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23日,“新疆民族團結一家親”微信臺對2017年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名單進行了公示,巴州共有27個單位、94名個人榜上有名!
2017年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
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擬表彰名單公示
2017年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工作,經各地各部門各單位推薦、自治區相關部門評審、自治區黨委研究等程序,評選出了500個先進集體、2000名先進個人作為擬表彰對象,現予公示,公示時間為2018年3月21日至3月27日(5個工作日)。如有不同意見,請在公示期內以電話或書面形式向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
聯系人:段紅婭、王冰清
聯系、2667262(傳真)
自治區“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
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8年3月21
【2】
胡慧玲,一個被喀拉蓋巴斯陶社區各族群眾所熟悉的名字;一個辛勤耕耘在凡的崗位上的社區書記,始終把社區的民族團結工作牢記在心,把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作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人生信條。
工作期間,為了更好的維護民族團結,更好的服務好社區各族群眾,她認真學習哈薩克語言,經常走訪入戶,深入群眾當中,時刻把民族團結放在心坎上,時刻把民族團結落實到行動上,努力辦好關系社區各族群眾切身利益的好事實事。逢年過節,她總是不忘貧困群眾。為轄區低保殘疾戶、少數民族貧困戶送去大米、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用品,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幫助和關心。
社區哈薩克族孤寡老人古麗扎達老大媽,今年已經80歲了,她的兒子因患多種疾病,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全家一直靠老人微薄的低保維持生計,兒媳因忍受不了生活的清苦撇下兩個年幼的孩子離家出走了,半年后老人的兒子經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一聲不響地也離開了家,至今杳無音訊,接踵而至的打擊使這個原本就拮據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年幼的兩個孫子需要撫養,自己的身體又每況愈下,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年邁的古麗扎達老大媽一個人身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的胡慧玲主動與她結對幫扶,她從自己的工資里每月拿出500元錢資助老人,為了解除老人的后顧之憂,胡慧玲又積極協調孩子所在的學校為孩子提供必要的幫助,讓他們也像別的孩子一樣茁壯成長。古麗扎達老人被胡慧玲一次又一次的幫助和關心深深的感動著,老人不會用電話,但每次家里改善生活的時候,她總是第一時間跑到社區,熱情的邀請胡慧玲到家里做客。簡單的飯菜卻總能讓胡慧玲和老人一家三口感受到家的溫暖。當細心的老人得知胡慧玲時就愛吃個奶疙瘩,每當鄰居老鄉給老人幾塊奶疙瘩,老人總是背著自己兩個孫子悄悄的給胡慧玲留著。”正是在這常不過的小事當中,卻總能讓我們感到一種團結溫情在不同民族間流淌。
