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是四川省的一個地級市,古稱利州,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歷史。素有“女皇故里”、“蜀北重鎮”、“川北門戶”和“巴蜀金三角”之稱。地處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上游、川陜甘三省結合部,為四川的北大門。是三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走廊,女皇帝武則天的誕生地,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廣元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歡。
1、劍門蜀道
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位于四川省綿陽地區。是在連綿不斷的秦嶺、巴山、岷山之間,以“蜀道”為紐帶的風景名勝區。1982年被定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蜀道”是從陜西漢中、寧強入川,至廣元、劍閣、梓潼的古棧道,綿亙150公里余。沿線地勢險要,風光峻麗。“蜀道”中分布著眾多的名勝古跡,有朝天關棧道、三國古戰場遺跡、武則天廟皇澤寺、唐宋石刻青佛巖、劍門關、古驛道翠云廊、七曲山大廟、李白故居等。它是一條自然風景與人文歷史勝跡并茂的“旅游熱線”。
劍門關,72峰綿延起伏,形如利劍,直插霄漢,古稱“梁山”、“劍山”,是蜀北屏障,西川咽喉,素獲“天下雄關”之稱,古為兵家爭奪之地,有極高的軍事價值。主峰大劍山,海拔1200米,山頂有建于宋代的古廟??梁山寺,沿途可飽覽石門關、石筍峰、穿洞梁、仙女橋、舍生崖等景觀。
皇澤寺在廣元市西,原名“烏奴寺”, 亦稱“川主廟”,因唐代武則天出生廣元,后改名“皇澤寺”。今寺為清代建筑,有大佛樓、則天殿、小南海、五佛亭、呂祖閣等。則天殿有武則天石刻坐像一尊。中層石窟,保存著南北朝、隋、唐、宋時期造像1203尊,飛天起舞,神態各異,堪稱古代造像藝術精品。
朝天觀棧道是古代川陜之間著名蜀道遺跡。朝天關山險水急,其北為清風峽,下行為明月峽,在兩峽的峭壁上可見上、中、下三排石洞,在中排孔洞察以木枋作為梁架,上鋪木板為路,下排石孔插以撐木,支撐中層梁架,上排石孔插以木枋,搭遮雨板。兩處棧道保存完好,山景秀麗,大可飽覽古代蜀道“飛梁架絕嶺,棧道接危巒”的風光。
翠云廊在川陜公路兩側,古柏夾道,青倉一色,素有“蜀道奇觀”支撐。這些古柏,大可合抱,形如蒼煙,或背負懸巖,或聳立山頭,或在路旁,形成一條綠蔭覆蓋的“翡翠長廊”。
2、七里峽風景名勝區
旺蒼縣鼓城鄉和檬子鄉境內鼓城山?七里峽風景名勝區位于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上的米倉山南麓旺蒼縣北部鼓城鄉境內,距縣城64公里,東臨南江縣光霧山景區,西與蒼王峽地質生態風景區相鄰、北接陜西黎坪國家森林公園。鼓城山?七里峽旅游區由鼓城山、七里峽、白龍宮三大景區組成。
