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今日新聞 > 正文
遷徙分布
蘇氏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一位,屬于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七百十三萬八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45%左右。
1.先秦時期:
蘇氏族人的遷移有著悠久的歷史。《后漢書》記載:“襄國有蘇人亭。”《漢書》也載:“曲逆有蘇水,東人濡。”“河北蘇”是蘇氏歷史上極有影響的蘇氏大族,《史記》記載,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圍邯鄲。武垣令傅豹、王容、蘇射率燕眾反燕地。”
蘇國居于中原地區(qū)。蘇子或蘇公的活動范圍并不大,其主要居住在豫北焦作市的溫縣。東達衛(wèi)國也就是今濮陽一帶;南達王城,即今洛陽;東南達鄭國,即河南新鄭,西南可達虢國,即今三門峽一帶。以上情況說明,蘇國國王的活動范圍在今河南省的黃河兩岸,大致在今焦作、新鄉(xiāng)、鄭州、濮陽、洛陽、三門峽等地的范圍之內。
蘇國滅亡后的戰(zhàn)國時代,蘇氏族人外遷的主要聚居地在洛陽,并涌現(xiàn)出著名的縱橫家蘇秦一族。
戰(zhàn)國時期,諸侯間的戰(zhàn)與和,促使了“士”的大量出現(xiàn),這一階層也可以說是依靠知識,依靠謀略為生的知識分子,他們以其自身的聰明才智,以及不停地游說,奔波于列國諸侯之間。蘇秦以鬼谷子為師,在云夢山(今河南淇縣境內)學術多年。他西至秦國,又東去趙國(今河北邯鄲),主要居住在燕都(今河北易縣),以后又多次到趙國、齊國(今山東淄博)、魏國(今河南開封)等,其活動范圍在今河南、河北、山東諸省。但蘇秦也南到荊楚(今湖北江陵)地區(qū)游說楚威王。蘇秦的兄弟蘇厲、蘇代也主要活動于燕國、齊國等地,足跡亦到中原的魏國,西可達秦。蘇秦家族以“縱橫術”而名聞天下,長期的游說活動極大地擴展了他們的眼界,異地的居住,使他們獲取了更多的知識與閱歷。
在《竹書紀年》中,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秦國大將蘇胡統(tǒng)領大軍討伐韓國,結果被韓國大將韓襄大敗于酸水。這場戰(zhàn)事雖不能阻擋秦軍東進,但對秦軍是一次重創(chuàng)。蘇胡也成為入居關中,即“陜西蘇”的最早的名人。蘇秦到荊楚,并不是蘇氏族人中最早涉足此地。《史記》記載:楚莊王三年(公元前611年)莊王不理朝政,日夜尋歡作樂,并下令有敢于勸諫者,立即處死,絕不赦免。時任楚國大夫的蘇從,從大局出發(fā),冒死直諫。楚莊王問他道:“你沒有聽說我下的命令嗎?”蘇從說:“如果殺死我能使您清醒,就是我的愿望了。”楚莊王聽后頓時醒悟,并立即停止了尋歡作樂,認真處理朝政,他還任命蘇從輔佐朝政。
2.秦、漢時期:
史籍《史記》曾記載“項羽大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項羽軍隊攻打的對像是秦軍,統(tǒng)領秦軍的將軍蘇角,被楚軍攻殺。作為秦軍將領,蘇角應與蘇胡一樣,久居關中,他們均為蘇氏族人西進的早期移民。此外,在與劉邦軍隊決戰(zhàn)的秦將中有蘇駔,他曾統(tǒng)軍在泥陽(今甘肅寧縣)與劉邦手下的大將酈商決戰(zhàn),而兵敗。蘇駔,以及蘇角、蘇胡等,見于史載,說明在秦國及至秦朝,有以武為職的蘇氏族人為秦帝國而盡力。
