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承載著百姓的寄托和希望,肩負著歷史賦予的責任和使命,帶著各自的議案,從全國各地奔赴北京,齊聚一堂。兩會在中國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兩會,一直以來被海外媒體看作是中國走勢的“風向標”。
在兩會期間,我始終關注兩會的進展情況,認知學習和聽取了政府的年度工作報告,也在網上看到了委員們提出的一些寶貴的建議和想法,這對于我們執政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只要我們很好的聽取群眾的心聲,多為群眾,特別是9億多農民辦實事,我們黨的執政能力也就會相應的得到加強。本人將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
第一,要提高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性。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鄧小理論,是黨章規定的共產黨員義務的第一條。共產黨員必須懂得: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清醒來源于理論上的堅定。有些同志在重大問題上政治不敏銳,甚至失去辨別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應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理論上貧乏,政治上就不清醒。只有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永遠保持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共產主義純潔性。
第二,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一個基本原則。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鄧小理論,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學以致用。最重要的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改造主觀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為人民謀福利的自覺性。評價一個共產黨員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樣,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下功夫,實現學于用、知與行、說與做的統一。
第三,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黨章中把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作為共產黨員的一項義務作了明確的規定。當即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技術對社會,對經濟影響愈來愈大。所以,我們要把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掌握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和本領,提高到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來認識,從而增強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的自覺性和緊迫感。
總的來說,共產黨員應該成為學習的模范和又紅又專的模范,不但要刻苦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而且要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努力創造一流的成績。只有這樣才能在新形勢下更好的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懂得干好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定要加倍認真負責,努力向黨員同志看齊,縮小同黨員同志的差距,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
本次“兩會”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面召開,中國人民集中力量辦大事、辦好事的局面振奮人心。會議的熱點問題正是社會的焦點問題,通過關注兩會,我也發現自己對社會的了解、認知逐漸增多,社會責任感有所加強。
目前作為一名頂崗實教師,通過對今年召開的兩會的了解及學習,聯系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我打算就“教育”這個和民生息息相關的熱點話題發表自己的一些見解。
始終認為強國必先強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國家。要抓緊啟動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著重抓好五個方面:
一是推進教育改革。要解放,大膽突破,勇於創新,鼓勵試驗,對辦學體制、教學內容、教育方法、評價制度等進行系統改革。堅持育人為本,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探索適應不同類型教育和人才成長的學校管理體制和辦學模式,提高辦學和人才培養水。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二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初中校舍改造和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盡快使所有學校的校舍、設備和師資達到規定標準。為農村中小學班級配備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讓廣大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加強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加大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的支持。
三是繼續加強職業教育。以就業為目標,整合教育資源,改進教學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
四是推進高等學校管理體制和招生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鼓勵高等學校適應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調整專業和課程設置,推動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術發展緊密結合,激勵教師專注于教育,努力建設有、高水大學。創建若干一流大學,培養杰出人才。中央財政要加大對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支持。
五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鼓勵他們終身從教。重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培訓,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貧困地區從教。加強師德教育,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關系著民族素質和國家未來。不普及和提高教育,國家不可能強盛。這個道理我們要永遠銘記。
要貫徹好全國兩會精神,就要扎實做好4項重點工作:一是要全面把握總體形勢,認真學習傳達兩會精神,鞏固和發展人民代表大會和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基本政治制度;二是要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推動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深入發展;三是推進改革創新,解決發展中的體制性障礙問題,在關鍵環節、關鍵領域的改革開放要有新突破;四是恪盡職守,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確保完成政府工作各項任務。
