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中國還提出了許多方案,獲得了沿線國家的認可與響應。
一帶一路上的主導
在經歷了19天、1.2萬多公里的穿行之后,首趟義烏-倫敦中歐班列返回中國。去時滿載中國貨,回來一車歐洲造,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項重要務實合作舉措,"中歐班列"已開行39條,累計開行數量已突破3700列,到達10個國家15個城市,成為一條聯通"一帶一路"沿線貿易的中國方案。
■發展導向順應時代潮流
"過去,義烏國際雙方物流基本依靠海路和空運,鐵路國際運輸是新的亮點,新的引擎,能夠更好地服務國際貿易,讓更多的產品通過'中歐班列'運往中亞和歐洲,銷往全世界。"作為"中歐班列"的運營商,義烏市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馮旭斌對公司發展充滿信心,"今年我們將完善在'中歐班列'沿途重要城市的布局,計劃建設西班牙、德國的海外辦事處分撥中心。"
對接國際市場,靠貿易暢通,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中歐班列成為促進經貿合作的橋梁和紐帶。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中國對俄羅斯、巴基斯坦、波蘭、哈薩克斯坦和印度進出口分別增長37%、18.7%、19%、69.3%和27.7%;與此同時,對歐盟進出口也增長了16.9%,對東盟進出口增長2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顯著。
3年多的時間,一個由中國提出的倡議,逐漸成為廣泛的國際共識并推動全球行動。中國全方位推進務實合作,提出了一系列"中國方案":
增強政治互信,簽署合作備忘錄或合作規劃,建設一批雙邊合作示范,建立完善雙邊聯合工作機制;推動經濟融合,牽頭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啟動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框架內經貿合作和互聯互通提供資金支持;促進文化包容,舉辦國際文化博覽會、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和圖書展等文化交流活動……
這些"中國方案"順應了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契合了不可遏制的發展需求。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對本報記者表示,"一帶一路"是從基本理念到具體項目、內在邏輯相統一的方案體系。"與現有的區域合作機制相比,'一帶一路'最大的特征就是發展導向。"李向陽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傾向于在發展的過程中探討雙邊或多邊更多新的合作可能性,"所以我們提出的中國方案也都是以發展為導向。"
■互利共贏
成果惠及世界
"我認為,對參加'一帶一路'倡議的所有國家和人民來說,這是一個使大家共贏的中國方案,是一個讓我們覺得擁有共同命運的倡議。"巴基斯坦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利哈?洛迪日前表示。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沿線國家之間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了許多重大進展和成果,絲路基金便是標志性的機制建設成果之一。
據絲路基金董事長金琦介紹,與其他投資機構相比,絲路基金定位中長期開發,重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跨國產能合作。"絲路基金堅持與國內外各投資者優勢互補,拓寬投資合作渠道,推動'一帶一路'多層次投資合作。"金琦說。
以中俄能源合作為例,在總額為270億美元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中,絲路基金購買了9.9%的股權并提供專項貸款。"中國為落實'一帶一路'這一偉大構想做了許多工作。最大的手筆可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俄羅斯財政部財政研究所研究員薩文斯基認為,俄中合資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為兩國許多行業的許多公司帶來了用人需求和穩定收入。
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已在沿線20個國家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有專家認為,中國投資的每一個億都能帶來5個億的紅利。
"中國投資者不僅手握資金,而且有中國乃至全球大市場做后盾,積極的合作一定能夠實現互利共贏。"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副院長詹姆斯?勞倫森認為,"一帶一路"建設能夠促進相關國家的互聯互通,讓互利共贏的理念在相關國家生根發芽,實現互利共贏。
倡議來自中國,成果惠及世界。3年多來,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受惠于這一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未來,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這"五通",中國也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歡迎各國傾情參與,耐心傾聽各國對國際合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主張,讓更多惠及民生的重大舉措匯入合作共贏的"大合唱"之中。
■多元合作
對接各國戰略
連接歷史與未來,溝通中國和世界,一周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拉開帷幕。中國將論壇主題設定為"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各國將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臺,共享合作成果。"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方案再次受到世界期待。
"共商、共建、共享,分別解決了怎么建、誰來建、為誰建的問題,這是'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的奧秘所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司巡視員歐曉理說,"一帶一路"注重和他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考慮沿線國家利益關切,追求發展最大公約數。
在埃及地區戰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易卜拉欣?赫伊塔尼看來,"一帶一路"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傳統絲綢之路的復興,即各國之間順暢的經貿關系的恢復,使之互通有無、互利互惠。二是沿線國家技術、的交流,文化、藝術團體穿梭往來,使各國民眾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更多的合作機會不斷涌現。最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相對接,真正實現共同發展,各國參與熱情高。
"對接也是'一帶一路'的優勢和特征。"李向陽對本報記者介紹,一帶一路與現有的合作機制能夠很好地對接起來:比如與東盟共同體進行對接,與俄羅斯倡導的歐亞經濟聯盟進行對接,此外還可以與印尼的"海上高速公路"這類國家層面戰略進行對接。"'一帶一路'的發展導向決定它可以與各種形式的現有機制進行對接,從而實現共同發展。"
詹姆斯?勞倫森同樣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其他地區性貿易與合作安排的有益補充,而非競爭者。"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為例,這是一個旨在通過降低各種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來促進地區貿易增長的貿易協議,而'一帶一路'建設則通過改善國與國之間的物理連接和降低交易成本來刺激貿易增長。兩者相互促進,互為補充。"
"我們要把'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經驗,與國際社會相對接,只要能夠實現共同發展,我們就可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采取多元化的合作機制。
央視網消息:“安格連-帕普”是目前中國企業在烏茲別克斯坦承建的最大工程,也是共建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合作的示范性項目,被列為烏茲別克斯坦的“總統一號工程”。
有著“中亞第一長隧道”之稱的卡姆奇克隧道段,是安帕鐵路線的焦點所在,也是烏茲別克斯坦鐵路網全線的咽喉所在。
極高風險與難度讓諸多歐美企業望而卻步,中國建設者卻不畏艱難。
3年工期,來自中國的隧道建設者們勇挑重擔,用世界先進的全機械化施工,攻克了中亞最大的巖爆區、涌水,僅用了900天時間完成了共計47.3公里主、輔隧道的修建,讓天塹變通途。
安帕鐵路是中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成果,也是中烏兩國人民友誼與合作的新紐帶。
安帕鐵路隧道貫通,極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出行難題,實現了群山阻隔的兩地人民幾十年的夢想,也有利促進了烏茲別克斯坦鐵路事業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成果惠及世界。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