶豫站穩黨性立場,堅定不移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認真讀完《中國家規》這本書,從中感受歷史人物家規的強大魅力,我要將《中國家規》的精神刻入心中,從中汲取規矩意識、紀律意識,培育廉潔正能量。
“家風”不僅在名人名家中流傳,在普通百姓人家亦比比皆是。好“家風”是教育下一代健康成長的豐腴沃土。我的父母雖是農民,母親目不識丁,父親只讀三年半私塾,卻成當地“土秀才”。記得孩時,常聽母親嘮叨那些話語:“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為人莫犯法,犯法莫為人。窮沒得根,富沒得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書中自有黃金屋。好兒不得父田地,好女不穿嫁妝衣……”而父親只是說,別忘了“你們”是戚繼光的“子孫”,并捧出《戚氏族譜》第四次修訂版。族譜橫聯:“精忠報國”;豎聯:“守祖宗清白二字,教兒孫耕讀忠孝”。里面記載:戚仁(戚繼光之祖父)為始祖,二世為戚景通(戚繼光之父)和戚景升,景通官居“少保兼太子太保、光祿大夫”……母言,她的那些話語都是“祖訓”,一代傳一代,勵志下代,奮發圖強,為國為家爭光。后來,父母“砸鍋賣鐵”供我們兄妹四人讀書。我們還算爭氣,勤奮學習,刻苦攻讀,終成當地小有名氣的“書香門第”。
據膠東網訊,煙臺有位叫郝恒高的“老革命”,自2004年始,自撰“家規”兩萬字,名為《建設*和睦家庭規章》。其規章分為《家規》、《家風》、《家長》、《家教》、《家庭關系》、《家務管理》六章節,將*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融為一體。而勤、儉、誠、善、禮、謙、愛在郝家“家風”中尤為凸顯。許多規定正是針對時下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而發,可謂治國如治家,彰顯了一個革命家庭的傳統“家風”。在中國,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今,無論是豪門望族,還是寒門柴舍,一貫秉承的“家風”就是“孝道齊家,慈孝傳家。”
今年春,全國開始掀起一個“家風是什么?”的熱門話題。在這物欲橫流、道德滑坡的經濟年代,重拾“家風”,至關重要。現代家庭都是獨生子,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就是國家的細胞。“家風”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肌體”,決定著一個國家與民族的靈魂。作為父母在心甘情愿為其當“牛”做“馬”的同時,應樹立良好的“家風”:“以德立家、以學養家、以儉持家、以國為家。”教育孩子崇尚節儉,力戒奢侈。少與他人比錢財、比闊氣、比享受。多與他人比修養、比學識、比勤儉。從我做起,從家做起,從現在做起,爭當樹立良好“家風”之典范。
《禮記.大學》云:“修身齊家治國天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建設是國家建設的基礎。全員人素提高了,無數“最小國”的“家風”也好了,“國風”、“黨風”、“社風”、“民風”自然就好。這樣,社會才能安定團結,國家才會繁榮昌盛。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