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茫茫人海中凡的一家,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溫馨的生活。他們的家庭有3口人,他叫張磊,是邯鄲市國稅局一名普通干部,她叫李子璐,在涉縣紀委工作,育有一女,女兒聰明乖巧,討人喜愛。他們在八年的婚姻中夫妻恩愛,尊老愛幼,愛崗敬業,和睦鄰里,尤其是彼此孝順雙方父母,真正用行動詮釋了愛的真諦。
常言道:“人生五倫孝為先”,“孝”在中國歷史長河中被認為是一種最基本的美德,一個和睦的家庭首先一定是一個恪守孝道的家庭。
夫妻二人經常到雙方老人那里去看望,噓寒問暖、關心起居、做些家務、添置新衣等,這些日里都沒的說。可是,靜的生活總是會被打破,2012年夏,如傳說中的世界末日一般,意外不幸降臨到女方家庭,岳父因意外事故摔傷,暈迷不醒,在重癥監護室里住了半個月,在醫院里,岳母與妻子由于過分傷心,不能自己,張磊便日夜守護在病床前,和妻弟一起耐心細致的幫岳父翻身、擦洗身體等,累了就到走廊長椅上靠一會,匆匆幾口飯后就搶著去陪護,讓別人多休息會,他如主心骨一般撐起了這個家,等岳父病情穩定后,為了讓岳父得到更好的治療,他前后陪岳父到石家莊、北京進行康復治療。岳父身體完全康復后,感慨的說:我有兩個好兒子!時他從未說過一句有關愛的話,但是他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對妻子一家的愛。
愛不需要多么華麗的詞藻,多么秀美的語言,只要用最質樸的心去溫暖對方。都說婆媳關系是天下最難處的關系。可公婆卻對子璐豎起了大拇指。由于公婆家有兩個兒子,卻沒有女兒,在婚后八年里,子璐從沒有和婆婆紅過一次臉,沒有頂過一句嘴,有事與公婆一塊商量,相處十分和睦。她記得婆婆愛吃什么、喜歡什么,并時常買回來讓婆婆高興。由于婆婆頸椎酸疼,手經常發麻,凡到節假日尤其春節時,她便會主動幫婆婆洗衣物、擦玻璃、整理房間,盡量讓婆婆多休息,少勞作。一起吃飯時,她總是把好吃的多挾一些給婆婆,讓她多吃些。面對街坊鄰里,婆婆逢人便驕傲的說:我兒媳婦就是我閨女!由于工作關系,夫妻二人分居兩地,公婆深感兒媳不易,便盡力幫她分擔,按時接送孩子上下學,時常做好飯菜等兒媳下班回家一塊吃。
這就是他們的家,一個凡卻又充滿著濃濃愛意的家。
李惠良,50多歲,居住在岳麓區觀沙嶺街道施家港社區岳銀欣苑小區2-708房,婆婆現有90歲高齡,身體不好,行動也不便,公公中風多年于去年去世,丈夫是家中的獨子,長年在國外打工,也因為工作不順利,曾經8年不曾回過家,兒媳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擔,其女兒在國外留學。李惠良幾十年如一日的照顧老人,無怨無悔,不僅得到家中老人及周圍鄰居的稱贊和認可,也是社區的好榜樣。
9月5日,都市頻道記者采訪了這位模范好媳婦李惠良。走進其家中,家里干凈整潔,家里擠滿了左鄰右舍。其婆婆坐在客廳精神矍鑠,干凈清爽。
李惠良的婆婆聊起這個好媳婦就停不下來,公公中風多年了,且又患了老年癡呆癥,生活也不能自理了,大小便失禁,兒媳無怨無悔地照顧,一點都沒有嫌臟嫌累,總是讓公公舒舒服服的,身上一點異味都沒有。現在公公去世,兒媳更加悉心照顧我,不僅在身體上、生活上照顧我,而且在精神上也讓我豐富多彩,想盡辦法讓我享受天倫之樂。
其公公去世后婆婆的身體一落千丈,那段時間媳婦寸步不離地陪著她,開導她,讓她走出失去老伴的陰霾。在飲食方面,口味以清淡為主,每天注意葷素搭配,結構多樣化。為了讓婆婆在家里不孤單,李惠良特意買了麻將機在家,時邀上幾個人陪著婆婆打牌,讓老人家不出門也能和鄰居們聊天說話,打牌消遣。閑暇時候,能得心應手地玩著Ipar上的小游戲。
“尊敬老人是上合天倫、下合人倫的事,是做晚輩的應該做到的,我自己也會變老,希望給孩子做個榜樣。”好媳婦李惠良說著。就是這樣一位貌似普通甚至有些柔弱的婦女,卻做出了令人感動不已的孝敬老人的事跡,在別人婆媳關系看是非常難行之處,她卻做得極其的自然。因為她那顆視婆婆為親生母親的孝愛之心晶瑩而剔透。
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生活中一件大事,是衡量一個人品格高低的試金石。“老吾老及人之老”,李惠良的孝行中,我們深深體會到《孝經》的真諦。
常占蓮,女,現年55歲,是太仆寺旗寶昌鎮向陽村農民,在向陽村婦聯工作。明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大力提倡樹*,*和諧社會的今天,常占蓮同志以孝道為榮,以奉獻為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子、為人妻、為人母的高貴品質,在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常占蓮結婚后生有兩個兒子,丈夫在婚后的第四年頭得了“骨髓空洞”癥,不能下地勞動,因此農村沒完沒了農活就全部落在了她的肩上,每天被繁重的農活、家務折騰的腰酸背痛。盡管如此,她沒有任何怨言,心想只要一家子在一起好好生活就好,再苦再累都無所謂。但房漏偏遇連陰雨,不幸的事又降臨在這個家中,她的婆婆患腦溢血,又臥床不起了。照顧婆婆的任務又得由她來包攬,婆婆無法自理,從晨起開始每一件事都需要她幫助,處理大、小便,洗漱,擦身等等都得由她來做。有時她有事情早晨起床外出后,家婆便把大便拉到了房間里面或者褲子內面。她回家后便默默地把家婆的房間打掃干凈,把衣物洗干凈,這樣的工作她一做就是兩年。一邊照顧婆婆,一邊照顧丈夫,還要干農活家務,盡管常占蓮付出這么多的艱辛,承受這么多的苦難,然而婆婆還是于2002年離開了他們。在婆婆去世后,智障的小姑子抱住她淚流滿面,常占蓮哄著她:“別哭了,嫂子就是娘!”她又當起了“嫂娘”,對小姑子又是百般照顧,在2004年小姑子因抽搐過度也走了,家里親人不斷離去,令常占蓮夫婦悲痛至急。
