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呼和浩特中考物理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共22分.前8個小題為單選題,每題選對得2分,選錯得0分.后兩個小題為多選題,全部選對得3分,選對不全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本卷g=10N/kg)
1.我們生活在這炎炎的夏日里,多么期盼環境的涼爽;但真正到了深冬時節,卻又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對于滴水成冰這一過程,有關物態變化和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態變化是凝固,放出熱量B.物態變化是汽化,吸收熱量
C.物態變化是熔化,吸收熱量D.物態變化是液化,放出熱量
考點:凝固與凝固放熱特點..
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
分析:(1)物體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
物體由固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
物體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物體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2)吸熱的物態變化過程有:熔化,汽化,升華;
放熱的物態變化過程有:凝固,液化,凝華.
解答:解:滴水成冰,是液態水變為固態的冰,是凝固,會放熱.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態變化的判斷及吸放熱情況.判斷物態變化現象主要看物體是由什么狀態變為什么狀態.
2.(2分)(2015•呼和浩特)能正確表示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圖是( )
A.B.C.D.
考點: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專題: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根據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根據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面內,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質斜射進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A、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圖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規律,故本選項錯誤.
B、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而圖中兩條光線在同側,故本選項錯誤.
C、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符合折射規律,故本選項正確;
D、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折,而D中光的傳播方向不變,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在兩種透明介質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一般是同時發生的,反射與入射在同一種介質中,折射與入射在兩種不同的介質中,反射與折射在法線的同一側,注意會作圖和識圖.
3.(2分)(2015•呼和浩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
B.發電機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的原理制成的
C.家庭電路中的開關應安裝在用電器與零線之間
D.安全用電原則之一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高壓帶電體
考點:電流的方向;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安全用電原則..
專題:電流和電路;電與熱、生活用電;電動機、磁生電.
分析: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的反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進一步改進的實驗說明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可以轉動,電動機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
家庭電路中的開關應安裝在用電器與火線之間;
安全用電原則有: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高壓帶電體;不用濕手靠帶電體等.
解答:解:A、規定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的反方向是電流的方向,故A錯誤;
B、發電機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原理制成的,電動機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原理制成的,故B錯誤;
C、為用電安全,開關應該安裝在火線上,并且與用電器串聯;
D、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高壓帶電體的做法符合安全用電原則,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電流的方向、發電機的原
理及安全用電原則,學習中注意知識的積累.
4.(2分)(2016•呼和浩特)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B.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
D.音調越高,說明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
考點: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條件;頻率及音調的關系..
專題:聲現象.
分析:①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
②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傳播的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真空不能傳聲;
③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由頻率決定,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與振幅有關;
解答:解: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故A敘述正確;
B、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B敘述正確;
C、聲源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故C敘述正確;
D、聲音的強弱叫響度,聲源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故D敘述錯誤.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條件、響度與音調的區別等知識,是一道聲學知識的綜合題.
5.(2分)(2015•呼和浩特)小明同學騎自行車沿新華大街自西向東運動,看到兩面的高樓不斷向西運動.能正確說明高樓向西運動,是以下面哪個物體為參照物的( )
A.小明同學的自行車B.對面駛來的公共汽車
C.新華大街D.天上飛過的小鳥
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專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相對位置是否變化.
解答:解:A、以小明同學的自行車為參照物,路兩面的高樓與自行車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路兩面的高樓是向西運動的,故A正確;
B、對面駛來的公共汽車是向西運動的,以公共汽車為參照物,路兩面的高樓與公共汽車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路兩面的高樓是向東運動的,故B錯誤;
C、以新華大街為參照物,路兩面的高樓和新華大街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路兩面的高樓是靜止的,故C錯誤;
D、以天上飛過的小鳥為參照物,路兩面的高樓和天上飛過的小鳥的位置發生了變化,由于天上飛過的小鳥的方向不確定,所以路兩面的高樓運動的方向是不確定的,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根據物體的運動狀態判斷誰是參照物時,關鍵是看物體與參照物之間有沒有位置的變化.
