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嘉興中考語文試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載(難度系數點評)
一、語文知識積累(25分)
1.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4分)
【答案】凝
時多讀課文,養成熟練地語感,注意讀音,多積累詞語,多讀課下注釋,多查字典
等工具書。注意“辨”字的形似字較多。“弘揚”是固定搭配。【考點定位】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能力層級為識記A。
2.古詩文名句默寫。(10分)
【答案】
(1)窈窕淑女(2)何當共剪西窗燭(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文學常識與名著閱讀。(8分)
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俄國作家契訶夫的《變色龍》。
A.且說
A.阿廖沙
【答案】(1)C
此題考查學生對文學文化常識的掌握,A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B《聊齋志異》是文言短篇小說集,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作。古代諷刺文學的典范是:清代的《儒林外史》。D菲利普與安東尼奧調換一下位置才能前后對應正確。【考點定位】識
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林沖)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點,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識記其相關的故事情節。【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3)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名著《童年》
《駱駝祥子》《朝花夕拾》《名人傳》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點,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識記其相關的故事情節。注意要求,備選名著中選擇一部,仿照示例,完成推薦。選擇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進行推薦,注意格式。【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4.下列加點的文言詞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3分)
A.風煙望五津
C.臣不勝受恩感激
【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辨析能力,A項:渡口。B:熱水C:承受;勝境,佳景。D:約定。【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二、現代文閱讀(29分)
(一)其實很簡單(17分)
“抓強盜??抓強盜啊!……”女人歇斯底里地叫喊著。
光天化日下,一個歹徒正在搶劫,旁若無人;被搶的女人拼命抱緊自己的坤包,死活不放。
大街上人來人往。有的視而不見,有的駐足遠觀,有的且看且退。誰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不僅不敢制止,連呵斥一聲的舉動也沒有;不僅不敢呵斥,就是悄悄用手機報個警也無人肯試。
沉默。好一陣可怕的沉默。
沉默過后,有個戴著眼鏡、弱不禁風的小伙忽然一聲怒吼,像狼一般沖向歹徒。
歹徒大驚,立即掏出一把尖刀,目眥盡裂地瞪著小伙:“狗咬耗子是吧?再不識趣老子捅了你!”
小伙愣怔一下,仍然像狼一般猛撲上去。
很快,小伙搖搖晃晃,蹲了下去;但片刻,又咬緊牙關站立起來。雖然被鋒利的尖刀刺中下腹,但小伙強忍劇痛,沒有倒下。他一手緊緊
抓住刀柄,不讓尖刀深入;一手像鉗子,死死鉗住歹徒的手腕不放。
女人趁機掙脫,嗷嗷大叫,揮拳砸向歹徒。
歹徒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一時不知所措。
眾人被小伙的英雄壯舉深深感染,群情激
憤,一窩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腳,將歹徒摁倒在地。
有人趕緊掏出手機報警。
警車風馳電掣般地趕到,迅速給歹徒戴上了手銬。
人們小心扶住小伙,送上警車。
“兒子,我的兒子!”聽到小伙吃力的呻吟,人們才發現小伙的身旁還站著個小男孩。小男孩五六歲的樣子,被剛才驚心動魄的一幕嚇呆了。
警車一路鳴笛,將小伙送到醫院。
幸虧沒有刺中要害。幾天后,小伙的傷情得到緩解。
有關部門要給小伙評見義勇為獎,消息傳來,小伙所在的單位竟炸開了鍋。
“他可是我們單位最膽小怕事的人啊!”
“常謹小慎微得不敢踩死
一只螞蟻!”
“說歹徒不費吹灰之力搶劫了他,我們還信!他會赤手空拳與揚著兇器的歹徒搏斗,太邪!”
……
這樣的議論傳出,記者深感蹊蹺。
“當時,那么多人魚不動、水不跳的,你一個文弱書生,何來膽量挺身而出?特
別令人震驚的是,面對歹徒兇狠的尖刀,你為什么還敢奮勇向前?”記者找到病榻上的小伙,好奇地探問。
小伙猶豫道:“你是想聽真話,還是……”
“當然想聽真話!”
