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教育部72所大學排名【修訂版】
高校評價對高校健康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對高校進行評價或排行是促進高校發展的一種手段,各國都在廣泛采用。目前的評價與排行大都是依據高校既有存量進行的絕對評價,重視高校投入或產出的絕對產量。這樣的評價已開展了很長時間,并且也會在很長時期內繼續發揮其推動高校提高辦學實力的作用。但絕對評價的缺陷是非常明顯的,它不關注高校發展的條件和發展效益。高校績效評價則是依據產出與投入之比對高校進行的相對評價。對7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進行績效評價的研究表明,絕對評價得分高的學校,績效評價不一定高,絕對評價得分低的學校,績效評價不一定低。績效評價對豐富高校評價內容和方式、合理配置高校資源有重大意義。
7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績效評價結果與排序
3年整體投入綜合得分 | 3年整體產出綜合得分 | 3年整體績效得分 | ||||
分值 | 排序 | 分值 | 排序 | 分值 | 排序 | |
清華大學 | 1.00000 | 1 | 1.00000 | 1 | 1.00000 | 1 |
北京大學 | 0.91510 | 2 | 0.77096 | 2 | 0.84248 | 2 |
東北大學 | 0.27192 | 38 | 0.22646 | 16 | 0.83281 | 3 |
中國人民大學 | 0.37042 | 27 | 0.30839 | 9 | 0.83255 | 4 |
電子科技大學 | 0.27267 | 37 | 0.21898 | 20 | 0.80307 | 5 |
復旦大學 | 0.60960 | 7 | 0.45740 | 4 | 0.75033 | 6 |
北京語言大學 | 0.04984 | 69 | 0.03713 | 62 | 0.74500 | 7 |
中南大學 | 0.45858 | 16 | 0.32172 | 8 | 0.70155 | 8 |
浙江大學 | 0.84424 | 3 | 0.58412 | 3 | 0.69189 | 9 |
北京科技大學 | 0.31148 | 31 | 0.20114 | 22 | 0.64575 | 10 |
華中農業大學 | 0.18181 | 53 | 0.11483 | 38 | 0.63159 | 11 |
山東大學 | 0.58040 | 9 | 0.35344 | 6 | 0.60896 | 12 |
天津大學 | 0.39070 | 25 | 0.22688 | 15 | 0.58069 | 13 |
中國礦業大學 | 0.32070 | 30 | 0.18584 | 24 | 0.57947 | 14 |
東華大學 | 0.20983 | 49 | 0.11967 | 37 | 0.57033 | 15 |
華東理工大學 | 0.30689 | 32 | 0.17437 | 26 | 0.56819 | 16 |
南京農業大學 | 0.20361 | 50 | 0.11395 | 40 | 0.55967 | 17 |
合肥工業大學 | 0.17391 | 58 | 0.09469 | 45 | 0.54450 | 18 |
西安交通大學 | 0.42586 | 20 | 0.22208 | 18 | 0.52149 | 19 |
華中科技大學 | 0.57567 | 11 | 0.29929 | 11 | 0.51989 | 20 |
河海大學 | 0.18333 | 52 | 0.09501 | 44 | 0.51828 | 21 |
武漢大學 | 0.59632 | 8 | 0.30393 | 10 | 0.50967 | 22 |
中國農業大學 | 0.43414 | 19 | 0.21917 | 19 | 0.50483 | 23 |
南京大學 | 0.53491 | 14 | 0.26922 | 13 | 0.50331 | 24 |
重慶大學 | 0.36215 | 28 | 0.17723 | 25 | 0.48939 | 25 |
四川大學 | 0.70526 | 5 | 0.34252 | 7 | 0.48567 | 26 |
蘭州大學 | 0.25121 | 43 | 0.12068 | 36 | 0.48041 | 27 |
北京交通大學 | 0.29774 | 35 | 0.14293 | 34 | 0.48006 | 28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0.17500 | 57 | 0.08391 | 50 | 0.47952 | 29 |
湖南大學 | 0.30322 | 33 | 0.14531 | 33 | 0.47921 | 30 |
上海交通大學 | 0.75912 | 4 | 0.35957 | 5 | 0.47366 | 31 |
北京郵電大學 | 0.21507 | 47 | 0.09982 | 43 | 0.46412 | 32 |
北京師范大學 | 0.45392 | 18 | 0.20354 | 21 | 0.44841 | 33 |
西南交通大學 | 0.30100 | 34 | 0.13490 | 35 | 0.44817 | 34 |
大連理工大學 | 0.38006 | 26 | 0.16626 | 27 | 0.43747 | 35 |
同濟大學 | 0.53535 | 13 | 0.23060 | 14 | 0.43074 | 36 |
