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學新生入學報到時間為:9月2日
如有特殊情況不能按期報到,請電話聯系所在學院說明情況。
吉林建筑大學新生入學須知:
辦理迎新事項地點:
1.學校在輕軌3號線終點站(長影世紀城)接站,接新生到學校
2.各學院接待地點:籃球場(如因大雨等原因地點變更,則隨時由接站學生干部另行通知。)在學院接待地點領取校園卡,查詢公寓分配情況,到公寓辦理入住。
3.如有現金繳費,到財務處辦理(行政樓一樓,財務處辦公大廳)
4.到大學生活動中心領取軍訓備品及軍訓教材(南門附)
5.如辦理綠色通道,到公共教學館A210室。
吉林建筑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以土木建筑為,理、工、文、管、法、藝、經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吉林省重點建設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吉林省城鄉基本建設領域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基地、科技研發基地、產業發展決策咨詢與技術創新服務基地。學校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國首批設立的十所建筑類專門學校之一。1960年經國務院批準,學校定名為吉林建筑工程學院,開始舉辦本科教育。1997年通過原國家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評估取得“優秀”等級。2013年更名為吉林建筑大學。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8月,吉林省人民政府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建吉林建筑大學協議簽署儀式在北京舉行,學校成為省部共建高校。
學校坐落于吉林省長春凈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校園占地94.8萬方米,總建筑面積45.4萬方米。學校圖書館藏書130余萬冊、中外文期刊1600余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7億元。
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5000余名,碩士研究生1000余名。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300余名,其中專任教師800余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的200余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導師300余名。學校擁有中央直接聯系的高級專家、哲學社會科學領域資深教授、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長白山學者”、“長白山技能名師”、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第一二三層次人選、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吉林省跨世紀學術學科帶頭人、吉林省第一批百名科技領軍人才、吉林省首批學科領軍教授、吉林省教學名師、吉林省優秀教師、吉林省跨世紀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吉林省勘察設計大師等各類高層次專家、學者80余名。
學校設有建筑與規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等16個學院(部);設置建筑與藝術、土木與環境、管理與經濟3個學科群。學校是吉林省第一所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土建(建筑)類高校,擁有建筑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設計學、應用經濟學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8個,共涵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30余個。擁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政治教育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2個,另有建筑與土木工程、工業設計工程、電氣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安全工程5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以及建筑學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建筑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5個一級學科為省級優勢重點學科,其中建筑學、土木工程為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建設一級學科。學校開設本科專業48個,擁有國家第一類專業建設點2個,吉林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點6個,吉林省專業建設點8個,建筑學、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城鄉規劃6個土建類專業全部通過全國土建類專業教育評估。
學校堅持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以高水科研支撐高質量高等教育和高質量社會服務。學校在松花江流域水環境治理與保護、嚴寒地區綠色建筑、建筑防災減災、城鎮化建設規劃、設施與不動產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協同設計(BIM)、歷史建筑修復與利用等領域的研究處于國內先進水。學校建有包括“松遼流域水環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吉林省秸稈綜合利用技術高端科技創新臺、“松遼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協同創新中心、吉林省結構與抗震科技創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綠色建筑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筑電氣綜合節能重點實驗室、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內的28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研究中心)。“十二五”以來,學校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70余項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0余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80余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獎30余項,省部級以上勘察設計獎勵20余項。國家住建部授予學校“全國建設系統科技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學校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求作為人才培養水的根本標準。致力于培養和造就理論基礎堅實、實踐能力扎實、作風樸實、服務城鄉基本建設領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形成了“三實型”人才培養。學校是中國高等教育創新創業學會會員單位,設有大學生學術創新競賽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中心和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年來,學校學生創新智慧、創新能力競相迸發,參加各類學術創新競賽獲國家級獎項150余項,省級獎項千項,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