鼓城山景區以山為主體,森林景觀、野生動物、地下景觀相輔相成,云景氣景四時不同,絢麗多彩。2.5億年前的海洋地質沉積,造就有“天下第一鼓”之譽的鼓城山。鼓城山山體似鼓而四周峭壁如垣,高達150-200米以上,山頂寬廣緩,方園2-3萬方米,東西兩鼓城山相距千米。主要景觀有“云海天鼓”, 大紅巖“崖壁城堡”,中山包“天然風蝕園林”,塔壩河 “花徑通幽”,大紅巖“地下暗河迷宮”等。鼓城山景區不僅風光旖旎、地質奇特,山奇水異。區內文彩斑斕,是儒、佛、道三教活動圣地,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歷史文化積淀深厚。
七里峽景區位于景區的中部,景區面積29方公里,是一條長達3公里的峽谷,峽谷寬12-15米。風光以水景為主,峽谷、森林、流水渾然一體,形成炫麗多姿、清雅奇幽的獨特風韻。主要景點有夫妻樹(別一天)、端公潭瀑布、玉女泉、萬卷書、紅葉灘、一簾幽夢、桃花店、好漢坡等。
白龍宮景區河水翠綠清澈,山勢挺拔高聳,如劍如屏,有白龍宮、黑龍潭、鐵佛寺遺跡等景點。白龍宮景點已探明主洞長度為220米,一般寬為20-30米,高10-20米,總面積8300方米,由前廳“巨幕白褶”、“靈芝洞府”、“玉柱廣廈”、“花玻塔林”、“龍宮幽深”等六個大廳組成,規模宏大,景觀集中。鈣化景觀千姿百態,為川北溶洞中所罕見。
保護區以亞熱帶與溫帶交匯地帶的森林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分布有維管束植物195科949屬2597種,其中屬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有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和獨葉草4種;棲息有脊椎動物34目147科332屬468種,其中屬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扭角羚、林麝、豹、云豹、金雕5種。保護區不僅是水青岡屬植物的起源中心,也是該屬植物的現代分布中心,至今仍保存有7千余公頃水青岡原始林。全世界水青岡屬植物約10種,其中亞洲7種,中國5種,而米倉山自然保護區內就有4種:米心水青岡、水青岡、亮葉水青岡和臺灣水青岡。
景區內旅游線路:
景區大門入口?小龍潭?端公潭瀑布?七里峽?西鼓城山?原始森森?落水洞水奇觀?右七里峽?鼓城場鎮。
3、翠云廊
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而且是以險著稱的劍門蜀道的一段。翠云廊古稱劍州路柏,民間又稱“皇柏”,亦稱“張飛柏”,位于四川廣元市劍閣縣和綿陽市梓潼縣,以劍閣縣部分為主體部分。劍閣縣的翠云廊已建成國家AAA-風景區。
翠云廊公路
翠云廊公路南起七曲山大廟,北止于劍閣縣,全長約50公里,公路兩旁生長著8000余株古柏(含劍閣至閬中段的翠云廊),號稱“三百里長程十萬樹”。
由萬株行道古柏組成的綠色長廊,民間又叫“皇柏”,也稱為張飛柏,傳說是當年三國名將張飛駐守蜀國閬中時號召人民所植,據史料及民間傳說,古柏是歷代開成的群體,其栽植時間,上起秦漢,下至明朝中葉,歷時2000余年。隨著古蜀道的開拓和驛道整修,路旁留有自然生長的樹木,也有大量的人工栽植的行道樹,逐漸形成數百里的林蔭大道。
科學家稱古柏為“森林化石”,文物專家則視為“蜀道靈魂”、“國之珍寶”,文人墨客比之為“綠色長城”。外國專家贊為“舉世無雙的奇觀”,“古代陸上交通的活化石”、“比歐洲羅馬大道優美”、是“世界文化遺產”等等。
的確,無論如何贊美“翠云廊”都不過份,她不僅給人帶來愉悅的視覺享受、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更給以古蜀道無微不至的呵護,才使古蜀道有了良好的行駛環境及整的路面。
翠云廊---當之無愧的蜀道明珠!
