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氏的公認祖先為仲子(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濟寧仲氏從第64代開始使用統一的輩份吉字,并逐漸向山東大部、江蘇北部、河南、河北、安徽推廣。
《族譜》便是共祖同宗之血緣集團以特殊形式記載本族世系的歷史典籍,是以血緣聯絡族人的重要橋梁與紐帶。據《史記》記載,仲姓為姬周遺苗,仲氏淵源可追溯到上古黃帝。因此,仲姓是我炎黃后裔數千年族系史中繁衍最古老、譜系最明確、輩分最清晰的家族之一。
孔子是中國史上的巨人,作為儒家的創立者和奠基人,他與諸弟子切磋琢磨,相互啟發,共同努力,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學說的基干。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降,儒學再次成為學術研究的熱點,隨著中國及東亞諸國組成的儒家文化圈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儒學對于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彰顯。“仁政、德治、明禮、忠信”等儒學理念越來越被現代文明社會所青睞,成為人類走向未來、走向繁榮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文化資源。
考“仲氏族志”之纂修,始于唐開元年間(713年?756年)之《泗源志》;明朝崇禎十年(1637年)更名為《仲氏志》;清代乾隆五年(1740年)復更名《仲里志》,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曾續修,但又由于水災及兵患,于光緒二年(1876年)方得以刊印。后一度失傳。
頗值得一提者,由華風仲子歷史研究會集體撰寫、研究會理事長仲崇義先生領銜的《仲里新志》之修纂,具有極高學術價值。仲崇義先生是仲子的第七十四代孫,他于1955年由山東梁山遷往到黑龍江訥河。
1986年7月,時任黑龍江省訥河縣信訪辦公室副主任的仲崇義,借辦案之機,回老家山東省梁山縣拳鋪鎮李官樓村探親,發現了完整的《仲氏族譜》,經過一年多艱苦細致的工作,故鄉專門制作了鐵箱,用石棉包好,派專人從梁山送到了黑龍江省訥河縣。當時在全縣只有一臺復印機的情況下,縣檔案館復印了《仲氏族譜》,原件“完璧歸趙”。1987年5月29日,《新華社通訊》刊發了子路家譜在訥河縣面世的消息。接著《人民日報》海外版、《解放軍報》、《黑龍江農村報》、上海《新民晚報》、山東《濟寧日報》、《棗莊日報》、吉林《長春日報》、武漢《長江日報》等報紙均轉載了這一消息,為擴大與仲氏族人的聯系創造了條件。仲子第73代孫、原山東省鄒城市政協委員仲偉鑄,也在鄒城找到了《仲里志》。仲崇義開始萌發研究仲子歷史和學術之念。
在長達十年的仲子研究和考證過程中,仲崇義先生與仲氏故里的聯系和交流日益增強。特別是經新華社首次報道,《子路家譜在訥河面世》的消息被全國各大報刊轉發,各地的仲氏族人得以進一步溝通,聯系更加緊密。1996年,經國家相關部門批準,“華風仲子歷史研究會”在訥河成立,并于1996年在山東曲阜召開了會員代表大會,初步達成編制《仲里新志》的框架意見。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币灾俪缌x先生為代表的仲氏后裔,歷時18載,北呼南應,訪今尋古,上溯厥源,下明流變,將2500余年仲氏一脈世系衍變予以清晰勾勒,完成了拜祖謁宗的尋夢之旅。其不僅僅是仲氏后人一部家族譜志,同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血脈相傳的文字見證。
《仲里新志》是在《仲里志》的基礎上,用現代語言、當代思維和今人視角展示了仲子生、仲子、仲氏文化遺產,并增錄了后人對仲子的系統評介,仲氏姓源研究及仲氏后裔分支情況。全書以“仲氏姓源”開篇,統領全志,設先賢仲子、仲子集紀、仲廟、仲林、仲府等十卷。共43章53節,計45.3萬字,附108幅照片和30幅圖片。其以志體為主,兼取記、傳、述、表、錄等諸體,上起于仲子誕生之公元前542年,下限在公元2004年的仲氏分支,提綱挈領,綱舉目張,文理兼備,扼要簡明。特別站在現代學術之高度,溯仲氏源流、輯仲子史料、評仲子品行,為仲子研究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由于種種因素的沖擊,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家譜文化已經處于瀕臨滅絕的境地。搶救家譜,無疑是致力于使中華民族文化免于斷裂之善舉!熬刺旆ㄗ妫、祖佑之”。愿每一位炎黃子孫皆以篤信之誠,為我中華民族的壯麗史卷上留下自己清晰的痕跡。
