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姓部分出自姬姓,商末時,周族首領古公?父(又稱太王)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和季歷。小兒子季歷生一子姬昌(即周文王),頗得太王歡心,并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泰伯為了讓父親的愿望實現,于是就攜二弟仲雍逃避于江南吳地,建立國家號勾吳。周武王滅商后,除了把仲雍之后封于吳外,又把泰伯的曾孫仲奕封于閻鄉,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為氏,奉仲奕為閻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為了奉祀泰伯,所以閻姓后人奉泰伯為始祖。異體字“閆”。
閻(Yán)姓,今可簡寫作“閆姓”,閻氏乃宗周嫡出,源出有八:
出自姬姓。為黃帝裔孫后稷之后,以封地名為氏。據《元和姓纂》《閻鄉家乘》等所載,相傳有裔孫后稷,承襲姬姓,北周人尊為始祖。12世孫古公?父又稱太王。他有三子:泰伯、仲雍和季歷。周武王時,封泰伯的曾孫仲奕于閻鄉(今河北省易水一帶)。仲奕的后代遂以封地閻作為姓氏。
出自姬姓。為周康王之后,亦以封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手心上有一個“閻”字。于是,康王封他于閻城(今陜西省北部一帶),其后子孫以封地為姓。
出自姬姓。為唐叔虞之后,也以封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成公的兒子懿,被封于閻邑(今山西省安邑),后被晉國所滅。
出自羋姓。楚國公族,有閻敖。出自楚國王族伯?的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支系王族熊伯?,他被封于閻邑(今湖北麻城),其后有大夫閻敖。 在楚國滅權國之后,閻敖被封尹權,在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閻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荊楚閻氏。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末明初扎魯特蒙古岳諾特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岳諾特氏,亦稱岳諾托氏、亦日呼德氏、閆忽德氏,世居扎魯特。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Yonot Hala。
清朝中葉以后,蒙古族、滿族岳諾特氏多改漢字姓為閻氏、門氏、伊氏等。
源于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巴克桑氏,滿語拼音為Baksang Hala,漢義“六十斛”,也就是“三十石”,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今北京 滿族中仍有巴克桑氏族人,清末民初多改漢字單姓為閻氏。
⑵.滿族布雅穆齊氏,亦稱布雅齊氏,滿語拼音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延吉)、黑龍江沿岸地區,后改漢姓為閻氏。
⑶.滿族閻佳氏,亦稱嚴佳氏、雅佳氏,滿語拼音為Ya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輝發(今吉林省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后多冠漢姓為閻氏、顏氏。
⑷.滿族閻拉扎氏,亦稱顏扎氏、燕札氏、顏查氏、顏之哈拉氏,庫雅拉彥札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顏盞部,以姓為氏,滿語拼音為Yanja Hala,世居雅蘭西楞(今黑龍江下游蘇城)、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長白山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民間多冠漢姓為顏氏、為官者多改漢字姓為閻氏、張氏等。
⑸.滿族顏珠氏,亦稱顏之氏,滿語拼音為Yanju Hala,世居雅達琿春村(今吉林琿春海蘭河流域),后多冠漢姓為閻氏、顏氏。
⑹.滿族顏濟哩氏,亦稱楊吉哩氏、焉哲勒氏,滿語拼音為Yangiri Hala,世居沈陽、伯都訥(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改漢字姓為閻氏、楊氏、韓氏、沈氏等。
源于達斡爾族,出自清朝時期達斡爾諸部,屬于以部落名稱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⑴.達斡爾族敖拉氏,亦稱鄂拉氏、傲雷氏,通古斯語拼音“Aora”,漢義“山”,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黑龍江多金(今黑龍江上游俄羅斯境阿爾巴津)、拉夫凱(雅克薩城以西)、呼倫貝爾(今內蒙古海拉爾)、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等地。后有滿族、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Aora Hala。清朝中葉以后多改漢字姓為閻氏、單氏、敖氏、山氏、蘇氏、鄂氏等。
