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論述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論文應該怎樣寫呢?大家會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論述一帶一路的戰略意義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歡迎大家閱讀!
論文摘要: 2013年9月*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10月在訪問東盟國家時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由此,“一帶一路”作為中國一個新時期對外大戰略浮出水面。中國為何如此重視“一帶一路”的建設?究竟如何認識“一帶一路”的深刻意義?要真正辦好這件大事,還是需要加深對它的認識。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由中國倡議,而建設則需要得到相關國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國要能與他們取得共識,開展密切合作,共同參與建設。
論文關鍵詞:“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外開放,經濟發展
2013年9月*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10月在訪問東盟國家時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由此,“一帶一路”作為中國一個新時期對外大戰略浮出水面。前不久,中央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就如何落實“一帶一路”進行研究,*指出,“一帶一路”的提出是“時代的要求”,是“一個包容性的巨大發展臺”,“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利益結合起來”。他要求,“要集中力量辦好這件大事”,“要抓住關鍵的標志性工程,力爭盡早開花結果”。這表明,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正式提上日程,要由計劃見之于行動了。
中國為何如此重視“一帶一路”的建設?究竟如何認識“一帶一路”的深刻意義?要真正辦好這件大事,還是需要加深對它的認識。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由中國倡議,而建設則需要得到相關國家的理解和支持,中國要能與他們取得共識,開展密切合作,共同參與建設。
一、“時代要求”的含義
為何說“一帶一路”是時代的要求?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最突出的特征是和與發展,也就是說,追求和,實現發展是各國人民最大的訴求。
中國的快速發展引起世界的高度關注,其中最為關注的是中國強大了要干什么,如何干。世界以往發展的歷史表明,大國必爭,強國必霸。盡管中國一再宣稱,堅持走和發展的道路,但是,別的國家仍然不太相信,聽其言,觀其行,這也不難理解。人們擔心,一旦中國采取擴張型戰略,與美國爭奪影響力,世界就會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發生大國爭端,進而引發大的戰爭。作為不走傳統大國崛起道路宣示的實踐,中國主動提出與美國構建基于不對抗、開展對話與合作的新型大國關系;同時,也通過倡導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破除人們對于中國會實施擴張性戰略的疑慮。中國希望以此向世界表明,中國致力于和發展的承諾不是空話,立志要把實現合作共贏的承諾付諸行動。
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一批新興經濟體崛起,更多的發展中國家步入起飛門檻,是這個時代的突出特征。如何維護發展大勢,為發展中國家創建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是時代的要求:盡管中國是世界經濟大國,但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從本身的發展需要出發,中國將會繼續把發展放在首位:鑒于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貿易大國,擁有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需要要為世界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創建更好的發展環境。“一帶一路”可以作為推動發展合作的大臺,把中國經濟的發展與其他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通過中國的投入和帶動,動員各方的積極性,打造新的發展空間,創建新的發展引擎。
“一帶一路”是一個開放的臺,在這個臺上,中國與相關國家一起規劃項目。長期以來,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融資,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長期項目工程建設融資,非常困難。而現有國際金融機構能力有限,私人金融機構投資意愿不強,導致沿線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滯后,發展的綜合環境改善緩慢。通過“一帶一路”,創建合作性融資機構和其他多種形式的金融機構,可以破解融資瓶頸,中國也可以在這個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此,中國倡導成立金磚國家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宣布出資成立絲路基金等,目的就在于此。有人把中國這樣的舉動稱為“新馬歇爾計劃”,這足不對的。當年的馬歇爾計劃是美周援助戰后的歐洲經濟重建,而如今的新融資機構建設理論是共同參與、共同管理和共享資源。有人批評中國是想通過此舉破壞現有的國際機構設置,這也是誤解,或者是巾傷,因為中國倡建的這些機構并不是以搞垮現有機構為目的,而是作為它們的補充和加強。
因此,“一帶一路”不是一種對抗戰略,而是一種合作戰略,它是開放、合作的。只有以開放的思維與合作的理念來認識“一帶一路”,才可以理解和認識其時代要求的含義。
二、出于大戰略的設計
“一帶一路”是大戰略設計,具有綜合的含義,既是基于中國本身的發展,也是基于地區和世界的發展。因此,不能把“一帶一路”作為短期行為的項日來對待有人為“一帶一路”畫出了線路圖,也有人為它確立了時間表,應該說這是不準確的。從落實的意義上說,它要有行動步驟、項目規劃,也要有落實的時間表,但這只能作為分布的行動計劃,并不是包攬全部一攬子計劃。
