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市精準扶貧信息臺網址:http://www.longyan.cn/jzfp/
武縣全面做好龍巖市精準扶貧信息網絡臺錄入工作
據閩西新聞網報道,為切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扎實深入有序開展,進一步提高我縣脫貧攻堅戰役信息化水。11月8日至11月23日,武縣把精準扶貧信息網絡臺錄入工作作為落實全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措施的第一大事件。
一是加強業務培訓。專題召開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業務培訓會,各鄉鎮扶貧分管領導、扶貧辦主任、扶貧協理員及縣脫貧辦全體干部共同參加會議。重點培訓我縣扶貧對象動態調整和建檔立卡信息采集錄入以及龍巖市精準扶貧信息臺采集錄入工作。二是完善幫扶信息。下發《關于開展脫貧項目“回頭看”的通知》,要求鄉鎮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對各自轄區內所有貧困戶《扶貧手冊》逐戶逐項審查、認定,充實完善內容,并及時通知掛鉤干部對照修改完善后的《扶貧手冊》內容,充實精確《干部掛鉤幫扶工作手冊》,做到賬實相符、條理清楚、邏輯清晰。三是準確錄入臺。根據市脫貧辦文件要求,下發《武縣脫貧攻堅戰役指揮部辦公室關于做好龍巖市精準扶貧信息臺信息采集錄入工作的通知》,明確時間節點,完善干部掛鉤幫扶信息采集錄入,確保采集數據統計一致,做到采集信息“三不怕”,不怕問、不怕看、不怕查。四是完善模塊信息。根據全市脫貧攻堅戰役要求,及時組織掛鉤幫扶干部充實完善所掛鉤貧困戶生產發展、就業創業、就學資助、醫療救助、兜底保障、搬遷建房、基礎設施、金融支持等8套模板信息,并上傳配圖掛鉤貧困戶相關照片,確保信息真實有效、準確無誤。
截止目前,各鄉鎮、縣直機關單位積極配合,集中精力,合理安排時間,加班加點,精準扶貧信息網絡臺錄入工作即將告一段落。
龍巖市精準扶貧改“漫灌”為“滴灌”
貧就像中醫看病,號不準脈,就下不準藥,治不好病。精準扶貧,就是要“號準脈,下準藥,治好病”。??題記
一組數字足以證明我市扶貧開發取得的成效:截至2013年底,全市低收入農村人口降至12.86萬人,比2002年減少40.95萬人;貧困村從2002年的612個減少到2013年的380個;列入低保救助的共108299人,占全市貧困人口比例84.21%;完成搬遷和危房改造33059戶,行政村整村搬遷30個,自然村1134個……
從救濟式扶貧到基礎開發式扶貧,從綜合開發式扶貧到參與式整村推進,到如今,閩西革命老區貧窮落后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改變。
然而,在成效凸顯的同時,仍然還有12.86萬人人均年純收入低于3000元,尚存380個貧困村幾乎沒有村集體收入。面對既要脫貧又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的雙重任務,原來的“大水漫灌”式扶貧所存在的弊端、困難、矛盾日漸顯現,而其投入大、見效慢、易返貧等問題,已不能適應新形勢、新要求。
要從根本上提升扶貧實效、突破發展瓶頸,就要有新思路、新舉措。今年7月17日,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創新農村扶貧開發機制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的意見》!兑庖姟穱@下一階段我市扶貧開發工作如何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作出重要部署,通過創新機制,做到扶貧對象精確、扶貧措施精準、扶貧責任到位,從而加快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這也標志著我市扶貧開發改“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進入“精準時代”。
精準識別“扶真貧”
精準扶貧首先得把真正的貧困戶識別出來。
2月14日,市政府辦下發了《關于開展農村扶貧對象調查與建檔立卡工作的通知》,對全市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锻ㄖ钒凑湛h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照國定、省定貧困戶認定標準,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對所有貧困對象進行調查確認。
調查摸底嚴格按照程序開展。首先是對照省定貧困人口的認定標準,由戶主本人申報,并在申報書上簽上戶主姓名后,交村民委員會。然后在統計部門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由村“兩委”組織村民代表進行初步審查核實。村級初審后的扶貧對象名單在村務公開欄張榜公示,公示時間不少于5天。
經村級張榜公示無意見后,由村民委員會統一將扶貧對象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然后報縣級人民政府備案?h級人民政府備案后,由各村民委員會將審批結果再次在村務公開欄張榜公告。
據市扶貧辦負責人介紹,目前,各縣(市、區)已完成貧困人口登記造冊工作,并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薄、縣有電子檔案。現階段正在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審核,按照國扶辦、省扶貧辦下達的識別規模及時更新確定,并將數據信息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
精準幫扶“真扶貧”
根據貧困對象識別結果和致貧原因分析,《意見》提出了“生存救助、就業輔助、生產扶持、住房援助、醫療援助、就學資助、科技幫扶、社會捐助、結對幫扶”等九項精準扶貧到戶工作措施,逐村逐戶制訂幫扶措施,并且明確了責任單位和牽頭單位,切實做到精準幫扶:
??生存救助到戶。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那些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當地低保標準,因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力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常年生活困難的低收入戶納入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扶盡扶。從開始,每年將約11萬貧困人口列入低保對象。建立保障標準和保障水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水相適應的自然增長機制,完善低保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