吉林大學 | 0.64944 | 6 | 0.27657 | 12 | 0.42586 | 37 |
中山大學 | 0.54132 | 12 | 0.22380 | 17 | 0.41343 | 38 |
北京化工大學 | 0.21860 | 46 | 0.08889 | 48 | 0.40663 | 39 |
東南大學 | 0.41845 | 22 | 0.16330 | 28 | 0.39025 | 40 |
中國地質大學 | 0.29372 | 36 | 0.11261 | 41 | 0.38340 | 41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0.13794 | 63 | 0.05278 | 55 | 0.38259 | 42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0.06513 | 68 | 0.02445 | 68 | 0.37533 | 43 |
武漢理工大學 | 0.39570 | 24 | 0.14565 | 32 | 0.36808 | 44 |
華南理工大學 | 0.42230 | 21 | 0.15444 | 30 | 0.36572 | 45 |
華中師范大學 | 0.25238 | 42 | 0.09190 | 47 | 0.36412 | 46 |
長安大學 | 0.22227 | 45 | 0.07733 | 52 | 0.34791 | 47 |
中國海洋大學 | 0.27112 | 39 | 0.09432 | 46 | 0.34788 | 48 |
江南大學 | 0.25376 | 41 | 0.08779 | 49 | 0.34597 | 49 |
西南大學 | 0.32568 | 29 | 0.10725 | 42 | 0.32932 | 50 |
東北林業大學 | 0.15989 | 62 | 0.05202 | 56 | 0.32536 | 51 |
中國石油大學 | 0.57784 | 10 | 0.18796 | 23 | 0.32527 | 52 |
南開大學 | 0.45458 | 17 | 0.14665 | 31 | 0.32261 | 53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0.08684 | 67 | 0.02777 | 66 | 0.31975 | 54 |
廈門大學 | 0.48773 | 15 | 0.15458 | 29 | 0.31693 | 55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0.25978 | 40 | 0.07843 | 51 | 0.30192 | 56 |
中國藥科大學 | 0.11450 | 65 | 0.03401 | 63 | 0.29704 | 57 |
東北師范大學 | 0.23716 | 44 | 0.07037 | 53 | 0.29672 | 58 |
華東師范大學 | 0.40254 | 23 | 0.11444 | 39 | 0.28428 | 59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0.16419 | 60 | 0.04368 | 58 | 0.26606 | 60 |
陜西師范大學 | 0.21048 | 48 | 0.05533 | 54 | 0.26286 | 61 |
西南財經大學 | 0.11255 | 66 | 0.02936 | 65 | 0.26084 | 62 |
上海財經大學 | 0.18075 | 55 | 0.04554 | 57 | 0.25195 | 6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0.17528 | 56 | 0.04161 | 60 | 0.23738 | 64 |
華北電力大學 | 0.18179 | 54 | 0.04079 | 61 | 0.22440 | 65 |
中國政法大學 | 0.19422 | 51 | 0.04293 | 59 | 0.22106 | 66 |
中國傳媒大學 | 0.11981 | 64 | 0.02504 | 67 | 0.20900 | 67 |
北京林業大學 | 0.17256 | 59 | 0.03359 | 64 | 0.19464 | 68 |
中央財經大學 | 0.16237 | 61 | 0.02229 | 69 | 0.13725 | 69 |
中央美術學院 | ||||||
中央戲劇學院 | ||||||
中央音樂學院 |
注:1.表中投入得分越高表示該學校獲得的投入越多,產出得分越高表明該學校的產出越多,績效得分越高表明該學校績效狀況越好。2.考慮到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獨特的辦學定位和學科,本次績效評價暫不將其結果列入排序之中。
1絕對評價容易導致一些負面影響
目前的各種高校評價及排行是以高校投入或產出的絕對產量(既有存量)為標準進行的絕對評價,即絕對產量越多,評價越高,因而存在兩種偏向:
一是偏向以絕對量為評價標準。絕對評價將擁有不同投入和發展條件的高校放在絕對結果這個同一標準上進行評價與比較,雖然可以觀察到每所高校絕對生產值的變化,卻難以反映高校投入-產出間的效益變化,不能充分體現高校的資源利用狀況,也有失公。
二是偏向對絕對量進行累加。絕對評價也關注高校的投入和產出,但卻是以“投入絕對量+產出絕對量”的累加方式來評價高校的發展,那些因歷史、政策、時間等客觀要素形成的高校資源積累會在評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高校主動尋求發展的努力程度和進步則難以得到反映。
