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約一百七十二萬三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1%左右。根據《呂氏春秋》載有:“宋向帶為太宰,桓族也。華元殺蕩澤、向帶等舍于睢上……”。可知向帶亦為桓公之后,綜合其他史料判斷,向子戌所處年代應在向帶之后 ,這就說明,向父為向姓得姓始祖無疑,但是否由子戌改向而來尚須斟酌。無論如何,向姓發祥于今河南商丘一帶毋庸置疑。宋元公時,華亥與向寧叛亂,后二人雙雙敗逃楚國。
戰國時,秦國有向壽。可見在先秦時期,向姓已南及瀟湘,西入關中。此期至兩漢,向姓除繼續繁衍于商丘一帶外,有一部西遷洛陽,一部遷于今山東金鄉一帶,并有一部北渡黃河進入山西,此際見于史冊之向姓有東漢時期的向栩、向長,二人均為河內朝歌(今河南商丘)人,可見在東漢以前,商丘依舊為向姓繁衍之大本營。
此期至魏晉時期,向姓在北方發展的尤為昌盛,并形成了向姓河南郡望、山陽郡望、河東郡望。三國時,襄陽宜城(今屬湖北)人向寵、向充兄弟,向郎、向條父子入蜀。南北朝至隋,由于社會動蕩不安,向姓有避居江東,也有湖北之向姓南遷湖南。但上述三大郡望依舊較為興盛。
唐安史之亂后,唐王朝兩度請回鶻出兵助戰,則洛陽、西安兩次遭受回鶻將士的滅頂之災,向姓河南郡望名存實亡。接著又有黃巢起義接踵而來,向姓為避亂或其他原因始大舉南下,四川、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均成為向姓避難所。
北宋時,開封人向敏中入朝為相,又有其從孫向經之女向皇后嫁于神宗,使得這支開封向姓人家飛黃騰達起來,名載史冊者有十五人。宋靖康之恥后,向敏中玄孫向子 因仕宦之故遷居臨江軍清江(今屬江西)。明初,山西向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河北、北京等地。
明清之際,向姓已廣布全國各地,并有沿海之向姓渡海赴臺,進而遠播海外。如今,向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湖南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向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向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
如今,向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湖南省為多,約占全國向氏人口的35%左右。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后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一是指今整個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東縣,劃入蒲州。三是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陜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并河東縣入蒲州。
山陽郡:歷史上的山陽郡有二:①漢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將梁國分置為山陰國,不久以后,于西漢建元年間(公元前140~135年)漢武帝將其改為山陽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獨山湖周圍金鄉縣一帶地區。②東晉義熙年間(公元405~418年)將廣陵郡分置山陽郡,治理山陽附的地區,其時轄地在今在今江蘇省的清江、淮安一帶。至隋朝初年,又移治到今江蘇省淮安市。
河南堂:以望立堂。(又名“河內堂”向氏第六代子頎任宋國大夫,遷徙河內,河內成向氏始發地。北宋《向氏族譜原序》由宋昭文館學士兼修國史參知政事李清臣撰,其中有“河內向氏”,敏中公任“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公”。湖北省黃梅縣容公向氏懷戀先祖,遂命名郡望地為家族堂號為“河內堂”。不忘 原流始居之地。有楹聯曰:
“宋國啟姓,河內流芳。”“河南堂”類同。)
河東堂:以望立堂。
山陽堂:以望立堂。
中和堂:后漢向長,隱居不仕,性尚中和,精通《老子》和《易經》。自己窮得吃不飽,穿不暖,別人送給他的東西,他留夠自己用的,別的仍退還給人家。他常常說:“富不如貧,貴不如賤”。在兒娶女嫁之后,他出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終。
淑均堂:蜀漢將軍向寵,為中都督。諸葛亮對后主夸他“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七賢堂:資料有待補充。
竹林堂:資料有待補充。
大耐堂:典自宋向敏中。向敏中,宋開封人,字常之。太興國進士。知廣州,召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真宗朝拜右仆射。門闌寂然,宴飲不備。帝聞之嘆曰:"敏中大耐官職。"以衰疾辭不許,卒謚文簡。居大任30年,人以重德目之。尊向敏中為祖的向姓后人以一代賢相為榮,遂名其堂為"大耐堂"或"耐職堂"。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