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眉山中考歷史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的或是符合題意的選項.每小題2分,共48分)
1.據巴蜀文化研究專家馮廣宏考證,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擔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據圖判斷,公元前273年屬于( )
A.公元前3世紀前期B.公元前3世紀后期
C.公元前2世紀前期D.公元前2世紀后期
【分析】此題考查年號和古代紀年方法的相關知識點.
【解答】世紀紀年法,“世紀”需要加1,“年代”不需要加,所以公元前273年屬于公元前3世紀,從年代尺上看,是屬于公元前3世紀的前期.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注意扎實掌握年號和古代紀年方法的有關史實.
2.后人在對張騫的評價中說:“騫始開通西域道也.”這里所說的“西域道”的起點是( 。
A.洛陽B.成都C.長安D.酒泉
【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解答】題目中“騫始開通西域道也.”是指張騫通西域后,絲綢之路開通.絲綢之路的路線是:從長安出發,經河西走廊,即今天的x疆地區,到西亞,再到歐洲.
故選C.
【點評】準確識記絲綢之路的路線.
3.隋唐時期,中日僧人為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其中,借鑒漢字草書,創造了日文“假名”的高僧是( 。
A.空海B.鑒真C.玄奘D.阿倍仲麻呂
【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解答】隋唐時期,中日交流頻繁.中國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宣揚佛法.日本佛教僧侶空海留學中國,借鑒漢字草書,創制了日文“假名”.
故選A.
【點評】注意識記中日交往的史實.
4.據考證,唐朝的《邸報》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報紙之一.與該報的產生密切相關的科技發明是
①造紙術②活字印刷術③雕版印刷術④轉輪排字盤(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分析】本題考查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的相關知識點.
【解答】①造紙最早出現在中國西漢早期;改進造紙術、使紙廣泛使用的時期是東漢的蔡倫;③隋唐時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詩集等.唐朝的《金剛經》是現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②北宋畢?發明活字印刷術;④元代王禎轉輪排字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注意區別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及活字印刷術的相關內容.
5.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初中歷史教科書的各朝代疆域圖中均在地圖右下角進行標識.以下有關該地區的地圖,屬于清朝前期的是( )
A.B.C.D.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清朝的疆域.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疆域南至南海諸島,C項就是清朝南海諸島的圖片.
故選C.
【點評】注意結合地圖識記清朝的疆域.
6.戊戌變法運動時期,成都地區出現的第一家報刊是( )
A.B.C.D.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地方歷史.
【解答】《蜀學報》是四川維新派的主要宣傳刊物.1898年春末,宋育仁因主持蜀學會,并在成都創辦,1898年9月出版至第十三期后被查禁.該報大量刊載維新變法的文章.是成都地區迄今為止所發現的代由成都地區出版、發行的最早一份報紙.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屬基礎題.
7.代中國與西方列強簽訂的某不等條約規定:“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分析】本題考查《辛丑條約》.
【解答】從題干材料我們可以解讀出,清政府答應列強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臺,這顯然屬于《辛丑條約》的內容.
故選D.
【點評】此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材料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考點為清政府和列強簽訂的不等條約內容,屬于容易題.
8.時至今日,無論是在大陸還是臺灣,都有大量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設施和紀念場館.孫中山先生之所以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為他( 。
A.建立了光復會B.創辦了《民報》
C.領導了保路運動D.創立了中華民國
【分析】本題考查辛亥革命.
【解答】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實現了20世紀中國第一次歷史性巨變.
故選D.
【點評】知道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9.蔡元培、陳獨秀和胡適三人年有長幼,生肖都屬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稱作新文化運動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關他們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活動,敘述正確的是( 。
A.陳獨秀1915年在北京創辦了《青年雜志》
B.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發起了新文化運動
C.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
D.陳獨秀和胡適都在運動后期宣傳馬克思主義
【分析】本題考查了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
【解答】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從第二卷起改稱《新青年》)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因而AB說法不正確,李大釗都在運動后期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D說法不正確;只有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白話文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
10.民國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歲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
A.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發型B.著中山裝到學校去讀書
C.在校見到老師行跪拜之禮D.同學之間以“某君”相稱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代生活變遷和社會俗的掌握情況.
