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館陶縣衛計局承擔魏僧寨鎮趙官寨村幫扶脫貧任務,自2月26日派出幫扶工作組駐村以來,扶貧工作組認真貫徹省市動員會的要求,按照“單位定點幫扶、工作組駐村幫扶、干部職工結對幫扶”的工作思路,逐戶走訪,精準結對,真干實干,精準發力,扶貧工作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逐戶走訪摸實情,精準結對用真心
駐村第二天,工作組成員就和鄉村干部一起,對18戶貧困戶,按照“五看、五不錄、六優先”的要求,嚴格標準,逐一識別,在確保扶貧對象精準無誤的基礎上,結合村情民意,選定了投資小、收益長,綠色環保無污染的光伏發電項目。同時,局機關挑選18名中層以上干部,分別與貧困戶結對子,一對一進行幫扶。在結對幫扶中,衛計局局長趙培俊帶頭走訪貧困戶,免費給幫扶對象徐連芝、李明興兩戶贈送7只母波爾山羊,還為李明興補交了2000元的農保保費,讓其母親領到了農保養老金,受到了其家人的衷心好評。
截止目前,衛計局共投入資金4萬余元用于慰問走訪貧困戶、貧困留守兒童救助、購買殘疾人用具等。同時,免費為貧困群眾進行了兩次健康查體(300元/人次)活動;為兩名貧困女童分別發放了2000元救助金;為一戶貧困大學生辦理了貧困學生資助申請。一件件實事,一次次付出,贏得了群眾的認可,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擁護和好評。
找準路子促增收,多方發力下真功
該村發展溫室大棚有30年的歷史,建有占地500余畝的現代農業種植基地,成立有專門的綠園瓜果專業合作社,但在市場決定產業的今天 ,產品缺乏固定、成熟的銷售渠道,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的發展和提高。工作組進村后,結合扶貧工作開展,在貧困戶自愿的基礎上,通過土地流轉、扶貧資金入股等方式,擴大了種植規模,增加了貧困戶收入,讓貧困戶變成了新時期的“三金”農民;僅土地流轉一項,每年每戶可獲得流轉收益1200元,戶均收益1800元/年。同時,針對困擾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銷售難題,工作組先后5次與鄉鎮、財政、規劃等部門協商,籌建占地3000余米的“瓜果蔬菜批發市場”項目已獲批;目前,1000余米的交易大棚已初具規模。另外,積極與縣商務局聯系,籌建村級淘寶服務站,4月11日該村“淘寶店”建成營業,在“互聯網+農產品”扶貧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在此基礎上,工作組充分發揮部門優勢,扶貧工作多面開花。一方面,利用上下級關系,跑市進省,在市計劃生育協會爭取了10萬元的“少生快富小額貸款貼息”項目,預計金融部門將為群眾提供100萬元的貸款支持。
在走訪中,館陶衛計局工作組發現該村有四條胡同沒有硬化,針對這一情況,工作組和鎮村干部協商,把路面硬化確定為扶貧工作的第一仗,主動出擊,跑鄉鎮,找財政,經過10余次市、縣、鄉鎮的來回奔波,爭取到省財政獎補資金8萬元,高標準完成了1760方米的胡同硬化工作。另外,該村400余米污水管網工程已建設完工;工作組免費為村安裝110KV的變壓器一臺。目前,投資10萬余元占地90米的標準化衛生室正在建設中,預計10月底將建成完工投入使用;兩條進村道路(長500米,面積8000多方米)日將開工建設。
滿腔熱情為扶貧,忘我工作獻真情
工作組駐村以來,認真落實《館陶縣精準脫貧駐村干部管理制度》,以“人在村中,干在實處,立足崗位,多做貢獻”為工作信條,嚴守紀律,堅守崗位。偶爾有些頭疼腦熱,就在村衛生室拿點藥或在鎮上大藥房買點藥,群眾看在眼里,稱贊在心里,在大隊部門口曬太陽的老人們紛紛說,“這么多年來,沒見過這樣的工作組,不但真走訪真入戶,還給老百姓真辦事、辦好事,還堅持自己做飯,還時常給我們這些老頭遞一袋煙,給我們聊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一助一”扶貧攻堅的征程上,館陶縣衛計局駐趙官寨村工作組正滿懷信心不畏艱難,勇于擔當,夙興夜寐,激情工作,充分發揚后池村新愚公精神,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為早日讓老百姓過上小康生活而不懈努力奉獻著真情和汗水!
