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領導干部作風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們在作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危害后果,我們做一下分析。首先,我們要對存在的問題做一個列舉和分析,因為現在問題不清楚,它癥結何在,也盲目,你就很難以真正地來貫徹落實“八項規定”,什么意思?那“八項規定”是解決問題的,是排除工作障礙的,但這個問題何在?表現形式都有哪些?它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又是什么樣的?如果都不清楚的話,那“八項規定”的落實就可能由于我們這個針對性不強而不能真正落實到現實中。所以,我們首先要對當前在工作作風上存在著哪些問題做一個分析和比較。
下面,我要分析當前在工作作風上存在著這么七大方面的問題。“八項規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糾正這些問題而出臺的,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消除這些問題而作出的。那在七大方面都是哪些呢?下面,我們就按照順序來列。
首先,我們在工作作風上存在的第一個問題,一些領導干部宗旨意識淡薄,脫離群眾,脫離實際,這是第一個大問題,什么叫宗旨意識淡薄呢?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什么呢?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黨的一切的宗旨都應該是執政為民,為了人民。這個執政為民就應該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宗旨,這就叫宗旨意識,執政為民。我們現在在工作上出現的問題,首先你就會發現宗旨意識本身在一些機構、一些干部那里就是個問號,這叫宗旨意識淡薄。在現實中這種宗旨意識淡薄反映在工作的活動上,反映他的領導、管理、工作的現實中,他就會出現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他會在他的工作作風上,一,脫離群眾;二,脫離實際,而所謂脫離群眾和脫離實際又是一回事,因為你脫離了群眾,當然也就脫離了實際,你都飄在上邊。這種脫離群眾和脫離實際是宗旨意識淡薄的后果,它會導致我們在工作上出現與實際、與群眾漸行漸遠的這么一種后果,這當然是工作作風上的首要問題。具體到實踐中,我們可以稍微做一點展開,所謂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宗旨意識淡薄都有哪些具體表現呢?大致上是有下面這么幾個方面的表現:
1、生活上與群眾脫節
首先,生活上與群眾脫節,這是第一。生活上和群眾脫節,這倒不是說群眾愛吃什么,領導干部也得愛吃,那群眾愛穿什么衣服,領導干部也穿,這就叫打成一片,這就叫密切聯系群眾,它不完全是這個意思。因為生活上與群眾脫節,首先是這個領導和領導機關,他的生活觀念、定位,包括我們所看到的消費的態度與群眾脫節,這指這個,它不是簡單地說生活上與群眾脫節是你穿衣打扮和群眾不一樣,吃的和群眾不一樣了,不是簡單說這個,它是指生活態度,包括你的消費觀念、你對待日常生活的態度,和廣大的群眾有明顯的不同,甚至對立,所以是這個問題。一個人,如果說你不是一個領導,你是一個群眾,你知識跟別人一樣不一樣,你的生活態度是否跟他人有顯著的不同,這個無所謂,我們的社會是五彩斑斕的,每一個公民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任何人都不能干涉的。
但是做領導就不這么簡單了。你當個領導干部,你有沒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呢?當然有;你有沒有追求自己喜好的權利?當然有,你當了干部,它不會自然地把這些剝奪掉的,但有一個問題,由于你是領導,什么是領導呢?你是這個單位、這個社會的帶頭人,這是一,你不是一般的群眾;第二,你當了領導,你手里都有大權,多多少少都有權力,大領導有大權,小領導有小權。你有這么一個突出的地位,你手中又握有其他群眾沒有的資源,而這個時候,假設你的生活態度、你的生活的價值觀、你對生活的定位,如果和這個社會的多數群眾落差太大,甚至有明顯的對立的話,后果是什么?后果是脫離群眾。我們現在說價值觀、生活態度,這都不是小事,包括你對我們日常消費的定位,在群眾那兒不是個問題,但對于領導,如果說過分追求脫離現實、脫離大眾,標新立異,你肯定不管你是不是在領導中有什么別的事,但起碼在這一點你就脫離群眾了。我們可以想一想,一個領導和廣大群眾的生活觀念十萬八千里,在生活問題上都是標新立異,你希望他能夠和群眾打成一片嗎?他能夠實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一般人身上是小問題,但到了領導身上就是大問題了。所以,這是脫離群眾的第一個表現,生活上脫節了。現實中到底有沒有這回事?當然有,現在有些領導就這樣,生活上就標新立異,離社會大眾的認知,他們的評判尺度、標準,距離太遠。首先,別的我們先不說,光這個,你就樹立不起你應有的領導權威了,因為就你的生活作派就已經跟廣大的群眾拉開了距離,那又談何做群眾工作,那又談何打成一片?那能實現嗎?這種生活態度上的巨大差異,是你和群眾密切聯系的巨大障礙,這是當前脫離群眾的第一個表現。