由于這樣的偏向,絕對評價把獲得發展資源極不相同的高校放置在相同的絕對產量標準上進行評價,使那些獲得資源較少的高校即使努力程度較大也無法以絕對產量的大幅提升獲得高評價,其結果很容易導致一些負面影響:
第一,形成評價的“馬太效應”。產出絕對量增加慢,絕對評價越低,獲得資源的條件越弱;獲得資源的條件越弱,產出絕對量增加越慢,絕對評價越低。這不僅不能充分體現高校辦學資源的“邊際效應”,而且還會損害高校的辦學積極性。
第二,加重資源的“自然獲得”。長期以來,我國高校財政資源的配置受建校歷史、認定性重點、地區發展需要以及現有發展實力等自然性因素影響很大,高校的資源獲得并未進入完全競爭狀態。絕對評價支持并加重了資源自然獲得的慣性,絕對評價低的學校很難獲得國家資源的有力配置,將陷入更為艱難的辦學境地。
第三,強化高校的“利益聚集”。有學者曾指出,在評估那些得到公共力量支持的實體時,會盤根錯節地牽扯到政策的形成過程以及相關的利益群體。事實正是如此,作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擔者,我國公立高校以及一些重點高校也得到了公共權力的絕對支持,并進而借助相關利益群體及其所附著的政治力量來影響決策并獲得政策傾斜。絕對評價強化了高校的“利益聚集”,絕對評價高的學校更容易聚集和壯大利益群體,并借此獲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會資源。
高校績效評價可以為所有高校提供一個顯示投入條件、資源利用的發展效益臺,充分發揮評價的發展性功能,為政府、高校和社會了解高校的發展效益提供服務。
2績效評價可滿足政府和高校需要
絕對評價的不足使其較難滿足以下兩種需要,但高校績效評價則可以從中發揮作用。
1.滿足政府實施高校績效撥款的需要。
政府有限的但仍然在逐年增加的財政撥款究竟發揮了多大作用?如何促使國撥資源配置向發展效益好的學校傾斜?如何為政府實施績效撥款提供依據?高校績效評價能夠為政府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數據支撐。
2.滿足高校了解辦學資源利用情況的需要。
高校或出于缺乏對資金支出績效的認識,或出于追求期發展效果的目的,在辦學過程中存在忽視資源利用效益的現象。而高校的資金利用效益狀況必然波及到人力、物力配置的有效程度以及高校的發展。績效評價可以反映高校的資源利用情況,為高校調整與配置辦學資源提供參考。
3績效評價的基本與方法
(一)基本
目前的高校評價大都以絕對產量為評價標準,是終結性或結果性評價,而高校績效評價則以高校利用辦學資源實現其職能的效益為評價標準,是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分析性評價與整體性評價的整合。其基本是基于投入-產出理論,從高校資源利用效益方面評價高校的績效。
高校績效評價充分考慮到促使高校絕對產量變化的條件,力求透過投入差異看產出結果的不同,將評價著眼于投入-產出的效益之上,淡化既有存量對評價結果的影響,集中反映高校在資源利用上的主觀努力和效果。
高校績效評價的主要特點有:第一,高校績效評價是在投入絕對量和產出絕對量間進行效益值的轉化,淡化了絕對存量的評價分量,重視被評對象取得產出絕對量時所獲得的發展條件差異性,因而具有相對公性。第二,高校績效評價是對高校一定時間段內的投入與產出進行評價,而不僅是某一個時間點上的評價,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一個相對時期內高校辦學效益的變化情況,可以體現或反映高校的發展過程及其積累,重視過程性。第三,高校績效評價是基于投入-產出理論的評價,既依據高校辦學的絕對“成績”和“效果”,更關注辦學的相對“效益”或“效率”。第四,高校績效評價是指向辦學資源配置與利用的有效性分析,不指向對高校的絕對分等。
(二)基本方法
??運用文獻分析法,專家討論篩選出最初的14項投入指標和16項產出指標,充分反映高校辦學在人力、財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以及高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三方面的職能(見下表)。
績效評價的評價指標
??運用典型相關方法、聚類分析方法再次篩選并確立指標。典型相關法保證進入評價的投入變量與產出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滿足回歸分析的意義。聚類分析法把“性質相”的變量聚在一起,使指標更具代表性。聚類分析前,會先將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指標的量綱影響。
??運用主成分方法計算投入綜合得分與產出綜合得分。先基于投入向量組和產出向量組的協方差矩陣,分別計算出各產出主成分與投入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貢獻率,以方差貢獻率作為權重,得到產出以及投入綜合指標得分,并進行T分數折算以使分值為正。
??運用“產出/投入”數學模型計算績效。分別算出高校n年產出以及投入綜合指標得分的算術均值,代入“產出/投入”模型所得比值即為高校n年的績效得分。
4績效評價的初步嘗試
為了使績效評價和方法不停留于描述層次,本研究對7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2006-2008三年的投入與產出進行了績效評價的初步嘗試,數據來源為2006年、2007年、2008年的《教育部直屬高校基本情況統計資料匯編》。
