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破三立”,即破老套,立創新;破情面,立規則;破惰性,立績效。所謂“破老套,立創新”。這是高考知識網小編搜集的三破三立發言材料,快來看看吧。
根據安排,今天我們圍繞“三問三思”“三破三立”開展專題討論,之前我認真學習了《中共麗水市委關于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設美麗幸福新麗水的決定》,可以說,這個決定是我們這次討論的基礎,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和工作實際,談兩點想法。
一、怎么理解“三問三思”和“三破三立”
“三問三思、三破三立”的核心是樹立科學發展觀,走綠色生態發展道路,著眼點在發展,路徑是綠色生態發展,表現在工作上就是要保持干事不松勁的氛圍,反思發展到底為了什么,從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三問三思”要求我們必須回答好“為什么、靠什么、怎么辦”的問題。“為什么”是身份和角色認知,一切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靠什么”是找到工作力量根源,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怎么辦”是解決工作方法轉變,適應改革創新發展的要求。“三破三立”要求我們必須明確樹立“要發展、怎么發展、靠什么發展”的理念。“要發展”是前提、“怎么發展”是路徑、“靠什么發展”是關鍵。兩者是一個統一體,相輔相成,只有真正把“三問三思”問明白、搞清楚,才能樹立好“三破三立”。我們不但要在理論上回答好“三問三思”,而且要在實踐上把握好“三破三立”,時時處處警醒自己,時時處處擺正位置,時時處處造福百姓,在工作中得到百姓的認可。
為什么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我認為:其一,因為“綠水青山”是人們的基本需要。盡管物質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清新空氣、清潔水源、舒適環境、宜人氣候等生態產品,仍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二,“綠水青山”可以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綠水青山”是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巨大資本。蓮都區對外宣傳推介的“五鄉”(休閑之鄉、攝影之鄉、油畫之鄉、水果之鄉、長壽之鄉),全面體現了生態是我們蓮都最大的資源,也是最大的優勢和發展潛力。蓮都作為麗水唯一市轄區,更需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抓住生態優勢,走出一條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們蓮都區緊跟市委市政府步伐,于十三次黨代會上提出了打造“三大蓮都”的戰略目標,實現了發展理念的新提升。區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又提出,要堅定不移走生態發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促進“三大蓮都”建設,充分體現了區委區政府對蓮都發展階段的正確把握,對加快蓮都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大意義。
二、如何踐行“三問三思”和“三破三立”
開展“三問三思”和“三破三立”學習討論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靈魂上的升華,貴在認識、重在實踐。
(一)樹立正確的三觀。*曾說過:共產黨人的政績,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事,就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省委提出“不考核麗水的GDP和工業總產值”,這是一種新的政績導向,即告訴大家富一方百姓是政績,保一方安、養一方山水也是一種政績。我們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以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為目標,堅持“為人民辦事、對人民負責、向人民報告、讓人民滿意”的價值取向,多盡聽民意、謀民利之責,多做打基礎、利長遠之事。其次,我們要樹立正確的群眾觀,要深入一線學習,從群眾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辦法,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學會換位思考,真正理解群眾所急所盼,幫助群眾解決具體問題,努力克服主觀主義的弊病,避免官僚主義的錯誤。再次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正確看待權力,在難題面前敢于開拓,在風險面前敢擔責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規范使用權力,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和政策,增強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意識,讓知法守法、依法辦事成為行為準則。