20×初年被稱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美國《時代》周刊將這定義為中國的“歷史性轉折”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明確了改革的任務和重點,“要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兩會踐行中央“八項規定”,切實轉變會風成了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在當前大力提倡改會風、轉作風的情形下,這種關注很正常。但我以為,會議質量其實與會期長短并沒有直接關系。就算縮會期、開短會,本意也是去掉會議不必要的形式和水分,講求開會實效。
現在一些地方,有些會的確是短下來了,卻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徒具形式。甚至有些地方政協,為了縮短會期,將列席人大聽取法院、檢察院的報告這一環節也取消了,或者只聽會不安排討論,短是短了,連基本的議程、安排都取消了,這開的什么會?只是為短而短,搞的是形式主義,也應該反對。
實際上,需要破除的是那些不必要的、過分的形式和排場,以及由此造成的對民主自由、生動活潑會風的壓抑。比如需要倡導發言簡短,但也不必機械規定,“8分鐘”就一點兒也不能超過。有的問題、有的建議,三五分鐘能講透說清,沒有必要講足8分鐘,但如果內容重要、問題復雜,有的超超時間也未嘗不可。還可以留一些自由發言的時間。代表委員的大會交流發言很重要,除了會前指定,也可以開幕后從代表委員遞交的題目中挑選匯總,確保發言能更好地反映民意民心、有獨到見解又言簡意賅。發言的質量高,聽會的人才能聚精會神。
“民眾呼聲、會有所應”,這同樣是人民需要的兩會會風。當然,轉變會風,還可從更多細節入手。比如,少一些開會前的候場提前量,多一些有針對性的交流討論,多傾聽基層代表、一線委員的聲音,不僅有益于會風、作風的轉變,更有助于提高參政議政的實效。
如果只是把規定要求機械化、教條化,以規定落實規定,不求實效,甚至影響正常工作,實際上是搞新的形式主義,也是一種消極抵制。某領導到大學圖書館考察,當地領導要求館里將地毯全部撤掉。館長解釋地毯是一直鋪的,是為了保持安靜,并非為接待領導,但在領導嚴令下還是只能照辦。對上級這是弄虛作假,對民眾這是人為折騰。這種傾向也應重視,并及時糾正。
一盼物價穩定工資漲。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都得花錢。但生活現狀確讓人唏噓,每每漲工資,物價跟著漲,甚至比工資漲得更快。筆者期盼,通過政府的宏觀調控,物價不要漲得這么快,讓工資能“跑過”物價。
二盼兩會新風樹榜樣。十八大以來,中央領導同志的會風、文風悄然變化,黨的領導同志身體力行轉變會風文風,傳遞出了“務實”新風。會風體現作風,作風影響黨風。筆者期盼,兩會繼續保持務實高效作風,發揚勤儉節約之風,發揮榜樣作用。
三盼機構改革穩步推進。今年兩會將審議、討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草案)》,這是轉變政府職能的一項重要舉措。筆者作為一名普通事業人員,充滿期待的同時,也充滿著擔憂。
每年的兩會,都會激發出代表委員高度的參與熱情,也會動員起全社會的訴求表達。代表委員暢所欲言,充分交流,說真話、說實話,盡管其中可能會有利益的博弈,理念的爭執,而這恰恰是現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程序。事實上,也正是兩會這個開放的輿論場的優勢所在。
在2016兩會中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關于教育的改革趨勢如下:
欣聞貧困子弟上重點高校比例連續兩年增長10%,將會繼續促進教育公發展和質量提升,其中包括加快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改善薄弱學校和寄宿制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落實農民工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政策。教育是中國明天的希望,是改變自身命運的重要途徑。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部分高校辦學質量不高,應該向更加實用性的職業教育轉變”。,各類學校改革的任務不輕。
對于以上,作為的教師,我認為我的工作職責是教書育人,應該對待每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應該公對待,而課堂教學,作為教育過程中一個具體而且相當重要的環節,在教育目標實現與否的衡量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課堂上的公對教育公的實現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身為一名教師,自身在課堂如何實現教學教育公呢?
1、擯棄心理偏見的消極影響。
社會的不等因素會間接影響課堂社會結構,學生會因家庭背景的優越抑或個人以往表現是否醒目而受到課堂的特別優待。因此,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教師應該首先從心理上更好地樹立等觀,塑造一種民主、等的課堂社會結構。
2、協調師生地位,建立良好師生教學學習關系
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尊重學生表達學習的機會,拒絕自己成為“擴音喇叭”,還需要從其他方面培養學生等與教師交流的權利和能力。當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課堂上,促進空間資源和學生資源的公分配也是要實現上述目標所需要的。這有很多應對措施,其中合理設計學生座位就是一種有效的辦法。課堂上的教育管理者可以使不同類型學生在教室中的座位排列呈均勻分布狀態,以保證每一個學生周圍環境的相似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主要是為了緩解空間距離所帶來的座位的優劣之別。當教師與所有學生尤其是與距離教師較遠和處在教師視域邊緣的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時,師生之間就會降低空間距離所帶來的疏遠感,從而拉師生的心理距離,師生的交流心理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必將得到發展。
3、以學生為本,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實施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使課堂上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就需要我們突破課堂要求的一致性與學生學習的差異性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個問題,分層教學和合作學習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組織形式。美國課堂研究專家古德和布羅菲(ThomasL?GoodJereE?Brophy)在分析課堂教學的本質及其伴隨的學習條件時,提出了課堂的三類“任務結構”,即個人性的、合作性的和競爭性的。個人性質的課堂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經常是整班教學和個別教學的課堂組織形式;合作性課堂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小組成員的相互幫助完成;競爭性的課堂要求學生個人之間或學習小組之間競爭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樣的分層教學注重學生的差異性,結合互動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就保證了每一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減少了課堂中的“看客”,壓縮了課堂中的“死角”。
作為教師,我們唯有克服自我意識心理和行為表現上所體現的偏見和公,時刻提醒自己教育是面向所有學生的,并隨時對自己不公的教學行為做出適當的調整,才能在教學過程和結果上無限接公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