6.(2分)(2015•呼和浩特)如圖所示,物體在20N的水拉力F作用下沿水地面向右以3m/s的速度勻速運動了10m.撤去水拉力后,該物體又向前運動了1.5m后停了下來.則( )
A.物體受到的重力和它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撤去拉力后,物體慢慢停止運動,說明慣性與速度有關
C.物體勻速運動時拉力與它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衡力
D.撤去拉力后,物體慢慢停止運動,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考點:力作用的相互性;慣性;衡力的辨別;力與運動的關系..
專題:運動和力.
分析: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但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要有力的作用.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與物體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同,與物體的速度的方向無關;停止用力,運動物體不一定就會停止下來,而是由于慣性還可能繼續運動一段距離;
物體勻速運動時拉力與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是衡力.
解答:解:
A、重力是地球對物體施加的力,壓力是物體對地面施加的力,兩個物體間相互的作用力,故A錯誤;
B、撤去拉力后,物體由于慣性而繼續向前運動,慣性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速度大小無關,故B錯誤;
C、物體勻速運動時拉力與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故是衡力,故C正確;
D、撤去拉力后,物體受到摩擦力慢慢停止運動,說明力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重點掌握衡力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同和不同,注意等大反向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的不一定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記住衡力的特征是兩個力的作用效果能夠相互抵消.
7.(2分)(2015•呼和浩特)判斷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下面公式選用正確的是( )
A.UItB.I2Rt
C.()tD.前面三個都可以
考點:焦耳定律的計算公式及其應用..
專題:應用題;電與熱、生活用電.
分析:根據焦耳定律的內容、公式分析答題;電熱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來工作的.
解答:解: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W=Q,可用計算電功的公式來計算Q.但是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都可以用這個公式:Q=I2Rt,即焦耳定律來計算;
故選B.
點評:本題是一道基礎題,難度不大,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即可正確答題.
8.(2分)(2015•呼和浩特)如圖所示,兩木塊自左向右運動,現用高速攝影機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記錄下木塊每次曝光時的位置.已知連續兩次曝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兩木塊運動情況在v?t圖象中描述正確的是( )
A.B.C.D.
考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專題:應用題;長度、時間、速度.
分析:解答本題要看清圖示的意義,中間的刻線相當于刻度尺或坐標系,顯示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對比相同時間內的位移會發現物體的運動規律:下面的物體勻速運動,上面的物體勻加速運動.由于曝光時間是相同的,設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為s和曝光時間為t,依據勻速或勻變速運動的規律就可求出物體運動的速度關系.其中利用了勻變速運動某段時間的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
解答:解:設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為s和曝光時間為t,下面的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的速度v=.
上面木塊在相等時間內的位移差是恒量,知上面木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勻變速運動某段時間的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知t3時刻上面木塊的速度v3=.t4時刻上面木塊的速度v4=,則在時刻t3和時刻t4之間某瞬時兩木塊速度相同.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對于勻變速規律的考察是很靈活的,學生要善于在新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難點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瞬時速度的求解方法的選擇,利用一段時間的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的推論是最簡單的.
9.(3分)(2016•呼和浩特)如圖所示,一名運動員投擲鉛球的過程示意圖.鉛球在b點離手,c點是鉛球運動的最高點,不計空氣阻力.在a到d的整個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在a到b的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做了功
B.在b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機械能先增加后減少
C.在c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重力勢能減少
D.在a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運動狀態在不斷的變化
考點:力是否做功的判斷;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專題:應用題;功、功率、機械效率;機械能及其轉化.
分析:(1)此題要依據做功的兩個條件(一是物體要受力的作用,二是物體要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一定的距離),看在不同階段是否具備這兩個條件,若具備就做功,否則不做功;
(2)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物體的高度,其中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3)運動狀態改變包括運動快慢的改變和運動方向的改變.
解答:解:A、在a到b的過程中,運動員對鉛球有一個推力的作用且鉛球在推力作用下移動了一段距離,所以在這個階段,運動員對鉛球做了功;鉛球離開手,由于慣性繼續運動,所以手就不做功了,故A正確;
B、在b到d的過程中,由于不計空氣阻力,所以鉛球的機械能不變,故B錯誤;
C、在c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質量不變,高度減小,故重力勢能減小,故C正確;
D、在a到d的過程中,鉛球的運動方向和運動快慢都發生了改變,所以運動狀態是在不斷變化的,故D正確;
故選ACD.
