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地觀看了王金戰老師的講座,并詳細地做了記錄。真的是受益匪淺,留給自己更多的反思。
王老師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故事告訴我們家長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首先是興趣,作為家長要善于發現、尊重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要想讓孩子在學習上取得成功,首先應讓孩子對學習有發自內心的熱愛。正如王老師所講的,培養孩子的興趣,不僅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也是孩子學習進步的重要保障。孩子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激發孩子限量的潛能。作為家長,我們要努力讓孩子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負擔。有些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很少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當家長的會不自覺的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孩子身上,逐漸地讓孩子當學習成了痛苦可怕的事情,把學習當成受罪。
王老師還講到,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其實每一個孩子,在內心都有一種向上的力量,沒有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優秀的人,也沒有一個孩子,自甘成為一名后進生。孩子不愿學習,很懶惰,就是因為動力不足,孩子需要我們的鼓勵和尊重,孩子希望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身上的優點,關注他們的進步,一點一滴的進步。想做到這一點其實很簡單,就是千萬不要拿著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都會創造屬于自己的與眾不同。曾在王金戰老師的微博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一個經常得不到激勵的人潛能僅能開發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一旦得到激勵,潛能將會開發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所以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之所以不成功,往往不是敗在了學生手里,而是敗在了家長手里。
對于我們家長來說,教育一門學問。我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家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也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作為沒有經過任何培訓,沒有任何資格證書就能成為家長的我們,更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孩子共同學習。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去做,就一定能讓孩子幸福地享受學習,從而愛上學習。
今天,我與孩子一起認真地觀看了王金戰老師《怎樣讓每個孩子都愛上學習》的講座,并詳細地做了記錄,真是受益匪淺,留給自己更多的是反思。
王老師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故事告訴我們家長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首先是興趣,學習是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負擔。其次,王老師還講到,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潛能,之所以不成功,往往不是敗在了學生手里,而是敗在了家長手里。
孩子教育是個技術活兒,要多管齊下,不僅僅需要學校,更需要家庭和社會,缺哪一方面都不行。作為家長,我認為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在此,我認為孩子教育管理要做好以下三點:
1.更新教育觀念,從“他該學會什么”轉變為“怎樣他才愛學”。
王老師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我想到:學習好=愛學習+會學習,想要學習好,就要讓他愛學習和會學習。學習不是簡單的灌輸,需要想辦法讓孩子在興趣中成長。作為家長,我們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思考他的成長,不是首先想“他該學會什么”,而是首先想“怎樣他才愛學”,這也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對于我們那個年代考入大學的人,高中生活的艱苦仍然記憶猶新。有人說讀高三脫層皮,教室徹夜通明的燈火,沒完沒了的考試……相信這是很多人的印象。高考成為我們那個年代孩子成功的唯一路徑,高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的一生:讀了好的大學,能夠讓我們擁有一張含金量十足的敲門磚,能夠結識更多同一層次的同學,日后可成為供我們使用的“社會資源”。種種背后,無外乎兩個字:功利。
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好大學不一定有好工作,讀書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以后投身于社會,如果功利地要求孩子,只用成績說話,一定要考上某所名牌大學,結果可能事與愿違。拋開功利來談,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一個完整的人,這種培養應該是全方位的,與努力程度和智力水相關的成績,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但遠遠不是全部。因為在現實中,我們看到,一個人的修養、為人處世能力,以及合格的現代公民意識并不能通過成績體現出來。
作為家長,要用常心對待孩子分數,從關注孩子學習向關注思維過程轉變,從關注成績向關注成長轉變,成績與成長相比,成長是第一位的,分數是第二位的。
2.改變教育方法,從“批評孩子如何學”轉變為“指導孩子怎樣學”。
王老師說得好,好孩子是夸出來的。由此讓我明白:即使在孩子做錯了一件事,我們也要善于發現這件事情中還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可能是方法、思路和立場的問題。
在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和孩子之間充滿了無休止的小麻煩、階段性的沖突,以及突如其來的危機,當孩子處于強烈的情感中,他聽不進任何人的話,也無法接受任何建設性的批評,他希望我們家長能理解他心理的感受,承認他的困境,他的情緒和抱怨,說出他的失望。
心通→心動→行動,孩子教育要做到心通才能心動,心動才能行動,這三點如果沒有做到有機地聯系起來,即使你花再多的精力,都將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傳統的說教和批評是毫無效果的,不能起到一點好作用,并且會產生距離和怨恨,我們需要學習用尊重、等的方式和孩子交談溝通,做到心通,讓孩子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做到心動。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能用粗魯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能指責孩子的品德,我們應該先處理事情,而不是人,應就事件本身給孩子適當指導,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
3.拓展教育模式,從“以我為中心”轉變為“我該怎么做”。
沒有哪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沒有哪位父母一大早醒來時就打算要讓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可是我們常常本著愛孩子,為孩子好的心,在批評與指責中,把孩子越推越遠。我們總是認為我們的做法是對的,都是為了孩子著想,所以,我們以“我認為對的”方法教育孩子。
這可能就是我們家長的誤區,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是百分之百的愛。事實上,給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愛,只是在孩子滿足了家長的期望時,才會愛孩子。而這樣的心態會造成孩子的反感、叛逆。
孩子是種子,家庭是土壤,很多時候我們花大力氣試圖去改良種子,卻很難反思土壤和種子發育不良之間的關系。
王老師說得好:尤其是要求完美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不完美。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都跟他原生家庭、成長環境密不可分。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以我為中心”轉變到“我該怎么做”,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無論孩子是取得榮耀還是犯錯,父母都要給孩子始終如一的愛,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愛,也要讓孩子把愛心獻給別人,懂得感恩。只有我們家長漸漸學會了理解、傾聽孩子,學會了尊重他們的人格,和他們等對話,這樣的愛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愛。
讓孩子愛上學習,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模式,從一點一滴的行動中做起,做一個用心的家長,培養一個愛學習的孩子。
只有今天的辛勤付出,才能奢望明天的豐收和希望。雖然不是每一個付出,都會有回報,但是不付出,絕對不會有回報;也不是每一份關愛,都能讓孩子感受到溫暖,但是不去關愛,孩子絕對感受不到溫暖。為了孩子的未來,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長吧。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