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的,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落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后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而民則只有姓、有名,卻沒有氏。古時候也有法律規定: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而同“姓”的男女則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親通婚對后代不利。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諸國的封地,屬于以封地名稱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諸邑(今山東諸城),魯國的一個大夫就在這里生活,他的族人采食于此。他的后代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諸氏,世代相傳至今。諸邑為春秋時期諸國國君的封邑,因以之為姓。如《春秋》中的諸為“莊公二十九年”記載中魯邑的諸城。《國語?鄭語》:“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諸稽國為彭祖后裔封國,諸稽國在商武丁時期被滅,部分遺族北遷至山東諸城縣西南,仍名為諸,形成諸國。
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末期越國大夫諸稽郢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根據史籍《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諸氏出自姒姓,是春秋末期越國大夫諸稽郢的后裔。諸稽郢,亦稱柘稽,是著名的春秋時期越國五大夫之一,以善辯和擅長外交著稱。
在諸稽郢的后裔子孫中,多以祖先的名字為姓氏,稱諸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騶氏,出自西漢時期越王的后裔無諸,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無諸,騶氏,約生于戰國晚期,卒于漢朝初期,是春秋時期越王勾踐的第十三世孫,為漢朝閩越王。源出還是姒姓。據史籍《榕城考古錄》記載,無諸死后葬在福州城隍山西面的一座小山丘上,俗呼王墓山。另據民國時期所著《閩侯縣志》中記載,閩人為懷念無諸,在越王臺建閩越王廟,史稱大廟山,無諸墓就在南臺嘉崇里閩越祖廟后的山丘上,世代祭祀無諸。
漢朝以后,無諸的后裔子孫以他的名字為姓氏,稱諸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變姓,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后周貴族諸葛十朋,屬于復姓省文簡化為氏。 五代十國時期,后周政權有個貴族叫諸葛十朋。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王朝之后,諸葛十朋不愿別人再打聽到他,就改姓名叫諸十朋,攜族隱居在會稽山中。
在諸十朋的后裔子孫中,皆改復姓諸葛氏為單姓諸氏,成為諸氏家族的又一個來源,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變姓,出自明朝時期侍衛統領寵,屬于字訛為氏。氏,是十分罕見稀少的姓氏之一,為古蜀國濮族部落稱謂,秦末漢初時期分播于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一帶,時稱六麻蠻族,后漢化成姓氏。在典籍《正字通》中記載:“六麻有諸姓。按,本作𧨿,訛作諸。𧨿,本作上聲,音查。六書不載稿字,今亦罕此姓,存備考正。”明朝萬歷年間,京師有四川籍的侍衛將領叫稿寵,唱名時呼“諸寵“,無人應答,唱?獨留。上官奇怪,問是何姓,𧨿寵回答:“𧨿如詐字上聲,字從工從白。”就是讀音作zhǎ(ㄗㄚˇ)。
后來,氏族人中就有人干脆就以訛為正,改稱諸氏,免得識別起來麻煩,由此世代相傳至今。
諸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大陸和臺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一百八十六位。
諸氏的主要發源地在山東諸城,為古瑯琊郡,另外有起源于吳國和越國的諸氏族人。春秋時,諸氏人主要居住在山東諸城,為諸國的王族。諸國春秋時淪為魯國的附庸國,成為魯國的大夫;后齊國占有諸地,又成為齊國的瑯琊邑;越王勾踐打敗齊國,擁有諸國,并遷都瑯琊,越國勢衰,復將國都遷回故地,大量諸氏族人跟隨南下。這樣,諸氏族人就擴散到江浙皖贛區域,并實現了同原江浙地區諸氏族人的匯合。
今江蘇省的常州市、無錫市、江陰縣、蘇州市、昆山市、南京市,浙江省的寧波市、紹興市、杭州市、嘉興市、余杭市、湖州市,溫州市,衢州市,安徽省的蚌埠市,廣東省的河源市,江西省的吉安市,湖北省的松滋市等地,四川省的蓬安縣,三臺縣,宣漢縣,瀘州市均有諸氏族人分布。
浙江余姚諸氏字輩:“彥和騰諤緩哀大士允長何廷兆克以嘉忠孝永”。
瑯琊郡:亦稱瑯琊國、瑯岈郡、瑯?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瑯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瑯琊臺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后,在境內設瑯琊郡,并附置瑯琊縣,治所均在瑯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并增瑯琊國、柜縣和祝茲侯國治于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瑯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瑯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瑯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后有沂州瑯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瑯琊臺及秦朝瑯琊郡治均不屬瑯琊郡(國)。春秋時諸國的統治區域在諸城、安丘一帶,屬于瑯琊郡。
瑯琊堂:以望立堂,《千家姓》說古代家族在瑯琊郡。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