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從打老虎到拍蒼蠅,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吸引各年齡階層的人觀看的重要原因,它所反映的就是現今大家最關注的的我黨反腐的問題。
《人民的名義》作為一部在、新形勢下的反腐作品,該劇不僅寫出了當下反腐斗爭的復雜性、艱巨性、多面性,更將其提高到了依靠文化、法律、制度進行反腐的高度上。
“小官巨貪”的某部委處長,貪污了兩個多億,擺放在自己別墅的書柜、冰箱、床鋪底下,一分錢都不敢花。怕被人知道,一家人還是住在幾十米的老房子里,吃著炸醬面,每月給自己在鄉下的老娘寄300元的生活費,過著看似很普通的生活,當調查的深入,面對著滿屋的錢,一句帶著哭腔、顫抖著雙唇說出臺詞“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一分錢都不敢動,全在這……”。看著很痛心,一個農民的兒子拼搏到這個職位,實屬不易啊,最后還是沒有經受金錢的腐蝕。 劇中談到“你大把大把撈錢的時候怎么沒想到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現在自己出事兒了,說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中國農民那么倒霉,有你這么個壞兒子……”在金錢和權力面前,很多人“前腐后繼”,完成了一個人向墮落的蛻變。
對祁同偉、高育良而言,官場就是魅惑人的名利場,在這里可以結黨營私,自謀私利,而對陳巖石、侯亮來說,官場就是一個冶煉人的大熔爐,在這里可以百煉成鋼,更為堅強。兩類人物,兩種選擇,兩種結局,真正的試金石與分水嶺,仍然是“人民”。那就是,是把“人民”作為名義掛在嘴上,還是把“人民”作為依托放在心上。而侯亮與祁同偉、高育良等人的不同命運結局也告訴人們,真心實意為人民的,人民始終是其堅強的后盾;而虛與委蛇人民的,人民終究會將其唾棄。
日,檢察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了,從電視屏幕火到了視頻網站,從視頻網站火到了朋友圈,又從朋友圈火到了表情包。不同的視角看劇,自然風景有所不同,有人從中看清了政治生態,有人則學會了如何為官為民,還有人看到了當代年輕人的真實現狀。我從這部劇里感受最深的,卻是二十五年沒挪窩的處級干部易學習那顆一心為民的心,讓人唏噓不已。
《人民的民義》中的易學習,敢擔當,有作為,不唯上,不欺下,一心為老百姓謀福利。和“達康書記”在金山縣搭班子期間,為了能修好當地老百姓的小康路,不惜代“達康書記”頂包挨處分;每換一個地方工作,家里總是掛著當地的行政區域圖;為了拆掉污染嚴重的月牙湖畔美食城,不惜與副國級干部紅臉。正是他心底堅持的黨性和原則,才會鑄就出一位一心為民的好干部,守得好一方山水,創得出一番天地。
其實現實中像易學習這樣的一心為民,但又長期被邊緣化,不受待見的優秀干部還有不少,易學習是幸運的,新來的省委書記沙瑞金終于發現了他這只千里馬,這才云開日出被破格提拔到重要崗位。這不僅僅是易學習的個人之幸,更是當地百姓之幸;這不僅僅為易學習爭得了公道,更為社會爭得了公道。但是,在現行干部任用機制下,像易學習這樣的好干部,能不能施展抱負,能不能有造福百姓的更大舞臺和天地,基本上只能指望有公道正派而又慧眼識才的“沙瑞金書記”,說到底,這仍然是一種人治。
記得從一本書里看過一句話:“什么是法治?什么是人治?其實很簡答,一個地方管住了“一把手”的就是法治,管不住的就是人治”。我們不能期待每位一把手都像沙書記那樣公道正派,所以我們仍要完善相關制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樣法治離我們并不遙遠。全面地去思考易學習的成功,除了沙書記的慧眼識才,與他自己的堅守底線、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是分不開的,不是千里馬,就是來了一千個伯樂也沒用,這也是我們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作為一名基層的路政執法人員,易學習這樣的前輩們頂著“炸藥包”為人民群眾修好了小康路、幸福路,我們不應該忘記修好每條路的曲折與艱辛,不能被每日的忙碌磨滅最初的信仰,磨滅那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即使生活欺騙了我們,也不能選擇消極抑郁的方式去面對生活,要選擇積極樂觀的方式來笑迎生活。我們要堅定維護好國家路產路權的信仰,踏實地做好每一天的路政巡查,認真處理每一起損害公路的違法行為,不放過一輛對公路造成嚴重損害的超限車輛,堅持不懈就能為人民群眾創造出一個安全舒適的公路通行環境。
“貪官:我家祖祖輩輩是農民,我是農民的兒子,窮怕了。
檢察官:你大把大把撈黑錢的時候,怎么沒想到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中國農民那么倒霉,有你這么個壞兒子?”