點評:該題考查了是否做功的判斷、機械能的變化、重力勢能大小影響因素和運動狀態改變的理解,是一道綜合題.
10.(3分)(2016•呼和浩特)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6V.R1、R2電阻相同,均為10Ω.滑動變阻器R3最大電阻值為10Ω,滑片從最左端向右滑動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不變
B.R1的電功率減小,最大值為0.4W
C.R2的電功率增大,最大值為3.6W
D.滑動變阻器R3的電功率先變大后變小,最大值為0.45W
考點:電路的動態分析..
專題:電路變化分析綜合題.
分析:由圖R1、R2并聯再與滑動變阻器R3串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電流表測R1電流,當滑片在右端和左端時電路中電流有最小和最大值,由此利用歐姆定律和電功率公式計算判斷各選項正確與否.
解答:解:
由圖可知R1、R2并聯再與R3串聯,電壓表測電源電壓,電流表測R1電流,
A、滑片從最左端向右滑動的過程中,電壓表示數不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阻變大,根據分壓原理,R3分得電壓U3變大,并聯部分分得電壓減小,由I=,R1電流變小,即A表示數變小.故A錯誤;
B、滑片P在右端時,R3連入值為0,U=U1=U2=6V,R1電壓最大,R1電功率最大,P1===3.6W,故B錯誤;
C、R1、R2電阻相同,均為10Ω.由B可知,P1=P2=3.6W,故C正確;
D、R1、R2電阻并聯后總電阻R并==5Ω,由P=I2R,
P3===×R3,
由此當R3=5Ω時,P3有最大值,
即:P3=×5Ω=1.8W.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串聯和并聯電路特點、歐姆定律和電功率的計算,正確分析電路結構,熟練運用公式是解題的關鍵.
變阻器的功率最大值還可以由P=UI=(U?U并)I=(6?5I)I=?5I2+6I根據二次函數的極值來解答.
二、實驗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1.(3分)(2016•呼和浩特)測量溫度的工具是溫度計,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 熱脹冷縮 的規律制成的.小楊同學在測量室外溫度時發現溫度在不斷升高,在這個過程中,溫度計內的水銀柱慢慢升高,對于溫度計內的水銀柱而言,它的 內能 在增大(選填“密度”或“質量”或“內能”).某時刻溫度計示數如圖,則此時的溫度計示數為 32 ℃.
考點:液體溫度計的構造與工作原理;溫度計的使用及其讀數..
專題:溫度計、熔化和凝固.
分析:常用的溫度計(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都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制成的.
物體的質量、物質的比熱容與溫度無關,物質的密度、內能與溫度有關.
溫度計的讀數關鍵是區分零上多少攝氏度還是零下多少攝氏度,要點是看數值的變化情況,數值自下而上變大時是零上多少攝氏度,反之是零下多少攝氏度.
解答:解:
(1)測量溫度的工具是溫度計,它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物體所含物質多少叫做物體的質量,質量大小與溫度無關;
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溫度有關,在質量一定時,溫度越高,其內能越大;
溫度升高,水銀質量不變,體積變大,根據ρ=可知密度變小;
(3)溫度計的最小分度值是2℃,數值自下而上變大為零上,由圖可直接讀出溫度計示數為32℃.
故答案為:熱脹冷縮;內能;32.
點評:本題是對溫度的測量工具和溫度計的工作原理這個知識點的考查.
本題同時考查了溫度對物理量的影響,屬于基本的物理知識,時要注意掌握和積累.
12.(3分)(2016•呼和浩特)小玉同學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發現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如圖所示放置時,蠟燭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形成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的特點是: 倒立放大 (選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縮小”)的實像, 投影儀 (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就是利用凸透鏡的這個特點制成的.現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則光屏上 能 (選填“能”或“不能”)形成一個清晰的像.
考點: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專題:透鏡及其應用.
分析:(1)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實像.
(2)凸透鏡成實像時,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能判斷凸透鏡的成像情況:
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
物距等于像距,成倒立、等大的實像,一般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
解答:解: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是物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是像距.
如圖,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
因為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與蠟燭的位置對調,則物距等于原來的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光屏上能接到像是實像.
故答案為:倒立放大;投影儀;能.
點評:掌握凸透鏡成像的兩種判斷方法:(1)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判斷.(2)根據物距和焦距的關系判斷.