(二)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工作作風是加快轉變的保障。一要高度負責。黨員干部要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負其責,敢于承擔風險,敢于迎接挑戰,敢于觸及矛盾。二要注重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是一種境界,是、意志、決心、信心、氣節等精神因素的凝聚和升華。黨員干部要處處起表率作用,從而影響和帶動廣大干部職工苦干實干。三要深入基層。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不斷提高一線決策、一線解決問題的能力,多接地氣,不斷深入基層調研。把主要精力放在突破重點難點、落實各項工作上。四要科學總結。通過科學總結達到提高水、改進工作、增長本領的目的。要總結出成績,總結出干勁,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努力推動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三)履行好崗位職責
作為外宣辦主任,踐行“三問三思”和“三破三立”就是要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改革創新、整合資源、拓展臺,積極主動地開展對外宣傳工作,展示蓮都良好形象,為加快“三大蓮都”建設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1、樹立大外宣工作理念。全區的外宣工作僅僅靠外宣辦2個人是做不好的,其實外宣工作可以融入到所有單位的工作中,我們要建立健全外宣工作機制,如制定《蓮都區對外新聞宣傳獎勵辦法》,逐步形成既能調動全區外宣資源為外宣工作服務,又能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積極性的“大外宣”格局。
2、做好外宣三方面工作。一是創新外宣臺。創新蓮都新聞網、蓮都手機報、麗水網蓮都專頁、網絡問政直通車、市廣播電臺《走進蓮都》廣播專欄,中新網、麗水市電視臺等臺,通過這些臺進一步拓展宣傳渠道,提高外宣水。二是組織主題外宣。充分發揮蓮都“一址、一堰、五鄉”的名片效應,不斷擴大蓮都對外知名度。除“處州白蓮節”、“三月三”、“古堰畫鄉”等區內大型活動和市外宣組織的各類大型外宣活動外,每年組織一次以上大型外宣活動,形成集中宣傳效應。三是拓展媒體宣傳。加強與中央、省級對口媒體的聯系,積極邀請中央、省級主流媒體來我區開展集中專題采訪活動。特別是通過與中新社浙江分社戰略合作、市電視臺外宣戰略合作促進媒體交流,增強蓮都知名度。
3、增強互聯網宣傳管理工作能力。一是強化正面引導。加大蓮都新聞網的建設力度,充實蓮都新聞網內容,提高網站點擊率,使之成為對外宣傳蓮都的重要載體。發揮網評員隊伍作用,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采用發表主題貼,跟貼等形式開展網絡宣傳,形成正面宣傳蓮都的良好氛圍。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定時召開互聯網宣傳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會議,分析網宣工作形勢,研究網宣工作特點。認真落實網上輿情監控輪流值班制度,管理臺發布的工作要求,做到及時查閱,并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三是加強輿情監控。注重網絡輿情的分析、研判,做好每日涉蓮輿情上報工作。及時編制《輿情專報》和《輿情抄告單》,督促責任主體從源頭上推動問題的及時有效解決。堅持每星期編印一期《網絡輿情視察》,以便區委、區政府領導及時了解全區網絡輿情動態。四是注重隊伍建設。組建基層網評員和核心網評員隊伍,重點管理好核心網評員隊伍,發放核心網評員聘書,通過核心網評員季度例會、QQ群等方式,密切與網評員的聯系,加強對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指導。舉辦網評員培訓班和新聞發言人培訓班,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新聞發布模擬演練,提高我區輿情處置的能力。
黨員干部的領導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通過學習和深入實踐才能形成。正如*所說,領導干部只有認認真真、與時俱進、持之以恒的學習,才能始終跟上時代潮流,也才能擔當起領導重任。特別是新常態下,黨員干部抓學習要“三破三立”。
突破本領不足的困境,樹立學以修身的意識。當今時代,世情國情黨情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從世情看,世界正處在一個以變革、創新、發展、多元化為顯著特征的時代,知識創新更新速度加快。從國情看,國家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一系列階段性特征,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涌現。從黨情看,面臨復雜嚴峻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面對這樣的嶄新形勢,不抓緊學習,不抓好學習,不提高領導能力,黨員干部就難以完成肩負的歷史責任,甚至會被時代所淘汰。先賢有言:“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學以修身的理念,不受年齡大小影響,不因職務高低偏廢,真正把學習變成畢生堅持的良好慣,積極加快知識更新、主動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加強自身修養和作風建設,追求高雅志趣,追求高風亮節,追求筆墨書香,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