【解答】根據所學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了剪發辮、廢跪拜、改稱呼等法令,中山裝的出現與孫中山有關,后來成為中國官方的禮服.故ABD都有可能出現.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注意扎實掌握辛亥革命后代生活變遷和社會俗的有關史實.
11.張學良在自己95歲生日時說:“回憶一個世紀的人生歷程,我對1936年發動的事變無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還會做”這里,他所說的“1936年發動的事變”是指( 。
A.九一八事變B.雙十二事變C.七七事變D.八?三事變
【分析】本題考查了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
【解答】根據題干給出的1936年可知是西安事變,即雙十二事變.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聯合行動,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的相關史實.
12.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國的*還處在初級階段,這個階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我國開始進入這一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B.土地改革的順利結束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制定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關內容.
【解答】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使得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這標志著*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從此我國進入*.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屬基礎題.
13.假如你未見過雅典,你是個笨蛋;假如你見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頭蠢驢;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拋棄,你是一頭駱駝.”伯里克利時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因為他們( )
A.完善了王位繼承制度B.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
C.實行了男女真正等D.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
【分析】古代雅典的發展史為本題主要考查點.
【解答】從題干中的意思說明伯里克利時代雅典在當時的影響力很大.公元前5世紀后半期,伯利克里當政期間,雅典達到了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所以才會有這么大的影響.
故選B.
【點評】本題掌握古代雅典的相關知識.
14.“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傳教;他詛咒剝削者,說他們的靈魂要升入天堂‘比駱駝穿針眼還難’”.這里的“他”是指( )
A.釋迦牟尼B.耶穌C.穆罕默德D.三藏法師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基督教.
【解答】材料“他收了12名弟子,在巴勒斯坦各地傳教;他詛咒剝削者,說他們的靈魂要升入天堂‘比駱駝穿針眼還難’”出自于《圣經》,《圣經》是基督教的經典,1世紀,耶穌創立基督教,故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耶穌.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屬基礎題.
15.是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中英兩國共同紀念這兩位文學巨匠.填寫下列表格,其中空白處應是( )
姓名國籍作品
湯顯祖中國《牡丹亭》
莎士比亞英國
A.《馬可波羅游記》B.《神曲》
C.《哈姆雷特》D.《天方夜譚》
【分析】本題考查莎士比亞.
【解答】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的意大利,代表人物有但丁、達芬奇和莎士比亞.達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莎士比亞的代表作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和《哈姆雷特》.
故選C.
【點評】知道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
16.“l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盧卡爾港,隆隆的炮聲送走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奇異的遠航.”這次“最奇異的遠航”是指( 。
A.迪亞士船隊的遠航B.達伽馬船隊的遠航
C.哥倫布船隊的遠航D.麥哲倫船隊的遠航
【分析】本題考查了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的相關史實.
【解答】根據題干給出的1519年可知這次“最奇異的遠航”是麥哲倫船隊的遠航.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麥哲倫率領船隊,穿越大西洋、太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的相關史實.
17.“一個人的絕對權力阻礙了國家的發展,不限制這種權力,國家便無法進步.”英國限制“一個人的絕對權力”的典型文獻是( 。
A.《權利法案》B.《獨立宣言》C.《人權宣言》D.《1787年憲法》
【分析】本題考查《權利法案》.
【解答】1689年英國國會頒布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這個法案對國王在經濟、政治、宗教等事物中的權利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故選A.
【點評】重點識記《權利法案》的內容與影響.
18.7月14日被定為法國的國慶日,這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中巴黎人民( 。
A.攻占巴士底獄B.召開三級會議C.成立共和國D.處死路易十六
【分析】本題考查法國大革命爆發.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法國大革命由此爆發,7月14日后來被定為法國的國慶日.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法國大革命爆發的相關知識的識記.
19.巴黎和會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能夠佐證此結論的典型史實是( 。
A.英、法、日三國操縱本次會議
B.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
C.與會各國簽訂了《九國公約》
D.美國居主導地位而且獲益最大
【分析】本題考查巴黎和會.