13.(3分)(2015•呼和浩特)小梁同學用實驗測量某地大氣壓的值.她在長約1米,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用手指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時就不再下降,如圖所示.
(1)已知水銀的密度為13.6×103kg/m3,她通過數據計算得出大氣壓的值為 9.52×104 Pa.
(2)如果我們將此裝置拿到海面去測量,則測量結果將 大于 她測量的值.(選填“大于”或“小于”)
(3)小楊同學也利用此裝置測量小梁同學所在地大氣壓的值,他把水銀換成水,將玻璃管灌滿水后倒插在水槽內時,發現管中的水柱不會下降.如果你來測量,且能夠測出,則玻璃管長度 可以小于10m .(選填“必須大于10m”或“可以小于10m”)
考點:大氣壓強的測量方法..
專題:測量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1)根據公式p=ρgh可求產生的壓強大小;
(2)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
(3)已知水銀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大氣壓相同,可求水柱的長度,再判斷玻璃管的長度.
解答:解:(1)測量得到的大氣壓強值為p=ρgh=13.6×103kg/m3×10N/kg×0.7m=9.52×104Pa;
(2)海拔越高,氣壓越低,海拔越低,氣壓越高,如果將此裝置拿到海面去測量,則測量結果將大于海拔高處測量的值;
(3)把水銀換成水,由p=ρ水銀gh水銀=ρ水gh水可得,
9.52×104Pa=1.0×103kg/m3×10N/kg×h,
h=9.52m<10m,
所以試管的高度可以小于10m.
故答案為:(1)9.52×104;(2)大于;(3)可以小于10m.
點評:本題考查大氣壓強的測量及大氣壓強的計算;能夠靈活運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是解題的關鍵.
14.(3分)(2015•呼和浩特)小劉同學想測量某一定值電阻的阻值Rx(大小約在10Ω???20Ω之間).手頭有如下器材:待測電阻Rx、電流表一只(自身電阻不計)、滑動變阻器一只(電阻從0變化,最大Rm=10Ω)、單刀開關一個、電源一個(電源電壓不變,大小未知)、導線若干.
(1)他想在一個電路中測量待測電阻,請你幫他畫出電路圖;
(2)用已知量和測量量寫出待測電阻表達式Rx= (簡要說明各個字母的含義).
考點: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
專題:實驗題;作圖題;測量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1)由于只有電流表沒有電壓表,則實驗電路,應用并聯電路各支路電壓相等的特點與歐姆定律求出待測電阻阻值.即把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并聯,電流表串聯在干路上,這樣需要兩個開關,才能實驗,
故應用串聯電路的特點與歐姆定律求出待測電阻阻值.把滑動變阻器、電流表與待測電阻串聯接入電路,利用電源電壓不變的特點即可.
(2)由于電源電壓不變,利用電流表先后測出滑動變阻器阻值全部接入電路和不連入電路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后由歐姆定律及串聯電路特點求出待測阻值.
解答:解:(1)沒有電壓表,用一個電流表測通過被測電阻的電流,由于只有一個開關,則采取把滑動變阻器、電流表與待測電阻串聯接入電路,利用電源電壓不變的特點,先后測出滑動變阻器阻值全部接入電路和不連入電路時電路中的電流,然后利用歐姆定律即可求出待測電阻的阻值.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
(2)Ia表示滑片滑到a端時電流表讀數,Ib表示滑片滑到b端時電流表讀數,
由歐姆定律得:
電源電壓U=IaRx,U=Ib(Rx+Rm)
由于電源電壓不變,則:IaRx=Ib(Rx+Rm),
解得:Rx==.
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2).
點評:對于沒有給定電壓表的實驗,要會借助電流表和定值電阻來測被測電阻的電壓,再用歐姆定律解決相應問題.此處利用變阻器的分壓的特點串聯.
三、計算題(本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計算題只寫結果不得分)
15.(3分)(2015•呼和浩特)一只電熱水壺的銘牌上標著“220V1100W”的字樣,它正常工作時,電流是多少?如果每天使用1h,一個月用電多少千瓦時?(按30天計算)
考點:電功率與電壓、電流的關系;電功率與電能、時間的關系..
專題:電能和電功率.