⑵.達斡爾族索多哩氏,亦稱索都爾氏、索羅貢氏、敖勒多爾氏,滿語拼音為Sodoli Hala,為敖拉氏部落的分支,世居黑龍江。后有鄂溫克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改漢字姓為閻氏、索氏、敖氏等。
⑶.達斡爾族亞爾茲氏,滿語拼音為Yarci Hala。為達斡爾族脫譜姓氏之一,世居黑龍江北岸,清末民初改漢字單姓為閻氏。
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回族、土家族、壯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文化上流改為漢姓閻氏,世代相傳至今。
注:閻姓今多簡寫作“閆”字。當代《姓譜》分閆、閻二姓,編寫者考證不實導致的。又據《五音集韻》載,閆“同閻義,俗用”。閆、閻二姓實為一姓,黃帝族的后代,龍的傳人。由于閻姓被“俗用”成閆,就產生了閻、閆二姓,所以在當代《百家姓》里,兩姓并存。古代百家姓只有“閻”姓。
1.各支閻姓之間并沒有形成嚴格界限。閻姓盡管所出不同,但都因受封于閻鄉而得姓,一些由閻姓人自己編修的家譜也不能正確區分自己出自何支, 這說明部分閻姓支脈的早期歷史不可考。
2.閻姓發源于中國北方,歷代也主要繁衍于中國北方廣大地區,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
3.閻姓家乘牒譜分支甚多而精細,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有典籍佐證,記述閻姓起源最詳細的古籍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洋洋灑灑數千字來記述之,為他姓所罕見。
歷史上閻姓的遷徙與分布
先秦時期,閻姓一直活動在河北、河南、山西一帶。秦漢時,閻姓西遷陜西、甘肅,進而入四川,向東抵達山東,北移河北、內蒙古。在唐朝,閻姓在山西發展迅速,成為太原郡十大著名姓氏之一。唐宋以后閻姓開始在江南出現。
宋朝時期,閻姓大約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5%,排在第七十四位。四川為閻姓的第一大省,約占全國閻姓總人口的1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山東、河南、陜西,這四省閻姓占閻姓總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河北、山西,這二省的閻姓又集中了16%。閻姓人口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地區,全國形成了西部川秦、東部豫魯兩大閻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閻姓大約1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閻姓人口增長是負值。這與北方地區長期戰亂,尤其是元朝的野蠻統治有密切關系。面對戰亂和屠殺,受害群體首先應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閻姓是北方地區姓氏,自然受到最慘重的損失。山西為閻姓第一大省,約占閻姓總人口的4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山東、河北、河南,這四省閻姓大約占閻姓總人口的95%。宋元明時期,閻姓的分布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西向東遷移,全國閻姓的分布集中向晉、魯、冀、豫地區收縮。
當代閻姓的分布與圖譜
當代閻姓的人口已達490多萬,為全國第五十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5%。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閻姓人口由12萬激增到490多萬,增長了25倍之多,閻姓人口的增長速度大大高于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閻姓人口增長率是呈V形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東、河北、山西四省,大約占閻姓總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安徽、黑龍江、甘肅、陜西、遼寧,這五省又集中了27%。河南居住了閻姓總人口的16%,為閻姓第一大省。全國的閻姓分布的高比率區在豫魯冀和隴西。在600年間,閻姓人口主要的流動方向是由中原向西部、東部的回遷,向南方的移民較少。閻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見圖75)表明:閻姓在長江以北地區是比較常見的姓氏之一。在豫晉魯、冀京津、內蒙古大部、陜甘大部、寧夏、鄂皖蘇北部、遼寧西部、青海東北部、遼寧大部、黑龍江中部,閻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5%以上,中心地區可達到2.8%以上,上述地區覆蓋面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30.8%,居住了大約72%的閻姓人群。在青海湖以東、長江以北的其他地區,閻姓一般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25%--0.5%之間,其覆蓋面積約占了全國總面積的14.3%,居住了大約17%的閻姓人群。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