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強化黨的領導,突出學生資助工作的政治責任,以“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為總體目標,以“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為基本要求,以精準資助和資助育人為重點,狠抓落實,加強監管,切實提升學生資助水,助力脫貧攻堅,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
切實加強黨的建設
進一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在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的*保持高度一致,確保資助戰線意識形態安全。
進一步確立資助工作首先是一項政治工作的認識,推進黨建與業務兩結合兩促進,強化黨對學生資助工作的領導,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推動完善學生資助政策
推動地方完善學前教育資助政策,加大資助力度,促進學前教育資助工作有序開展。
研究逐步分類推進擴大中職免學費覆蓋范圍。研究完善普通高等學校勤工助學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勤工助學的助困和育人功能。
大力推進精準資助
推動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機制和認定辦法。研究完善助學金發放機制,確保及時足額發放,推進分檔發放。
加強與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協作,實現相關信息共享。鼓勵各地各校在學生資助管理工作中加強大數據應用。召開精準資助經驗交流會。
全面推進資助育人
全面推動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資助轉變。促進各地各校把資助育人與政治教育相結合,與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樹立*,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抓好勵志教育、誠信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使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成為有用之才。
召開資助育人經驗交流會。鼓勵各地各校開展資助育人研究。
讓資助宣傳更接地氣
推動各地各高校制定年度學生資助宣傳工作計劃,加大宣傳力度,把握招生、入學、就業、寒假、兩會等重要時間節點,有針對性地確定重點宣傳項目和內容。創新宣傳形式和載體,做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APP、動漫等新形式與標語、橫幅等傳統形式相結合,廣而告之與進村入戶相結合,讓宣傳工作更接地氣。組織實施新資助政策體系實施十周年宣傳活動。
強化輿情處置。推動各地各高校建立學生資助輿情監控與應急處置機制,提升輿情應對處置能力,積極穩妥應對突發事件,不躲避不懈怠,及時發聲,及早處置,防止事態蔓延和負面炒作。
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
將2017年確定為“學生資助管理規范年”,組織開展學生資助專項檢查工作,重點解決資金配套不足額、資金發放不及時、資格審查不嚴格、資金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推動地方建立和完善學生資助監督檢查和專項審計制度。加強投訴舉報受理。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行為。
加快推進信息系統應用
進一步完善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推進系統應用。協調有關部門加強資助系統省級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服務保障工作。推進學籍信息共享與部省數據交換工作。
推動各地各校建立學生資助網絡和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明確人員管理、計算機管理、信息管理、應急處置和責任追究等制度。推動各地各校提高信息安全意識與防護能力,定期開展網絡和信息安全檢查工作。加強受助學生防范網絡、電信等詐騙教育。
不斷夯實基礎工作
探索建立學生資助數據月報制度,提高數據統計時效。加大資助數據分析與應用,利用統計數據監測各地各校工作進展,早發現早處置苗頭性問題。做好資助數據發布工作。
推動加強省、市、縣、校級學生資助管理機構建設。推進資助管理機構辦公場所、人員和經費三落實。推廣資助管理機構標準化建設經驗。繼續開展全國學生資助工作管理人員培訓,不斷提高資助工作干部隊伍政策水與執行力。
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具體如下:
(一)本專科生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的混合資助體系
1.國家獎學金。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用于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每年獎勵本專科學生5萬名,每生每年8000元。
2.國家勵志獎學金。用于獎勵資助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生。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面約為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3%,每生每年5000元。同一學年內,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獎學金不能同時獲得。
3.國家助學金。用于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國家助學金資助面約為全國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在校學生總數的20%,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設2-3檔。
4.國家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是由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向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的不需要擔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學貸款,幫助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用,每學年貸款金額原則上不超過8000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0年。國家助學貸款利率執行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公布的同檔次基準利率,不上浮。貸款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貼息,畢業后的利息由學生支付,并按約定償還本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有兩種模式:一是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即通過就讀學校向經辦銀行申請;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即通過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提出申請(有的地區直接到相關金融機構申請)。
5.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對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以上(含3年)的,實施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補償代償金額根據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每年補償或代償總額的1/3,分3年補償代償完畢。地方高校畢業生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由各地參照中央政策制定執行。
6.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等學校在校生及畢業生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施一次性補償或代償,對退役后復學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實行學費減免。補償代償金額根據學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退役復學學費減免金額按照實際收取學費確定,每生每年均不高于8000元。
7.直招士官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對直接招收為士官的高等學校學生,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對其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補償代償金額根據畢業生在校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確定,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
8.師范生免費教育。在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六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免費教育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并補助生活費。地方師范院校師范生資助由各地自行實施。享受師范生免費教育的學生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但不能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
9.退役士兵教育資助。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給予教育資助。內容:一是學費資助;二是家庭經濟困難退役士兵學生生活費資助;三是其他獎助學金資助。學費資助標準,按省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學費標準,每學年每生最高不超過8000元。生活費及其他獎助學金資助標準,按國家現行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的有關規定執行。
10.新生入學資助項目。從2012年起,對中西部地區啟動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用于解決學生家庭至錄取學校間的路費及入校后短期生活費,省(區、市)內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500元,省(區、市)外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1000元。
11.勤工助學。學校設置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并為學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學機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先考慮。學生參加勤工助學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勞動報酬原則上不低于當地政府或有關部門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
12.校內資助。學校利用從事業收入中提取的資助資金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助資金等,設立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校內無息借款、減免學費等。
13.綠色通道。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綠色通道”,對被錄取入學、無法繳納學費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先辦理入學手續,然后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別采取不同辦法予以資助。
(二)研究生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等多種方式并舉
1.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用于獎勵特別優秀的研究生。每年獎勵4.5萬名,其中碩士生3.5萬名、每生每年2萬元,博士生1萬名、每生每年3萬元。
2.學業獎學金。為激勵研究生勤奮學習、潛心科研、勇于創新、積極進取而設立的獎學金。中央高校根據研究生收費標準、學業成績、科研成果、社會服務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等因素,確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的覆蓋面、等級、獎勵標準和評定辦法(可分檔設定獎勵標準)。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標準不得超過同階段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標準的60%。地方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政策由各地參照中央政策制定執行。
3.國家助學金。用于資助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的基本生活支出。碩士研究生資助標準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資助標準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
4.“三助”崗位津貼。高等學校利用教育撥款、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崗位,并提供“三助”津貼。原則上,助研津貼主要通過科研項目經費中的勞務費及科研間接費列支,助教津貼和助管津貼所需資金由高等學校承擔。研究生“三助”津貼標準由高校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當地物價水等因素合理確定。
5.國家助學貸款。研究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條件、程序及其他有關規定,與高校本專科生國家助學貸款基本相同。原則上,研究生助學貸款以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為主,每學年每生貸款金額不超過12000元。
6.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應屆畢業研究生赴基層就業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的條件、程序及相關規定,與本專科畢業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補償代償金額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7.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研究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的條件、程序及相關規定,與本專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補償代償或學費減免金額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8.直招士官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對直接招收為士官的研究生,其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的條件、程序及相關規定,與本專科生基本相同。研究生補償代償金額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
9.退役士兵教育資助。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普通高等學校并納入全國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給予教育資助。資助內容與本專科生基本相同。學費資助標準每學年每生最高不超過12000元。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