(一)過程與結果
1.篩選、確定與驗證指標
??運用典型相關分析法去除了“鑒定成果數”指標;經過聚類分析,“社科/科技活動人員數”、“固定資產總額”、“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發明專利授權數”指標被去掉。至此,只有12項投入指標和13項產出指標成為確定指標。
??運用快速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對入選指標所含信息量及對落選指標的替代性進行驗證,結果表明,刪除指標并未對樣本聚類造成太大影響,且入選指標包含了全部被選指標的絕大部分信息。
2.測算高校績效得分
運用主成分法分別計算出7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3年各年度的投入以及產出綜合得分,并用算術均法算出3年整體產出綜合得分和3年整體投入綜合得分,代入“產出/投入”模型得到學校3年整體績效得分(其結果見右表)。
(二)評價結果的DEA方法驗證
為了對基于“產出/投入”模型的高校績效評價結果進行驗證,我們沿用所確定的投入、產出指標就3年數據對7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進行基于DEA(數據包絡分析)方法的績效評價。結果發現:整體績效排序前20名的學校全為DEA有效學校,排序最后10名的學校中只有30%為DEA有效學校;DEA有效學校“3年整體績效得分”的均值為0.4784,DEA無效學校的則為0.2544,經過t檢驗證明,DEA有效學校的3年整體績效得分顯著高于DEA無效學校。這說明,基于“產出/投入”模型與基于DEA模型的績效評價結果具有較強的一致性。
(三)結果分析
高校績效評價能反映高校的發展效益,可以為高校資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依據和參考。
1.績效評價與絕對評價的結果并非對應。從絕對量得分(“3年整體投入綜合得分”、“3年整體產出綜合得分”)和績效得分來看,高校投入與產出的絕對量與績效評價之間并不一定對應。產出絕對量或投入絕對量排序靠前的,績效排序不一定靠前。所以,絕對評價得分高的學校,績效評價不一定高,反之亦然。
2.影響高校績效的主要因素是資源有效利用。高校績效評價的嘗試發現:投入-產出與績效之間形成了兩大類六種組合,第一類是“高績效”,主要原因是資源的充分利用,表現為三種組合:高投入-高產出、低投入-高產出、低投入-低產出;第二類是“低績效”,主要原因是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也表現為三種組合關系:高投入-高產出、高投入-低產出、低投入-低產出。盡管分類中的“高與低”只是相對而言,但仍然表明,績效的高低與投入-產出的高低不相對應,績效偏高的高校不一定投入就偏高,即使投入和產出都偏高的高校也會出現績效偏低現象。可見,影響高校績效的主要因素是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3.高校績效呈現出地區差異,東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東部地區高校的投入得分、產出得分和績效得分都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區,西部地區高校的投入綜合得分低于中部地區,其產出綜合得分卻與中部地區高校差異不大,但績效偏高。
5績效評價并非替代絕對評價
高校績效評價僅是為了驗證績效評價和方法的實踐嘗試,仍需要作進一步思考和改進,以更好反映高校辦學的質量和。
1.關于評價指標。本研究采用的指標雖經過了主觀和客觀篩選,但在反映高校辦學質量上可能仍有欠缺,如未采用核心期刊論文數和轉引數等指標以及用方差貢獻率為權重,有可能會影響到一些學校的績效結果。
2.關于評價方法。本研究采用綜合投入產出法及“產出/投入”這一相對簡單的模型,僅把DEA方法作為驗證方法使用。由于高校不同于企業,其投入、產出的邊界以及兩者的依存性相對模糊,運用此方法和模型有可能忽略掉不同高校在某些投入或產出指標上的或優勢,進而會對該校整體評價結果產生一定影響。
3.關于評價數據。本研究選用了3年的數據,雖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還不足以完全反映高校的實際成效以及體現高等教育產出的滯后性特點。其中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雖都是分為兩個校區的大學,但由于在一些指標上的數據難以分離,只能將6校合為3校,評價的結果難免略顯粗糙。
4.關于分類評價。不同類別的高校發展具有不同的發展定位和階段特征,其發展的重點、方式和渠道也會不同,必然會表現出投入或產出的不同優勢與特點,但本研究并沒有對高校進行分類,也就不能很好地體現不同高校的辦學。
高校績效評價的嘗試說明,囿于方法、模型、數據的相對簡單和不充分,績效評價嘗試的結果可能還欠穩定,需進一步研究和長期追蹤。
總的來說,基于投入-產出理論的高校績效評價可以反映高校的資源利用情況,為高等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發揮作用;作為高等教育評價方式的一種,高校績效評價并非是替代現有的絕對評價,而只是對它的補充和豐富。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