年來,蓮峰鎮綻坡村黨支部緊緊圍繞“1236”扶貧攻堅行動和省市縣各級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將基層黨建與精準扶貧工作深度融合,以用活用好互助資金為抓手,瞄準扶貧工作“靶心”,創新實施“三建立兩帶動”黨建扶貧工程,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為全村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三建立:一是建立互助增信協會。自全縣“互助增信、產業增收”工程啟動以來,綻坡村認真籌備,及時組織,嚴格按照要求召開了互助增信啟動儀式,選舉產生了綻坡村扶貧互助增信協會理事會、監事會負責人和成員;表決通過了《綻坡村扶貧互助增信協會章程(草案)》、綻坡村基礎設施等六個能力小組名單和《公益設施管理辦法(草案)》等管理機制,切實提高了財政精準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創新財政資金與金融資金融合支持農戶發展產業的機制,為貧困戶的產業發展奠定了制度保障,加快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進程。二是互助社建立黨組織。為將基層黨建工作的成效體現在精準扶貧工作上,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扶貧互助社的示范引領作用,村黨支部轉變服務方式,創新工作載體,成立了綻坡村扶貧互助社黨支部,李海東同志兼任黨支部書記,程元太等互助增信協會理事會、監事會成員為支委委員,進一步強化了互助社引領發展的能力,夯實了組織保障。三是整合資金建立黨員創業基金。在堅持示范創建、典型培育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全村黨員干事創業激情,發揮村黨支部主心骨作用和黨員帶頭模范作用,在各級部門的支持幫扶下,依托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村扶貧互助社又建立了黨員創業基金,注入資金35萬元,并通過蓮峰信用社1:8的放大比例,進一步擴大了放貸資金池。目前累計為全村18名黨員發放貸款資金20余萬元,且資金主要用在扶持中藥材種植、加工販運,畜牧養殖和電商等產業的發展上,有效緩解了貧困黨員和合作社生產發展資金短缺難題,為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新型農民提供了資金保障。同時,互助協會和互助社黨支部堅持以“扶持一戶、致富一戶、帶動一片”為原則,制定了貸款戶增收跟蹤幫扶機制,對個別增收效果不明顯的貸款戶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幫扶,幫助其適時調整產業發展方向,直至增收效益明顯改善,輻射帶動作用凸顯,切實推動全村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兩帶動:一是帶動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社助推精準扶貧。年來,綻坡村黨支部謀劃制定了“種藥材、搞養殖、興勞務、重電商”的經濟發展思路,并圍繞打造產業,巧打“富硒黃芪”種植科技牌,重點在富硒黃芪種植和加工販運上狠下功夫。在村黨支部書記李海東的奔走帶領下,全村先后組建了康榮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注冊了“富硒黃芪保健茶”商標1個,申請富硒黃芪發明專利2項,建成中藥材科技示范園和加工小區1處,產業合作社2家,協會1家,發展中藥材加工販運戶25戶,發展聯戶養殖小區6家,成立養殖合作社3家。為了進一步發揮專業合作社的規模效益和抱團帶動成效,村黨支部先后組織248戶貧困戶全部加入專業合作社,預計在合作社等組織的帶動下,每年將吸收解決貧困戶就業500余人,人均增收0.8萬元以上;輻射帶動周邊三個村300多戶農戶種植富硒黃芪1500多畝,每畝增產55公斤以上,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逐步擴大富硒黃芪種植規模,培育打造品牌,并帶動貧困戶掌握中藥材種植加工及養殖等專業技術,創新全村經濟發展新模式,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脫貧致富。二是帶動扶貧互助社資金高效運行助推精準扶貧。一方面,自扶貧互助社成立以來,村黨支部通過印發宣傳資料、上門講解貸款政策以及喇叭宣傳等形式開展了扶貧互助社貸款政策宣傳,尤其對貸款申請條件、審核過程以及貸款時限、規模等內容進行了重點宣傳,做到該項政策家喻戶曉。并對6戶貸款誠信戶進行了評比表揚,樹立了新風、培育了典型,為貧困群眾的產業發展和脫貧致富營造良好了氛圍。另一方面,村黨支部積極邀請鎮扶貧工作站站長等業務人員對互助增信協會的相關成員開展業務知識培訓3場次,利用農閑時間開展集中政策宣傳4場次,不斷提升了扶貧互助社整體運行水和群眾信任程度,為互助社資金的高效運行提供了專業保障,鞏固推進精準扶貧實現新突破。同時,針對貸款資金回收難、監管難的問題,不斷健全了互助協會規定制度,強化了貸款資金的回收和監管,加大了追繳力度,有力的保障了金融扶貧的輻射帶動作用,目前4戶逾期貸款戶現已全部按照規定還款。
通過“三建立兩帶動”黨建扶貧工程的大力實施和互助資金金融杠桿作用的充分發揮,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投身精準扶貧的熱情,在全村上下掀起了黨員干部你干我幫趕學先進的浪潮,基本實現了群眾脫貧的目標,達到了精準扶貧與基層黨建的“雙推進”。
一、基本情況