翠云廊公園
在翠云廊公路梓潼至劍閣縣的中段,有一處比較集中的古柏生長地,生長在古代驛道上,如今的川陜路從其旁經過,現在已被用圍墻圍起來供游客觀賞,門票5元,園內有大量的粗狀的古柏及一些三國遺跡,如張飛井、張飛柏等,還有一個翠云樓,是觀賞翠云廊及大小劍山的好地方。如果此地不被圍起來,會給人更好感覺。
4、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北4公里的嘉陵江東岸。
千佛崖造像是四川境內規模最宏偉的石窟群,在長約420米、高約40米的崖面上,龕窟密布,重重疊疊,多達13層。根據清咸豐四年(1854年)所立的石碑記載,全巖的造像有一萬七千余座。但1935年修筑川陜公路時,炸崖開路,一半以上的造像被毀,F存大小龕窟四百多個,造像七千余尊。根據《廣元縣志》的統計,有唐刻二十七段、五代刻五段、宋刻二十六段、元刻二十六段、明刻八段、無年號者四十一段,另有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的文字題記和摩崖碑刻一百多通。
千佛崖造像以大云洞為中心,分為南北兩段。南段著名的龕窟有大佛洞、蓮花洞、牟尼洞、千佛洞、睡佛龕、多寶佛窟、如意輪觀音等;北段著名的有三世佛窟、無憂花樹佛、彌勒佛窟、三身佛龕、菩提像窟、盧舍那佛龕和清代的藏佛洞等,匯萃了從南北朝、唐、宋到清代的石刻作品,雕刻精細,造型優美,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大云洞在千佛崖的中心,高3.8米,寬3.6米,深10.6米?叩恼惺菑浝辗鹆⑾瘢鐚掦w胖,圓臉彎眉,袒腹含笑,坦然無憂。像的后邊是錐形的石壁,兩邊雕刻有眾多的小龕及排列有序的菩薩像,左右壁鑿出兩個深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共七尊造像。南北兩壁采用半圓雕法,刻出觀音148尊,均華冠盛服、腳踏云蓮,氣勢不凡。
大佛洞和三圣龕內的佛祖容貌清秀,眼小唇薄,通肩的佛衣折褶直線陰刻,有軟而薄的質感。脅侍突額高鼻,唇溝深陷,表情淡雅;頭上兩髯高聳,兩耳各懸有一條飄帶,帔肩搭交于腹前。從蓮臺、佛龕、蚊龍拱眉等造型特征來看,都與其他龕窟的風格不同,當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大云洞右側三圣龕窟中有南朝梁天成元年(555年)的文字題記,窟的中三龕造像,面相古樸,衣飾典雅,與大佛洞的造像相似,同屬于千佛崖最早的造像。
蓮花洞因為藻井的正中有一朵直徑1.2米的蓮花而得名。蓮花周圍的牡丹是宋人所繪,蓮蓬繪成中國道教的“八卦太極圖”。洞的東、北、南三壁各雕造一個大龕,內刻一佛二脅侍,佛像方臉寬肩,身著圓領通肩的大衣,外披袈裟,袒右肩,背后有桃形的光環。三龕的空隙處又造佛、羅漢、觀音等96個小龕、130多尊。睡佛龕中,釋迦牟尼側身而臥,神態安詳,像身后的眾弟子,有的捶胸,有的慟哭、抽泣,各具姿態、表情各異。兩端各站立一菩薩,背依婆羅雙樹,樹干上各有一蟠龍?啐惖谋北诟〉裼袃山M佛“金棺”的故事。此龕是唐代石刻造像的杰作。
千佛崖還有許多小龕,雕鑿細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身著胡服的樂工、隨曲飛舞的飛天、脅生雙翅的飛人、身著銷甲的勇士,以及各種飛禽走獸、神話故事等等,內容十分豐富,是研究中國古代石窟藝術的寶庫。
1961年3月,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原名天臺山)在廣元城區14公里,是經國家林業局批準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地處龍門山和米倉山南麓,面積26方公里,海拔1100-1700米。原名天臺山,山頂部有一臺,常在云霧之中,故名“天臺”,古時就為川、陜、甘、的道教名山。
