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進行時》3集專題片是一份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管黨治黨的成績單,同時也是從嚴治黨的警示錄。下面是高考知識網給大家整理的《只有進行時》觀后感范文,歡迎參考~
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侵蝕干群關系,動搖黨的執政之基,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突出表現在:有的不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破壞黨的集中統一,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有的作風不正,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風”問題嚴重;有的大搞權錢交易、權權交易、權色交易,插手具體市場行為,啃食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有的“雁過拔毛”,挖空心思虛報冒領、優親厚友、吃拿卡要,危害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有的執法不公,成為家族勢力、黑惡勢力的代言人,橫行鄉里、欺壓百姓。這些行為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揮霍了人民群眾的信任,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堅決懲治腐敗,是我們黨的鮮明態度和一貫主張。1926年8月中央發布的《關于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反腐敗專門文件,明確指出,“一個革命的黨若是容留這些分子在內,必定會使他的黨陷于腐化,不但不能執行革命的工作,且將為群眾所厭棄”。90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把反對腐敗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嚴肅查處了一批腐敗分子,從瑞金時期的謝步升,延安時期的肖玉璧,到建國初的劉青山、張子善,到改革開放后的胡長清、成克杰、王懷忠、鄭筱萸,再到十八大以來的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通過堅決地反對腐敗,純潔了黨的隊伍,凈化了政治生態,厚植了黨執政的政治基礎。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的*把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工作的根本標準,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越來越高。國家統計局問卷調查顯示,91.5%的群眾對反腐敗工作成效表示很滿意或比較滿意。中國社科院的調查顯示,93.7%的領導干部、92.8%的普通干部、87.9%的企業人員、86.9%的城鄉居民對反腐敗表示有信心或比較有信心。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順黨心、合民意,有著廣泛而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
腐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國自有文字記載以來,第一個被處決的大貪官是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鮒。隨后的歷朝歷代都不乏巨腐大貪落馬,比如唐玄宗時的楊國忠,“中外餉遺輻湊,積縑至三千萬匹”;明世宗時的嚴嵩,“籍沒之數,黃金三萬余兩,白金二百萬余兩,珍寶不可數計”;清高宗時的和?,抄其家得白銀八億兩,相當于清政府十五年收入,等等。貪官腐敗引發民怨沸騰,大規模農民起義烽煙四起,唐代的黃巢起義、明代的李自成起義、清代的白蓮教起義,等等。腐敗動搖了封建統治基礎,是導致王朝覆滅、人亡政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涯無凈土。世界上無論大國小國、富國窮國、強國弱國,都存在腐敗問題。從現代史來看,19世紀中期,美國發生了臭名昭著的“拉克羅斯和密爾沃基鐵路”賄賂丑聞,賄賂名單囊括了從州長到媒體記者;2012年,德國總統武爾夫因接受優惠利率貸款等問題引咎辭職;,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因受賄罪被判入獄6年;,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被控向參議員行賄,被判入獄3年,等等。可見,腐敗是全世界面臨的共同性難題。
“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腐敗是公權力的伴生物,任何公權力都面臨被腐敗侵蝕的風險。從本質上看,公共權力具有階級性和階段性,它隨著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出現,也隨著階級和國家的消亡而消亡。作為公共權力衍生品的腐敗,也必將隨之產生而產生、消亡而消亡,但這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腐敗產生的復雜性、治理腐敗的艱巨性、腐敗消亡的長期性,決定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
《只有進行時》3集專題片是一份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管黨治黨的成績單,同時也是從嚴治黨的警示錄。片中“主角”曾經是位高權重的“明星官員”,在面對鏡頭時,懺悔講訴墮落的經過,還原貪腐過程,令人震驚、發人深省。總結這些貪腐落馬的官員走向犯罪深淵的根本原因,就是理想滑坡、信念動搖。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現實中,有些黨員干部認為在大事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節”就疏于防范,認為吃幾頓飯、喝幾瓶、收點小東西無傷大雅,其結果往往市“小節不慎,大節難保”,最終鑄成大錯,悔之晚矣。
*同志曾以“貪如火,不遏則自焚;欲如水,不遏則自溺”為黨員干部提出警思:的口子一旦打開,那就可能一瀉千里。干部不論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獨、慎初、慎微,“不以惡小而為之”。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如何能在貪腐面前保持清正廉潔呢。我認為清朝的官員張伯行值得學習。
張伯行曾擔任過福建巡撫、江蘇巡撫、禮部尚書。他清廉剛直,從不收受禮物,極力反對以饋贈之名,行賄賂之實,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為拒絕收禮,曾特地寫過一篇《禁止饋贈檄》,全文為“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里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云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這篇檄文的意思大概是:“‘一絲一粒’雖小,卻牽涉我的名節;‘一厘一毫雖’微,卻都是民脂民膏。對百姓寬待一分,那么百姓所受的恩賜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么我的為人便一文不值。雖說交際是人之常情,來路不干凈也傷廉恥。因為如果不是不義之財,這些禮物又是從哪里來的?所以禁止饋送。”《禁止饋送檄》全文僅56字,卻表達了張伯行注重個人名節,反對送禮行賄的主張,體現了他廉潔奉公的做人原則與道德操守。 時代變遷,真理不變。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式下,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如何保持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做廉潔奉公的踐行者,張伯行的故事值得深思和學習。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