【解答】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由英、法美三國控制.戰勝國懷著分贓和稱霸的企圖參加會議.1919年6月,戰勝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和約規定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交給戰勝國委任統治,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最能體現巴黎和會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政治色彩.
故選B.
【點評】重點識記巴黎和會的內容及影響.
20.關于馬歇爾計劃,時任美國總統特別顧問的克利福德曾說過,“我們擔心的不是市場,而是預防蘇聯擴大其控制范圍”.據此可知,美國推行該計劃的最終目的在于( )
A.經濟援助B.稱霸世界C.造福各國D.追求互利
【分析】本題考查了馬歇爾計劃的相關知識.
【解答】由材料“我們擔心的不是市場,而是預防蘇聯擴大其控制范圍”可知,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是為了抑制蘇聯的擴張,其目的還是為了稱霸世界,二戰后美國稱霸的最大障礙就是蘇聯.馬歇爾計劃在對西歐進行援助的同時,也加強了對西歐的控制,使西歐成為美國與蘇聯爭霸的前沿陣地.
故選B.
【點評】識記馬歇爾計劃的相關知識.
21.構建知識結構是學習歷史的一項基本技能.圖是學習主題為“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和擴大”的知識結構圖.下列與圖中數字編號相關的歷史事件,完全對應恰當的是( 。
A.①殖民擴張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③美國獨立戰爭④法國大革命
B.①殖民擴張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③美國獨立戰爭④日本明治維新
C.①工業革命②法國大革命③美國獨立戰爭④美國南北戰爭
D.①工業革命②美國南北戰爭③俄國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維新
【分析】本題考查世界范圍內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和擴大.
【解答】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都屬于資產階級統治確立的早期階段,經歷了從封建專制統治或殖民統治向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過渡,社會性質發生了改變.因此這三者不符合題意,但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工業革命的爆發提供了前提條件,在它的推動下,美國南北戰爭鞏固了美國的資產階級統治,而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則是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0考查資本主義世界在19世紀60年代發生的重大事件即南北戰爭、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的共同作用.覆蓋面廣,建議對資本主義國家的重要歷史事件及影響明確掌握.
2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英國首相丘吉爾和美國總統羅斯福首次會晤并發表共同宣言的國際會議是( 。
A.開羅會議B.德黑蘭會議C.雅爾塔會議D.波茨坦會議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開羅會議的有關內容.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11月22~26日,美國、中國、英國三國政府首腦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的盟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兼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會議結束后發表的《開羅宣言》中明確宣告:在戰爭結束后,日本必須將東北三省、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給中國,使朝鮮獨立.
故選A.
【點評】注意準確識記開羅會議的參加國家和主要內容.
23.二戰后,某國在短短40年間,從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邊緣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這個國家是( 。
A.英國B.法國C.德國D.日本
【分析】本題考查了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成就.
【解答】據所學知,二戰后,日本利用良好的國際國內環境,大力發展經濟,使國民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到1968年,日本就超過西德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到了80年后后期,日本經濟越過了蘇聯,成為了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經濟大國.
故選D.
【點評】識記二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成就.
24.“橫空出世‘一戰’中,社會制度初顯優;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體兩極終”.與該材料描述的歷史進程相符合的國家是( 。
A.蘇俄B.蘇聯C.獨聯體D.俄羅斯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蘇聯的有關內容.
【解答】蘇俄是在一戰期間成立的,建立了*制度,后蘇聯成立,取得了*的偉大成就.蘇聯為贏得二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1991年蘇聯解體.
故選B.
【點評】注意準確識記蘇聯發展的過程.
二、材料解析題(共41分)
25.科技革命不斷改變著人類社會.閱讀下列圖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現在哪次工業革命中?圖1和圖2分別從哪兩個角度反映了該成果的用途?
材料二
(2)指出哪次科技革命中誕生了材料二所示的科技成果.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次科技革命的特點.
(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技發展改變著人類社會”的認識.
【分析】(1)本題考查第二工業革命.
(2)本題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
(3)本題考查科技發展的影響.