天?山上數萬畝森林密布,郁郁蔥蔥。大風吹來,松濤狂吼。烈日當空,濃蔭蔽日,登高眺望,一覽眾山小。園內景景不同、景景相映。天?山四周最高海拔1602米,天?山海拔1200米,山頂有100多畝的開闊林地面積,這一明顯的懸殊使這個天然的奇特景觀更是明顯。天?山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而且樹種大部分是生態的柳杉樹。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氣候、幽美壯觀的自然人文景觀,成為人們理想的消夏避暑之地。天?山不但有自然景觀蟠桃石、九龍山、走馬嶺、司馬光讀書臺、蒼溪河、天池湖、雪坪、銀子坑、漢王洞、藏經洞,好漢坡神仙橋等充滿神奇和優美傳說的景點。另外還有山牛、蘇門羚、黃鹿、野兔、靈猴、金雕、云豹、林麝、貉、錦雞和畫眉等珍奇動物以及野生天麻、香菇、木耳、板栗等產品。
天?山國家森林公園標識,從“鳳尾龍形”表現的鳳在上、龍在下及月亮包住太陽的造型特征刻畫了武則天文化對于天?山的重要意義,表現了“日月當空?,乾坤任我行”的旅游文化特征。作品以帝皇色為主基調,有超然物外的情味,巧妙實現了天?山國家森林公園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的獨特構想,也寓意天?山國家森林公園將成為四川省重要的佛教、道教、儒教的朝圣中心。作品充分展示了天?山旅游景區深厚的女皇文化、宗教歷史文化底蘊和生態休閑功能,創意獨特,具有較強的視覺感染力和沖擊力,內涵豐富,寓意貼切,簡潔醒目,適于景區宣傳冊、名片等各類宣傳推廣使用。
天?山原名天臺山,山頂部有一臺,常在云霧之中,故名天臺山,古時就為川、陜、甘、的道教名山。因全國用天臺命名的天臺山甚多,改革開放,發展旅游各地宣傳炒作不遣余力,為避免混淆,廣元打破全國幾十座天臺山的廣告屏蔽,經數名學者專家論證將“臺”改“?”。
蟠桃石
蒼蒼,-茫茫。 望腳下,云霧繚繞,如臨仙境,從天臺閣景點向東行100多米,就是蟠桃石,一塊巨石形似仙桃,倒立于地,四周無依,大風吹來,搖搖晃晃,頂部可站立10多人,只要幾人齊力推動,就可以使這石塊搖動。(可惜5.12汶川地震將蟠桃石震垮)
讀書臺
距蟠桃石百余步,有一塊立在懸崖邊的巨石,頂上十分坦,可容10余人,巨石與臺相距約2米,縱身可躍上巨石。巨石周圍是高大的樹木遮掩,環境清靜,在此下棋讀書清幽無比,不是神仙?似神仙。據說這里是司馬光曾經讀書的地方,謂之“讀書臺”。
聽濤石與盆景
讀書臺不遠就是聽濤石,在這里聽松濤陣陣,心曠神怡,令人遐想連篇。在這里漫步輕游,舉目環顧四周,如果從天上往下看,就會發現懸崖峭壁的天?山四周都是連綿不斷的環形山巒,從而形成這個巨大的盆地,好像是托起險峻天臺的“盆景”這個“盆景”長寬均約4公里,直徑均約3.5公里,“盆景”總面積約12方公里,天?山就坐落在“盆景”正中央。
宗教活動勝地
天?山自古就是著名的宗教活動勝地,前山佛教廟宇居多,后山道觀為主,
前山道教現僅存玄通府一座宮觀且建筑面積小,在廣元尚未成立道教協會以前的道門中可以說是無序狀態,就在前幾年還有一不爭氣道人僅僅兩碗米,就將天臺觀拱手相讓賣給僧人,佛教入住天臺觀后便改名為梵天寺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確是明明白白的現實。后山的靈臺觀有占據天?上的制高點的真武宮,慈航殿;八卦亭造型的太清宮,三清宮、別具一格的亭式靈官殿;大氣雄壯的藥王殿,還有密林中絕無僅有的溝?廊橋,令人流連忘返;后山與前山天池湖海拔相差約150米,形成奇特的地質植物景觀。優美幽靜的天池湖,山上的寺廟道觀,女皇武則天之父親手種植的5株古柏,形成天人合一的絕妙奇觀。
6、皇澤寺
利州區 皇澤寺
景區分類:人文景觀,宗教廟宇
最佳時機:四季皆可
招牌景點:則天殿、大佛摟、宋墓浮雕石刻、蠶桑十二事...