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正式任職內右史的蘇縱便在長安生活。漢武帝晚年病重于甘泉宮,權臣江充以病在巫蠱為由,而到太子宮中追查,時任黃門的蘇文即為江充的隨從,在此后的一系列宮中爭斗中,受冤殺者甚眾。始作俑者江充不僅被殺,也被夷滅九族,蘇文亦被焚于“橫橋”上。到王莽當政時,方士蘇樂受命在宮中筑“八風臺”,“臺成萬金”,可見筑臺耗費巨大,并在臺上作樂。而同為蘇氏族人的儒生蘇章,則不仕王莽,隱逸而去。
此外,在長安還有富豪蘇回,被賊人綁票,時任京兆尹的趙廣漢,以計擒住了賊人。
在京城及附居住蘇建蘇武家族。
蘇益在《吾族淵源》中,講到了蘇建蘇武家族的來源:“漢興,高祖徙天下豪杰以實關中,蘇氏亦由河南河內而遷秦,遂家于長安杜陵間。至漢武帝時,建公官校尉,從衛(wèi)青大將軍,西漢元朔二年,匈奴人寇擊退之,收河以南之地。西漢元狩四年,衛(wèi)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立大功,封陵侯,居長安而葬武功,其后遂家其所封,是為武功人。”
江浩在《蘇氏族譜源流四修序》中提出:蘇秦子“廷奇,居相位。奇五世孫勝,徙居杜陵。越十世,建為陵侯,后為游擊,復為右將軍。”
到了東漢時期,京師移都洛陽。蘇竟,字伯況,西漢帝時以明《易》為博士、講書、祭酒,善圖緯之學,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時外放為代郡中尉,時值內亂國弱,匈奴擾邊,僅代郡獨能保全。東漢光武帝時,拜為代郡太守,并堅拒匈奴,后因病離開代郡,到京師拜為侍中。數(shù)月,因病免官。蘇竟回家養(yǎng)病,潛心學問,作《記誨篇》等文章傳于世,年過七十而逝世于家中。這種籍在外地,在京城任職并家居洛陽者,在史料中亦有記載,如曾在東漢宮中任中常侍的蘇康,在東漢特有的外戚與宦官的爭斗中,蘇康深受漢桓帝的重用,左右朝政,與竇太后勢力進行爭斗。此外,光武帝時,還有在京城任司隸校尉的蘇鄴,系下獄而死,與他同案而死者有“用氣自行”的王磐和丁鴻。在順帝時,有在當時世家大族崔援手下任門生的蘇祗。
在陜西武功世居著蘇建的后代。東漢時期,有蘇章家族。蘇章為扶風陵人,他的祖父蘇純?yōu)橹辛旯睿凇叭o”一帶受人尊敬,被時人稱為“大人”。蘇章官至冀州刺史,他的哥哥的孫子叫蘇謙,曾任金城太守。蘇謙的兒子叫蘇不韋,為報父親被殺之仇,而臥薪嘗膽,追殺仇人,很有陽剛之氣,但也受到責難,并遭受滿門被殺之災。
蘇砒在《蘇氏世譜原序》中記載:“漢興,天下混一。蘇氏封侯者四人:江陽侯息,海常侯弘,薄侯昌,而史失其傳。”
陵侯蘇建。其中,在漢武帝時,集中兵力,定南粵王叛亂,南粵王趙建德便是由伏波將軍的司馬蘇弘抓捕歸案的。蘇弘也因功受封為海常侯,其海常侯國在瑯琊(今山東膠南)。自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7月受封,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蘇弘死,無后而國除,前后共七年。
蒲侯,見于《史記》和《漢書》。其封地由《漢書》標定在瑯琊,但從“蒲”義考察,應在今山西境內。蘇昌在囝縣(今河南杞縣)以縣尉的身份,參與定淮陽王謀反而有功,于延和二年(公元前91年)11月受封為蒲侯,食封一千戶。他的兒子蘇夷吾后繼封為侯,到西漢成帝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被削為民。其侯國歷漢武、昭、宣、元、成帝等五帝共七十三年。江陽侯的封國在今四川瀘州一帶,《史記》記載其地在“東海”,即今蘇東北、魯東南一帶。江陽侯,《史記》又作“江陵侯”。孝景六年(公元前151年),趙國相蘇嘉因定吳楚之亂,而受封,食邑二千五百戶。
《史記》年表所列江陽侯的諸侯分別為:第一代是江陽康侯蘇嘉,《漢書》作“蘇息”,其在位年代為前元六年~中元三年(公元前151~前147年)。第二代是江陽懿侯蘇序,在位年代自中元三年~建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前138年)。第三代是蘇明,《漢書》作“蘇朋”,在位年代自漢武帝建元三年~元朔六年(公元前138~前123年)。第四代是蘇雕,在位年代為元朔六年~元鼎五年(公元前123年~前112年)。
