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姓是中華民族常見姓氏之一,中國姓氏(百家姓)排行第66位的大姓,廖姓也是臺灣地區第十八大姓,就是俗稱的清廖。
廖姓人口約有490萬左右,約占全中華漢族人口的0.37%。
廖姓源流較多,一是出自己姓,為夏朝時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國名“蓼國”為氏;二是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為氏;三是出自偃姓,堯、舜的賢臣皋陶的后裔,封于“蓼”(今河南省固始縣),以國名為氏;四是出自躲避殷紂暴政,為繆、顏二姓所改;五是出自張姓,入贅廖家而改姓;六是出自賜姓。
廖(?)叔安,帝顓頊相傳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陽縣),為南方楚國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時受封于?(古廖字)國,故稱?(廖)叔安。春秋時,廖國被楚國所滅,國人以國名?為氏,稱為廖姓,廖叔安作為始封國君,被尊為廖姓始祖。
古蓼國轄境約當今河南省唐河縣、桐柏縣,湖北省棗陽市、隨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縣);?氏傳到36世伯高時,才去風加廣成為“廖”。
廖姓人口以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河南、河北、四川、重慶、廣西、廣東、臺灣、浙江、云南、海南、安徽、江蘇等地區居多,另外廖姓也是董姓的來源。
廖姓名人主要有:始祖廖叔安;遠祖廖爽公;三國時期蜀漢將領、車騎將軍廖化;明代鄖國公廖永安;征南將軍廖永忠;當代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現代中國杰出的政治家、廖仲愷之子廖承志;著名影視演員廖凡;中國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廖昌永等等。
源流一
據《左傳?昭公二九年》及《風俗通》等資料所載,相傳帝顓頊有個后裔叫叔安,夏時,因封于?國(又作蓼國,今河南省唐河縣南),故稱?(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國名?為氏,稱廖氏,是為河南廖姓。
源流二
據《廣韻》、《姓氏考略》等資料所載,周文王有個兒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為氏,稱廖氏。這支廖氏,望出巨鹿。
源流三
據《潛夫論》云:“皋陶庭堅之后,封于蓼(今河南省固始縣),子孫以國為氏!眻颉⑺吹馁t臣皋陶的后裔夏時受封于蓼,春秋時英、立等小國,即皋陶后人所建。楚穆王四年滅英、立二國,其后子孫有以國為氏;或以姓為氏,即為廖氏。
源流四
據《小溪廖姓祖祠房譜廖姓考源》所載,繆、顏二姓皆皇帝所賜,商末,殷紂王執政時,殘酷無道,繆、顏二姓有隱居于黃河西北(今陜西與山西交界處黃河段),改姓為廖。
源流五
據《廖氏大宗譜》所載,明代福建人張元入贅廖家,改姓廖,其子孫遂為廖姓。
源流六
出自賜姓或其他小數民族有廖姓。清乾隆二十三年賜臺灣土著七姓,其一為廖;仫佬、瑤、水、苗等族均有廖姓。
源流七
源于壯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書記載,壯族先人在唐、宋時期有因其居住地區而得名的“西原蠻”、“南丹蠻”、“撫水蠻”等,當時他們已有了廖、寧、儂、黃、莫、韋、周等大姓。如今廖氏仍是壯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源流八
源于苗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苗族廖氏,源出苗族古老的禾瓜家族,現主要居住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的廖家沖一帶。早期的苗族人有名無姓,到了明朝萬歷年間,有的地區開始出現了姓氏,如在湘西地區就有了“吳、龍、石、麻、廖”五姓。
源流九
源于毛南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毛南族是居住廣西、貴州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河池市、南丹縣境內。
源流十
源于仡佬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文獻《廣西仫佬族社會歷史調查》中記載:“仡佬族中有廖氏。”
源流十一
有一說法,源于古代貴族女姓,據文獻《姓紀・名頭志》中記載:“廖,字形源于一長發飛仙髻,以羽毛為衣,以云霓作裳的翩翩起舞的美妙仙女姿態”。原指美若天仙的女子,本來是貴族才可以得到的姓。其后意義漸淡,關于其姿態,可參考霓裳羽衣(成語)。據林氏學者分析,其字形可拆分為廣,羽,人,彡。其他具體例證尚不明。
歷史上廖姓的遷徙與分布
先秦時期,廖姓活動在河南、四川。
秦漢時期,廖姓已擴散到河北、湖北。
兩晉南北朝時期,廖姓已越過長江進入湖南、廣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
唐朝時期,中原廖姓兩次南下移民福建,廖姓在南方得到進一步發展。
明朝末代廖姓首次移民臺灣。
宋朝時期,廖姓大約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6%,排在第73位。廖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約占全國廖姓總人口的32%。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湖北、福建、四川,這四省的廖姓大約占廖姓總人口的69%。其次分布于江西、廣東,這兩省的廖姓大約又集中了18%。
廖姓在宋朝時已完成了主體的南下,形成了湘、鄂、川、閩、贛、粵等省份,廖姓密集分布。
明朝時期,廖姓大約23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4%,排在第84位。
宋、元、明這三個朝代,大約600余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廖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慢,江西當時為廖姓第一大省,約占廖姓總人口的43.4%;當時廖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這四省,大約占廖姓總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這兩省,又集中了總人口的13%。
汝南郡:漢高帝四年置郡。相當今河南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區。東漢時移治輿。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東漢移治今寧晉西南。
武威堂
唐貞觀年間,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寧都)縣令,政績顯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輩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從唐代起幾百年間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武威堂是流傳最廣、人口最多的廖氏堂號!俺绲轮篙呍挝渫兀浜笠嶙蕴拼饚装倌觊g聲勢顯赫,均以武威為堂號!比缃竦慕、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乃至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后裔。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