交通指南:成都到廣元劍閣全程路況好,適合任何車型。
門票價格:淡季 50元 旺季 50元
7、劍門關
劍門關,位于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斷褶帶,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享有“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此修筑棧道30里,設關守衛,稱“劍閣”。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贊譽更讓劍門關名揚海內。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10年9月被列為國家AAAA級風景區。
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劍門風光-,苦于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五美女給蜀王,蜀王信以為真,派身邊五丁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金牛,才開通了這條蜀道,稱為“金牛道”,又稱劍門蜀道。
三國時期,蜀丞相諸葛亮率軍伐魏,路經大劍山,見群峰雄偉,山勢險峻,便令軍士鑿山巖,架飛梁,搭棧道。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糧、駐軍、練兵;又在大劍山斷崖之間的峽谷隘口砌石為門,修筑關門,派兵把守。當年魏軍鎮西將軍鐘會率領10萬精兵進取漢中,直逼劍門關欲奪取蜀國,蜀軍大將軍姜維領3萬兵馬退守劍門關,抵擋鐘會10萬大軍于劍門關外。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劍門關是劍門蜀道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和劍門關國家森林公園的主體部分。“劍門天下雄、九寨天下奇、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作為四川省四大景觀,劍門關首屈一指。歷史上有說:“打下劍門關猶如得四川”。是古劍門蜀道上的一處重要關隘?偯娣e:186.2方公里。規劃面積142方公里。
劍門關是數百里大劍山中段的一個缺口,七十二峰形若利劍,儼然一道天然屏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具有極其重
要的戰略地理位置。這里曾發生過一百余次戰爭、十多位帝王蒞臨并有無數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四千幅作品。當年蜀將姜維憑借天險,曾拒魏軍十萬之師于關外。現存諸葛亮建關的遺址,古老的寺廟,珍貴的碑刻以及著名的劍門四景(劍門細雨、梁山松濤、夕照絕壁、雪染翠云)和劍門四奇(姜維石像、千年紫荊、松柏長青、劍山石筍)。
劍門關景區主要景點有:劍門關、劍閣道、劍門關樓、劍閣驛道、七十二峰、小劍山、姜公祠、姜維墓、鄧艾墓、鐘會故壘、金牛道、后關門、石筍峰、梁山寺、雷霆峽、翠屏峰、仙峰觀、古劍溪橋、志公寺等。-
天下雄關
原古關城樓是三層翹角式箭樓,正中懸一橫匾,書“天下劍門絕壁雄關”,頂樓正中的匾額題有“雄關天塹”?上,這座歷經千余年的雄偉古關樓,在1935年修筑川陜公路時被全部拆毀,僅存一塊長方形“劍門關”石碑,F關樓是1992年在原關樓舊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更為壯觀的仿古式關樓。在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劍閣旅游業遭遇嚴重破壞,全縣受損景區達7個,受損面積達100%,劍門關景區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為了恢復這個天下名關的風采,劍閣縣下大力氣進行重建和升級工作。根據同濟大學編制的總體規劃,劍門關景區將形成大劍門、志公寺、雷鳴谷、五里坡和翠云廊5大景片,光前4個景片面積就達75方公里。整體風格為漢代風格,著力表現劍門關的雄、險、幽、深。
8、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是汶川大地震首個地震遺址紀念公園,是汶川大地震中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的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地震遺址群。
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已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級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省級地質公園!暗綎|河口,看山崩地裂,見證悲壯,激勵人生。”當地村民張曉深有感觸地說:“經過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也是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最好的地方!