從中國發展的大戰略來考慮,“一帶”,即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實現發展的地區均衡的戰略,也是對外關系結構均衡的戰略。中國開放發展從沿海地區開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沿海地區獲得了快速的發展,成為中國的經濟重心,但這也導致兩個大的不均衡:一是國內的東西部發展不均衡,西部發展大大落后;二是對外關系的不均衡,東重兩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一則為中困兩部的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二則為發展與中亞、西亞等國家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臺與機遇。傳統的絲綢之路,起白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這條路被認為是連接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主要的特點是貿易通道。當今推動“一帶”建設,并不是要簡單地恢復歷史上的大通道,而是要以“絲綢之路”的互利交往精神,建設新的開放與合作的經濟發展帶,把中國與沿線國家以發展這個主線緊密連接起來,構建經濟、政治、安全、人文全面鏈接的新關系,構建基于共同利益的命運共同體。
“一路”,即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旨在倡導和建沒的海洋新秩序。兩方大國崛起后所奉行的是基于控制海洋的“海權論”。中國要做海洋大國,是不是也要走海洋爭霸、海洋霸權的老路呢?“一路”戰略倡議就是一個最清晰的回答:中國要推動建設的是基于海上航行開放自由、海上共同安全和海洋資源共同開發的新秩序,合作發展的沿海經濟帶。公元前200年秦漢之際興起的海上絲綢之路,在歷史延伸中不斷拓展為交通貿易的黃金路線。這條海道自中國東南沿海,穿過南中國海,進入印度洋、波斯灣,遠及東非、歐洲,構成四通八達的網絡,海上絲綢之路成為溝通全球文明的重要走廊。如今,“一路”戰略下的內容不僅僅是打通基于開放安全的航海通道,而且還要推進發展合作,與海上相關國家共同打造沿海發展經濟帶,通過港口連接,港口經濟、沿海經濟可創建新的發展空間。
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大戰略設計的支撐基礎。實現互聯互通,就是要構建基于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的全方位鏈接,發展四通八達的基礎設施網絡(陸、海、空交通網絡),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聯通”。互聯互通的概念最早由東盟提出來,后來擴展到東亞合作機制、亞太合作機制,如今也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二些年,構建白貿區是一個大趨勢,白貿區的主要內容是推動市場開放,通過開放促進要素資源的流動,推動貿易、投資的發展。但是,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的瓶頸是基礎設施落后,各國間存在諸多妨礙物流、投資、服務以及人員流通的限制,互聯互通網絡建設不僅要發展基礎設施網絡,而且要消除妨礙交流的規制,制定統一的或者是互認的新規則。要克服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瓶頸障礙,需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
顯然,從對外開放的角度來認識,“一帶一路”的大戰略設計指導既超越了自貿區和多邊貿易體制,旨在推進綜合發展環境的構建,也突破了中國以我為主的利益觀,強調共同建設,共同發展。“一帶一路”的合作項日不是通過談判,而是通過協商,是新型的發展合作方式。
三、周邊是首要
中國有20多個鄰國家,陸海相接,構成特殊的關系。中國一向把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定為國家對外關系的重點和外交的優先目標。2013年中央召開r周邊外交T作座談會,強調“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還是相互關系看,周邊對中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要積極運籌外交全局,突出周邊在中同發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提出周邊外交的基本方針是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突出親、誠、惠、容的理念。“一帶一路”應運而生,標志著中國對與周邊國家關系認識的重大戰略性轉變,新的國家戰略日漸清晰,即推動基于共同發展的中國與周邊國家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建設。
中國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發展的成功是內靠改革,外靠開放。與歷史上的封閉大不一樣,如今的開放型經濟,與世界和區域市場緊密聯系,形成了具有線性特征的周邊經濟圈。“一帶一路”將會使周邊經濟罔的聯系更為緊密。經濟是基礎.緊密的經濟聯系創建緊密的經濟利益,而緊密的利益是構建中國與周邊鄰國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一帶一路”將會大大改變以往以貿易和資源為主的經濟關系結構,以互聯互通的建設為基礎,逐步構建開放發展的經濟區,形成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以及人文廣泛交互融合的經濟帶。
改革開放以來,第一階段中國主要依靠吸收外資、擴大l葉J口來加快發展。進入第二階段后,要實現由大變強的提升轉變,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盡管中國的經濟面向世界市場,但是,周邊地區是中國未來發展最直接和最便利的新空問。周邊地區,除個別發達國家外,西北部、南部、東南部,包括南亞、東盟、中亞等國家都是發展中地區,這些地區發展愿望強烈,發展潛力巨大。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可以從中國的發展中得到好處,搭上中國發展的便車獲得較快發展;與此同時,中國也會從周邊國家的發展中獲得更多的拓展機會,從而使周邊地區成為中國延伸發展的依托帶。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