突破本領恐慌的困境,樹立以學增才的意識。本領恐慌實質上是本領危機、能力危機。1939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本領恐慌彰顯了黨的第一代對黨的自身建設的高度重視,如今新一屆再次重申本領恐慌具有很強的警示意義。今天,在我們的隊伍里,同樣存在一些黨員干部觀念落后、思路僵化、保守的情況,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化,本領恐慌帶來的連鎖反應越來越大,一些干部無所適從。“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應對本領恐慌的唯一出路就是學習,黨員干部要帶頭克服本領恐慌,善于讀書學習,善于引領發展。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學無以增才,通過學習增長才干,科學認識新常態,努力適應新常態。
突破本領落后的困境,樹立學以益智的意識。學習力是一種元能力,是人的其他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重要源泉。一支隊伍有學習力,才會有戰斗力。選擇了學習,就選擇了進步,也就遠離了落后。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寫道:“不具備卓越智力的人,在軍事行動中是不可能取得卓越成就的。”任何軍隊若想打敗對手取得勝利,最重要的法則是,比對手學得更快更好。現在有的黨員干部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本領落后的困境十分突出。古人云:“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圣賢心”。能力不是與生俱有,本領也不會自然生長,黨員干部要樹立學以增智的意識,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不斷提高駕馭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黨要上進,國家要上進,民族要上進,黨員干部上進才是根本。學習是我們黨的傳統和法寶,我們必須通過學習彌補“本領不足”,提升能力“高度”,化解“本領恐慌”,淬煉“看家本領”,克服“本領落后”,領跑人民群眾。
目前,各地基層政協正在進行換屆工作,一些地方新一屆政協領導班子中不少是從黨委、政府轉崗到政協工作的同志。如何轉換角色、找準定位,在政協工作中做到有為有位?筆者認為關鍵要解決觀念問題,做到“三破三立”。
一是破除“政協是二線”,樹立有為有位理念。長期以來,不少人認為“政協是二線”,到政協工作的同志相對年齡大,許多同志從黨委、政府轉崗到政協后也有松口氣的想法,產生了無為理念。其實,隨著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步伐的加快,民主政治建設任務越來越重。中央五號文件提出,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是“我國*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更加清晰地明確了人民政協的地位。因此,我們應充分認清政協工作的重要地位,堅決克服無所作為的,樹立政協工作大有作為理念,以更加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勤奮努力做好工作,以自身的有為去贏得政協的有位,使社會各界真正認識政協、支持政協。
二是破除“行政決策”,樹立參謀助手意識。政協組織不同于黨委、政府,也不同于具體的工作部門。政協的工作主要是團結各界、發揚民主,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政協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有會議、提案、視察、專題調研、反映社情民意等。政協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議政不行政,獻策不決策。這對于過去長期從事行政或其他具體工作的同志,對于過去沒有做過政協工作的同志來講,都有一個角色轉變的過程,有一個觀念和方法轉換的過程。因此,我們要適應政協工作環境,主動更新工作理念,調整工作思路,積極探索政協工作的新機制、新方法和新途徑,促進政協工作的大發展。
三是破除“淺嘗輒止”,樹立精品質量意識。政協組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素有“人才庫”、“智囊團”美譽,政協委員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政協組織期望很高,如果我們參政議政水不高,調查研究不深不透,坐而論道,人云亦云,勢必影響政協的形象和地位。政協工作者要著眼長遠,在更高的層面、更廣的領域謀劃思路、開展工作。圍繞事關地方發展大局的重大舉措、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的重點工作、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提出前瞻性、建設性意見,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在調研活動中,要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不能蜻蜓點水、浮光掠影;既要看好的又要看差的,既要揭示問題又要提出解決的措施,不斷提高政協履職水,增強立足全局、服務科學發展的能力。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