“那好,只是我的話你千萬不要對外報道。”小伙的臉上飛過一朵紅云。
記者認真地點點頭。
“當時,我的兒子憋不住拽了一下我的手,‘爸,抓歹徒、抓歹徒呀!’我的兒子才6歲,還是稚氣未脫的小毛孩,我堂堂一個大男人,總不能在他面前裝孬種,讓他都瞧不起吧?”
記者一愣:“就這一點?”
“對,就這一點!”
(選自《小說界》2013年第1期,有刪改。作者
5.根據小說內容,將下列情節補充完整。(4分)
6.結合語境,品味下列語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5分)
答:
深深感染,群情激憤,一窩蜂地射向歹徒,七手八腳,將歹徒摁倒在地。(加點詞語妙在何處?)(2分)
答:
7.小說安排小伙單位里議論紛紛這一情節有何用意?(3分)
答:
8.有人認為小說寫的是勇斗歹徒的故事,卻取名為“其實很簡單”,這是文不對題,你怎么看?請簡述理由。(5分)
答:
【答案】5.①文弱小伙挺身而出與歹徒搏斗身負重傷②有關部門要給小伙評見義勇為獎.小伙的行為卻受到同事的質疑。【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小說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把握小說脈絡,根據提示內容,把所缺情節填上即可。【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6. (1)運用排比的手法.寫出了路人的冷漠和恐懼。突出了當時情況的兇險(歹徒的兇惡).與下文文弱小伙挺身而出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2)“一窩蜂”寫出了人之多,“射”寫出了速度之快。這些詞語形象地表現了眾人
被小伙的英雄壯舉感染,一起出手制服歹徒時的情狀。【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賞析能力,(1)采用了排比的修辭,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即可。運用排比的手法,寫出了路人的冷漠和恐懼。突出了當時情況的兇險(歹徒的兇惡),與下文文弱小伙挺身而出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2)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學生首先了解詞語的本義,然后在具體語境中從表達效果方面分析其含義。“一窩蜂”寫出了人之多,“射”寫出了速度之快。這些詞語形象地表現了眾人被小伙的英雄壯舉感染,一起出手制服歹徒時間情狀。【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7.這一情節進一步強調了小伙膽小怕事、謹小慎微的性格特點,與前面介紹小伙弱不禁風的外表相照應。反襯他見義勇為的不易;為下記者探尋小伙見義男為的原因作了鋪勢。【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賞析能力,從表現手法的角度,是采用了襯托(反襯)的手法,反襯出這個行為的來之不易。【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品味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5分)評價要求與答案示例:
我認為不是文不對題。
第一層級:只關注文章的表層肉,僅僅從“孩子”“小伙”“眾人”等單個行為的角度考慮,理解膚淺,或有偏差,或籠統含糊。
例1:因為抓歹徒連五六歲的小孩也知道,是很簡單的事。
例2:因為此題目富有深意,寄托著作者的希望。
例3:因為小說表現的是小伙勇闐歹徒的動機很簡單,只是為了滿足兒子的要求。
例4:因為小說要表達的主題是:作為父親,在孩子面前作出表率很很簡單。
例5:因為這篇小說寫的是小伙和群眾勇斗歹徒的故事,要反映的卻是這樣一個主題:一個人戰勝歹徒其實很簡單。
例6:因為小說盡管寫的是小伙和群眾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達的是只要眾人合力(人人敢于出手),戰勝邪惡其實很簡單這一主題。
第二層級:從寫作意圖角度闡發,理解較深刻,表達清楚。
例1:因為這篇小說寫的是小伙和群眾勇斗歹徒的故事,要反映的卻是這樣一個主題:一個人戰勝自我(懦弱)其實很簡單(只要勇于付諸行動)。