石塔寺村位于苗店鎮北部與郝寨鎮接壤,省道魯姚公路穿境而過,轄石塔寺、付莊、苗莊、胡樓、老溝趙、棗莊、李崗7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5580畝耕地,全村人口3326人,53名黨員,村兩委成員7人。煙葉、三粉是全村確定的支柱產業。
全村共有貧困戶201戶743人,貧困發生率23. 87%,脫貧戶73戶294人,已脫貧戶43戶180人。計劃脫貧85戶269人,其中:因缺資金致貧的有35戶110人,因學致貧的有5戶18人,因缺技術致貧的有31戶110人,因病致貧的有12戶27人,因缺勞力致貧的有2戶4人。實現整村脫貧。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精準識別貧困人口
一是加強宣傳,提高認識。鎮村組層層召開干部會議,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引導農民群眾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主體作用,匯聚精準扶貧合力,集中力量打贏精準識別攻堅戰。
二是搞好配合,精準識別。組織村組干部30余人,與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一起,嚴格按照程序,進村入戶,逐戶調查,進行信息采集,確保貧困戶信息準確無誤。通過精準識別,全村共確定貧困戶85戶269人。
三是認真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工作。嚴格按照“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定六議”程序,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積極組織村組干部協同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對未脫貧貧困戶進行嚴格篩選,確定貧困戶。通過核查篩選,共新增貧困戶12戶38人,退出8戶29人,其中死亡3人。
四是完善機制,建檔立卡。按照農戶申請、群眾評議、公示等程序,對申請表、公示照片、民主評議會等相關資料進行分類歸檔,裝訂成冊。
(二)科學制定脫貧規劃,如期實現脫貧
根據貧困村7項脫貧標準和貧困戶4項脫貧標準,因村施策、因戶施策,科學制定了脫貧規劃。
一是科學制定脫貧村規劃。根據貧困村7項脫貧標準,逐項對照,制定脫貧規劃,努力實現整村脫貧。按照精準到村的要求,全面摸清村情,突出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轉移就業等幫扶重點,研究制定了整村脫貧計劃。
二是科學制定戶項目。根據貧困戶4項脫貧標準,因戶施策,制定脫貧規劃,明確幫扶措施和脫貧途徑,實現早日脫貧。對全村未脫貧的85戶269人通過采取扶持生產發展、轉移就業、大病救助、低保兜底等扶貧途徑,促使貧困戶及早脫貧。其中需扶持生產發展的有50戶170人,需轉移就業的有21戶71人,需大病救助的有12戶24人,需低保兜底的有2戶4人,需要互助金的有51戶。
(三)培育發展產業,實施產業扶貧
1.鼓勵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圍繞三粉加工、煙葉種植、紅薯種植、畜禽養殖等產業,通過煙葉種植專業合作社、運芝家庭農場、銀良三粉有限公司的示范帶動,引導貧困戶積極參與煙葉、葡萄種植和畜禽養殖。目前帶動46戶貧困戶參與三粉加工,32戶貧困戶參與煙葉、葡萄等經濟作物種植,煙葉面積已達600余畝、葡萄300余畝、脫毒紅薯6000余畝;新建養殖場3家。預計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貧困戶逐步走上產業脫貧之路。
2.建立扶貧基地,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從而實現脫貧。全村共建有種養扶貧示范園、三粉產業園、葡萄采摘園、產業扶貧蔬菜種植基地等4個扶貧基地,為貧困戶拓寬了增收渠道,為320名貧困人口提供了就業崗位。
3.積極爭取扶貧項目,改善農業基礎條件,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兩年來,共爭取扶貧資金200余萬元,申請小額貼息貸款80萬元,爭取到戶增收項目50萬元。修建扶貧道路5公里,架設橋涵6座,打配機電井16眼,農業基礎條件大大改善,為實現貧困戶及早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下一步打算
1.進一步加大精準扶貧工作力度。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對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進行正確的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對貧困群眾進行正確引導,切實轉變貧困戶等、靠、要的觀念,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
2.壯大發展產業,把煙葉、三粉、畜牧、經濟林做大做強,帶動貧困戶積極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及早脫貧。
3.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按照制定脫貧村規劃,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搞好對接,把規劃變成項目,并實施好項目,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群眾生活條件,真正實現脫貧。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