9、青溪古鎮
青溪古鎮位于青川縣城喬莊以西59公里,《華陽國志》載,建興七年(公元229年)析陰道剛氐道轄地新置廣武縣于青溪,委諸葛亮之參軍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據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
它是我國古陰道上的重要關隘,自東漢以來,一直是王室與地方勢力相互攻戰不息之地,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由于青溪所處地理位置的重要,歷代王朝都派將把守,修池建廊。明洪武四年(1371)正千戶朱路改土城建筑磚城,清順治十年(1653)懷遠昭義將軍特授龍安營參將,白丹衷復建城池,歷經三載竣工,城周九百丈,墻表用糯米灰漿鑲砌石條和大磚,內夯土石,高二丈一,底寬一丈四,深一丈護城河相連,外城門備有吊橋,東西北三門各建有半園形外城墻,稱“甕城”,內外城門洞全以石條鑲拱。內城門不與外城門相對,門開側面,上建箭樓。內城門上建有距地四丈五的重檐城樓,戌守嘹望,顯示邊陲雄姿。城形如靴,又稱“靴城”。 城內分東南西北四大街和下東街、下南街、石板鋪面。城內四街交匯的十字口,建有木質高大鼓樓,占地面一丈八,橫順相對,高四丈五,兩樓一底,三層飛檐,琉璃筒瓦,雕梁畫棟,四方懸匾。西為“陰古道”,北為“北方鎖鑰”,東書“紫微高照”,南掛“南山聚秀”。四大街各豎牌墳坊,-匾額,東街“紫微高照”,西街“西蜀咽喉”,北街“北極聯輝”,南街“人杰地靈”。
青溪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歷史文化古跡眾多!拔魍鹋,東暉白馬鞍,橋高金柳折,泉涌玉華繁,洞口魚淵躍,關頭虎石盤,醍湖不覺曉,雪霽萬峰寒”,就是晚清學子袁汝萃描寫青溪的八景詩。具體的是指石牛寺、馬鞍山、高橋寺、玉花泉、魚洞砭、關虎石、醍醐塘、九龍包等八個景觀。
10、樂寺
在元壩柳橋鎮,有一座巍峨磅礴的古建筑群,這就是川北佛教第一叢林?元壩樂寺。
樂寺位于廣元巴中路旁的元壩樂寺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相傳該寺始建于宋代紹興(公元1131?1163)年,距今860余年,現有臨濟正宗三十六代、三十七代祖師墓碑及始建樂寺碑記均有記載。舊時殿宇輝煌、香火鼎盛、道場干凈、佛法興旺。該寺在遭到毀壞。改革開放后,人民政府為了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人民群眾的宗教生活需要。1993年,經所在地縣人民人民政府申請,廣元市人民政府批準同意,在其舊址開始重建工作。
為了有力開展這項重建工作,選擇一位有相當能力的,即既持戒精嚴、修學并重,又懂得古建筑設計與修建兩者具備得法師便成首要工作。在人民政府得到申請下,由上級佛協推薦,幾經考證,最后正式決定:禮聘徹利法師前來,具體領導這項工作,并主持和統領該寺一切佛事活動。
徹利法師真是法脈龍象,堪為末法時代振興佛法,擔荷如來家業之器者。徹利法師幼時曾隨當代著名大德及武術家海燈法師學習佛法及武功,后出家在陜西終南山拜與海燈法師齊名的凈天法師為師,成為凈天法師的高足,之后為了進一步完善自己,又依附中國著名高僧惟賢法師(現為重慶慈云寺方丈,重慶佛教協會會長),潛心佛法,終有所造詣。幾年以來,法師身體力行,不怕困難,克服重重障礙,率領全寺40余名弟子,為弘揚廣大我佛教化,利樂一切有情恒發無上廣大心愿,遍行一切難行苦行,終于在片瓦不存的一片廢墟上,建立起了一座莊嚴的佛教道場。
該寺現有天王殿、觀音殿、幽冥十殿、鐘鼓樓、講經堂、茶娛院、玉佛殿、放生池等。天王殿、觀音殿里,諸佛菩薩各有姿態,莊嚴威儀;幽冥十殿,一片地獄景象,肅穆攝眾;鐘鼓二樓,巍峨對峙,晨鐘暮鼓,警醒眾人;講經堂里,法音不絕,聲振寰宇;茶娛院內,善男信女,穿梭如織;玉佛殿內,更有緬甸華僑佛界所贈整體玉佛,彌足珍貴,價值連城,寺外龍山環抱,綠蔭掩映;放生池內,荷月映池,魚翔淺底。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