例2:因為小說盡管寫的是小伙和群眾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達的是只要眾人合力(人人敢于出手),戰勝邪惡其實很簡單這一主題。
例3:因為小說盡管寫的是小伙和群眾勇斗歹徒的故事,但要表達的是:在危難面前,只要有人站出來,人性之美被喚醒其實很簡單。
例4:因為小說盡管寫的是小伙和群眾勇斗歹徒的故事,但作者意在借此故事,鼓勵人們重拾“真善美”的信心,打造具有良好風氣的和諧社會其實很簡單。
第三層級:從表現主題的藝術效果角度來分析,理解深刻,闡述全面,表達簡明。
例1:因為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人性之美被喚醒其實很簡單,打造具有良好風氣的和諧社會其實很簡單。此題目簡潔質樸二含著作者對創建美好社會的愿望和信心。
例2:因為這篇小說的主題是:只要有人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這種正能量就能得到傳遞,良好
的社會風氣就能形成(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其實很簡單)。此題目簡潔質樸,隱含著作者對創
建美好杜會的愿望和信心。
例3:因為這個故事意在告訴人們:在關鍵時刻只要有人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那么喚醒人性之美,打造具有良好風氣的和諧社會,其實很簡單。這個簡單的題目中含著作者對真善美的呼喚,也引發讀者對自身行為的反思。
我認為是文不對題。
第一層級:著眼于題目本身,理由含糊。
例:因為此題目與文章內容不符合,況且此題目太一般,不生動。
第二層級:著眼于故事內容闡述,理由尚合理。
例1:因為文章主要寫小伙弱不禁風卻挺身而出,在眾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其實并不簡單。
例2:因為文中僅僅六歲的孩子敢于出聲要求父親抓歹徒,有膽有識,不簡單。
例3:因為眾人能受小伙感染,一齊出手制服歹徒并不簡單。
第三層級:多角度闡述,理由較充分,能自圓其說。
例:理由:其一,文中僅僅六歲的孩子敢于出聲要求父親抓歹徒,有膽有識,不簡單。文弱小伙因為兒子的鼓動,猶豫之后才出手的,作出決定并不簡單。其二,因為文章內容主要寫弱不禁風的小伙勇斗歹徒,是在眾人的合力下才制服歹徒,這其實并不簡單。其三,文章的主人公是文弱小伙,挺身而出斗勇斗歹徒,主要表現其勇敢,故應該取名為“勇敢的心”之類,這樣更貼切,更能突出主人公形象。
(二)新聞閱讀(12分)
車窗拋物屢見不鮮
記者呂?通訊員王鵬程
“車窗拋物”是馬路上常見的一種交通陋。
記者從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隊獲悉,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黃山做生意的張先生駕駛奔馳E300小轎車,途經杭
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時,被前方行駛的一輛昌河面包車上拋出的礦泉水瓶砸中,頃刻間前擋風玻璃碎成蜘蛛網狀,所幸車上人員沒有受傷。據了解,這塊擋風玻璃在4S店的報價是1.2萬元左右。
一個小小的礦泉水瓶,就這么輕輕一扔,竟然造成這么嚴重的損失。也許在面包車司機看來,這最多就是丟了點文明。然而,“車窗拋物”拋掉的,又何止是文明?
探訪:難堪的風景
3月23日下午4時許,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離帶上,身著橙黃色工作服的環衛工黃紅梅正在彎腰撿拾垃圾。在咫尺的機動車道上,來往車輛川流不息。
短短10余分鐘后,只見她左手拿一個大號飲料紙杯和紙團,右手拿一個空可樂瓶,已經騰不出手來撿拾更多垃圾。
“早上,這條路的綠化帶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從車子里丟出來的。”黃紅梅說,每天上午7時到9時,她都會沿著中河路的鳳起路到環城北路段的綠化帶,來回走兩公里,拾滿整整3桶的垃圾。
說話間,一輛牌照為“京GRE×××”的黑色豐田車,在中河路靠體育場路附等待綠燈時搖下車窗,扔出一個紙團。紙團在地上滾了幾圈,有點扎眼地停在干凈的路面上。
黃紅梅無奈地搖了搖頭。不過,更讓環衛工人無奈的是,他們有時上前制止時,遇到對方的搶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掃垃圾的環衛工葉金玉告訴記者,她曾上前對停車扔垃圾的司機提出勸告,沒想到對方立即“還擊”:“掃你的地,我們不扔,你們都沒事情好做了!”