作為一個社區書記,對群眾的實際困難,胡慧玲總是盡心盡力幫助解決。社區80多歲李廣老人一家是轄區低保人員,老人患糖尿病20多年了,并發癥使他的視力越來越差,因為沒錢治療而導致雙目失明,沒有子女,與老伴兒相依為命的他還照顧著自己90歲的哥哥,屋漏偏逢連陰雨,老人的哥哥又患上了癌癥,哥哥的病情給這個原本就貧困潦倒的家庭又蒙上了一層陰影,胡慧玲入戶了解到情況后,動員社區干部職工,為這三位老人募集醫療資金五千余元。正當幸福悄悄走向這個家庭時,意外發生了:春節前夕,老人去世了,這個貧困的家庭,連喪葬費都無法支付,胡慧玲得知情況后,來不及難過的她,第一時間協調民政局相關領導為老人解決了喪葬費的問題,在老人下葬的那一天,她組織社區人員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年邁的回族爺爺楊百軍老人多年來一直孤苦伶仃的一個人生活,胡慧玲了解到情況后,經常到老人那入戶走訪,陪老人聊天,幫老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老人沒有文化,不認識漢字,出門買藥就成了難事,無論工作再忙,她總是會擠出時間去藥店給老人買藥并送到家中。老人住院了,為老人送飯、抽出時間陪老人聊聊天又成了胡慧玲每天必做的事兒。
胡慧玲所在的喀拉蓋巴斯陶社區孤寡老人比較多,每年端午節,為了讓各族老人都能吃上粽子,胡慧玲帶著所有的社區干部和“訪惠聚”工作組成員,親自包粽子和老人們一起過節,一位哈薩克族老人激動地說:“雖然這個節日不是我們哈薩克族傳統節日,但吃了書記和大家包的粽子,我們也算過節了”
扶老攜幼、愛心傾注,在凡的崗位上,胡慧玲總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各民族間的真情大愛,不論嚴寒酷暑,她總是這樣執著的堅持著、堅守著,這讓她成了社區群眾的貼心人、暖心人。
民族團結在基層,正是有了像胡慧玲這樣的基層干部,有了他們這樣為各族群眾的真實行動和真情實感,才讓民族團結永遠駐留在各族群眾的心里。一個社區好書記就像基層一面旗幟,一個始終把社區群眾的困難掛記在心上,時刻維護民族團結的基層干部更是各族群眾的貼心人、至親的人,我們喀拉蓋巴斯陶社區的好書記?--胡慧玲是這樣承諾的,也是這樣做的,讓我們大家都為她點個贊
【3】
她,以凡的母愛,溫潤著學子們幼小的心靈,幫貧困學生放飛生活的夢想,助孩子們有一個無憂的童年!
她,以拳拳赤子之心,無私無悔地奉獻,創造出一份人間質樸的母愛,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贊歌!
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生活,就要面對什么樣的命運和人生。
帕力達?胡特勒克,一位凡樸實的維吾爾族母親,每天過著凡的日子、真實的生活,卻有一顆慈母之心、一個博大的胸懷,三十年來,一直無私奉獻,幫扶了老人、孩子無數,有漢、回、哈等各族民族的人,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創造了人間超越親情、跨越民族不凡的愛。
一、 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 哈薩克族諺語
1959年8月,帕力達出生在新疆托里縣,兄妹8人。由于家庭困難,年幼的帕力達最能體諒父母的無奈,為了讓兄妹們上得起學,學習成績優異的她最終選擇了休學,外出打工掙錢。
婚后,年輕漂亮的帕力達與丈夫阿扎提養育著自己的3個孩子,連同母親和兄妹組成一個14口人的大家庭,過起了雖然辛苦淡但又充滿著溫馨和幸福的日子。
為了補貼家用,1990年她開起了一個小商店。就在這一年年底,在這個小商店里發生一幕讓她終生難忘的事情。那天傍晚,店里來了一位漢族青年,抱著一個才一個月大的小女孩,對著帕力達說:家里實在太困難了,別說吃面粉,就是取暖的煤也沒有了,實在無力撫養孩子,沒有辦法,想要把這孩子送人。當時帕力達雖然不太懂漢語,但還是聽明白了這位漢族青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難,看著孩子可憐的小臉,生性善良的帕力達,深知眼前這個漢族青年內心的痛苦和無助。“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個娃娃餓死,我養了……”。沒有利益驅使,沒有豪言壯語,只是一種人性最本能的選擇讓帕力達在這位漢族青年面前做下了承諾。家里突然增加一個年幼的孩子需要撫養,一句承諾讓生活的重擔再一次壓在了善良的維吾爾族婦女帕力達身上,從此,建立了一個特殊的民漢團結的大家庭,這也注定了她一生的勞苦艱辛。
時隔4年,帕力達看到鄰居家一位60多歲的漢族孤寡老人,沒有人照顧,心里不忍主動把老人接回家,為她洗衣、做飯、看病,這一照顧就是10年。直到2004年底,老人的妹妹終于聯系到她,把老人接走了,帕力達才算放下了一樁心事。老人走的時候,激動地流下了淚水。凡中的民族大愛彌足珍貴,在這位維吾爾族親人的照顧下,老人有了一個溫暖的家,有了一份勝似親人的愛!