【解答】(1)材料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出現在第二工業革命中,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制成飛機并試飛成功,開始把人類的飛行夢想變成現實.圖1是一戰期間德國空軍的飛機,用于戰爭、軍事目的,圖二是我國研制的客機,用于日常生活,滿足乘客的交通需求.
(2)材料二是原子能的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誕生了原子能領域的科技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縮短了知識變為財富的過程;科學技術各領域間相互滲透,密切聯系;科技在經濟生活中所占比重在上升.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3)科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科技也帶來的負面影響,如自然生態、社會環境等問題,因而要注意趨利避害,實行可持續發展.
故答案為:
(1)第二工業革命;戰爭與日常生活.
(2)第三次科技革命.特點: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學科交叉滲透;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3)科技是把雙刃劍,和利用科技成果能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則給人類帶來災難.
【點評】理解科技是把雙刃劍,和利用科技成果能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則給人類帶來災難.
26.反對國家分裂,維護國家統一是世界各國的共識.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提及的清朝駐藏機構是哪位皇帝創設的?這一機構的創設有何重大義?
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初,大陸的統一觀已經有了創新性的發展,不完全要求絕對的“政治上的服從”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創了一個國家中允許存在不同社會制度的理論.這一理論在香港和澳門獲得了成功的實踐.
??據許士鈴《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歷史形成的國家觀》
(2)材料二中,大陸首創的“一個國家中允許存在不同社會制度的理論”是指什么分析這一理論提出的依據.
材料三1861年2月4日,美國南部諸州退出聯邦,成立南部同盟政權,定名為“美利堅諸州同盟”.3月1日,又通過了永久憲法.
??據李龍、魏臘云《<中國反分裂國家法>與美國<反脫離聯邦法>的比較研究》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對此,美國聯邦政府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分析】(1)本題考查駐藏大臣的設立.
(2)本題考查“一國兩制”.
(3)本題考查美國南北戰爭.
【解答】(1)材料一中提及的清朝駐藏機構是雍正皇帝創設的,1727年,雍正帝在位時,設立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x藏事務,加強了清朝對x藏地管理,有利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2)材料二中,大陸首創的“一個國家中允許存在不同社會制度的理論”是指“一國兩制”,鄧小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歷史和現實的基礎上,創造性的提出了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3)材料三“美國南部諸州退出聯邦,成立南部同盟政權”反映了美國南方分裂國家,美國聯邦政府采取了用武力維護聯邦統一,1862年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提高人民群眾(包括黑奴)維護聯邦統一的積極性.最終北方取得了勝利,維護了國家統一.
故答案為:
(1)雍正皇帝.加強了清朝對x藏地管理,有利于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2)理論:“一國兩制”.依據: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尊重歷史和現實.
(3)歷史現象:美國南方分裂國家.重大措施:用武力維護聯邦統一;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提高人民群眾(包括黑奴)維護聯邦統一的積極性.
【點評】知道一國兩制的前提是一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
27.決定一個政治家的歷史地位往往是在他改變歷史的那一瞬間,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根據憲法賦予我的職責,我準備提出我們積重難返的國家在災難深重的世界中必須采取的措施.對于這些措施,以及國會根據經驗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將竭盡憲法賦予我的權力之所能,盡快將它付諸實施.??據富蘭克林羅斯福1933年首次當選總統就職演說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帝國海軍空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毋庸諱言,我國人民、我國領土和我國利益都處于嚴重危險之中.…信賴我們的武裝部隊??依靠我國人民的堅定決心??我們將取得必然的勝利…我要求?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進行無緣無故和卑鄙怯懦的進攻時起,合眾國和日本帝國之間已處于戰爭狀態.
??據1941年12月8日富蘭克林羅斯?偨y發表的美國對日宣戰演說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面對當時的國家危局,羅靳?偨y采取了什么重要舉措?收到了怎樣的效果?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羅斯福總統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稱作是“?個遺臭萬年的日子”(2分)?材料表達了羅斯福總統的什么意愿?他的這一演說,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三
鄧小被評為《時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風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頭像被赫然印在《時代》周刊封面上.標題寫著:《鄧小,中國的形象》(如圖8所示).《時代》周刊事后承認,那年的評選,鄧小并不是熱門候選人.因為他剛剛復出,中國經濟一片凋敝,中國在世界中還微不足道.但就是在這種舉步維艱的情況下,《時代》周刊為鄧小大膽進行經濟改革和主政后的務實而大膽的風格投上了贊賞的一票.
