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今日新聞 > 正文
鄧姓是中國新姓氏排行27的大姓(據(jù)2013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
殷時,鄧氏一支發(fā)展成以鄧為名的侯國。鄧國歷史悠久,直至戰(zhàn)國時代,才被楚國所滅。其子孫便按當時的慣,“以國為氏”將此姓傳了下來,就是鄧氏。對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說:“鄧,曼姓,殷時侯國也。春秋時,鄧侯吾離朝魯,后為楚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鄧氏在繁衍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吸收過外族外姓的成員。據(jù)《安化鄧氏譜序》載,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從鎰為鄧王。南唐亡國后,為躲避宋太祖的斬殺,而以其父封號為姓氏,改為鄧姓保住了性命。
鄧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區(qū)、長江流域及沿海一帶,其中江西、湖南、河南為最,四川、廣東、福建、江蘇次之。
鄧姓既包括“南陽鄧氏”(含已混同于“南陽鄧氏”在鄧州和南陽地區(qū)的“夏朝鄧氏”),又包括“南唐鄧氏”(宣城鄧氏),還包括在四川和云南地區(qū)的“羌族鄧氏”和“彝族鄧氏”。
是被顓頊賜姓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傳說幾千年前,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曾賜少昊金天氏的一個有功德的兒子為曼氏。曼氏開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許多支系,而鄧氏就是其中之一。
源出一
源于曼姓,出自商高宗武丁給叔父曼季的封地,屬于以國名為氏(今天湖北襄陽鄧城[1])。據(jù)史籍《元和姓纂》記載,“鄧,曼姓,殷時候國也。春秋時,鄧侯吾離朝魯,后為楚文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兩周時期,鄧國是周王朝南方較為重要的諸侯國之一,歷經(jīng)西周、春秋,一直延續(xù)了有六百多年,后鄧況徙居南陽新野。
遞傳到曼公第47代孫禹公,禹公中興漢室,輔佐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因“云臺首功”而受封為“云臺二十八將之首”。
漢和帝劉肇在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去世,禹公孫女鄧綏進入了劉氏東漢王朝權(quán)力中心,直至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皇后。我鄧氏家族也成了東漢王朝最具權(quán)勢的外戚家族。
禹公世居新野,而新野在東漢時歸南陽郡管轄,故我支鄧氏在東漢因禹公“云臺首功”、“禹公十三子,后世皆可法”被稱為南陽郡鄧氏。[2]自曼季之后,鄧國歷、鄧晁侯→鄧徽侯→鄧慶侯→鄧恒侯→鄧昆侯→鄧忠侯→鄧輝侯→鄧浩侯→鄧煦侯→鄧杞侯→鄧熹侯→鄧怡侯→鄧沛侯→鄧壁侯→鄧淳侯→鄧衡侯→鄧略侯→鄧宣侯→鄧尚侯→鄧粹侯→鄧明侯,計二十二代(這22代存在杜撰的重大嫌疑[3],而且這些祖先都不姓鄧,而是姓曼,也因此可以完全推斷這22代根本不足信。),經(jīng)六百余年,連續(xù)世襲侯爵,這是鄧氏先世的鼎盛時期。
亡國之后的鄧侯子孫,為紀念故國便以國名為姓氏,稱鄧氏,史稱鄧氏正宗,亦稱曼姓鄧氏。
源出二
源于蒙古族,屬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蒙古族珠爾奇氏,亦稱朱爾奇氏、珠勒沁氏,源出成吉思汗四世祖合布勒的長子斡勤巴兒合黑,以長子地位挑選百姓中最勇敢善戰(zhàn)者單建主兒乞氏族,在元朝時期為蒙古主兒乞氏部落,世居薩爾哈占(今新疆河薩爾托海鄉(xiāng)薩爾哈仁村)。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urki Hala。
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珠爾奇氏多冠漢姓為鄧氏、朱氏。
源出三
源于滿族,屬漢化改姓為氏。 據(jù)史籍 《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德敦氏,滿語為Dedun Hala,滿語“站”,世居黑龍江流域,后多冠漢姓為鄧氏、杜氏等。
⑵.滿族棟阿氏,亦稱東鄂洛氏,滿語為Dongga Hala,世居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qū)),后多冠漢姓為鄧氏、佟氏。
⑶.滿族董佳氏,亦稱董家氏、棟佳氏,滿語為Dong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董佳城(今遼寧新賓)、嘉木湖(今遼寧新賓)、嘉哈(今遼寧新賓夾河村)、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等地,后多冠漢姓為鄧氏、董氏、陳氏等。
源出四
源于其他少數(shù)民族,屬漢化改姓為氏。
今壯族、哈尼族、土家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鄧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鄧氏,世代相傳至今。
鄧姓發(fā)源于今天河南鄧州,大舉南遷于東晉之時,而播遷入閩、粵則早于漢代。漢代中期,鄧況自楚徙居南陽新野。至東漢初,因族人為光武帝劉秀的中興漢室立下大功及與東漢皇室的親戚關(guān)系,一躍而成為東漢最顯赫的家族。但至東漢安帝時,有人誣告鄧弘等曾反對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滿,因而使鄧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難。此后,南陽鄧氏不斷外遷,有南至湖南、湖北者,也有西至山西、甘肅者。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時,有南陽鄧叔攸遷至福建寧化石壁鄉(xiāng),后又分支泉州等地(這一說法存在重大謬誤,西晉良吏鄧攸在“永嘉之亂”,沒有避居今福建寧化禾口石碧村,更談不上是鄧氏最早入閩始祖。[6])
東晉十六國時,中原鄧氏大舉南遷,分布于江南許多省份,以江西、江蘇居多。總之,鄧姓早期主要還是以河南省境為其繁衍的中心,其首先遷入的地方是今山東高密縣一帶。與此同時,已有鄧姓南遷入今四川、廣東等地。至晉代,鄧姓的子孫在北方已落籍于山東、河北、陜西、山西、甘肅、安徽等地;在南方已遷居到今江蘇、湖南、四川等地。至唐代,南陽鄧氏分衍出的支派更多,分別居于甘肅、山西、湖南、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區(qū)。
宋代時鄧姓在南方已播及江西、湖北、福建、廣西等地。
明代福建人鄧顯祖移居臺灣,此后,閩粵鄧氏又有一些人向臺灣遷徙,進而又有徙居海外者。
當代鄧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區(qū)、長江流域及沿海一帶,其中江西、湖南、河南為最,四川、廣東、福建、江蘇次之。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yī)學院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信息安全技術(shù)應(yīng)用專業(yè)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yè)學院司法警務(wù)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數(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無人機應(yīng)用技術(shù)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