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祝(Zhù)姓出處有四種說法,一說出自祁姓,為堯之裔;一說出自己姓,祝融之后;一說以官職為姓。祝姓發源于今山東長清,如今,祝姓在全國分布較廣,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41位的姓氏。是非常少見的姓氏之一。
源于祁姓,出自西周武王給一支堯族后裔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記載,西周武王封的一支堯族后裔于祝地(今山東禹城,一說為山東長清祝阿故城),后建有祝國(今山東濟南),為子爵小國,亦稱鑄國、祝柯國、祝阿國、東阿國。在史籍《太寰宇記》中記載:“古祝國,黃帝之后。按古東阿,齊為柯,漢為祝阿縣,屬原郡。原郡故城,在今豐齊縣東北二里,宋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齊州。唐天寶元年,改為禹城縣,以縣西南三十里有廢禹息故城為名,在今州西北八十五里。”祝國在西周末期、春秋初期即為齊國所吞滅,其地成為齊國之邑。祝國子孫們遂以國名為氏,稱祝柯氏,后分衍為單姓祝氏、柯氏,世代相傳至今。[1]
該支祝氏正確祝氏讀音作zhù(ㄓㄨ?)。
源于任姓,出自黃帝之裔顓頊之孫重黎,為高辛氏火正。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在史籍《左傳》中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據史籍《元和姓纂》記載,傳說重黎是一位氏族首領以諄耀敦大,光明四海。顓頊任命其為火正,專門管理火。顓頊死后,侄子高辛(玄囂的孫子)繼位,即帝嚳(帝俊),帝嚳任命重黎為“祝融”之官稱。后來共工氏作亂,帝嚳派遣重黎前去鎮壓,重黎多次鎮壓而不成功,帝嚳大怒,將重黎召回論罪處斬,然后以重黎的弟弟吳回接替重黎的官位,繼續為祝融之官。按史書如《史記》中的記載:“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后共工氏作亂,帝嚳遣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居火正,為祝融。”重黎被誅殺之后,其后裔子孫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而在吳回的后裔子孫中,亦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皆稱祝融氏,后皆省文簡化為單姓祝氏,為祝氏之主源,世代相傳至今,史稱祝氏正宗。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ōu(ㄓㄡ)。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掌管祭祀活動的祭司,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姓譜》、《路史》等的記載,古代有官職掌管部落、氏族、國家的祭祀活動,通鬼神、問吉兇,官名即稱為“巫祝”。在古代的氏族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時期,各類巫師皆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待遇極高,上古時期稱為巫史、祝史、祝司、祝師、巫師等等。在典籍《國語》中記載:“楚令尹建嘗問范武子之德于文子,文子對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晉國,竭情無私,其祝史陳信不?,其家事無猜,其祝史不祈。’”在史籍《左傳》中也記載:“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其中所指的“祝史”,都屬于這一類職官。在巫史、祝史、祝司、祝師、巫師這類行業中,教派諸多,互有交融,大多以世襲方式繼承其職務,因此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其官職稱謂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祝史氏、祝司氏、祝師氏、巫史氏等等,后多省文簡化為單姓祝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ōu(ㄓㄡ)。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吐缶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北魏時期,鮮卑拓拔部有吐缶氏(叱盧氏)部落,后在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自城(今山西大同)遷都于洛陽(今河南洛陽)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這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過程中,吐缶氏(叱盧氏)皆改為漢姓祝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ù(ㄓㄨ?)。[2]
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喜塔喇氏,亦稱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滿語為Sitara Hala,漢義“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屬于滿族大姓,世居尼雅滿山(今遼寧新賓)、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長白山蓋吉(今長白山地區)、佛克順(今遼寧新賓)等地,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祝氏、趙氏、圖氏、文氏、齊氏、孫氏、希氏、奚氏、喜氏、線氏、祁氏等。
滿族祝氏讀音皆作zhù(ㄓㄨ?)。
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少昊時期屬臣祝鳩氏,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祝鳩,為上古時期少昊帝任命的一種官職,專門負責教化民眾,商、周時期改稱司徒。在史籍《左傳》中記載:“祝鳩氏,司徒也。祝鳩,鷦鳩也,故為司徒,主教民。”在祝鳩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祝鳩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祝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ù(ㄓㄨ?)。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姬祝聃,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祝聃,亦稱姬祝聃,是春秋初期的鄭國上大夫,大將軍,這在史籍《左傳》中記載有:“鄭大夫祝。”傳說,祝聃驍勇善戰,箭法尤精,在鄭莊公姬寤生執政時期(公元前743~前701年在位),負責執掌鄭國的大旗“蝥弧”,即主力中軍。在祝聃的后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祝聃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祝氏、聃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ōu(ㄓㄡ)。
源于官位,出自兩周時期官吏祝?,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祝?,亦稱??、??,即周王朝時期的瘍醫官,專職掌管醫藥,歸屬于天官府司管轄,也就是后世王室、皇家的大內藥膳司官員,負責君主、王族、貴胄們的醫藥甄別、采集、炮制、煎熬,乃至監制膏、丹、丸、散、湯、劑等一系列成藥。在典籍《周禮?天官》中記載:“瘍醫掌祝藥。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或作?,亦作??。”在祝?、瘍醫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祝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祝氏正確讀音作zhù(ㄓㄨ?)。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