??就業輔助到戶。開展農村貧困戶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培訓,實施農村扶貧開發對象“一戶一就業”工程,搞好就業指導和服務,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勞務收入。市財政每年安排貧困戶勞動力培訓專項經費,并與實施“陽光工程”和“雨露計劃”培訓有機結合,力爭實現每個貧困戶都有一個勞動力得到技能培訓。
??生產扶助到戶。由金融部門每年安排小額信貸規模,市財政每年安排貼息資金,解決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發展生產資金短缺問題。完善“扶貧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的產業化扶貧機制,結合實施億元企業計劃,引導和鼓勵農產品加工領軍型扶貧龍頭企業到貧困村建立農產品原料基地,為貧困戶提供種苗、技術、購銷、信息、勞動力就業與培訓等服務,采取保底收購、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貧困農戶更多分享加工銷售受益。強化政策性農業保險,并給予貧困戶保費全額補助。
??建房補助到戶。每年對居住在邊遠偏僻、生活條件惡劣、地質災害點、貧困殘疾人、受災戶等七類人群約9000戶、3.6萬人實施搬遷和危房改造。逐步提高造福工程搬遷對象補助標準,從2012年起,按省財政每人3000元,市、縣每人配套1500元標準予以補助。列入搬遷的貧困戶每戶多給一個指標的補助。革命基點村群眾搬遷的每人增加1000元(2013年按人均500元補助)。危房改造新建的,由中央、省按每人3000元每戶不少于1萬元給予補助;修繕的,由中央、省按每戶1萬元、五保戶1.5萬元給予補助。給予集中安置小區基礎設施建設補助,每年新建市級示范小區30個,每個補助20萬元,其他10戶以上點120個,每個補助2萬元。
??醫療援助到戶。對農村貧困家庭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保費給予補助,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建立貧困家庭特大疾病救助和貧困家庭兒童特殊病種醫療救助制度。全面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農村繳費困難群體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保費予以補助。
??就學資助到戶。完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做好貧困戶子女就學、升學的經濟補助,不讓貧困戶子女因貧失學、輟學。對貧困戶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就學提供愛心營養餐補貼,免除學雜費、書本費、代管費、住宿費。發揮各級婦聯、共青團、工商聯、慈善總會、教育基金等群團組織的作用,對進入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讀的貧困戶子女助學貸款提供貼息資金資助。
??科技幫扶到戶。按照高級職稱幫扶3戶、中級職稱幫扶2戶、初級職稱以下幫扶一戶的要求,在全市開展農業科技人員掛鉤幫扶貧困戶活動。到,力爭每個有條件的貧困戶掌握1至2項實用技術,至少參加一項養殖、種植、林下經濟等增收項目。
??社會贊助到戶。引導各類民間組織、企業家、志愿者、港澳臺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各類慈善機構,通過各種形式捐資捐物直接支持貧困戶和支持貧困鄉村的開發建設。對捐贈300萬元以上的愛心人士,市政府授予“榮譽市民”稱號,捐贈100萬元以上的,由所在縣(市、區)授予榮譽。鼓勵企業參與扶貧,企業用于扶貧的捐贈,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可按規定在所得稅稅前扣除。開展“巾幗扶貧”、“春蕾助學”、“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光彩事業”、“幸福工程”、“光明行動”等扶貧活動。加強與國家有關機構的交流,爭取更多的扶貧項目資金支持。
??結對幫助到戶。開展黨員干部與貧困戶“結窮親、手拉手、一幫一”等多種形式的結對幫扶活動,確保貧困戶掛鉤幫扶全覆蓋。參與結對幫扶的黨員干部要根據幫扶對象的實際情況,因人制宜、因戶施策,實施“雙到雙千”扶持計劃:即規劃到村、規劃到戶,每戶每年幫扶生產發展資金不少于2000元,扶持項目增收2000元以上。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情況進行造冊登記,每年對結對幫扶績效進行考核,并作為黨員干部年度考核定級的重要內容。
據介紹,目前,我市通過社會保障的全覆蓋,促進扶貧開發與農村低保制度的有效銜接,形成“生存靠低保,發展靠扶貧”的工作機制。
精準管理“保精準”
《意見》還要求,要研究建立扶貧開發效果評估體系,科學制定貧困村、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具體考核評價辦法和貧困村、貧困戶年度減少率指標,建立貧困村、貧困戶退出機制,并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開,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精準管理。
除此之外,《意見》提出要將全市380個貧困村作為省、市、縣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采取“部門掛鉤、資金捆綁、干部駐村”三位一體的綜合措施,分期分批予以重點扶持,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同時,要突出政策扶持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注重資金整合,增強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三位一體”工作格局,形成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長效機制。
據悉,市扶貧辦已經將2013年全市農村家庭年人均純收入3000元以下12.86萬貧困人口全部列為幫扶到戶的對象。“通過幫扶,使全市有勞動能力的約4.3萬扶貧對象的農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均增長水。”市扶貧辦負責人介紹。
對于380個貧困村,則實施整村推進幫扶工程。至2019年,省、市分兩期每期確定100個省級、市級和90個縣級扶貧開發重點村,三年一輪集中幫扶。通過三年的集中幫扶,扶貧開發重點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于當地均水,村集體經濟有一定收入,村內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同時也建立建立貧困村幫扶效果評估體系和貧困村退出機制。
以精準扶貧為模式的新一輪扶貧攻堅戰正在我市如火如荼開展。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