分析:已知電壺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利用公式I=得到正常工作的電流;
已知電壺額定功率和工作時間,利用公式W=Pt得到消耗的電能.
解答:解:
因為P=UI,
所以電壺正常工作的電流為I===5A;
因為P=,
所以電壺消耗的電能為W=Pt=1.1kW×30×1h=33kW•h.
答:電熱水壺正常工作時,電流是5A;如果每天使用1h,一個月用電33kW•h.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電功率變形公式的應用,計算環節較少,是一道基礎題,注意正確進行單位換算.
16.(3分)(2015•呼和浩特)如圖所示,滑輪組在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將重為120N的物體勻速提起,在10s內物體上移的距離為2m.求:
(1)物體上升的速度;
(2)有用功;
(3)如果拉力F為50N,滑輪組提升該重物時的機械效率.
考點:速度的計算;有用功和額外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專題:長度、時間、速度;功、功率、機械效率.
分析:(1)已知物體上移的距離和時間,利用速度公式可直接求解;
(2)已知物重和物體提升的高度h,利用W=Gh可求有用功;
(3)求出繩子端移動的距離,利用W=Fs求出總功,然后利用效率公式η=求解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解答:解:(1)物體上升的速度:v===0.2m/s;
(2)有用功:W有=Gh=120N×2m=240J;
(3)由圖可知,n=3,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3h=3×2m=6m,
總功:W總=Fs=50N×6m=300J,
η=×100%=×100%=80%.
答:(1)物體上升的速度為0.2m/s;
(2)有用功為240J;
(3)如果拉力F為50N,滑輪組提升該重物時的機械效率為80%.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速度公式的應用、有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計算方法,s=3h是本題的突破口.
17.(3分)(2015•呼和浩特)一根粗細均勻,用同種材料制成的電阻絲,阻值為R1=20Ω.若將其對折多次后,其長度變為原來的,其阻值為R2;若將其均勻拉長為原來的5倍,其阻值為R3.(已知電阻絲的阻值和它的長度成正比,和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求:
(1)R2和R3阻值大小;
(2)若將R1、R2和R3這樣的三個電阻串聯接在電路中,三個電阻的電功率之比;
(3)若將R1、R2和R3這樣的三個電阻并聯接在電路中,三個電阻的電功率之比.
考點:電功率的計算..
專題:電能和電功率.
分析:(1)電阻絲的阻值和它的長度成正比,和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根據題意求出電阻阻值.
(2)應用串聯電路特點與電功率公式求出電功率之比.
(3)應用并聯電路特點與電功率公式之比求出電功率之比.
解答:解:(1)電阻絲的體積保持不變,電阻絲長度變為原來的,橫截面積將變為原來的5倍,電阻絲的阻值和它的長度成正比,和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則電阻絲電阻變為原來的,R2=R1=×20Ω=0.8Ω;
電阻絲的體積保持不變,將電阻絲均勻拉長為原來的5倍,其橫截面積變為原來的,電阻絲的阻值和它的長度成正比,和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則電阻絲電阻變為原來的25倍,R3=25R1=25×20Ω=500Ω;
(2)串聯電路電流I處處相等,三個電阻絲串聯時電阻電功率之比:P1:P2:P3=I2R1:I2R2:I2R3=R1:R2:R3=20Ω:0.8Ω:500Ω=25:1:625;
(3)并聯電路電壓U相等,三個電阻絲并聯時電阻電功率之比:P1:P2:P3=::=::=::=500Ω=25:625:1;
答:(1)R2和R3阻值大小分別為0.8Ω、500Ω;
(2)若將R1、R2和R3這樣的三個電阻串聯接在電路中,三個電阻的電功率之比為25:1:625;
(3)若將R1、R2和R3這樣的三個電阻并聯接在電路中,三個電阻的電功率之比為25:625:1.
點評:本題考查了求電阻、電阻的電功率之比問題,知道“導體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應用串并聯電路特點與電功率公式即可正確解題.
18.(3分)(2015•呼和浩特)一個重力為3N的實心鐵塊A,與一實心正方體木塊B疊放在圓筒形容器底部,底部水,如圖
所示.實心木塊的密度為0.6×103kg/m3,邊長為10cm.求:
(1)實心木塊的重力;
(2)實心木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3)若不斷緩慢向容器中倒水,直到水注滿容器;當木塊穩定時,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
考點:重力的計算;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
專題:重力、彈力、摩擦力;壓強、液體的壓強;浮力.
