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麗江中考化學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1.
【題文】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鐵生銹 | B.蘋果腐爛 |
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異味 | D.蠟燭燃燒 |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異味,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物理變化.
2.
【題文】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
A.O3 | B.Cu2(OH)2CO3 | C.Fe(OH)3 | D.SiO2 |
答案
【答案】D
解析
【解析】氧化物:兩種元素,其中含有一種氧元素。
3.
【題文】下列各種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A.水果 | B.魚 | C.米飯 | D.植物油 |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A、水果中所含主要營養素是維生素,所以錯誤.
B、魚中所含主要營養素是蛋白質,所以正確.
C、米飯中所含主要營養素是淀粉,淀粉屬于糖類,所以錯誤.
D、油脂分為動物脂肪和植物油,所以錯誤.
故選B.
4.
【題文】下列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A.稀釋濃硫酸,應該注酸入水,且不斷攪拌!
C.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吸潮性,稱量時應放在燒杯中稱量,且稱量時間不宜太長!
D.過濾時應該用玻璃棒引流!
3.
【題文】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O3-H+Na+OH- | B.K+Cl-Na+CO32- |
C.Cl-CO32-K+Ca2+ | D.NH4+NO3-OH-Na+ |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略
14.
【題文】右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t2℃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
B.0℃時,將2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質量為70g |
C.t1℃時,將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有晶體析出 |
D.在tl℃時,甲的飽和溶溶和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 |
答案
【答案】B
解析
【解析】A、t2℃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交于一點,故t2℃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所以A正確;B、0℃時,甲的溶解為30g,2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形成溶液的質量為65g;所以B不正確;C、丙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t1℃時,將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有晶體析出,所以C正確;D、tl℃時,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故甲的飽和溶溶和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所以D正確。
15.
【題文】向燒杯中的物質逐滴加入x溶液至過量,反應過程中生成沉淀或氣體的質量與加入x溶液的質量關系能用如圖所示的曲線表示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④ | D.③④ |
答案
【答案】C
解析
【解析】①向銅鋅合金中滴加稀鹽酸,鋅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而銅不反應,因此隨稀鹽酸的加入氫氣就不斷放出至鋅完全反應為止;與曲線所示不一致,故不正確;②向鹽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硫酸與氯化鋇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鹽酸的硫酸鋇沉淀,因此隨溶液的加入生成沉淀的量不斷增加,至硫酸完全反應為止;與曲線所示不一致,故不正確;③向混有硝酸的硝酸銀溶液滴加NaCl溶液,硝酸銀與氯化鈉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銀沉淀,因此隨溶液的加入生成沉淀的量不斷增加,至氯化鈉完全反應為止;與曲線所示不一致,故不正確;④向混有鹽酸的Fe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既無氣體也無沉淀;待鹽酸完全反應后,所加入的氫氧化鈉開始與氯化鐵反應產生氫氧化鐵沉淀至氯化鐵完全反應為止;與曲線所示一致,故正確。
16.
【題文】(6分)(1)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是國際通用的化學語言。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①鋁元素;
②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③硫酸根離子________;
④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
(2)寫出符號“4NO2”中數字的含義:
①“4”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②“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1)①Al②P2O5③SO42-④
(2)①4個二氧化氮分子②一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
解析
【解析】分析:(1)①根據
今年化學學科試題的基本特點是:基礎性、能力性、探究性、創新性和教育價值。命題依據《化學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緊扣化學核心觀念和主干知識,從整體上重視基礎、聯系實際、突出能力、創新情境,全面準確反映學生學業發展的真實水。
針對學生處于化學學科啟蒙階段的特點,試題全面增大了基礎性知識的覆蓋面。知識內容以初中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覆蓋了內容標準中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發展五個一級主題下的19個二級主題的全部內容,全面考查了概念和原理、具體物質、化學用語、探究性實驗(包括實驗設計)和基本計算等基本知識和技能。試題充分尊重了化學學科的基礎性與科學性,通過引導,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感受化學學科的特點,初步掌握化學學習的方法,逐步讓學生具備“宏微結合、模型識用、分類轉化、變化守恒、實驗探究、綠色應用”的化學學科的核心學科素養,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試題立意重視對化學學科核心觀念(元素觀、微粒觀、分類觀、變化觀、守恒觀等)的考查。在素材的豐富、視角的篩選、設問技巧的加強等方面都進行了創新,突出化學核心觀念和主干知識。對化學教學有很強的引領作用。問題設置有層次,能很好地引導學生體會怎樣運用數據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并增加了創新實驗改進,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單純枯燥的解題過程變成興趣盎然的探究過程。試題整體難度適宜,與考試說明很吻合,試題中選用的情景素材,涉及到初中化學教材和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察很全面,既有著明顯回歸教材和課堂的趨勢,又為學生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的考察搭建了合適的臺。不僅避免了偏題怪題,也體現了公競爭的原則,避免了某些題目因為練過而會做,沒練過就不會做的片面性和偶然性,使學生在共同熟悉的內容情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試題體現了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元素化學知識、化學實驗情境,既緊密聯系生活,又有效貼了實際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很好的體現出對日常教學的導向功能。
金屬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它的元素符號表示這種物質,進行解答;
②根據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進行解答;
③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
④根據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進行解答;
(2)①根據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
②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進行解答.
解:(1)①根據金屬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它的元素符號表示這種物質,因此鋁元素表示為:Al;故答案為:Al.
②根據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五氧化二磷表示為:P2O5;故答案為:P2O5;
③根據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進行解答;因此硫酸根離子表示為:SO42-;故答案為:SO42-;
④根據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后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因此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
;故答案為:
;
(2)①根據標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因此“4NO2”中數字4表示:4個二氧化氮分子;
故答案為:4個二氧化氮分子;
②標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原子的個數;因此“4NO2”中數字2表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
故答案為:一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兩個氧原子.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