看過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觀眾想必應該對這兩句臺詞印象深刻,電視劇開篇便以最高檢反貪總局抓捕貪污2.3億的處長拉開帷幕,在別墅中繳獲鋪天蓋地的現金抓足了觀眾的眼球,也將觀眾對貪官的憎恨之情瞬間推向高峰,牢牢吊住觀眾的胃口。這部被稱為史上最大尺度反腐電視劇以大量現實反腐案例為素材,以政治生態為主線,將社會公眾的目光聚焦到政府工作、反腐斗爭中來,也是第一次跨越不同年齡階層、各行各業的人都開始對講述政治講述反腐的電視劇津津樂道起來。
我想這種現象應該得益于劇中塑造的正面人物深入人心,其中“達康書記”爆紅網絡反映的何嘗不是社會大眾對公務人員的一種期待。這位耿直的市委書記一心只有工作,他說“我珍惜的是黨和人民,給我的這份事業”;他處處為人民著想,信奉“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都不是小事”,他一心干政績,卻堅持“我們要的是現代化的GDP,是沒有污染的GDP”。這么一個有能力、有魄力,堅持原則幾乎不人情的人民公仆形象躍然熒屏,理所當然的受到觀眾熱捧。劇中“達康書記”治理某單位“半蹲式”窗口,也引發網民紛紛上傳曝光生活中那些不合理的“半蹲式”窗口,以往只有部分人意識到的問題卻因為一部電視劇引發了大量社會公眾的重視,公之于眾也充分體現了人們開始使用自己的公眾監督權,這就是這部電視劇帶來的正面效應。
如果說“達康書記”是當代公務員典范,那么另一位人物“老檢察長陳巖石”代表的就是戰爭年代為新中國誕生艱苦奮斗的革命英雄。面對劇中大量以權謀私的政治現象,“陳巖石”說我入黨是為了搶到特權,這個特權是什么呢,是背炸藥包!他說“背炸藥包是黨員的特權,當年虛報年齡爭搶這個特權時,我甚至都沒想到能活到今天!同志們,我這一生都為搶到這個特權而驕傲啊!”這句話相信讓看到的每一個人內心都會有很大的觸動,這位革命老英雄可以說為全國人民都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尤其是黨員同志,更能從他身上深深體會到黨員干部職責重大,我們要對得起革命前輩用鮮血染紅的這片紅色熱土,我們更要讓這片熱土上的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劇中他堅持與群眾緊密聯系,以自己為紐帶化解了人民群眾與政府的矛盾,他深信只要深入群眾中為群眾辦事就沒有辦不好的事,他說“我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們將來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你以為你們當官能當一輩子吶?我們黨的干部的就是從人民群眾中來,將來再回到人民群眾中去!”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而這部電視劇通過“老檢察長陳巖石”這個人物展示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一路線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每個黨員都不應忘記自己來自于人民群眾,服務于人民群眾,并回歸于人民群眾。
盡管這只是一部藝術作品,但卻以藝術形式向觀眾傳達了良好的政治信念。它以反腐為題材,有著警醒的意味,導演說“希望它像天氣預報,警醒你別往雷雨里去” 。針砭時弊,發人深省,相信不同的人都會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這部藝術作品的深意。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