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末發布了《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這標志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正式全面啟動。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等六項權能。2009年起,我國確定了29個縣(市、區)進行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試點。
試點地區在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權和收益權時,工作開展都很順利,但在抵押、擔保、繼承,尤其是有償退出權能實現的試點中,改革遭遇“硬骨頭”。
對此,《意見》首次明確,要“探索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的條件和程
序,現階段農民持有的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不得突破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范圍,可以在本集體內部轉讓或者由本集體贖回。”
也就是說,未來農民在退出自己集體資產股份時,轉讓的對象范圍被嚴格限定在了本集體經濟組織內。
這樣的限制設定,出發點是為了保護農民的基本權利。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介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其他經濟組織有很大的不同,按照法律規定,它的財產屬于成員集體所有。
同時,農村集體經濟有突出的社區性,主要表現在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為集體所有。針對這種特殊性,為了保護集體中所有成員的利益,就特別要防止外部資本的侵占。
一直以來,農村集體內部的少數人,尤其是村干部,貪污、挪用、侵占、損壞、揮霍農村集體資產,“小官巨貪”等現象并不鮮見。與此同時,外部資本一直對農村內部的一些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虎視眈眈”。
很多地方違反規定,引入工商企業非法征占農民集體土地,嚴重侵犯了集體成員的利益。在這種大環境下,探索農民持有的集體資產股份有償退出,勢必又會引來外部資本的新一輪覬覦。
因此,這種限制在現階段是不能突破的。改革不是將集體資產“一分了之”,集體經濟更不能“散伙”。須知,集體所有制是中國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去年在小崗村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明確提出,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農村改革的四條“紅線”第一條就是“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
這就意味著,無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如何推進,農村集體所有制必須堅持,外部資本不能隨意進入,這是不能動搖的基本原則,否則農村集體成員的一些基本權利將會受到傷害。
當然,集體資產的轉讓和流轉不是一回事。在守住底線的前提下,可以放活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權,促進其在公開市場規范流轉。
《意見》也提出,鼓勵地方特別是縣鄉,依托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等臺,建立符合農村實際需要的產權流轉交易市場,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集體林權、“四荒”地使用權、農業類知識產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出租等流轉交易。
在保護農民集體資產所有權的同時,通過經營權的市場化流轉,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并達成提高土地利用率、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以及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等多個目的。
相關閱讀:改革內容
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
這是改革試點的重要基礎。重點是探索界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的具體辦法;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登記備案機制;依法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落實好農民對集體經濟活動的民主管理權利。
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
這是改革試點的重要目的。要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要求,從實際出發,進行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對于土地等資源性資產,重點是抓緊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在充分尊重承包農戶意愿的前提下,探索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對于經營性資產,重點是明晰集體產權歸屬,將資產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探索發展農民股份合作。對于非經營性資產,重點是探索集體統一運營管理的有效機制,更好地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及社區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務。鼓勵在試點中從實際出發,探索發展股份合作的不同形式和途徑。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