分析:(1)已知實心木塊的邊長可求得其體積,在利用密度公式求解其質量,再利用G=mg可求得實心木塊的重力;
(2)實心木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AB的重力,再利用壓強公式求解;
(3)不斷緩慢向容器中倒水,根據漂浮時F浮=G可求得木塊排開水的體積,然后可求露出水面的體積.
解答:解:(1)實心木塊的體積:
V=10cm×10cm×10cm=1000cm3=1×10?3m3,
由ρ=可得,實心木塊的質量:
m1=ρV=0.6×103kg/m3×1×10?3m3=0.6kg
實心木塊的重力:
G1=m1g=0.6kg×10N/kg=6N,
(2)實心木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F=G1+G2=3N+6N=9N,
受力面積S=10cm×10cm=100cm2=1×10?2m2,
實心木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p===900Pa,
(3)木塊穩定時,木塊漂浮,則F浮=G總,
則G1+G2=ρ水gV排;
即9N=1.0×103kg/m3×10N/kg×V排;
解得:
V排=9×10?4m3,
則V露=V?V排=1×10?3m3?9×10?4m3=1×10?4m3.
答:(1)實心木塊的重力為6N;
(2)實心木塊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900Pa;
(3)木塊露出水面的體積為1×10?4m3.
點評:本題為力學綜合題,考查了學生對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條件的掌握和運用,計算時注意單位統一,1cm3=1×10?6m3.
四、綜合題(本題包括4小題,19和20題每題4分,21和22題每題8分,共24分)
19.(4分)(2015•呼和浩特)請將下面左側列出的各種現象在右側找出對應的物理知識,并用直線連起來.
例如:射擊瞄準時要做到“三點一線”━━━━━━━━光的直線傳播
考點:光的色散;光在均勻介質中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
專題:應用題;光的傳播和反射、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質面上時,會發生反射現象,面鏡成像和水中“倒影”就是具體應用;
(3)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經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種彩色光,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現象;
(4)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生偏轉,即光的折射現象.
解答:解: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產生彩帶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由于光的發射形成的;
直直的筷子在水里變彎折是由于光的折射的緣故;
開鑿隧道時,用激光準直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
故答案為: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現象和光的色散現象;光的直線傳播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的傳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體表面又返回的現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或在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時,傳播方向發生變化的現象.它們之間有本質的區別,要注意區分.
20.(4分)(2015•呼和浩特)王大剛同學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燒水.鐵鍋內裝有5kg水,把水從18℃加熱至98℃,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如果木炭的熱值為3.4×107J/kg,它燃燒放出的熱有10%被水吸收.求:
(1)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2)在這個過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考點:熱量的計算..
專題:計算題;比熱容、熱機、熱值.
分析:(1)由熱量公式Q吸=cm△t計算水吸收的熱量;
(2)根據Q吸=Q放,由Q放=mq得m=計算需要的木炭.
解答:解:
(1)吸收的熱量Q吸=cm(t?t0)=4.2×103J/(kg•℃)×5kg×(98℃?18℃)=1.68×106J;
(2)由η=得:Q放===1.68×107J,
由Q放=mq得:
需要的木炭m===0.49kg.
答:(1)在這個過程中水吸收1.68×106J的熱量;
(2)在這個過程中用掉0.49kg木炭.
點評:本題利用了燃料完全燃燒放熱公式Q放=mq和吸熱Q吸=cm△t進行計算.在利用公式時,要注意每個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單位.
21.(8分)(2015•呼和浩特)某同學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電路圖如圖1所示.已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在不斷開開關的情況下,該同學滑動滑動變阻器,使滑動變阻器阻值減小.并正確讀出數據如下表:
數據序號12345678
電壓U/V0.10.20.60.81.02.02.53.0
電流I/A0.080.140.280.340.360.460.480.50
發光情況不亮不亮微亮微亮較亮較亮明亮很亮
(1)從表中數據可以判斷電流表選用 0???0.6A 檔(選填“0???0.6A”或“0???3A”);小燈泡的電阻隨亮度的增大而 增大 (選填“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2)在圖2給出的坐標系中用光滑曲線畫出小燈泡的I?U圖象;
(3)計算出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的電阻值;
(4)如果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工作30s,計算出小燈泡在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考點:電功率的測量..
