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五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北朝胡姓考》等的記載:
⑴.鮮卑族沒鹿回部,其首領在漢朝時期被稱作拔列蘭氏,到晉朝后期被稱為紇豆陵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由城(今山西大同)遷都于洛陽(今河南洛陽)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在這個過程中,紇豆陵氏被改賜為漢姓竇氏,其后裔子孫皆稱竇氏,后逐漸融合于漢族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⑵.鮮卑族婁提部,以首領名字為部稱,后成為婁提氏。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朝時期蒙古烏扎喇部,屬于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薩哈爾察(今吉林敦化西北部)、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俄羅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后有東海女真卦爾察部、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Ujara Hala。在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女真族、錫伯族烏扎喇氏多冠漢姓為竇氏、吳氏、烏氏、武氏等。
源流七
源于滿族,出自元、明朝時期女真卦爾察部,屬于以居邑名稱漢化為氏。在東海女真卦爾察部中,有烏扎喇氏,亦稱兀札喇氏、吳扎拉氏,滿語為Ujara Hala,世居薩哈連烏喇(今黑龍江竇文村)、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俄羅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等地。后有蒙古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烏扎喇氏族人中有一著名的烏扎喇?多羅岱,為滿洲鑲白旗人,世居薩哈連烏喇(今黑龍江竇文村)。在明崇禎十五年(后金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烏扎喇?多羅岱在跟從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征攻明朝益津關(今河北霸州)時陣亡,清太宗追贈其為騎都尉,并令其侄烏扎喇?薩賴襲其職,后亦陣亡,再贈一等輕車都尉。在烏扎喇?多羅岱陣亡后,其后裔族人中有以其故居地為姓氏者,稱竇氏,在滿清一朝中屬于較早即以漢姓為姓氏的家族。
少康、竇公、竇羽泥、烏扎喇?多羅岱。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竇姓出自姒姓,相傳夏后氏帝相失國后,他的妃子(原為有仍氏人),逃出自竇,投奔娘家有仍氏,生子曰少康,留居有仍遂為竇氏。關于此事,在《風俗通》和《尚友錄》上也有記載。竇氏的始祖少康得姓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有仍是竇氏的最早發源地,也是古時的國名,這個地方在今山東省濟寧市一帶。故竇氏后人奉少康為竇姓的得姓始祖。
竇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九位,人口約四十六萬七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029%左右。竇(Dòu 竇)姓在大陸與臺灣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
竇姓起源古老,遠祖始于夏朝。是大禹的后代。源于姒氏。夏朝國君相被殺后,到了王妃逃出竇地,逃回娘家有仍,生下了遺腹子少康。后來少康恢復了夏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的兩個兒子杼、龍,仍然居住在有仍,就姓了竇姓。后來杼即位為下任夏王。發展和演變:古代的少數民族氐族(分布在今天的陜西、甘肅、四川一帶)也有以竇為姓的。在漢朝時,清河觀津的竇氏出了一個皇后,竇太后,她是文帝劉恒的妻子,景帝劉啟的母親,她一直執政到漢武帝時,清河竇氏也因此大興,逐漸形成望族。此外,竇姓在發展過程中,還逐漸形成了扶風,河南兩大郡望,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因此,竇姓世稱扶風望(漢武帝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在今陜西省長安縣以西),河南望(漢高帝時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清河望(漢高帝置郡。相當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
如今,竇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江蘇省為多,約占全國竇氏人口的10%左右。
徙分布,聚集地
宋朝時期,竇姓大約有10萬余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3%,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一十位。當時主要分布于河北、陜西、山東,這三省竇姓大約占了竇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江蘇、山西、河南等地。河北為竇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竇姓總人口的47%。全國的竇姓基本集中在北方。
明朝時期,竇姓人口大約有5萬5千,人數急劇減少,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八十位以后。山東為竇姓第一大省,約居住了竇姓人口的35%。全國竇姓主要集中于山東、江蘇、山西,這三省大約占全國竇姓總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河北、安徽、湖南、河南、浙江等。竇姓人口主要傾向是由北向東南地區遷移。
在蘇魯中部、安徽東段、天津、河北東部和南端、內蒙古中部和東部、遼吉大部、黑龍江、河南北端、山西大部、陜寧、甘肅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川黔南段、云桂大部,竇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在0.08%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3%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30%,居住了大約56%的竇姓人群。在河北大部、北京、內蒙古中東和中西、遼吉東部、山西北部、陜西中部、川渝大部、云南西部、貴州中部、廣西北部、廣東西南、海南、豫鄂皖大部、浙江西北、上海、江蘇南北兩端、山東西部和東段,竇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在0.04%?0.08%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25.5%,居住了大約35%的竇姓人群。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