東北地區(qū)有任西漢遼東太守的蘇季,在《漢書》專列有他的“賦一篇”。在山西還有漢文帝時屯軍句注(今山西代縣)的將軍蘇意。在今山東金秀一帶有漢朝的山陽郡,《漢書》記載:三年“十二月,山陽鐵官徒蘇令等二百二十八人攻殺長史,盜庫兵,自稱將軍,經歷郡國十九,殺東郡太守、汝南都尉。”《漢書》、《天文志》、《五行志》、《楊胡朱梅云傳》、《谷水杜鄴傳》、《何周武王嘉師丹傳》等均有記載,有的并記這次起義歷時年余,歷郡國四十余,并將其與陳勝起義并列。蘇令的故鄉(xiāng)不得而知,但他主要活動在今河南、安徽、江蘇、山東交界及鄰地區(qū)是沒有疑問的。在漢朝桂陽即今廣東連縣,有被稱為仙公的蘇耽,他因善于道行而盛名于世。
另外,在東漢初年的戰(zhàn)亂中,在今甘肅一帶的以隗囂為首的反對王莽的勢力中,有志士蘇衡為“祭酒”,參與了軍國大計的謀劃。在《后漢書》中記述了涼州刺史梁鵠治罪蘇正和一案,參與此事的蓋?并沒有因與蘇正和有仇,而借機報復,他說:“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并秉公斷案,使蘇正和“喜于得免”,蘇正和是武都即今甘肅西和縣人。
在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政權的過程中,也還有非常活躍的蘇氏族人,如雖為王莽的使臣,但被劉秀極為看好的蘇伯阿,以為其為“王者受命”。
陳留人(今河南開封)蘇茂,他是漢更始帝手下的一員大將,為更始帝任命的“討難將軍”,他擊破方望主劉嬰的大軍,又在弘農(今河南靈寶)與赤眉軍大戰(zhàn),他還受命進攻溫城,與寇恂大戰(zhàn)而受挫,并受命守護洛陽。以后他又率軍攻殺淮陽太守,以廣樂(今河南虞城)為中心,并依附劉永,被劉永任命為大司馬、淮陽王。劉永被光武帝俘獲后,他又擁立劉永之子劉紆為梁王。后與龐萌等合兵三萬,進國桃城(今山東任城),漢光武帝劉秀親率大軍,坐鎮(zhèn)蒙城,指揮決戰(zhàn),蘇茂兵敗。蘇茂在今蘇魯豫皖交界處,與劉秀軍多次對陣,可以說是當時劉秀最為頭痛的精銳之師。在當時的混戰(zhàn)中,還有鄙(今河北高邑)大姓“蘇公”,這位蘇公雖然史不見名,但在今河北高邑一帶蘇氏族人已成為當?shù)氐拇笮眨斒菦]有疑問的。
屬于“河北蘇”者,還有當時在律歷方面很有造詣的蘇統(tǒng),他是鉅鹿人(今河北鄉(xiāng))。東漢永年間,在奉車都尉竇固手下任司馬的蘇安,出戰(zhàn)北匈奴車師王。東漢初在南方的交?任太守的蘇定,依法治郡。他們的里籍雖不得而知,但北到大漠,南到越南北部,都有蘇氏族人活動的蹤跡。此外,還有一些不知里籍的蘇氏族人,如東漢初年進攻弘農郡,生獲郡守的蘇況;赤眉余部將領蘇臣;以及東漢末任職漢中太守的蘇固等。見于《后漢書》的還有一些蘇氏族人,雖然無法肯定是“武功派”,但為今陜西人是無疑的,如扶風人有蘇固,還有因偽言圖讖事而下獄的蘇郎等。京兆霸陵人(今陜西西安)有蘇順,字孝山,他以才學見稱,好善學術,隱處求道,晚年被拜為郎中,所著賦論、雜文等十六篇。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yī)學院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yè)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yè)學院司法警務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數(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