2、高高在上,不聽取群眾的呼聲和意見,與群眾缺乏交流,甚至沒有溝通
那我們這里說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第二個表現,高高在上,不聽取群眾的呼聲和意見,與群眾缺乏交流,甚至沒有溝通,這是第二個表現。什么叫脫離群眾?脫離群眾在外觀上,在操作上你能看到,說的話也少,群眾的意見也不愛聽,群眾有什么建議、有什么訴求,他躲著,他拒絕,而是高高在上,這就脫開了,這不叫脫離群眾,還有什么叫脫離群眾?那你千萬不要以為他不愿意跟群眾接觸,不溝通、不聯絡,對群眾的建議也不重視,你千萬不要以為他也并不是遠離一切人,也不是。現在作風上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他不密切聯系群眾,但他密切聯系領導。領導當然也該密切聯系,但其偏差在于他光一天到晚在(比他更大的)領導眼前晃,為什么要晃呢?力圖表現自己,力圖多給領導留下點印象,力圖在將來的進步、晉升上多獲得一點額外的優勢。他把重點放在這兒了,那你想一個人把重點放在這兒,一天到晚是密切聯系領導,他哪有精力和熱情去密切聯系群眾呢?他哪有熱情和積極性,說要聽取群眾意見呢?他也沒有興趣對群眾的呼聲加以重視,如果這樣的做法,時間一長,這叫脫離群眾,也脫離實際,這是第二個表現。
3、定政策、采取措施,只從個人政績需要出發,而不考慮基層群眾的利益訴求和意愿
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第三個表現,這也是作風中的大問題。一些人,他定政策,采取措施,只從個人政績需要出發,而不考慮基層群眾的利益訴求和意愿,這是第三個表現。簡單地說是:只關注個人政績,而不考慮這些政績跟群眾的需要之間的聯系。什么叫只關注個人政績呢?我為官一任,我到這個地方,中國古代也關注個人政績,以前古代流傳下來的,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是一種政績觀,而且這個政績觀還是積極的,當官來了就應該給老百姓作主,而且當官過程中給老百姓作主,往往會和另外的一些社會勢力發生矛盾,在這個矛盾面前你站在哪邊?你是替人民群眾呼吁?你是正確處理這些問題呢,還是一屁股坐到人民群眾對立面呢?因為常常你會發現,坐到人民群眾對立面,更有利于個人升遷,所以中國歷史上一些清官就留下這句話??“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就這么來的。中國古代就有政績觀。
那到了現代,政績觀仍然是在一個老的傳統的框子沒有超越,什么框子?你做一任領導干部,你到底給老百姓辦了多少實事,就類似于古代的替民作主,給老百姓辦事,但現在這些年我們發現在一些人身上所謂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最大的問題是因為他只為自己考慮,問題在這兒。他認為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給你辦實事,你要下大力氣,我還要付出代價,而且這些事很多都要花時間,我經過算計,我覺得干這些事跟我個人的升遷沒多大的關系。所以,我干脆就不考慮這些,我考慮什么?我作決策,我上個項目,我在本地推動一個東西,根本上是從我個人能否得到進一步的好處,如能否晉升考慮的。你為個人考慮得多了,或只為個人考慮,當然對其他人,尤其群眾的利益考慮得就會少,尤其是為個人考慮的一些事可能會對群眾利益發生矛盾,這中間是矛盾的,而這個時候如果站在個人利益這一邊,不僅脫離群眾,更重要的是損害群眾利益。難道這些事這些年沒有嗎?這些年很多例子了,那明顯的是只顧個人政績,不顧群眾利益。這種工作作風怎么能說這是優良和進步的呢?這種工作作風如果不加以解決,如果不給他糾偏,如果不給他回到正確定位,任意蔓延?那后果是什么?后果是黨風、政風,肯定不正了,那歪風邪氣哪兒來的?都是考慮自私的東西多了,考慮功,大眾的東西來了,歪風邪氣就起來了,就這么來的。所以,“八項規定”第一個解決的是宗旨意識,不管干什么事,是從個人的晉升、個人私利出發,還是從本地群眾的發展需要出發?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
4、盲目決策、拍腦瓜決策、經驗決策
當然,脫離群眾和脫離實際還有最后一個表現,一些領導、一些部門盲目決策,拍腦瓜決策,經驗決策,完全脫離現實發展的需要,只從自己的經驗、只從自己熟悉的方面入手,這樣無形中就跟實際脫離了,脫離了當地的現實,脫離了老百姓的承受力而作的決策、而采取的措施,這也叫脫離群眾、脫離實際,這種偏差,我為什么不再說首先是工作作風了,這個跟前面說的不一樣,只為政績,那就有一點故意了,但最后一點,這種工作作風出現的問題,他在主觀上也是為了群眾,但他對當地的情況吃不透,不了解社會群眾,與群眾溝通不會,信息又不明,光想大干快上,這種動機也不能說錯的,但方式有問題,你情況不明,決心大,結果就盲目決策,這一盲目決策,他做的這些事,由于他對當地情況不了解,這就脫離實際了。而脫離實際的盲目決策會對當地的發展形成負面的損害的后果,這也是工作作風上的問題,脫離實際。那我們看這些年,而且有這樣問題的干部,有的也是相當不錯的干部,但他工作方法有問題,如對信息不了解,另外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還不太深入,可是就在信息不了解,情況不深入,就匆忙決策,為什么?他想趕緊干好事,但未免工作粗糙,未免太急躁了,那最后的后果是為了改變現實,為了給群眾謀利,但由于工作粗糙、不了解現實、情況不明,犯了官僚主義的錯誤,這種后果也是脫離實際。