源于高辛氏,出自黃帝后裔高辛氏之臣仲堪、仲熊兄弟,屬于以先賢名字為氏。
黃帝曾孫帝嚳,姬姓,名?,號高辛氏,為五帝之一。帝嚳屬下有八個具有才得之臣,號稱“八元”,與顓頊屬下的“八愷”齊名。“八元”是:伯奮、伯虎、仲堪、仲熊、叔獻、叔豹、季仲、季貍,這八個人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
在“八元”之中有仲堪、仲熊兩兄弟,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于任姓,是商王朝開國君主湯的佐相仲虺后代,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仲虺,任姓,名萊朱,奚仲十二代孫,是商湯屬下賢相,與伊尹一起輔佐一代圣君商王湯。
在仲虺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例如,周王朝的樊侯仲山甫,即其后裔。
源于姬姓,屬于以先祖名、字或氏為姓。
①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大夫祭仲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祭仲,是春秋時期鄭國卿大夫、政治家,他是鄭莊公身邊的著名權臣,史書上記載他“甚有寵于莊公,莊公使為卿!
祭仲在鄭國前后輔佐、扶立了五代國君,堪稱春秋時期佐君最多的卿大夫之一。在祭仲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世代相傳至今。
②出自春秋時期魯國公子慶父之后,屬于以先祖字為氏。
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著名的大夫叫慶父,字共仲。因亂魯而遭到貴族與國民的譴責,最后身敗名裂。
在慶父死后,其后裔子孫中有因避仇而改以先祖字為姓氏,稱仲孫氏,后省文簡化為單姓仲氏、孫氏,世代相傳至今。
③出自春秋末期衛國大夫仲由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魯國卞人(今山東泗水泉林鎮卞橋村),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是孔門七十二賢弟子之一,史稱仲子,位列十哲,世稱先賢。
在仲由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或名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世代相傳至今。
④出自春秋末期魯國大夫公子彭生之后,屬于以先祖氏為姓。
公子彭生,姬姓,叔仲氏,是魯桓公庶子公子叔牙之孫,在公子彭生的后裔子孫中,多稱叔仲氏,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仲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莊公之后,屬于以先祖字為氏。
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元公有一個兒子名叫皇野,字子仲。在子仲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字為姓氏者,稱仲氏,世代相傳至今。
仲堪。仲姓一支,據《元和姓纂》記載上說,是高辛氏才子八元仲堪,仲熊的之后代,以父字為氏。從《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看來,另一支是魯桓公子慶父子孫號仲孫,亦稱仲氏,又仲虺湯左相,子孫氏焉,仲尼弟子有仲由,字子路。由此可見我國的仲氏家族來源端多。不過有一個共同特點,這些古人的后裔之以仲為姓,都是在歷史上的秦漢以前,因此仲氏家族的古老,自是不容置疑的。仲氏家族的始祖仲堪,是一位大有來頭的人,最早的仲堪和仲熊,都是上古時名列“八元”的賢者。所謂“八元”是指當時8位最有才德、最善于治事的人。他們的當時職務,相當于現在的教育部長。望族居樂安郡(今山東省廣饒縣)。《百家姓》注居中山郡(今河南省登封縣)。仲姓后人尊仲堪為仲姓的得姓始祖。
山東濟寧仲氏字輩(自64代起):“蘊耀振貽緒 統延肇躋偉 崇啟昭光輝(個別地區從維召光輝、崇米昭光輝) 懷如敦恒循 封典錫恩廣 令德毓賢? 昌旺勝明煌 榮茂超清香 國祚享禎利 乾坤樂泰康”。
甘肅蘭州仲氏字輩:“錫大玉佑國煒福承萬德弘仁懋業敦學允許衍宗”。
鹽城大豐字輩:
蘊躍正禮緒 爾芝學立春
壽以文慶漢 林海福存濤
榮華同增進 輝越百世高
唯和旭森晟 懷遠甚至超
嵩岳?龍領 德?鼎安韜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