??據《鄧小八次登<時代>封面>》(<中國日報>網)
(3)根據材料三,指出《時代》周刊為什么把鄧小評為1978年的“年度風云人物”?根據所學知識,舉例說明1978年,他的哪些重大決策成為了“改變歷史的那一瞬間”?
(4)依據羅斯福和鄧小“改變歷史的那?瞬間”的重大舉措,應如何評價這兩位歷史人物?
【分析】(1)本題考查羅斯福新政.
(2)本題考查太洋戰爭.
(3)本題考查鄧小.
(4)本題考查對羅斯福和鄧小的評價.
【解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面對當時的國家危局,羅靳福總統實行了“新政”,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宣布實行新政,新政取得了明顯成效,使美國經濟得以擺脫危機并逐漸復蘇,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范例.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羅斯?偨y把1941年12月7日稱作是“?個遺臭萬年的日子”,是原因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美國珍珠港,太洋戰爭爆發.材料表達向日本宣戰,帶領美國人民堅決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意愿.他的這一演說,使美國加入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陣營中,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3)根據材料三可知,《時代》周刊把鄧小評為1978年的“年度風云人物”是原因鄧小大膽進行改革以及他主政后務實而大膽的風格,組織召開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了中國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促進了中美建交.
(4)他們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具有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有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等.
故答案為:
(1)重要舉措:實行“新政”.效果:使美國經濟得以擺脫危機并逐漸復蘇,并為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提供了范例.
(2)原因: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襲美國珍珠港,太洋戰爭爆發;意愿:向日本宣戰,帶領美國人民堅決打敗日本法西斯.作用:使美國加入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陣營中,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3)原因:因為鄧小大膽進行改革以及他主政后務實而大膽的風格.舉例:組織召開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了中國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促進了中美建交.
(4)他們都是杰出的政治家.
【點評】理解羅斯福和鄧小都是杰出的政治家,都具有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有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等.
三、綜合探究題(共11分)
28.某校九年級1班學生搜集到以下史料,進行探究活動,請你一起來參與.
(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推斷,美國郵政總署發行這枚抗戰首日封的意圖是什么?作為史料,它有何重要價值?
史料二
(2)按照史料的價值進行分類,史料二中的兩幅照片,哪幅屬于第一手史料,哪幅屬于第二手史料?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毛澤東會見尼克松有何重大歷史意義?
史料三
(3)根據史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面向未來”的角度,分析*、馬英九“歷史性一握”產生的影響.
(4)參與了以上探究活動以后,請你為該活動確立一個探究主題.
【分析】(1)本題考查抗日戰爭.
(2)本題考查尼克松訪華.
(3)本題考查*、馬英九會面.
【解答】(1)根據史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郵政總署發行這枚抗戰首日封的意圖是:為了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向中國軍民頑強抗日的精神致敬;密切中美關系,鞏固反法西斯同盟;激勵抗日斗志,爭取抗戰勝利等.這枚抗戰首日封可用于研究抗日戰爭期間的中美關系.
(2)左圖沒有經過加工屬于第一手史料,右圖經過了加工屬于第二手資料.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結束了20多年的敵對狀態,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3)*、馬英九“歷史性一握”,開始了兩岸直接對話溝通的先河;開辟了兩岸關系發展的新前景;鞏固深化了兩岸關系和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堅定了兩岸關系走向和發展道路的信心;推進了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擴大和深化;凝聚了兩岸攜手實現民族復興的熱情和力量;彰顯了兩岸中國人有能力在智慧解決.
(4)前兩則材料是關于中美關系的,材料三是關于兩岸關系的,主題可以確定為:中美關系和兩岸會談.
故答案為:
(1)意圖:為了紀念中國“七七”抗戰五周年;價值:可用于研究抗日戰爭期間的中美關系.
(2)左圖屬于第一手史料,右圖屬于第二手資料.意義:尼克松訪華后,中美在上海發表了《聯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