調查:隱形的殺手
輕輕一拋,破壞的是整潔和文明,更威脅行車安全。
曾有一個實驗,在賽車道旁放置一塊檢驗合
格的汽車擋風玻璃,賽車手以每小時70公里的速度向這塊擋風玻璃駛來,并隨手扔出一個蘋果,被擊中的擋風玻璃瞬間裂花,如果沒有防護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個實驗中,僅僅一兩重的空礦泉水瓶,在時速約100公里的狀態下,可將鋼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開了11年出租車的司機李洋告訴記者,在開車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異物“飛”過來,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避讓,這樣很容易因為多打方向而發生交通事故。而環衛工人則成了“車窗拋物”的一大受害者。
11月12日,湖北一位環衛工在道路中間撿拾一個煙盒時,先被一輛越野車撞向對向車道,又被對向車道的面包車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時,環衛工手里還緊緊攥著剛剛撿起的煙盒。
據不完全統計,,溫州市撞傷、撞死環衛工的交通事故達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兩起為死亡事故,25起為較嚴重事故。而車窗拋物是造成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誘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環衛工葉金玉在快車道上清理垃圾時,曾被一輛出租車撞飛,所幸只是皮外傷。
建議:處罰下猛藥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隊副大隊長竺春璋告訴記者,在日常巡邏中,車窗拋物及貨車拋灑滴漏的情況時有發現。不過,因為車窗拋物時間、地點不固定,是瞬間發生的違法行為,稍縱即逝,執法取證難度大,導致一些乘客、司機心存僥幸,忽視公德,肆意妄為。
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規定,乘車人不得向車外拋撒物品,違者可處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機動車載物不得遺灑、飄散載運物,違者可以處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規定:亂扔果皮、紙屑、煙蒂、飲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廢棄物,可以處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很明顯,現行法規對車窗拋物的處罰太輕,不能形成有力震懾,從而造成這么多悲劇。”
竺春璋表示,只有盡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藥”,加大對類似車窗拋物這種惡劣行為的懲處力度,才有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免于“天降橫禍”的風險。
(選自3月24日《浙江日報》)[來源:學科網]
9.下列對這則新聞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10.新聞從“張先生高速公路上駕車被礦泉水瓶砸碎擋風玻璃”寫起,有何作用?(2分)
答:
11.新聞講究時效性、真實性,請分析這則新聞是如何體現的。(4分)
答:
12.根據這則新聞內容,探
究“車窗拋物屢見不鮮”的原因。(3分)
答:
【答案】9.D【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段的理解和把握,A項:“車窗拋物,屢見不鮮”概括主要內容。標題“扔掉的不僅是文明”,表明了作者的觀點。B: 探訪部分告訴“車窗拋物”帶來的麻煩。D:插圖意在呼吁不要“車窗拋物”。【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0.激發讀者的興趣(引發讀者思考),引出“車窗拋物,這一話題。【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理解賞析能力,開頭引用小故事、名言等,其作用一般是:1.激發讀者的興趣。
2.、
引出話題。然后結合具體文章分析即可。【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語段的作用。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新聞中探訪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是3月23日下午4時許.而本文發表時間是3月24日,僅一天之差,這充分體現了
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采訪經過是真實的,有具體時間、地點,以及具體人物、事件經過。二是新聞中還列舉了一些真
實的案例。三是新聞中提供了許多準確的數據。【解析】試題分析:時效性和真實性是新聞的特點。時效性就是及時,新聞之所以是新聞,就是由于是剛剛發生的。探訪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是3月23日下午4時許.而本文發表時間是3月24日,僅一天之差,這充分體現了新聞的時效性。真實性,不能虛構,經過采訪,真實案例等表明真實性,這是新聞的靈魂。【考點定位】概括說明對象及其特征。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2.①人們對“車窗拋物”這種陋的認識不到位(沒有意識到“車窗拋物.這種行為不僅僅是一種陋,還具有危害性.沒有認識到這是一種違法行為)。②一部分人的文明素養不高,心存僥幸,知法犯法,③現有法律或條例處罰力度較輕。【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通過閱讀文段,篩選出原因即可。【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三、古詩文閱讀(25分)
