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靳尚是楚國的賢臣
《楚辭策二》說:楚王將出張子,恐其敗已也,靳尚謂楚王曰:“臣請隨之,儀事王不善,臣請殺之。”楚小臣,靳尚之仇也,謂張旄曰:“以張儀之知,而有秦楚之用,君必窮矣。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刺之,楚王必大怒張儀也,彼儀窮,則子重矣。楚,秦相難,旄魏無患矣。”張旄果令人要靳尚而刺之,楚王大怒秦,構兵而戰,秦、楚事魏,張則果大重。
從這段記載看來,在國家危難之時靳尚挺身而出,出使秦國,為捍衛國家利益,以身殉國。“終使楚王大怒秦,構兵而戰”為靳尚報仇。可以說,靳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忠君愛國的大賢臣,他既是楚王的心腹愛臣,曾經幾次救懷王于生死之間,使懷王“食不繇靳尚則不甘口,衣不繇靳尚則不安于體,出號令不繇靳尚則王心惘然不足。”靳尚又是博聞強志,明于治亂,深得楚國朝野信賴與敬重的重臣。靳尚還是全力輔助楚懷王熊槐治理國家,力促聯合楚、齊、燕、趙、韓、魏六國一同抗秦,并與蘇秦一起促成六國君王齊集楚國郢都,結成聯盟的能臣。正因為懷王對靳尚的十分倚重和對靳尚忠義的表彰,才把最豐饒的靳江流域賜為食邑,并以封地為姓。
上海師范大學中國代社會研究中心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杭先生說:“要研究歷史,尊重歷史,還靳尚以公道。”山西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山西檔案》雜志社編輯,仝建先生強調:“我們有責任給靳尚正名。”北京財經大學歷史系教授杜靖,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學教授張俊峰也指出:“為了不讓后人再以訛傳訛,我們必須明確說明:“上官大夫和靳尚根本不是一個人,屈原并非靳尚陷害的。靳尚是一個真正的能臣、賢臣、忠臣。”
目前,有人在評說《羋月傳》中,總也捎帶靳尚幾句,或褒或貶。還有人借機拿靳尚當說辭調侃當今走紅的影視演員靳東。無論靳尚到底做過什么,然他與那個時代已成歷史,但不可否認,靳尚在那個時代一定是叱咤風云真正影響楚國歷史進程的非常人物。一萬年后,靳尚仍然是我們的先人。姓靳的子孫中也一定會有無數個像靳尚誼,靳羽西,靳炎,靳彬,靳諾璀璨的明星閃爍在華夏文明的星河中。
靳姓發源于今湖南寧鄉,楚亡于秦后,靳姓子孫開始漸次北移。漢初,跟隨劉邦東征西討的靳歙被封為信武侯,惜傳子靳亭后,因故被免去襲爵;另一位功臣靳強被封汾陽侯,其子汾陽共侯靳解、孫汾陽康侯靳胡、曾孫汾陽侯靳石因過免,玄孫長安公乘靳忠詔復家。使發源于楚地之靳姓深深扎根于山西。同時,為消除各地舊貴族的豪強勢力,維護漢朝統治,漢高祖劉邦采納婁敬之建議,強遷六國貴族后裔和關東豪族于關中,置于中央政府監視之下,在這二十萬之眾中包括楚地之靳姓。新莽時期的赤眉軍起義、綠林起義等戰火使關中遭受重創,靳姓人因避難、仕宦、謀生等原因,由關中播遷于今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板蕩,烽警四起,有北方之靳姓播遷江南,但多數中原之靳姓逃避表里山河,相對戰亂少的山西,并在西河郡、汾陽郡與原來就已很是興旺的靳姓相融合,昌盛為靳姓西河郡望和汾陽郡望。此外,在十六國時期,匈奴屠格族中有改漢姓靳的,一度使靳姓隊伍壯大,尤其是靳準殺帝以后,更是如此。奈好景不長,招來石勒、劉曜共討,此支匈奴靳姓遭受滅頂,僅留靳準從弟靳康一子。所以嚴格地講,我國的靳姓人士,絕大多數還是漢族的后裔。隋唐時期,昌盛于山西的靳姓有播遷于今河北、河南、山東者。兩宋時期,北方靳姓有播遷于江蘇、安徽、浙江等南方省份者。元代,靳祥、靳德進父子由潞州(今山西長治)徙居今河北大名。明初,山西靳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南、山東、河北、安徽、陜西等地。明清以后,靳姓逐漸在內蒙、甘肅、東北等地落籍。如今,靳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河南、河北等省為多。 [1]
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六十八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三十五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二百一十二位門閥,人口約一百零八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68%左右,多以西河、遼東為郡望。
靳氏族人早期主要活動在中原地區和江漢地區,漢、唐時期在西河郡形成望族。宋朝初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南宋以后在全國各地逐漸分布開來。