??丈夫更是倍受打擊,病日益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呼吸靠氧氣,她看在眼里,痛在心中,默默無聞的照料老公,直到2012年7月,老公也丟下她離開了。一個女人的傷心艱辛無處訴說!不幸接二連三,公公在兒子走后的一周臥床不起,她又帶公公求醫,皮膚癌到了公公眉心間,無錢醫治回家后,她每天都要一口一口喂飯,為他洗衣服,晚上不間斷的上藥。為死去丈夫贍養父親,2012年11月公公又走了,十年間她送走了四位親人,村里人都說:“她這回沒牽掛了,該去兒子家安度余生了。”不料她沒走,她又把丈夫的無兒無女四叔接回家,她要替張家獨苗的丈夫贍養完最后一位親人,她才能踏踏實實的去兒家享清福。
??常占蓮深懷愛老之心,恪守夫妻之德,力行孝敬之舉,以責任去體現孝道,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傳統美德,為老人送溫暖,對丈夫不離不棄、患難與共。在常占蓮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中華兒女的優秀傳統美德,孝敬老人、誠實守信、無私奉獻、勇于擔當。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筑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是常人所無法做到的,何況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我們為她點贊?
在西莊村一提起田國強,村民們都豎起大拇指,說:“這個娃真好,是個孝子,值得大家學習。”他一個30出頭的小伙能這么孝敬老人,得到大家的贊揚,真是了不起啊。
由于歷史的原因,國強家在前十幾年前是這個村有名的困難戶,經濟條件非常不景氣,當時的經濟條件制約了家庭經濟的發展,從而使他失去了求學的最佳機會,父親一人身單力薄無法駕馭這個家庭,國強一直由外祖父撫養,當時年幼的國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暗發誓長大后一定要好好干,孝敬老人。
年過二十的田國強有了自主獨立的能力,他先后學習電焊、裝潢、經銷小食品,經過幾年的不斷努力,終于在經濟上有重大突破,年收入過萬元,蓋起了二層小洋樓,又購置了小車,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在改變經濟生活的同時,田國強不忘孝敬老人的誓言,對老人百般照顧,問寒問暖,關心入微,定期為老人添加衣物,并經常教育妻子跟子女,要孝敬老人,陪老人嘮嘮嗑,定期給老人檢查身體,關心老人。德孝大于天,只有孝敬老人才是一個完整的家,他們的行動受到村民的稱贊,希望他們和諧相處,共度美好生活。
趙娟麗,女,現年40歲,家住銅川市新區申河村,是銅川市照金紅嫂家政服務公司的一名員工。11月2日她拾金不昧的事跡登在11月16日《銅川日報》的頭條,在銅川廣為傳頌。
11月2日早晨7時許,上班途中的趙娟麗在市一中(南區)附撿到一個手提袋,打開之后發現有蘋果電腦等貴重物品。因為手提袋里找不到任何可聯系失主的信息,她馬上將拾到的手提袋帶到了公司。公司領導決定拍照發送微信朋友圈尋找失主,下午5時許,失主梁女士通過轉發的微信得知自己的手提袋被銅川市照金紅嫂家政服務公司的員工拾到,及時聯系來到公司,當領到自己丟失的東西時,激動地說:“趙娟麗真是一個活雷鋒啊!”
趙娟麗心靈美不僅表現在這次拾金不昧中,而且在孝敬老人方面得到了鄰里鄉親的夸獎。
家住申河村的趙娟麗家中六口人,兩個孩子上學,兩位老人常年有病,不算富裕。她時常給老人抓藥看病,打掃衛生,無怨無悔照顧他們,她還把娘家母親接到家中生活,對門鄰居老兩口的兒女在外工作,她只要有空就和他們拉家常,節日里公司發放的粽子和月餅讓自己的老人和鄰居的老人共同分享,讓他們感到家的溫暖;丈夫的姑姑家有9畝蘋果園,一時忙不過來,自己就抽空去幫忙。她和丈夫面對生活艱辛沒有退縮,堅強的挺起。在鄰里之間,只要一提到趙娟麗沒人不夸他的。
現在照金紅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上下,紛紛以趙娟麗為榜樣,掀起了向趙娟麗學習的熱潮。在她的先進事跡影響下,出現了員工拾到銀行卡及時上繳,在客戶家做保潔時沙發下發現現金如數交還客戶等現象,員工文明素養普遍提高,公司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