黨的作風是黨的性質、宗旨的重要體現,是黨的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作風建設的升華到了新的歷史高度,為我們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指明了方向。領導干部的作風關系黨的整體形象和執政地位,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命,關系國家的生死存亡。年來,通過系列作風建設主題活動,干部作風建設有了明顯改觀,但也存在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當前干部作風之存在的問題
年來,通過三講”教育、“三個代表”重要學習教育活動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廣大黨員干部的作風發生了明顯變化,絕大多數干部能夠深入實際,聯系群眾,廉潔奉公,勤政為民,干部作風整體上是不斷好轉的。但是對照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以及人民群眾的愿望,在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上還存在著不小差距。
學風不濃。少數干部心浮氣躁,精神不振,消極,不認真學習理論,不深入思考問題,不善于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工作,慣于憑經驗想問題,辦事情。工作中不能按規定執行政策,在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方面做的不夠好。一些干部對學習缺乏緊迫感和自覺性,忽視理論素養、知識水、業務本領和領導能力的提高,不善于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工作,慣于憑經驗想問題、辦事情,特別是對市場經濟知識、科技知識、現代管理知識和法律法規知識知之甚少,出現了程度不同的“知識空白”、“本領空缺”問題。
解放程度不夠。現實具體表現為在制定部門工作計劃時,不利因素考慮得比較多,謀求超常規發展的大舉措還比較少;少數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滿足于已有成績,認為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形勢不錯,可以松口氣了,缺乏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和銳意進取、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
理論與實際聯系得不緊密。沒有從知與行、學與用的結合上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造成理論學習與實踐“空對空”、“兩張皮”。表現為在貫徹落實上級精神有時帶有機械性,不結合本村實際,甚至依靠行政命令的方法去落實,有的則盲目實行了“一刀切”,用硬辦法落實基層工作。還有個別干部在執行黨和國家政策,黨委、管委決策時,方法不當、措施不力,導致工作難以落實,甚至引起上訪,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工作作風不實。少數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主要表現在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層少,電話遙控指揮多,深入實際少,個別干部在感情上和人民群眾仍存在距離,不愿意也不善于做群眾的政治工作,對群眾的疾苦充耳不聞,吃不得苦、受不了累,開展的工作和活動只做表面文章,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有的部門依然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問題,工作人員故意刁難、推諉扯皮的現象屢禁不絕。
自身建設不夠重視。少數基層干部不重視防微杜漸,把吃吃喝喝視為常小事;個別領導干部生活交友不慎,律己不嚴,紀律松懈,行為不端,有的在公共場所參與賭博,有的用公款大吃大喝,用公款進行娛樂性消費,在八小時內外表現不一;極個別的干部,經不起誘惑,超越了紅線,犯了錯誤甚至觸犯了法律,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