專題:應用題;測量型實驗綜合題.
分析:(1)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可以判斷出電流表的量程;據燈絲的電阻受溫度的影響的關系分析即可判斷;
(2)據表格中的數據,利用描點連線的方法作圖即可;
(3)燈泡的額定電壓是2.5V,此時的電流是0.48A,故據歐姆定律計算電阻即可;
(4)據公式W=UIt計算電能即可.
解答:解:(1)由于表格中數據電流的最大值是0.50A,所以電流表選擇大量程即可;由于電阻受溫度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溫度越高,電阻越大,故燈泡越亮,燈絲的溫度就越高,電阻就越大;
(2)據表格中的數據,利用描點連線的方法作圖即可;
(3)燈泡的額定電壓是2.5V,此時的電流是0.48A,故據I=可知,
R==≈5.2Ω;
(4)據W額=U額•I額•t=2.5V×0.48A×30s=36J;
故答案為:(1)0???0.6A;增大;(2)見上圖;(3)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的電阻值是5.2Ω;(4)如果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工作30s,小燈泡在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36J;
點評:該題考查了電流表的量程判斷、U?I圖象的做法、電阻的計算和電功率的計算,是一道綜合題.
22.(8分)(2015•呼和浩特)我國的水力資源非常豐富,尤其西南地區,今年剛剛又在四川建成一座水電站.該水電站是在某河流上游修建了120m高的攔河大壩,每分鐘有200m3的水從高處自由落下沖擊水輪機,已知水輪機到上游水面的落差為100m,水輪機與大壩內側底部約在同一水面上.求:
(1)攔河大壩的內側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
(2)水從高處自由落下時,重力每分鐘做的功;
(3)如果水的機械能有75%轉化為電能,該水電站的發電功率;
(4)如果該水電站通過遠距離向某城市供電,兩條輸電導線的電阻為90Ω,某城市用電電壓為220V,則該水電站送電電壓大約是多少伏?
考點:液體的壓強的計算;功的計算;電功率的計算..
專題:電能和電功率;壓強、液體的壓強;功、功率、機械效率.
分析:(1)根據p=ρ水gh可求得攔河大壩的內側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
(2)已知水的體積,可求得水的質量,再利用密度公式變形可求得水的質量,然后可求得重力,再利用W=Gh可求得重力每分鐘做的功;
(3)水的機械能有75%轉化為電能可求得電能,再利用P=可求得水電站的發電功率;
(4)當兩條輸電導線的電阻為90Ω時,可把兩條輸電導線看做是一個電阻,某城市用電電壓看做一個燈泡,因此可以看出一個電阻和一個燈泡的串聯電路,根據串聯分壓的特點求得該水電站送電電壓.
解答:解:(1)攔河大壩的內側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p=ρ水gh=1.0×103kg/m3×10N/kg×100m=1×106Pa;
(2)由ρ=可得,m水=ρ水V=1.0×103kg/m3×200m3=2×105kg,
W=Gh=m水gh=2×105kg×10N/kg×100m=2×108J,
(3)W電=75%W=75%×2×108J=1.5×108J,
P電===2.5×106W;
(4)兩條輸電導線看做是一個電阻,某城市用電電壓看做一個燈泡,因此可以看出一個電阻和一個燈泡的串聯電路,如圖所示:
該水電站送電電壓為U,則電路中電流I=,電阻兩端電壓UR=()R=×90Ω=×90Ω,
則該水電站送電電壓U=UR+U燈,
即U=×90Ω+220V
解得U≈15110V.
答:(1)攔河大壩的內側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強為1×106Pa;
(2)水從高處自由落下時,重力每分鐘做的功為2×108J;
(3)如果水的機械能有75%轉化為電能,該水電站的發電功率為2.5×106W;
(4)則該水電站送電電壓大約是15110V.
點評:此題為力學和電學綜合題,考查了液體壓強的計算、密度公式變形的應用、功的計算、電功率的計算、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等多個知識點,有一定的拔高難度,屬于難題.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