今江蘇省的鎮江市丹陽市、宿遷市宿豫區曹集鎮新靳村、宿遷市泗洪縣、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靳橋村、常州市、徐州市、連云港市灌南縣、蘇州市吳中區,安徽省的宿州市?橋區、巢湖市、阜陽市、六安市霍山縣,山東省的濟南市歷城、陰縣、章丘市、聊城市莘縣王莊集鄉中沙村、東阿縣、臨沂市莒南縣;費縣、日照市莒縣、泰安市寧陽縣、菏澤市牡丹區、曹縣、鄆城市、單縣、東明縣、濟寧市金鄉縣有胡集鎮靳樓村、濟寧嘉祥縣、德州市夏津縣、濟寧市鄒城縣、濰坊市安丘市,河北省的安縣、寧晉縣、石家莊市無極縣、張家口市、衡水市饒陽縣、邯鄲市永年縣、雞澤縣、曲周縣、大名縣、廣縣、武安市、成安縣、邱縣、秦皇島市山海關區、滄州市肅寧縣、保定市淶水縣、安國市、博野縣、邢臺市南宮縣、巨鹿縣塔堤村、沙河縣、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小集鎮宋家營、唐山市豐潤區、廣東省的中山市、深圳市,山西省的太原市清徐縣孔村、大同市渾源縣、靈丘縣、晉城市、臨汾市堯都區、鄉寧縣、曲沃縣、呂梁市、運城市,湖南省的長沙市寧鄉縣、婁底市,陜西省的西安市、榆林市,河南省的鄭州市花園口區、滎陽市、鞏義市、新密縣、沁陽市、周口市扶溝縣、淮陽縣、新鄉市長垣縣、封丘縣、安陽市湯陰縣、林州市(原林縣)鶴壁市淇縣、洛陽市、信陽市、焦作市孟州市、博愛縣、濮陽市、郾城區、商丘市夏邑縣、柘城縣、項城市、頂山市汝州市、南陽市西峽縣、鎮縣、唐河縣、方城縣、洛陽市宜陽縣、孟津縣、開封市蘭考縣、尉氏縣、駐馬店市、漯河市臨潁縣、許昌市禹州市、商丘市民權縣、登封市、三門峽市盧氏縣、靈寶縣,福建省的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廈門市,貴州省的六盤水市盤縣,甘肅省的蘭州市山丹縣、天水市,云南省的玉溪市江川縣、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的成都市、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達州市達縣,湖北省的武漢市、荊州市、襄樊市、荊門市鐘祥市、宜昌市,遼寧省的沈陽市、鞍山市,遼陽市,吉林省的長春市、通化市松原市、四市,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海南省的海口市、三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北京市的谷縣,上海市,天津市的靜海區,重慶市的云陽縣,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省的臺南市、花蓮縣等地,均有靳氏族人分布。
山東聊城東昌府區靳屯靳氏字輩(南宋末年起共四十字輩):“安、子、爽、文、學、皆、?、煥、德、南、克、連、成、士、東、太、良、道、臺、傳、孝、經、孔、圣、保、忠、誠、廣、化、全、任、?、?、堯、舜、木、族、玉、光、前”。
山西雁門地區靳氏:“寶、存、如、萬、永、長、貴”
河南新密靳氏字輩:“文道久云曰宗克永六書崇德成咸士光心裕來世懷仁明無典型作本乃立”。
河南鞏義靳氏字輩:“同 心 協 力 勤 儉 治 家”。
河南禹州黨寨靳氏字輩:“富 學 全 德 光 天 克 永 書 聽 宗 普 代 順 風”。
河南焦作靳氏字輩:“法懷思尚古克繼祖宗志”。
山東夏津靳氏字輩:“祖宗立法善,源澤召慶長。忠厚志為本,孝敬榮萬芳。”
山東聊城莘縣字輩:廷洪學子
安徽銅陵靳氏字輩:“永重倫常,義而深翻。”
靳氏自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自“萬”字起統一字輩:“萬世紹祖德繼開振緒豐學修望駿敏儒業慶巍隆席珍廣居裕舒錦懿聞洪貞淑金寶韞侖瀛仁禮通同應義汲務師錫孝炳先?晉懷嚴訓鉅獻彰安全麟龍騰云顯鵬風漸奎聯崧泰觀景慕元成綿嘉傳”。
資料有待補充。
河南太康縣張集鄉張所莊有靳姓 輩份排為 <思 學 慶 如 樹 馥>
江蘇宿遷靳氏世序排輩用字:瑋祖首創族譜之前,先人已公議八字從五世排輩命名。明成祖三修族譜續三十二字,三百年來,族人起名有章可循。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前修族譜均為手抄。人口繁衍,居住分散,離譜改字命名時有出現,導致重祖輩“撞車”不斷發生。六十年前四修譜石印奉送,仍有人“拔高”或“自降”班輩。對先人離譜、“撞車”用字無可追究,然今之“拔高”、“自降”者理當自我糾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特委派對文字較有研究的族人,研討先人留下的四十字,摒棄個別、刪改少數、保留多數、續添八字,預計可用至前年末。并譜的族人譜牒多已遺失,命名各行其是,用字“撞車”難免。為避免錯輩,以同音字入譜。族眾上學,存檔,交往等用字仍維持現狀,但應懂得自己輩分世序,要教育后代使用班輩通字。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