這樣的故事在帕力達身邊比比皆是。在她聽說很多牧區的孩子上不起學,交不起學費,心里就暗自有了決定:一定要幫助這些孩子上學!她開始了對牧區貧困學生的資助,幫他們交學費,買新校服、新書包和學習用具。
多年來,性格開朗、樂觀、善于持家的帕力達,默默地承擔著生活的重擔,用無怨無悔的行動,時刻在做民族團結的事,雖然辛苦,但她卻始終對生活充滿信心!她相信她相信自己凡的生活中處處都能體現各民族間的真情;她同樣相信自己的真心付出會感染身邊更多的人。
二、駿馬要看它的眼睛 ----- 哈薩克族諺語
多年來,帕力達與托里縣第二小學各族師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個緣分來自于她幫扶的3名哈薩克族學生、1名蒙古族學生、2名漢族學生和更多她關心的孩子,為這些孩子她傾盡愛心,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萬元來幫助這些孩子。
每逢開學和“六一”,帕力達會來到學校,買好教學輔導資料、帶著學習用具,為孩子們送來新校服,交學雜費。
這位自已因家庭困難而被迫休學的媽媽,眼里全是愛!這種愛是不分民族的愛,是不求回報的愛。她要用自己的愛,減輕了每一個孩子在生活學習上的壓力。這份是母愛!更是各民族團結的大愛!帕力達漸漸成為孩子們最親的人、最敬的人、最愛的人,孩子們都發自內心地叫她“媽媽”!
羅序成,一個帕力達始終掛記心頭的孩子。一次意外中,小序成的爸爸撒手人寰,永遠離他而去,媽媽又因車禍致殘。面對家中突如其來的災難,年幼的孩子孤苦無依,在鄰居的幫忙下料理完后事,和媽媽一起艱難度日,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當帕力達得知孩子的母親身患殘疾以撿破爛供小序成上學時,帕力達來到了小序成身邊。帕力達說:“大妹子,你放心,雖然我們不是一家人,但孩子上學的費用今后全由我來負責。”聽到帕力達的話,小序成的母親緊緊握住帕力達的手,眼中留下了感激的淚水。轉眼間,小序成已經小學畢業了,看到聽話懂事的羅序成生活如此艱辛,善良的帕力達再次承諾,會幫扶羅序成到大學畢業。
一句句暖心的話語、一次次溫暖的幫助,讓兩個來自不同民族的家庭從此結下了緣分,讓兩位母親的心緊緊地交織在了一起,讓兩個不同民族的感情匯聚在民族團結大愛的長河里,靜靜地流淌…
三、英雄要看他走過的腳印----哈薩克族諺語
帕力達常說:“小時候,我的家庭也比較困難,兄弟姐妹多,我自己非常想上學,但最終沒有能上成學。我出外打工,去供兄妹們上學。現在,兄妹們都長大了,考了上大學,有了工作,慢慢地都過上了好日子,看到有困難的孩子,我總想起自己小時候,上不起學的遺憾,所以我總想用這種幫扶貧困學生來實現我曾經的理想,讓更多的孩子能快樂的學習。我知道,無憂無慮的童年,是每一個孩子的夢想開始的時候。
有人說,帕力達做的好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不清。她自己也說不清到底幫助過多少人,在她看來,她幫助別人,不是為了出名,只要別人有需要,她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她總是說:她之前幫助過的孩子馬上小學就要畢業了,她要繼續從一年級選一些貧困的孩子進行幫扶,也希望更多的人同她一道伸出援助之手,讓更多的貧困孩子享受到愛。
愛是無言的奉獻!多一點付出,才會享受更多的滿足,也會讓愛得到升華。因為,愛加上愛是更多的愛!在托里縣鏡泉水邊的這普通的家庭里,每天都上演著一幕幕人間溫情劇,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心底有愛天地寬,帕力達用自己的人生書寫著民族團結的贊歌!雖然沒有轟轟烈烈、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但是她有一腔熱血、一顆愛心在各民族間傳遞。
大愛無疆,真愛無言!愛心媽媽帕麗達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崇高精神,譜寫出一首首民族團結之歌,綻放出一朵朵民族團結之花,這花兒在愛心的澆灌下盛開地更加絢麗多姿,更加光彩奪目!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