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國機長》的真實事件是: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突然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迫降。機長劉傳健在自動駕駛完全失靈,儀表盤損壞,無法得知飛行數據的情況下,展示出驚人的冷靜和高超的駕駛技術,完全靠目視人工操作,將飛機安全降落成都雙流機場,確保了機上乘客生命安全,成功化解了一場飛行災難。
飛行這個職業,是鍛煉心理素質的,只有冷靜下來,才能不錯不漏不忘的把飛行程序完成,但光靠飛行鍛煉心理素質,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與壓力和困難作斗爭,建立自己堅韌的品質,臨危不亂的果敢,只有這樣才能安全飛行,勝任機長,同時給人生也帶來諸多好處。
相信很多業內人士,都會感嘆,面對如此極端的飛行環境,劉傳建機長還能掌握飛行,釋壓,低溫,氧氣稀薄這些致命的條件,仿佛在告訴我們,沒有身體的飛行,只會是紙上談兵,這也警告我們,飛行員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身體鍛煉的必要性,和拒絕不良嗜好,戒掉傷害身體慣的重要性。
任何一次飛行,都不是機長個人能完成的事,包括了太多太多,駕駛艙,客艙,安保,機務,簽派,管制,餐食,排污,現場,拖車,機組車等等,飛行圈仿佛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或者小社會,它需要一環扣一環的合作,少了任何一環都不行,這就需要機長對運控的掌握能力,機組在飛機上的協同能力,而這次劉傳建機長領導,從風擋玻璃損壞到飛機安全著陸,乘務,管制,地面都是完美的配合,完美處理,不得不佩服。
飛行是一個嚴肅的工作,好比軍人一般,保衛國家安全,不敢絲毫懈怠,但就飛行態度和作風而言,卻是非常難以堅持的,就像劉傳建機長,在航前依舊對熟悉的航線,機場天氣,航路天氣,油量,飛行通告,身體狀況等都做到了具體了解,沒有絲毫松懈,我想這是飛行一輩子需要堅持的品格,也是人生需要堅持的。
捷克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伏契克說過,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英雄機長劉傳健的故事讓我感受到,或許每個人的生活并不波瀾壯闊,或許每個人的事業不會驚天動地,但只要我們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嚴謹的工作作風、精湛的專業技能,都可以在追夢路上把英雄精神體現在凡工作崗位上,體現在對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責任意識上,在凡的崗位上、在不懈奮斗中放射出人生的奪目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使感動如漣漪般擴大,在感動中成就夢想
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英雄機長”劉傳建每天都堅持訓練,認真學習操作……透過種種細節不難發現,能夠在生死一線之際成為英雄,正是因為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了一絲不茍的專業精神、培養出精益求精的專業能力。在會見中,*指出,危急關頭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和勇敢精神,來自你們時養成的強烈責任意識、嚴謹工作作風、精湛專業技能。英雄精神不僅體現在剎那間的生死抉擇,而且體現在經年累月的執著與堅守。凡因堅守而不凡,只有日復一日的堅持,年復一年的專注,才能換來奇跡時刻的沉著堅定。
*偉大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個英雄群體、英雄人物。在通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英雄人物永遠是催人奮進的精神坐標,英雄精神永遠是照亮我們奮力前行的時代火炬。我們要從英雄身上汲取優秀的品質和精神,把非凡英雄精神體現在凡工作崗位上,在奉獻中實現價值,努力把每一項凡的工作做出不凡。
(二)
《中國機長》是根據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飛行中飛掉風擋玻璃的事件改編,這次事件中,劉傳健機長被稱為是中國版的薩利機長。《薩利機長》是一部美國影片,原型是2009年美利堅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機長切斯利•舒倫伯格,他也是戰斗機飛行員,當轉業到民航后成為客機機長。他駕駛兩臺發動機都失效的飛機迫降在了哈德遜河河面上。網友普遍認為,在川航這次事件中,劉傳健機長臨危不懼、淡定處置,最終挽救了整架飛機上幾百號乘客的性命,其影響壯舉和“薩利機長”不相上下。
其實,劉傳健機長曾經是我人民空軍的飛行尖子,后來作為空軍第二飛行學院的飛行教員帶出了一批又一批學員。在帶教過程中,處置座艙玻璃爆裂就是飛行員的必須科目。
正是有了這些訓練,為他積累了大量處理此類突發事件的經驗,這為他處置民航飛機突發事件打下了基礎。如果說開教練機或者戰斗機,一旦座艙蓋破裂,實在不行還能夠跳傘,但是民航客機就沒有這個機會。此次飛行的飛行速度至少有600到700公里/每小時,還有強大氣壓和零下幾十度的超低溫,作為機長只能靠著堅強的意志飛下去。劉傳健機長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老空軍戰士在畏難之中表現出的擔當,不放棄、不拋棄,同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現出了中國空軍戰士的高超飛行技巧,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三)
《中國機長》這部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講述的正是中國英雄的故事。川航3U8633在重慶飛往拉薩途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千鈞一發之際,機組人員操作得當,飛機緊急備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機上人員除幾位輕傷外,均安落地。駕駛飛機成功迫降的機長劉傳健贏得一片贊譽??“川航機長,你太牛了”“川航8633,創造了萬米高空的‘幸存奇跡’。
通過此次川航事件,得到了一些啟示:
1、要加強自身專業技能。過硬的專業知識能很好的解決各種困難。但是專業知識的獲取除了多向書本學習理論知識,更多地是要實際操作并且多向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總結經驗。
2、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好心態,遇到問題要冷靜,不要慌慌張張,越慌越容易出錯。
3、要開拓應變創新能力。敢于面對挑戰、抓住機遇,敢想、敢干、敢變。
4、要提高組織能力。俗話說一只筷子輕輕就折斷,一把筷子難折斷,人多力量大。對于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就獨立完成,不能完成的要能夠合理安排、組織同事,高效率的完成。
5、要提高溝通交往能力。工作中難免要與各式各樣的人群打交道,要培養人際交往能力,能夠善于與上級、同事及其他人員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上級及同事的關系同時也要培養處理各種矛盾、協調各種關系的能力。
(四)
觀看完《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機組人員臨危不亂、團結協作,用精湛的專業技能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將一場災難化險為夷,拯救了飛機上所有人的生命。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關鍵時刻能臨危不亂,以超高的專業水準化險為夷的能力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就出來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磨練。正如*所說的,危急關頭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和勇敢精神,來自時養成的強烈責任意識、嚴謹工作作風、精湛專業技能。
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黨員干部想要在凡的崗位有超凡的成就,就必須有足夠的知識積累,不僅要用*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還要掌握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專業技能等多種技能成為“全棧”干部。唯有基于豐富的知識儲備基礎之上樹立的創新意識,才能在凡的崗位創造最大的社會財富,為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貢獻。
團結一條心,黃土變成金。“英雄機組”的成功基于他們團結協作的工作作風,在危難時刻全體機組成員在機長帶領下,各個崗位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進行施救,忙而不亂、團結一致、分工協作。學會和團隊溝通協作,不僅是黨員干部敢于擔當的表現,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本領、一種能力,這才能夠體現相互支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責任心。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