(一)崆峒①(15分)
【清】譚嗣同
斗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隔斷塵寰云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
松?②霄漢來龍斗,石負苔衣挾獸奔。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
13.此詩想象奇特,從形、神兩個方面描繪出崆峒山▲
答:
14.尾聯意蘊深刻,談談你的理解。(3分)
答:
13.高峻(高大、挺拔)雄偉(浩蕩、勇猛、奔放、富有力量、富有斗志、氣勢磅礴) 【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把握,通過“斗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隔斷塵寰云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可以刻出崆峒山的高大,氣勢雄偉等特點。【考點定位】鑒賞詩歌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4.尾聯化用了《桃花源記》的典故,“不應仍問武陵源”表達出詩人追求的并非世外桃源,而是“桃花紅滿谷”的崆峒山,抒發了詩人積極向上的感情,用筆委婉,含意深遠。【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對詩歌主題的理解,尾聯“武陵源”“桃花谷”,化用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典故。關鍵詞“不應”,表明了作者的態度,不應隱居,應該積極入世,積極向上的情感。【考點定位】評價詩歌的內容或作者的情感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二)裴琰之(20分)
裴琰之作同州
司戶,年才弱冠,但以行樂為事,略不為案牘。刺史
譙國公李崇義怪之△ 問戶佐。佐曰:“司戶達官兒郎,恐不閑書判。”既數日,崇義謂琰之曰:“
同州事物固系,司戶尤甚,公何不別求京官,無為滯此司也。”琰之唯諾。復數日,曹事委積,諸竊議以為琰之不知書,△ 遨游耳。他日,崇義召之,厲色形言,將奏免之。
琰之出,謂其佐曰:“文案幾何?”對曰:“遽者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連紙十張,仍命五六人△ 供研墨點筆。左右勉唯而已。琰之不之聽,語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斷之,詞理縱橫,文華燦爛,手不停輟,落紙如飛。傾州官僚,觀者如堵墻,驚嘆之聲不已也。案達于崇義,崇義初曰:“司戶解判邪?”戶佐曰:“司戶太高手筆。”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詞彩彌精。崇義悚怍,召琰之,降階謝曰:“公之詞翰若此何忍藏鋒成鄙夫之過。”是日名動一州。
(選自《太廣記》)
15.用“/”給文中畫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2分)
公之詞翰若此何忍藏鋒成鄙夫之過。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7.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6分)
(2)傾州官僚,觀者如堵墻,驚嘆之聲不已也。
譯文:
18.根據文意,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19.裴琰之出身名門才華橫溢,但據史料記載其官位并不顯赫,請根據選文,推斷原因。(3分)
答:
【答案】15.公之詞翰若此/何忍藏鋒/成鄙夫之過。【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
學生對句讀的掌握,要求學生熟讀該句,讀出含義,然后斷句。【考點定位】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6.(1)告訴,對……說(2)本來(3)臉色,表情(4)等到(5)更加(6)道歉【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系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盡量做到解釋準確、恰當。“色”“比”的古今異義。【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7.(1)(裴琰之)告訴主辦案子的人大致匯報案情(即可)。(2)圍觀的人堵得像墻一樣,驚異贊嘆的聲音不斷。【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把關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盡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注意 “語、略言、意”“堵墻、已”等關鍵詞的翻譯。【考點定位】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
力層級為理解B。
18.
D【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對文言虛詞的理解和運用。仔細閱讀文段,了解文段大意,個人你就每句話的意思分析所用虛詞。怪之
19.①裴琰之喜歡游玩,工作漫不經心。②他為人特立獨行(恃才放曠)。 ③處事方式不合常理。未能獲得當時官員(主流社會)的認同。【解析】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根據對他的描寫和時人的評價可知,①裴琰之喜歡游玩,工作漫不經心。②他為人特立獨行(恃才放曠)。③處事方式不合常理。未能獲得當時官員(主流社會)的認同。故官位不高。【考點定位】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四、語言運用(66分)
20.根據下列情境,完成相關任務。要求:內容完整,條理清楚,語言得體,150字以內。(6分)
買車的10萬元錢要作留學之用了,現在想用這筆錢作短期投資。請你根據下面招商銀行理財產品宣傳單的有關內容,向張嬸介紹理財信息并推薦合適的一款。
(以上材料摘自5月11日百度網)
答:
【答案】示例:張嬸,我推薦您購買理財產品。目前招商銀行有5款產品,認購起點都是
10萬元.購買期限有462天、120天等五種。報據您的情況.我覺得2號產品較合
算,獲得的收益也較高。不過,這幾種產品截止日均為18日,如果您要購買,請抓緊去辦理.當然,投資理財產品,會有一定風險的,請您慎重考慮。【解析】試題分析:稱呼,推薦產品及理由,注意哪些問題等。【考點定位】按要求寫作。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21.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60分)
要求:
(1)在橫線上填入一個恰當的詞或短語,將標題補充完整;
卷面書寫(5分)
根據相關內容書寫評定,要求書寫規范、工整,卷面整潔。[來源:學
【答案】參考例文:
傾聽琵琶,不僅僅是享樂
秋雨綿綿。
南河頭的那顆青榆,斜曳著黃綠相間的細言碎語。
一片暗紅的榆葉,如鵝掌般寫意地發布在庭院青青的臺階上。
無意間走進這所名為莫氏莊園的百年老宅,無意間走進了一曲演繹了百年沉淀成醇香的琵琶曲。
才明白那片紅葉其實就是琵琶纏綿的預告熱帖。
春暉堂前穿著旗袍的典雅女子,那是穿越了百年的湖派操手,在明代董其昌的落款下,在清朝山玉蘭的哀怨里,在民國金桂花的馨香間,復制又粘貼了白居易荻花瑟瑟的唐朝形象。
樂曲悠揚。
那一團散不開的濃意,把我逼仄到堂右的清風明月之廊。不敢用莽撞的眼睛去拍攝那一扇扇紅漆萬字格子門,唯恐定格了李芳園鐘情的下出輪指法。不敢讓粗魯的呼吸去觸碰那一個個委婉凄清的段落,唯恐碰碎了朱荇青心儀的美妙之意。
我只能點擊著后花園里百年黃楊的綠圓細葉,隨伊翻動,便悟讀出那首樂曲的標簽。這是《潯陽琵琶》,或者叫做《潯陽夜月》。
本有沁入心脾的哀怨之氣,但它如此低?,
和著敲打芭蕉上的嘀噠雨聲,怎么就那么寂寥?它會逾越出高高墻頭而去么?
傾聽琵琶,如同傾聽自己靜默的思緒。在這秋后濕漉漉的記憶
里,錄制了離別的高歌低吟、別后的牽腸掛肚、重逢的歡愉啜泣……僅是午后一次閑適享樂的邂逅么?抑或命里一場撞痛靈魂的彈奏?
秋雨無聲,琵琶裊裊。
撐一把傘行走在墻外的雨巷里,漫不經心地看街上車水馬龍,竟容不得停留半點浪漫。今年春天的傘面經過夏日的灼曬,藍色底調已沒那么鮮亮,但情愫卻是歲月抹不去的痕跡。
我輕輕地整理好思緒,放慢腳步重播這江南如詩的煙雨,感知世間的悲歡離合與疏
親冷暖。緩緩沖一杯苦丁茶,品它的苦,嗅它的香,不忍睡去。
秋雨飛揚,琵琶無語。
【解析】試題分析:此題屬于半命題作文,不僅僅是“享樂”,還應該有其他重要的內容。立意應該從彰顯正能量的角度。還應該有什么,這是行文的重點,選擇熟悉的材料,寫出標新立異的作文。留心命題中的“要求”或“注意”。“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現與考生有關的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細節決定成敗。【考點定位】按要求寫作。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